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电新】销量延续复苏态势,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四期

【国君电新】销量延续复苏态势,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四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3-04-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电新】销量延续复苏态势,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四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石岩/庞钧文/马铭宏 来源:具体请见2023年4月17日报告《销量延续复苏态势,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十四期》。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2023 年 3 月中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均实现同环比正增长,其中欧洲环比销量大增。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修复阶段。建议关注:1)电池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产业链成本管控有望在价格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材料环节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优选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环节,推荐标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特斯拉MegaPack工厂落地上海将进一步拉动国内储能电池需求,同时考虑国内大储和工商业储能的爆发,推荐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4)在政策指导下增长强劲的充电桩环节,推荐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炬华科技、绿能慧充等;5)宁德时代即将发布凝聚态电池,高镍三元正极、石墨烯、LiFSI/LiTFSI和PEO用量有望大幅提升,推荐标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多氟多,受益标的:奥克股份。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回暖。2023年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7.4万/65.3万辆,同比增长44.8%/34.8%,销量渗透率达到26.6%。欧洲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为23.47万辆,环比增长91.1%,同比增长20.6%,整体大幅度改善。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万辆,同比增长62.4%,环比增长7.2%,渗透率为9.5%,较2022年全年6.9% 提升2.6pct,不断创历史新高。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64万辆,同比增长41.0%,环比增长5.9%。3月单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8.4%,较2月略有下滑。 4月初汽车销量表现较差。4月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2.8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8%。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461.4万辆,同比下降10%。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141.4万辆,同比增长21%。 锂价继续下行,相关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上游资源、正极材料、隔膜以及电解液价格大部分持续走弱,负极材料和辅材价格较为稳定:1)碳酸锂上周价格进一步大幅下降,降幅达9%;2)受碳酸锂降价影响,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上周价格分别下降大约0.5万元/吨、1万元/吨和1万元/吨,降幅在4%左右。磷酸铁锂价格下降8%;3)电解液价格下降0.3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2-15%。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 1. 3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同环比增长态势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环比增长22.1%/24.4%。2023年1-3月累计销量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1.1万辆和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23.8%。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3万辆和1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3.4%和84.3%。 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车占比近7成。动力电池单月装车量同比增长。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27.8GWh,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6.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9.0GWh,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25.3%,占总装车量68.5%。三元电池装车量8.7GWh,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9.8%,占总装车量31.4%。 3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大幅增长。2023年3月欧洲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为23.47万辆,环比增长91.1%,同比增长20.6%,整体大幅度改善。德国仍然受到23年起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销量为6.09万辆同比下滑1.4%,英国与法国由于补贴退坡发生在2022年中同比分别实现16.1%与47.0%的正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补贴政策利好需求提升。3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64万辆,同比增长41.0%,环比增长5.9%。其中,纯电动车销量9.31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0.0%;特斯拉销量5.86万辆环比略降2.4%。3月单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8.4%,较2月略有下滑。考虑到目前美国新能源车存量、渗透率较低,随着车企的持续投入和政策端的持续刺激,预计美国新能源车型将持续丰富,基础设施将继续完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振。 2. 上周行业一览 2.1.1上周锂电产业链价格走势 锂价继续下行,相关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上游资源、正极材料、隔膜以及电解液价格大部分持续走弱,负极材料和辅材价格较为稳定:1)碳酸锂上周价格进一步大幅下降,降幅达9%;2)受碳酸锂降价影响,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上周价格分别下降大约0.5万元/吨、1万元/吨和1万元/吨,降幅在4%左右。磷酸铁锂价格下降8%;3)电解液价格下降0.3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2-15%。 2.1.2 4月1-9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9.1万辆 4月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2.8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8%。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461.4万辆,同比下降10%;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8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23%。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530.9万辆,同比下降6%。 4月1-9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2023年以来累计零售141.4万辆,同比增长21%;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8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24%。2023年以来累计批发158.1万辆,同比增长27%。 