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程新材(603650.SH)】特种助剂需求疲弱业绩承压,光刻胶产品放量显著成长可期——2022年年报点评(赵乃迪)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彤程新材(603650.SH)】特种助剂需求疲弱业绩承压,光刻胶产品放量显著成长可期——2022年年报点评(赵乃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彤程新材(603650.SH)】特种助剂需求疲弱业绩承压,光刻胶产品放量显著成长可期——2022年年报点评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滑8.7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14.15%。2022Q4,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7.77%,环比下滑2.58%;实现归母净利润5771万元,同比增长13.97%,环比增长2.13%。 下游需求疲弱,特种助剂业务承压 传统业务方面,2022年由于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轮胎行业国内需求受到压制,轮胎企业产能释放受限,上游橡胶助剂需求受到影响。同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也使得橡胶助剂产品利润进一步压缩。2022年,公司特种橡胶助剂业务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下滑3.53%,毛利率同比下滑1.01pct至23.86%。此外,2022年公司实现自产特种橡胶助剂销售11.4万吨,同比下滑12.16%。 持续导入下游客户,光刻胶等电子材料放量显著 电子材料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电子材料业务实现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174.5%;实现自产电子材料销量8207吨,同比增长630%。公司电子材料业务营收和销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北旭电子的并表和半导体光刻胶产品向晶圆代工厂客户的放量导入。2022年北旭电子实现营收2.42亿元,国内市占率达19%。随着北旭电子Halftone产品的扩销以及向惠科、咸阳彩虹等新客户的导入放量,后续北旭电子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公司半导体光刻胶业务实现营收1.77亿元(全公司口径,其中北京科华22年营收为1.59亿元),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司G/I先光刻胶和KrF光刻胶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5.5%和322%。客户方面,2022年公司新增中芯京城等8家12寸客户和4家8寸客户。此外,2022年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共有68支新品通过客户验证并获得订单,新产品销售额在半导体光刻胶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光刻胶树脂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完成液晶面板TFT-LCD array正胶的酚醛树脂、LED光刻胶酚醛树脂量产。同时,公司多个G/I线光刻胶酚醛树脂及部分KrF光刻胶树脂已经开发完成,目前处于产品认证阶段。 金山基地光刻胶及PBAT产能即将释放,未来成长可期 以公司子公司彤程电子为主体建设的“年产1.1万吨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目前已进入项目收尾验收阶段,预计于2023年Q2完成全部建设,随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子公司北旭电子在潜江基地6000吨/年正性光刻胶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建2000吨/年产品产能以应对下游需求的增长和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公司运用巴斯夫全球先进工艺技术的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对应6万吨/年PBAT产能)于2022年在上海化工园区建设落地,截至2022年年底处于工艺调试阶段。虽然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因为不可抗力影响有所延后,但在当前半导体行业国产化亟需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上述产能的建成释放仍将为公司成长提供较大的增量。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验证风险,产品研发风险。 发布日期:2023-04-13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彤程新材(603650.SH)】特种助剂需求疲弱业绩承压,光刻胶产品放量显著成长可期——2022年年报点评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滑8.7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14.15%。2022Q4,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7.77%,环比下滑2.58%;实现归母净利润5771万元,同比增长13.97%,环比增长2.13%。 下游需求疲弱,特种助剂业务承压 传统业务方面,2022年由于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轮胎行业国内需求受到压制,轮胎企业产能释放受限,上游橡胶助剂需求受到影响。同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也使得橡胶助剂产品利润进一步压缩。2022年,公司特种橡胶助剂业务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下滑3.53%,毛利率同比下滑1.01pct至23.86%。此外,2022年公司实现自产特种橡胶助剂销售11.4万吨,同比下滑12.16%。 持续导入下游客户,光刻胶等电子材料放量显著 电子材料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电子材料业务实现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174.5%;实现自产电子材料销量8207吨,同比增长630%。公司电子材料业务营收和销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北旭电子的并表和半导体光刻胶产品向晶圆代工厂客户的放量导入。2022年北旭电子实现营收2.42亿元,国内市占率达19%。随着北旭电子Halftone产品的扩销以及向惠科、咸阳彩虹等新客户的导入放量,后续北旭电子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公司半导体光刻胶业务实现营收1.77亿元(全公司口径,其中北京科华22年营收为1.59亿元),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司G/I先光刻胶和KrF光刻胶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5.5%和322%。客户方面,2022年公司新增中芯京城等8家12寸客户和4家8寸客户。此外,2022年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共有68支新品通过客户验证并获得订单,新产品销售额在半导体光刻胶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光刻胶树脂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完成液晶面板TFT-LCD array正胶的酚醛树脂、LED光刻胶酚醛树脂量产。同时,公司多个G/I线光刻胶酚醛树脂及部分KrF光刻胶树脂已经开发完成,目前处于产品认证阶段。 金山基地光刻胶及PBAT产能即将释放,未来成长可期 以公司子公司彤程电子为主体建设的“年产1.1万吨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目前已进入项目收尾验收阶段,预计于2023年Q2完成全部建设,随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子公司北旭电子在潜江基地6000吨/年正性光刻胶产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建2000吨/年产品产能以应对下游需求的增长和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公司运用巴斯夫全球先进工艺技术的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对应6万吨/年PBAT产能)于2022年在上海化工园区建设落地,截至2022年年底处于工艺调试阶段。虽然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因为不可抗力影响有所延后,但在当前半导体行业国产化亟需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上述产能的建成释放仍将为公司成长提供较大的增量。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验证风险,产品研发风险。 发布日期:2023-04-13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