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国盛宏观熊园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慧 事件: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大多为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2022年是4.29、2021年是4.30,据此今年可能是4.28),主题通常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延续近期基调,强化稳信心等各种“稳”、更突出改革、难有强刺激、地产表态可能更积极,具体有7大看点。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有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1)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 2)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 3)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 4)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 5)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 6)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 7)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 正文如下: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 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或不公布通稿),都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过往看,4月政治局会议多延续“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不过,近5年看,只有2022年4月没有明显变化,2018-2021年这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是转向,其中: 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市场也因此预期政策可能要收紧; 2020年4月,疫情爆发,转为全面宽松; 2019年4月,原本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六稳”、删掉去杠杆); 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3月底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扩内需”。 具体到今年4月,一季度GDP增长4.5%、总量无忧,但结构分化、尤其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仍明显,加之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预计本次会议将延续近期基调、不会有本质变化。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我们对4月政治局会议做出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鉴于一季度GDP超预期,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大定调,可能和4.18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一样,使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之类的表述;同时,应也会强调内外部压力大,比如“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等表述。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鉴于今年GDP增速大概率将高于5%左右的目标,预示强刺激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将继续强调稳信心、稳就业等各种“稳”,并延续4.7国常会等会议说法,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以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 此外,4.21深改委会议强调今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重要抓手,并要求“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对应本次可能会进一步突出改革。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3.17《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央地已密集调研,4.21深改委会议也强调“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此外,也可能会强调“每一位同志都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真抓实干”。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8大重点任务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实际看,近几个月以来已有不少积极信号,如4.21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过往看一般2-3个月内会出台);4.19发改委提到“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加快落地;2.28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多家民企负责人参会等。 >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样,应会继续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抓手还是促消费、扩投资、扩基建、稳地产、稳外贸。鉴于当前地产恢复并未超季节性、且3月以来有放缓迹象,预计对地产表态可能更加积极、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差异化放松可期,如4.12住建部提及“房地产和建筑业是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4.10北京房山区已边际松地产。此外,消费方面,可能会加上4.15总书记《求是》文章和4.19发改委发布会所提“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等。 >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3月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升至19.6%,为近年来次高点,指向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结构性就业压力仍大。4.14和4.7两次国常会也均提及研究稳就业政策,尤其是稳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就业。 >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4.15总书记《求是》发文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预计本次会议将对粮食、科技、能源等安全链和“卡脖子”相关领域进一步做出部署。此外,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入表等相关表述。 >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预计财政延续积极、节奏前置,货币延续宽松、结构性为主,关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情况、专项债发行进度(很可能上半年发完)。 >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近期高层多次提及改革开放,包括4.21深改委会议、4.10总书记广东调研、3.30总理参加中外企业家对话会等。其中,国内改革重点在4.21深改委会议提到的科技、国企、民企等,对外开放重点在稳外资的举措,以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进展。 >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4.12银保监会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机构改革、提升监管能力等”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4.4央行表示其“两项中心任务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实际看,4月以来监管部门连发3项资本市场改革和自律要求(独董、证券和公募基金行业)。年内继续关注新设机构的细节,包括组建的具体方案和主要负责人,关注可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可期和不可期—政府工作报告的信号,2023-03-05 [2]3月财政数据的经济线索,2023-04-18 [3]一季度GDP超预期的背后,2023-04-18 [4]政策半月观-央地密集调研的信号,2023-04-16 [5]这次不一样—对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解,2023-03-17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4月23日发布的报告《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慧 事件: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大多为4月最后一个工作日,2022年是4.29、2021年是4.30,据此今年可能是4.28),主题通常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延续近期基调,强化稳信心等各种“稳”、更突出改革、难有强刺激、地产表态可能更积极,具体有7大看点。