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新能源周报】氢燃料电池公司氢途科技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

【新能源周报】氢燃料电池公司氢途科技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新能源周报】氢燃料电池公司氢途科技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产业政策及动态 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推动《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落地。会议指出,为进一步筑牢油气供给安全底线,必须“开源”“节流”同步推进,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 中法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在民用核能、风电等能源领域加强合作。4月7日,中法发布最新联合声明,其中提及了在核能、清洁能源等能源领域加强合作。联合声明提出,为实现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的共同愿望,中法两国在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框架下,开展民用核能务实合作。 中创新航:正式推出“顶流”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4月2日,中创新航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首次正式公开发布“顶流”圆柱电池。“顶流”圆柱电池是基于中创新航One-Stop(OS)极简设计的又一次创新,采用了行业首发顶流结构与原创“极质”电解液技术,结构内阻相较于全极耳结构下降50%,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实现6C+快充,电池性能大幅提升。 特斯拉: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年产40GWh储能电池。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其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计划于2023 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 年第二季度投产。 远景动力:发布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储能电芯在手订单超70GWh。4月7日,远景动力在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上发布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新一代储能电芯在尺寸不变的基础上,较上代产品能量密度提升11%,实现“单颗电芯一度电”,同时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满足一天一次充放电25年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适配当前市场主流储能系统方案。这款储能电芯产品实现五年能效保持率超95%,全生命周期衰减后容量始终稳定在70%以上。 投融资事件 氢途科技: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4月4日,浙江氢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中金公司。氢途科技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产品,并搭建了双极板-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体系,以及提供氢燃料电池相关的工程服务。一期工程产能将达到 5000套/年。固定发电场景中,氢途科技已实现99%以上的氢气利用率,最高发电效率超过60%,并且通过系统和电堆的一体化设计,将系统质量功率密度提升至850W/kg。 1? 产业政策 贵州:发布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意见,以虚拟电厂为单元参与需求响应。4月7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文件指出,力争电力需求响应交易规模占年度最大用电负荷的5%左右,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促进非严重缺电情况下的电力供需平衡。现阶段,暂由售电公司注册为负荷聚集商,聚合其零售用户的需求响应资源。市场化交易用户提出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时,售电公司原则上应受理。非市场化交易用户暂不参与需求响应。负荷聚集商聚合的单个虚拟电厂响应能力不低于0.1万千瓦,单个需求响应资源响应能力不低于0.01万千瓦,响应时长均不低于1小时。需求响应资源包括工业生产、充电桩、制冷、制热等灵活调节资源(贵州省能源局)。 广东:打造“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支柱产业。4月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广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若干措施》充分衔接《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相关目标及任务,立足工信部门职责,侧重于从供给制造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提出12条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力争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西:新型储能容量租赁160-230元/度。4月4日,广西发改委发布《加快推动广西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若干措施》提出建立示范项目容量租赁机制。鼓励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通过在全区范围内租赁示范项目容量的方式配置储能需求。示范项目的年容量租赁费价格由各投资主体自主协商确定(参考区间为160-230元/kWh)。鼓励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和示范项目投资主体签订与新能源项目全寿命周期相匹配的容量租赁协议或合同。该文件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广西地区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广西发改委)。 湖南: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提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形态。统筹“双碳”和能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1+1+N”政策体系,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国能岳阳电厂、衡东气电、五强溪水电站扩机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加快“宁电入湘”、益阳电厂、安化抽蓄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一批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储能、大容量风电和先进输配电等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府公告)。 贵州:下达第一批17.8GW风光项目。4月6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贵州省2023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通知公布了第一批贵州省2023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通知表示,2023年度贵州省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项目计划为3040万千瓦,第一批下达项目计划为1781.16万千瓦,为消纳不受限区域、申报规模在电网消纳空间范围内规模的市州、黔南州北部区域项目和基地化、一体化项目,其中接入贵州电网1741.16万千瓦,接入兴义地方电网40万千瓦。风电项目1344.16万千瓦,光伏项目437万千瓦(贵州省能源局)。 广西:确保2023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亿元。4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广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年围绕广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实施,以输配电、核电、火电及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储能、光伏发电、风电、水电、油气及煤炭储运、充电基础设施和综合供能服务站等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输配电、电源、储能、油气及煤炭储运、充电设施等五大类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750亿元。在加快电源建设方面。