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页】车载毫米波雷达及芯片新趋势研究(国君产研)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45页】车载毫米波雷达及芯片新趋势研究(国君产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毫米波雷达与其它车载传感器互补,研发及量产门槛较高 毫米波雷达是利用波长位于1-10mm、频率在30-300GHz的毫米波电磁波波束工作的雷达,射频芯片部分成本占比超50%,是毫米波雷达的“心脏”。其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安防监控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车载是当前首要落地场景且细分应用方向丰富。车载毫米波雷达能够全天候工作、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更易小型化,与其他传感器良好互补并提供了兼具感知性能与成本的性价比传感器选择,是智能汽车感知层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雷达及芯片产业具有较高研发与量产门槛,能够真正完成“芯片+天线排列+算法”研发,并通过车规验证、稳定大规模量产上车的企业较少。 “CMOS+AiP+SoC”与4D毫米波雷达推动产业越过大规模发展临界点 MMIC芯片工艺经GaAs、SiGe已发展至CMOS时代,CMOS MMIC集成度更高、体积成本和研发周期下降。AiP(封装天线)将收发天线、MMIC芯片以及雷达专用处理芯片集成在同一封装内,将毫米波雷达向更高集成化推进。在毫米波雷达CMOS工艺、AiP封装技术走向成熟并大量应用的背景下,毫米波雷达已逐步从不同模块分立向模块高度集成的“毫米波雷达SoC”形态进化,开启高集成度、小型化、平台化和系列化时代。新兴的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虚拟通道数在输出信息数量以及质量上有所提升,克服传统毫米波雷达在静物识别、缺乏有效的高度信息、分辨率不高等短板。毫米波雷达的性价比不断提升,产业已越过大规模落地应用的临界点。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趋势增强结合自动驾驶快速渗透,引发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质与量的提升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在复杂驾驶场景下的稳定性优于纯视觉方案且传感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使得多传感器融合相对纯视觉方案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将在长期引发更多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得益于近年L2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加速,一方面,在新款车型中辅助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标配并带来毫米波雷达“装配车辆整体规模”增长:2022年国内搭载毫米波雷达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1.9%,未搭载下降15%;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向更高阶迈进带动毫米波雷达配备向后向、角、侧向、舱内等新位置延伸,毫米波雷达“单车搭载量”亦同步增长:2022年搭载3颗、4颗、5颗和6颗毫米波雷达的销量增速分别达到44%、87%、108%和43%。需求基础的不断增长使得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空间不断打开。 进口替代与海外市场存在长期机遇,智能座舱与其他外延场景需求逐步成熟 当前国内毫米波雷达及其芯片等组件市场均由国外厂商主导(CR5=84%),同时汽车产业“缺芯”与科技竞争推动政府与国产主机厂培育本土供应链。国内已出现拥有技术优势并实现大规模量产上车的相关公司,具备争夺国产份额并进军海外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的可能性,想象空间巨大。在非自动驾驶的外延场景,具有能全区域、全目标、无感探测识别且不受遮挡物影响独特优势的毫米波雷达正加速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家居、安防、智能交通、无人机等消费级和工业级商业场景,外延领域不断成熟有望成为产业另一增长极。 风险提示 (1)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整体发展不及预期风险;(2)毫米波雷达及芯片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 录 1. 毫米波雷达与其它车载传感器互补,研发及量产门槛较高 1.1 毫米波雷达是利用毫米波电磁波波束工作的雷达,车载是首要应用场景 1.2. 车载毫米波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良好互补,是感知层重要组成部分 1.3. “芯片+天线排列+算法”为毫米波雷达的研发门槛 1.4. 过车规验证与稳定量产上车为毫米波雷达产业的业务能力门槛 2. “CMOS+AiP+SoC”与4D毫米波雷达推动产业越过大规模发展临界点 2.1. MMIC芯片工艺发展至CMOS时代,芯片集成度更高、体积与成本下降 2.2. AiP(封装天线)进一步带动毫米波雷达集成度提高、体积与成本下降 2.3. 毫米波雷达SoC芯片开启高集成度、小型化、平台化和系列化时代 2.4. 新兴的4D毫米波雷达克服传统毫米波雷达短板,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宽 3. 自动驾驶、国产替代与外延场景需求快速增长打开市场空间 3.1.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优势将不断扩大,引发更多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 3.2. 自动驾驶渗透加速推动毫米波雷达搭载量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可观 3.3. 本土供应链崛起,毫米波雷达及芯片进口替代与海外市场存在长期机遇 3.4. 座舱内、非车规等外延场景市场逐步成熟,有望成为产业下一增长极 4. 风险提示 本期作者:朱峰、鲍雁辛 发送时间:2023年04月14日 特别感谢陈梓橦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以下正文(建议横屏观看) 【以上仅为正式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全文请联系对口销售,或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国泰君安产业研究中心获取】 “ 汽车电子 ” 产业投融资交流请添加 【 pashaqiu2021 】 请务必备注 【 姓名-公司或机构名-业务方向-来意 】 欢迎各优秀企业和产业投资人加入!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69号博华广场20层 邮编:200041 电话: (021) 38676666 E-mail: gtjaresearch@gtjas.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新世界中心34层 邮编:518026 电话: (0755) 23976888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8层 邮编:100032 电话: (010) 83939888 免 责 声 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industryRCofG)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鲍雁辛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3070005。