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中特估值”探究系列报告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海通策略】“中特估值”探究系列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从未以荀玉根个人姓名开通过任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自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以来,相关板块的市场热度及关注度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3月以来海通研究所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中特估值”探究报告,深入挖掘“中特估”体系的投资价值。其中,策略团队撰写了三篇“中特估值”系列报告,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出发,首先从盈利、风格和行业等角度探讨了国企估值折价的可能缘由,随后通过借鉴ESG投资的发展经验,基于安全、发展、稳预期特色国情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企业评价体系时可参考的特色指标,最后从经营持续性、科技成长性、高分红等角度探究中国特色企业估值重构可能的发力方向。以下是我们发布的三篇“中特估值”探究报告的核心结论和具体阅读链接: 1、《国企估值折价的缘由和改善路径——“中特估值”探究系列1》 核心结论: ①政策高度重视国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背后是A股国企估值持续下滑,相对民企的折价不断加深。 ②国企相对民企的估值折价与盈利有关但并不完全一致,与风格存在较强相关性,行业也是重要因素。 ③国企价值重估的路径包括强化退市制度,凸显国企永续经营价值,同时加强国企改革,抬升国企盈利中枢。 原文链接:http://mtw.so/67ZWW7 2、《借鉴ESG,构建“中特”评价体系——“中特估值”探究系列7》 核心结论: ①“中特估”的本质是企业具备中国特色,需要评价指标体系化,类似ESG。 ②评价中特企业关注三大要素,如:关系国计民生的安全、自主可控类科技成长、现金流充足的高分红。 ③借鉴ESG经验,“中特估”体系完善需引导长线资金参与。 原文链接:http://mtw.so/5KGHbV 3、《中特重估的三大发力方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8》 核心结论: ①中特重估有三大可能发力方向,经营持续性、科技成长性、高分红。 ②方向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领域,部分国企有独特性,经营持续性更强。 ③方向二:举国体制支持的部分科技领域,部分国企需担当链长带头发展的职责。 ④方向三:部分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国企可以加大分红比例。 原文链接:http://mtw.so/5DQrCi 此外,海通研究所各行业组也发布了“中特估值”探究系列报告: 4、《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价值重估——“中特估值”探究系列2-20230313》 5、《大金融产业链——“中特估值”探究系列3-20230315》 6、《能源材料国企有望迎来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4-20230324》 7、《中药行业焕然新生,估值体系亟待重建——“中特估值”探究系列5-20230327》 8、《制造业国企有望迎来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6-20230401》 9、《“中特估值”推动消费企业走向价值重估——“中特估值”探究系列9-20230413》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股市荀策)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从未以荀玉根个人姓名开通过任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自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以来,相关板块的市场热度及关注度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3月以来海通研究所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中特估值”探究报告,深入挖掘“中特估”体系的投资价值。其中,策略团队撰写了三篇“中特估值”系列报告,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出发,首先从盈利、风格和行业等角度探讨了国企估值折价的可能缘由,随后通过借鉴ESG投资的发展经验,基于安全、发展、稳预期特色国情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企业评价体系时可参考的特色指标,最后从经营持续性、科技成长性、高分红等角度探究中国特色企业估值重构可能的发力方向。以下是我们发布的三篇“中特估值”探究报告的核心结论和具体阅读链接: 1、《国企估值折价的缘由和改善路径——“中特估值”探究系列1》 核心结论: ①政策高度重视国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背后是A股国企估值持续下滑,相对民企的折价不断加深。 ②国企相对民企的估值折价与盈利有关但并不完全一致,与风格存在较强相关性,行业也是重要因素。 ③国企价值重估的路径包括强化退市制度,凸显国企永续经营价值,同时加强国企改革,抬升国企盈利中枢。 原文链接:http://mtw.so/67ZWW7 2、《借鉴ESG,构建“中特”评价体系——“中特估值”探究系列7》 核心结论: ①“中特估”的本质是企业具备中国特色,需要评价指标体系化,类似ESG。 ②评价中特企业关注三大要素,如:关系国计民生的安全、自主可控类科技成长、现金流充足的高分红。 ③借鉴ESG经验,“中特估”体系完善需引导长线资金参与。 原文链接:http://mtw.so/5KGHbV 3、《中特重估的三大发力方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8》 核心结论: ①中特重估有三大可能发力方向,经营持续性、科技成长性、高分红。 ②方向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领域,部分国企有独特性,经营持续性更强。 ③方向二:举国体制支持的部分科技领域,部分国企需担当链长带头发展的职责。 ④方向三:部分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国企可以加大分红比例。 原文链接:http://mtw.so/5DQrCi 此外,海通研究所各行业组也发布了“中特估值”探究系列报告: 4、《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价值重估——“中特估值”探究系列2-20230313》 5、《大金融产业链——“中特估值”探究系列3-20230315》 6、《能源材料国企有望迎来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4-20230324》 7、《中药行业焕然新生,估值体系亟待重建——“中特估值”探究系列5-20230327》 8、《制造业国企有望迎来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中特估值”探究系列6-20230401》 9、《“中特估值”推动消费企业走向价值重估——“中特估值”探究系列9-20230413》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股市荀策)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