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537.57亿元,共实施226个项目,包括火电、核电、光伏发电、风电、水电(广西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油气商品量和综合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研究工作重点和具体落实举措,推动《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落地。会议指出,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筑牢油气供给安全底线,必须“开源”“节流”同步推进,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一方面,加快进军“深海、深层、非常规”领域,持续提升老油气田采收率,保持勘探开发力度强度不减。另一方面,要围绕“油气上游领域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想办法出措施。油气上游领域具有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大力实施清洁用能替代,同步增加油气商品供应量,是增强油气供给能力、显著降低油气生产能耗和碳排放的现实途径,也是对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能源供给体系的积极探索(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改委:节能审查未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4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显示,有关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在管理职责方面,办法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根据本地节能工作实际,对节能审查工作加强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此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对项目节能报告中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节能技术采用情况以及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并编制节能验收报告。实行告知承诺管理的项目,应对项目承诺内容以及区域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分期建设、投入生产使用的项目,应分期进行节能验收。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国家发改委)。 中法发布联合声明:提出在民用核能、风电等能源领域加强合作。4月7日,中法发布最新联合声明,其中提及了在核能、清洁能源等能源领域加强合作。联合声明提出,为实现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的共同愿望,中法两国在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框架下,开展民用核能务实合作。两国致力于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协议等基础上,继续推进在核能研发领域前沿课题上的合作。两国支持双方企业研究在核废料后处理等问题上加强工业和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新华社)。 2? 产业动态 光势能:10.8GW异质结叠层电池组件项目落户合肥。4月2日,合肥市庐江县与光势能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光势能年产10.8GW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户。双方商定加快推进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月底开工、2023年底投产。合肥将全力当好“首席服务官”、做好“最大供应商”,支持更多企业在肥形成“1+3”格局,即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上市主体、供应商集群。光势能新能源是光伏高效异质结全光谱叠层电池及组件供应商、全天候全场景低成本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本次签约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分两期实施,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65亿元(搜狐网)。 中创新航:正式推出“顶流”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4月2日,中创新航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首次正式公开发布“顶流”圆柱电池。“顶流”圆柱电池是基于中创新航One-Stop(OS)极简设计的又一次创新,通过自研结构创新与化学体系创新研发而成。采用了行业首发顶流结构与原创“极质”电解液技术,结构内阻相较于全极耳结构下降50%,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实现6C+快充,电池性能大幅提升。同时,中创新航介绍了其面向新能源汽车各细分市场的产品解决方案,如One-Stop系列产品、方形CTP量产电池包、4C快充产品等(网易新闻)。 东驰新能源:总投资80亿,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4月3日,2023年安徽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其中,东驰新能源年产20GWh新型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落地阜阳经开区,总投资80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厂房、办公楼及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产品应用于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分为一期(中试线)和二期(6GWh固态电池产业化)两个阶段,一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30000万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开发出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的的固态电池,产品主要参数满足能量密度大于350Wh/kg、寿命大于2000次、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二期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成年产6GWh的固态电池生产线,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装备20万辆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系统,年产值约71.8亿元,可创税收约4.9亿元(北极星电力网)。 比亚迪:联合徐工集团成立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4月4日,比亚迪联合徐工集团共设电池科技公司,公司名称“徐州徐工弗迪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全资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关联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通过合作,比亚迪计划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动力电池工厂(网易新闻)。 天合光能:新一代至尊N型小金刚登陆澳洲。4月4日,天合光能面向澳大利亚市场正式推出新一代至尊N型小金刚(Vertex S+ 445W),日前已批量抵达澳洲,即日起开始全面接单。这款组件采用领先N型技术并叠加创新210R矩形硅片电池技术,最大输出功率达445W,效率最高达22.3%,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可以灵活适应户用、工商业屋顶使用场景的要求。在此之前,至尊N型小金刚445W已成功登陆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全域及日本等地,以高价值助力全球屋顶光伏升级(搜狐网)。 中国能建:新疆准东电厂工程项目2号机组并网。4月5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电厂工程项目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机组各系数参数正常设备运行平稳,为下一步机组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位于新疆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内,建设2×66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销装置,广东火电负责项目2号机组及部分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该项目是国家“西电东送准东至皖南±11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配套电源项目,也是新疆“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新疆准东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北极星电力网)。 