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摘要 毫米波雷达与其它车载传感器互补,研发及量产门槛较高 毫米波雷达是利用波长位于1-10mm、频率在30-300GHz的毫米波电磁波波束工作的雷达,射频芯片部分成本占比超50%,是毫米波雷达的“心脏”。其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安防监控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车载是当前首要落地场景且细分应用方向丰富。车载毫米波雷达能够全天候工作、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更易小型化,与其他传感器良好互补并提供了兼具感知性能与成本的性价比传感器选择,是智能汽车感知层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雷达及芯片产业具有较高研发与量产门槛,能够真正完成“芯片+天线排列+算法”研发,并通过车规验证、稳定大规模量产上车的企业较少。 “CMOS+AiP+SoC”与4D毫米波雷达推动产业越过大规模发展临界点 MMIC芯片工艺经GaAs、SiGe已发展至CMOS时代,CMOS MMIC集成度更高、体积成本和研发周期下降。AiP(封装天线)将收发天线、MMIC芯片以及雷达专用处理芯片集成在同一封装内,将毫米波雷达向更高集成化推进。在毫米波雷达CMOS工艺、AiP封装技术走向成熟并大量应用的背景下,毫米波雷达已逐步从不同模块分立向模块高度集成的“毫米波雷达SoC”形态进化,开启高集成度、小型化、平台化和系列化时代。新兴的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虚拟通道数在输出信息数量以及质量上有所提升,克服传统毫米波雷达在静物识别、缺乏有效的高度信息、分辨率不高等短板。毫米波雷达的性价比不断提升,产业已越过大规模落地应用的临界点。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趋势增强结合自动驾驶快速渗透,引发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质与量的提升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在复杂驾驶场景下的稳定性优于纯视觉方案且传感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使得多传感器融合相对纯视觉方案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将在长期引发更多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得益于近年L2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加速,一方面,在新款车型中辅助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标配并带来毫米波雷达“装配车辆整体规模”增长:2022年国内搭载毫米波雷达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1.9%,未搭载下降15%;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向更高阶迈进带动毫米波雷达配备向后向、角、侧向、舱内等新位置延伸,毫米波雷达“单车搭载量”亦同步增长:2022年搭载3颗、4颗、5颗和6颗毫米波雷达的销量增速分别达到44%、87%、108%和43%。需求基础的不断增长使得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空间不断打开。 进口替代与海外市场存在长期机遇,智能座舱与其他外延场景需求逐步成熟 当前国内毫米波雷达及其芯片等组件市场均由国外厂商主导(CR5=84%),同时汽车产业“缺芯”与科技竞争推动政府与国产主机厂培育本土供应链。国内已出现拥有技术优势并实现大规模量产上车的相关公司,具备争夺国产份额并进军海外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的可能性,想象空间巨大。在非自动驾驶的外延场景,具有能全区域、全目标、无感探测识别且不受遮挡物影响独特优势的毫米波雷达正加速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家居、安防、智能交通、无人机等消费级和工业级商业场景,外延领域不断成熟有望成为产业另一增长极。 风险提示 (1)毫米波雷达及芯片市场整体发展不及预期风险;(2)毫米波雷达及芯片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 录 1. 毫米波雷达与其它车载传感器互补,研发及量产门槛较高 1.1 毫米波雷达是利用毫米波电磁波波束工作的雷达,车载是首要应用场景 1.2. 车载毫米波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良好互补,是感知层重要组成部分 1.3. “芯片+天线排列+算法”为毫米波雷达的研发门槛 1.4. 过车规验证与稳定量产上车为毫米波雷达产业的业务能力门槛 2. “CMOS+AiP+SoC”与4D毫米波雷达推动产业越过大规模发展临界点 2.1. MMIC芯片工艺发展至CMOS时代,芯片集成度更高、体积与成本下降 2.2. AiP(封装天线)进一步带动毫米波雷达集成度提高、体积与成本下降 2.3. 毫米波雷达SoC芯片开启高集成度、小型化、平台化和系列化时代 2.4. 新兴的4D毫米波雷达克服传统毫米波雷达短板,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宽 3. 自动驾驶、国产替代与外延场景需求快速增长打开市场空间 3.1.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优势将不断扩大,引发更多毫米波雷达及芯片需求 3.2. 自动驾驶渗透加速推动毫米波雷达搭载量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可观 3.3. 本土供应链崛起,毫米波雷达及芯片进口替代与海外市场存在长期机遇 3.4. 座舱内、非车规等外延场景市场逐步成熟,有望成为产业下一增长极 4. 风险提示 本期作者:朱峰、鲍雁辛 发送时间:2023年04月14日 特别感谢陈梓橦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以下正文(建议横屏观看) 【以上仅为正式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全文请联系对口销售,或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国泰君安产业研究中心获取】 “ 汽车电子 ” 产业投融资交流请添加 【 pashaqiu2021 】 请务必备注 【 姓名-公司或机构名-业务方向-来意 】 欢迎各优秀企业和产业投资人加入!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69号博华广场20层 邮编:200041 电话: (021) 38676666 E-mail: gtjaresearch@gtjas.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新世界中心34层 邮编:518026 电话: (0755) 23976888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8层 邮编:100032 电话: (010) 83939888 免 责 声 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industryRCofG)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鲍雁辛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3070005。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