2.1.3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上周当升科技、科士达、派能科技、湖南裕能、贝特瑞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相关部门已解除对恩捷股份高管李晓华、Paul Xiaoming Lee的强制措施;亿纬锂能、当升科技、璞泰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伟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 2.1.4上周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闻一览 4月9日,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家超级工厂,专门生产该公司的储能产品Megapack。新工厂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破土动工,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新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相当于约40GWh的储能,这些产品将销往世界各地。 来源:财联社 4月10日,蔚来方面宣布,将调整NOP+(增强领航辅助)和充换电权益。自6月1日起购买ET7、EC7、ES5、ET5的用户,需付费购买安装家用充电桩,每月享有4次免费换电权益;原用户权益为赠送免费家用充电桩,部分符合条件的用户权益保持不变。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NOP+服务将采用按月订阅方式收费,定价为380元/月,符合条件的用户将享有2年至12年免费使用权。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透露,“未来充换电一定会全部收费,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财联社 4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云辇是垂直方向上系统化解决车身控制问题,“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哪怕掉了一个轮子,车辆依然可以保持平稳行驶。”按照计划,云辇未来将搭载在王朝海洋旗舰车型、腾势、仰望和专业个性化品牌上。云辇的推出,确保整车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比亚迪继刀片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四电机驱动技术之后,又一项安全技术的突破。 来源:财联社 4月10日,东风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能够适应纯电、增程和插电式三种动力模式,该平台将推出16款车型,追求百万台年产销规模;马赫E品牌由电驱、电池、补能三大平台组成,能够提供70-400kW功率,1200公里续航并支持换电;东风氢舟品牌则包含东风氢元燃料电池系统和东风氢芯燃料电池电堆两个子品牌,可满足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车型需求。东风全面开启转型升级发展新篇章。 来源:财联社 长城汽车的氢能布局又取得进一步突破。4月10日,未势能源宣布推出“木星”车载液氢储氢系统,单瓶储氢质量高达80kg以上,液氢系统质量储氢密度≥8wt%,续航里程超1000km,已在航天研究所、中国特检院等机构完成跌落、振动等关键性试验,并配套长城汽车“新长征1号液氢重卡”进入整车路试阶段。 来源:财联社 4月11日,吉利汽车获得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颁发的国内首张《汽车乘员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电磁防护认证》证书。测试结果显示,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在多种测试场景下,所有数值均大幅领先于行业电磁防辐射标准。新能源汽车行业首次实现对佩戴心脏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等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特殊人群的全方位电磁防护,对于普通新能源汽车用户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甚至远小于随身携带的手机。 来源:财联社 4月12日,长城汽车孵化公司毫末智行发布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将毫末旗下的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感知和认知相关大模型能力统一整合到DriveGPT雪湖·海若中。按照毫末方面的介绍,DriveGPT给行业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正是成本的降低。以场景识别为例,利用DriveGPT,毫末在使用数据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基于4D Clips驾驶场景识别方案。在行业中,给出正确的标注结果,一张图片需要约5元;如果使用DriveGPT的场景识别服务,一张图片的价格将下降到0.5元。单帧图片整体标注成本仅相当于行业的1/10。 来源:财联社 4月12日,极氪汽车旗下第三款车型,紧凑型SUV极氪X正式上市,共推出三款配置,售价为18.98万至20.98万元。作为基于 SEA 浩瀚架构的又一款新车型,极氪X搭载永磁同步电驱动系统,前后双电机布局峰值功率315kW,峰值扭矩543N·m,零百加速3.7s,极氪X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采用高效碳化硅技术,综合效率提升2%,续航提升20km,使综合续航里程达560km(CLTC工况)。该车型将于2023年6月起正式开启交付。 来源:财联社 4月13日,据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透露,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69.7万个、换电站120座,车桩比达到1.4:1,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后续,上海市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到2025年建成标准桩约60.5万个、换电站300座,满足1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助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工作重点。 来源:财联社 4月13日,别克ElectraE5正式上市,推出二款标准续航版、二款长续航版及一款艾维亚车型,售价区间为20.89万-27.89万元,并将采用直销模式,全国统一售价。作为别克旗下首款基于通用汽车Ul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纯电SUV,新车定位五座纯电SUV,将提供前驱标准续航、前驱长续航以及艾维亚四驱版。其中,标准续航版车型配68度电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续航545公里;长续航版车型配80度电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续航620公里;艾维亚四驱版车型,配备前143KW永磁同步电机,后68KW感应异步电机,CLTC工况续航603公里。到2025年底,别克品牌将共计推出5款奥特能车型,加速布局MPV、SUV、轿车等主流新能源市场。 来源:财联社 宝马: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588,138辆汽车,同比下降1.5%;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3.2%,至64,647辆。。 奔驰:梅赛德斯-奔驰由于电动汽车以及运动型AMG子品牌的高端车型的交付量增加,公司第一季度的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3%至503500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9%,至51600辆,占第一季度总销量的10%,高于去年同期的6%。 来源:各公司公告 3.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修复阶段。建议关注:1)电池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产业链成本管控有望在价格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2)材料环节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优选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环节,推荐标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特斯拉MegaPack工厂落地上海将进一步拉动国内储能电池需求,同时考虑国内大储和工商业储能的爆发,推荐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4)在政策指导下增长强劲的充电桩环节,推荐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炬华科技、绿能慧充等;5)宁德时代即将发布凝聚态电池,高镍三元正极、石墨烯、LiFSI/LiTFSI和PEO用量有望大幅提升,推荐标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多氟多,受益标的:奥克股份。 4.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辆,如果整体销量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23年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产能释放,如果新增产能大幅超过行业需求,则可能带来产业链产能过剩,从而影响竞争格局和盈利水平。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