天原股份: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生产线建成试生产。4月6日,天原集团锂电新材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仪式举行,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年产2.5万吨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项目二期7.5万吨产线和配套年产10万吨磷酸铁前驱体项目建设正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23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为宜宾锂电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网易新闻)。 TCL中环:更新硅片价格公示。4月6日,TCL中环更新硅片价格公示,此次价格调整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210、182两种尺寸硅片报价变动趋势出现背离,与3月6日公司报价相比,不同厚度的210硅片均下调0.15元/片,而不同厚度的182硅片上调幅度在0.12元/片-0.18元/片。价格调整的基础来源于210通量优势与公司制造优势和工业4.0柔性制造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成本优势;210与182硅片价差拉大,凸显210价格优势,迅速加快210生态构建,进一步促进终端需求;此外,能够引导产业链N型生态,特别是引导210N型生态(新浪财经)。 晶科能源:国电投N型西北大基地100MW,5.12%发电增益。4月6日,晶科能源宣布,公司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时交付N型TOPCon高效双面组件,助力其西北大基地的100兆瓦光伏电站顺利并网运营,并对搭载了TOPCon与PERC两种不同电池片技术的双面光伏组件发电性能进行比较研究。验证得出,n型TOPCon组件发电增益显著优于后者,组件单千瓦发电量增益分别达到4.36%和5.12%,尤其是在气候炎热及荒漠戈壁等地面反射条件优异的场景内。本次项目所在地隶属于中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辐照度达5800.01MJ/㎡,太阳能资源丰富,利于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的开发与建设(企业官网)。 新纶新材:拟投资12.6亿元,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等项目。4月8日,新纶新材发布公告称,拟在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区投资不低于12.6亿元人民币,计划在珠海市斗门区着力打造华南区最大铝塑膜生产基地及高端消费类电子配套材料生产基地,包括铝塑膜生产基地一期、精密制造中心一期、光电材料产线一期,共计三个子项目,计划不晚于2025年全面达标投产。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7.5亿元人民币,年税收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不低于700人。2022年9月,新纶新材与珠海市富山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和珠海格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电池电芯用高性能材料、光电材料、精密制造、研发及销售中心等项目落户珠海,共同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和光电材料产业园,积极推动相关上下游产能在珠海市集聚。 景创锂能:锂钠动力储能系统智能装备项目开工,集锂钠电池/隔膜/装备于一体。4月3日,景创锂钠动力储能系统智能装备项目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开工,该项目将集新能源材料隔膜、新能源智能化装备、新能源锂钠电池研发制造于一体,实现电池产业全流程配套。该项目由江苏景创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拟分三期实施。一期征地100亩,新建研发办公楼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建成1GWh电池生产线、1条研发中试线。二期征地100亩,新上2GWh电池生产线。三期征地100亩,新上2GWh电池生产线,同步完善磷酸铁锂以及钠离子电芯电池的研发,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产业体系。项目全部建成达效后,可形成年产8000台(套)新能源智能装备的生产能力(网易新闻)。 鹏辉能源:拟再投73亿元,在两地扩产储能电池项目。4月4日,鹏辉能源发布两则公告,均涉及储能项目建设,合计涉及资金73亿元。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增强公司储能业务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鹏辉能源全资子公司衢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浙江省衢州市智造新城新增建设年产21GWh储能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计划约70亿元。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此外,鹏辉能源全资子公司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河南鹏辉大型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计划约3亿元。建设期不超过12个月,建设内容包括新增扩建一条长循环、高能效大型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新购置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腾讯新闻)。 远景动力:发布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储能电芯在手订单超70GWh。4月7日,远景动力在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上发布全新一代315Ah储能电芯产品。远景动力表示,新一代储能电芯在尺寸不变的基础上,较上代产品能量密度提升11%,实现“单颗电芯一度电”,同时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满足一天一次充放电25年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适配当前市场主流储能系统方案。这款储能电芯产品实现五年能效保持率超95%,全生命周期衰减后容量始终稳定在70%以上。该电芯通过对正负极材料的优化,在延长电芯寿命的同时,实现了电池的高密度。此外,该电芯采用了更稳定的材料技术与结构技术,能在电池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长期稳定的锂损失补偿(澎湃新闻)。 特斯拉:首个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年产40GWh储能电池。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其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特斯拉公司介绍,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将帮助企业不断丰富能源整合解决方案,优化全球布局。这将成为推动上海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人民网)。 上机数控:进军光伏组件制造,拟50亿元建16GW产能。4月4日,上机数控公告称,拟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6GW光伏组件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5GW光伏组件项目,一期项目将于近期启动,预计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二期建设11GW光伏组件项目,二期项目的建设时间尚未明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15亿元,二期项目投资约35亿元。对于组件市场,上机数控表示,根据战略发展需要,计划在原有业务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新的产业链,建设光伏组件生产项目(搜狐网)。 京能国际: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中远集装箱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备案。4月4日,京能国际上海浦东新区临港中远集装箱6MW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申请获得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批准。标志着京能国际在上海市新能源的自主开发工作实现突破,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和在沪央国企的全面合作。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秋祥路,利用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屋顶,规划总装机容量6MW,采用全额上网模式。