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有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1)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 2)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 3)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 4)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 5)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 6)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 7)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 正文如下: 1、按惯例,4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本次大概率和过往一样,政策基调将总体延续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近5年有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转向。 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10月可能不开或不公布通稿),都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过往看,4月政治局会议多延续“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不过,近5年看,只有2022年4月没有明显变化,2018-2021年这4年都有较大变化、甚至是转向,其中: 2021年4月,首提“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市场也因此预期政策可能要收紧; 2020年4月,疫情爆发,转为全面宽松; 2019年4月,原本预期中美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删掉“六稳”、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5月没能达成,7月会议重新加上“六稳”、删掉去杠杆); 2018年3月“两会”本对经济很乐观,但因3月底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4月会议便转为突出“稳增长、扩内需”。 具体到今年4月,一季度GDP增长4.5%、总量无忧,但结构分化、尤其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仍明显,加之国际环境仍复杂多变,预计本次会议将延续近期基调、不会有本质变化。 2、基于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以及近期高层多次召开的调研和座谈会、4.21深改委会议、4月以来国常会、各部委新闻发布会等系列会议,我们对4月政治局会议做出5大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应也会强调内外压力仍大(“风高浪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鉴于一季度GDP超预期,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大定调,可能和4.18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一样,使用“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之类的表述;同时,应也会强调内外部压力大,比如“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明显;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等表述。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全年GDP目标很可能超额完成,对强刺激不宜期待过高,大方向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基调、难有本质变化,应会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信心、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种“稳”,也可能会进一步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鉴于今年GDP增速大概率将高于5%左右的目标,预示强刺激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将继续强调稳信心、稳就业等各种“稳”,并延续4.7国常会等会议说法,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以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 此外,4.21深改委会议强调今年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重要抓手,并要求“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健全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对应本次可能会进一步突出改革。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真抓实干”,并继续强调调查研究,重点应在“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落实情况。3.17《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央地已密集调研,4.21深改委会议也强调“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此外,也可能会强调“每一位同志都要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真抓实干”。 前瞻4:主要任务上,应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部署的8大重点任务,但顺序上可能调整,比如稳民企、稳就业等可能前置。8大重点任务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前瞻5:具体对策上,有7大看点: >稳信心、稳预期:应会进一步强调稳民企、稳外资、稳平台经济,尤其是支持民企的法律或制度有望后续出台。实际看,近几个月以来已有不少积极信号,如4.21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过往看一般2-3个月内会出台);4.19发改委提到“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加快落地;2.28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多家民企负责人参会等。 >稳增长:应会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其中:地产表述可能更积极,促消费可能有新提法。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样,应会继续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抓手还是促消费、扩投资、扩基建、稳地产、稳外贸。鉴于当前地产恢复并未超季节性、且3月以来有放缓迹象,预计对地产表态可能更加积极、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差异化放松可期,如4.12住建部提及“房地产和建筑业是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4.10北京房山区已边际松地产。此外,消费方面,可能会加上4.15总书记《求是》文章和4.19发改委发布会所提“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等。 >稳就业:仍会是头等大事,关注大学生、外贸等就业政策。3月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升至19.6%,为近年来次高点,指向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结构性就业压力仍大。4.14和4.7两次国常会也均提及研究稳就业政策,尤其是稳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制造业和外贸企业就业。 >强产业:安全链产业应会有更多细化举措,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4.15总书记《求是》发文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预计本次会议将对粮食、科技、能源等安全链和“卡脖子”相关领域进一步做出部署。此外,也需关注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入表等相关表述。 >宽财政、松货币:“中央加杠杆”应仍是大方向。预计财政延续积极、节奏前置,货币延续宽松、结构性为主,关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情况、专项债发行进度(很可能上半年发完)。 >促改革、扩开放:关注科技相关“新型举国体制”和国企改革,也可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可能的重启。近期高层多次提及改革开放,包括4.21深改委会议、4.10总书记广东调研、3.30总理参加中外企业家对话会等。其中,国内改革重点在4.21深改委会议提到的科技、国企、民企等,对外开放重点在稳外资的举措,以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进展。 >严监管:可能加强金融监管,紧盯金融体系机构改革的进展、紧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部署。4.12银保监会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机构改革、提升监管能力等”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4.4央行表示其“两项中心任务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实际看,4月以来监管部门连发3项资本市场改革和自律要求(独董、证券和公募基金行业)。年内继续关注新设机构的细节,包括组建的具体方案和主要负责人,关注可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可期和不可期—政府工作报告的信号,2023-03-05 [2]3月财政数据的经济线索,2023-04-18 [3]一季度GDP超预期的背后,2023-04-18 [4]政策半月观-央地密集调研的信号,2023-04-16 [5]这次不一样—对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解,2023-03-17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4月23日发布的报告《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