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清洁绿色电能约6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817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159吨,助力上海市“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大连洁净能源:光伏储能海水制氢一体化项目发布60MW电解槽招标。4月4日,大连市洁净能源集团发布了海水制氢一体化项目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采购招标公告。项目建设滩涂光伏发电100MW,配套20MWh全钒液流储能,占用滩涂面积2000亩;制氢60MW,建设1000Nm3碱性电解槽12台。该项目为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制氢一体化项目。预计分期建设,一期投资约8亿元,建设100兆瓦滩涂光伏,60兆瓦制氢,计划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建成投产,形成年发电量1.37亿千瓦时绿电和年产2000吨的新能源绿氢产能。以一期项目为基础,在未来三年计划累计投资约30亿元,逐步形成500兆瓦新能源发电、10000吨绿氢的产业规模(网易新闻)。 武汉控股:拟投5092万元实施黄家湖光伏项目。4月7日,武汉控股公布公告,鉴于公司所属污水处理板块用电需求量大,推动公司用能结构清洁化转变,提升光伏发电占比,拟实施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简称“黄家湖光伏项目”)。本项目拟在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范围内实施,分别在厂区内现有建筑物屋顶建设屋面光伏;在现有构筑物上空建设预应力柔性支架光伏。相关项目用地采取土地租赁方式并向排水公司支付场地租赁费17万元/年,总装机规模约7.56MWp,总占地面积约5.57万平方米。本项目拟在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范围内实施,分别在厂区内现有建筑物(鼓风机房、加药间等)屋顶建设屋面光伏;在现有构筑物(二沉池、生物池等)上空建设预应力柔性支架光伏。经测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约5092万元(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中电建:1.5GW新能源发电落满洲里。4月4日-5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应奎一行来满洲里市考察新能源投资环境,并就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与满洲里市签约。该示范项目由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规划,依托满洲里市丰富的风光、土地资源以及良好产业基础和优越条件,在新能源光伏、风电场建设及制氢一体化方面,推动满洲里市新能源基地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风光制氢一体化工程规划建设1.5GW新能源发电项目(其中光伏600MW、风电900MW),建设6万吨/年制氢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工程预计于2024年6月前开工建设,2025年12月末竣工投产。本次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也为推进氢能产业化应用生产项目落地、促进满洲里市氢能产业化发展、加快氢能相关场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满洲里市风光氢储产业链全景图精准招商取得了重大进展(搜狐新闻)。 东方风电:四川首个自建风电项目首台吊装。4月5日,东方风电在四川省自主投资建设的首个风电场——德昌县工业集中区分散式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圆满完成,这也是四川省的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对四川省建设分散式风电场具有重要意义。德昌县工业集中区分散式风电项目将安装3台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的G5000-195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该机组叶轮直径195米,是目前四川省已完成吊装的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东方风电5兆瓦系列双馈型风电机组采用平台化设计,单机容量覆盖4.65MW/5MW/5.5MW,风轮直径172米/183米/195米/200米,适用于平均风速5m/s-6.5m/s的低风速区域(搜狐网)。 中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低碳发展备忘录。4月6日,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和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吕睿蒙在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关于“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谅解备忘录》。中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就核能利用支撑能源低碳发展达成共识,双方将共同对核能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编制发布“蓝皮书”,展示两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立场(界面新闻)。 3? 投融资事件 金晖股份:定向发行833.37万股股份,募资总额5000.2万元。4月3日,创新层企业金晖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以每股6元/股的价格发行833.37万股,完成募资5000.2万元。其中南京新流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预计认购4000万元,江苏兴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预计认购1000.2万元。金晖股份发行前总股本为57,003,400股,实际发行数量为8,333,666股,发行后总股本65,337,066股。公司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江苏盐城20万吨电池电解液项目建设。公司成立于2011年,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和销售。产品有软包、铝壳电池用常规电解液、高温安全型电解液、软包电池用30C以上倍率的高功率电解液、电池容量在2.5Ah以内的软包电池用高功率安全型电解液、电池长寿命安全型电解液(金融界)。 氢途科技: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4月4日,浙江氢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8000万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中金公司。本笔投资将用于公司核心技术迭代、产线扩建和市场推广。氢途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产品,并搭建了双极板-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体系,以及提供氢燃料电池相关的工程服务。氢途科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产能将达到5000套/年。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和评价验证体系,具备成熟的正向开发能力,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上掌握核心技术。从市场方面来看,氢途科技选择车用场景和固定式发电场景并重,车用场景中,氢途科技研发了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深完成数百台产品交付,目前已经迭代至第四代产品,系统功率达到240kW,并已实现大功率电堆自主开发。固定发电场景中,已实现99%以上的氢气利用率,最高发电效率超过60%,并且通过系统和电堆的一体化设计,将系统质量功率密度提升至850W/kg(36氪)。 表1:本期国内外产业并购及投融 资项目梳理 资料来源:企名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联系我们 文越 电话/微信: +86 18916388825 E-mail: wenyue026056@gtjas.com 肖洁 电话:021-38674660 邮箱:xiaojie@gtjas.com 鲍雁辛 电话:0755-23976830 邮箱:baoyanxin@gtjas.com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69号博华广场20层 邮编:200041 电话: (021) 38676666 E-mail: gtjaresearch@gtjas.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新世界中心34层 邮编:518026 电话: (0755) 23976888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8层 邮编:100032 电话: (010) 83939888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industryRCofG)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鲍雁辛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3070005。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