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环保】周观点:中法减排合作加速地沟油资源升级利用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上周CEA周成交41万吨,周成交均价56元/吨,环比增长11%。地方碳配额周成交195万吨,环比增长284%,周成交均价13元/吨。CCER周成交11万吨。 摘要 地方碳配额周成交195万吨,CCER周成交11万吨。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41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9%,周成交均价5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195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84%,周成交均价为13.24元/吨,较前一周下降66%。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82.63元/吨,最低为福建碳排放配额11.19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11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4%。 碳中和信息速递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起施行。《办法》明确,在节能报告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量核算要求,引导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要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减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对地方降碳目标影响等。2)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周度投资观点 中法联合声明重申两国碳中和承诺,欢迎两国企业就可持续航空燃料达成协议。需求端:国际航协与欧盟设立强制性减碳目标,未来生物质航煤/可持续航空燃料作为主要减排手段,需求量将攀升。①国际航协:2050碳中和目标下,2025年环保航空燃料产量由2019年的1.4亿升提升至79亿升。②欧盟:2025年起,使用生物质航煤等减排措施的航司仍可获得免费发放的航空碳配额,其余企业需购买航空碳配额清缴履约。供给侧:地沟油作为生物质航煤原材料具有成本较低、减碳效果显著的优势,同时生物质航煤相比目前的脂肪醇类生物质柴油,技术门槛和经济性都更高,可以实现地沟油资源价值最大化。投资建议:推荐卓越新能,公司年产2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烃基生物柴油经异构化可分馏产出生物质航煤。受益标的为山高环能、嘉澳环保、联泰环保。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1)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0.31%、-0.87%、-0.34%、-0.31%;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22%、1.67%、2.06%。2)上周环保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联合水务(+46.56%)、梅安森(+10.19%)、海南瑞泽(+8.42%)、首航高科(+7.38%)、大地海洋(+7.22%)。3)跌幅前五名分别为:泰和科技(-13.03%)、仕净科技(-11.36%)、凯龙高科(-11.16%)、津膜科技(-7.05%)、神雾节能(-5.92%)。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正文 周度投资观点 中法联合声明提出,双方欢迎两国企业就可持续航空燃料达成协议。中法两国重申各自碳中和/气候中和承诺,两国将采取政策和措施,落实根据《巴黎协定》目标已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国际航协与欧盟设立强制性减碳目标,生物质航煤/可持续航空燃料作为主要减排手段需求量将攀升。 ※国际航协:航空业为高排放行业之一,2019年航空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国际航协(IATA)于2021年10月通过决议,290个成员航司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助力实现巴黎协定控制温升的目标。IATA初步目标为,2025年环保航空燃料产量由2019年的1.4亿升提升至79亿升。在此背景下,IEA测算全球生物质航煤的产量在2021至2026年大幅提升,CAGR达到77%。 ※欧盟:欧盟“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中提出航空碳配额交易机制修订提案提出,2025年起,除非实施鼓励的减排措施,否则原则上不再发放免费航空碳配额,航司均需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年度所需清缴的航空碳配额。同时,航空碳交易体系将于2024年至2029年储备2000万航空碳配额,通过免费发放配额的方式鼓励使用生物质航煤等减排措施的航司,以此补贴生物质航煤与化石煤油的价差对航司的负担。 地沟油作为生物质航煤原材料具有成本较低、减碳效果显著的优势。1)以地沟油作为原材料的生物烃基航煤是再生油的“高端化”产品之一,同时地沟油为原材料的生物烃基航煤(HEFA),相比菜籽油航煤,成本更低、得油率更高,经济性优势突出。2)从全生命周期测算,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质燃料碳密度均远低于其他原材料,碳减排效果出众。同时也有助于阻止废油脂经非法途径流回餐桌,正在成为国内地沟油的主流再利用方式。 国际政策推动国内地沟油利用“高端化”,产业升级良机将至。欧盟和国际航协的碳中和目标推动地沟油利用进一步脱氧加氢。目前国内地沟油利用主要以脂肪酸甲酯等产品为主,未来伴随欧洲对于添加比例、排放标准等约束趋严,车用油面临“烃基化”趋势,同时国际航协2050碳中和目标也推动生物质烃基航煤需求释放。我们认为地沟油脱氧加氢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脂肪酸甲酯产品向生物质烃基柴油/航煤进化的窗口期已经出现,在政策进一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同时,产品附加值将逐步提升,产业升级良机将至。 垃圾分类政策提升地沟油再生利用率,加速释放我国生物质航煤产能。我国地沟油产量全球最高,但是我国地沟油原材料端回收体系尚不完善,回收率为5.6%,仅为美国回收率的七分之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加速推进,餐厨垃圾中的废油脂回收率有望攀升,释放生物质燃料原材料端地沟油产量。IEA测算,我国生物质航煤产能扩张将进一步提速,2026年产能相较2019年(疫情前)增长890%。 投资建议:国际航协及欧盟的碳中和目标,推动国内废油脂利用由简单的脂肪酸甲酯向生物烃基柴油/航煤进化,附加值大幅提升。同时原料供应瓶颈逐步解除,行业迎来量价双升格局。推荐卓越新能,公司年产2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投产后一方面可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烃基生物柴油经异构化可分馏产出生物质航煤。受益标的为山高环能、嘉澳环保、联泰环保。 碳中和板块跟踪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41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9%,周成交均价5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195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84%,周成交均价为13.24元/吨,较前一周下降66%。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82.63元/吨,最低为福建碳排放配额11.19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11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审议通过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在节能报告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量核算要求,分析项目单位产品化石能源消耗、单位增加值(产值)化石能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供给保障情况、原料用能消费量等,引导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要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减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对地方降碳目标影响等。 信息来源: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fzggwl/202304/t20230406_1353307.html 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 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 生态环境部举行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仪式,标志着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和分布,服务“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生态环保重点工作,对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4/t20230406_1025237.shtml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市场行情概览: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0.31%、-0.87%、-0.34%、-0.31%;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22%、1.67%、2.06%。 涨幅前五名:联合水务(+46.56%)、梅安森(+10.19%)、海南瑞泽(+8.42%)、首航高科(+7.38%)、大地海洋(+7.22%)。 跌幅前五名:泰和科技(-13.03%)、仕净科技(-11.36%)、凯龙高科(-11.16%)、津膜科技(-7.05%)、神雾节能(-5.92%)。 环保行业上周重要事件回顾 关于生态环境部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生态环境部配合立法机关做好《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等相关行政法规制修订。不断完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基准体系,开展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做好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依法备案工作。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4/t20230404_1025204.shtml 关于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流域污染防治。针对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重点河湖综合整治、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地下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制度,专门规定黄河流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以及持久性有机物等新污染物的管控治理要求。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304/t20230404_1025201.html?keywords= 环保上市公司上周大事公告 业绩快报 【瀚蓝环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5亿元,同比增长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下降1.46%;基本每股收益1.41元,同比下降2.76%。 【碧水源】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0亿元,同比下降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1.36%;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增长5.26%。 【沃顿科技】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同比增长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9.44%;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增长17.24%。 融资 【瀚蓝环境】公司于近日发行了2023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5.6亿元,发行利率2.29%。 【兴蓉环境】公司于2023年4月3日发行了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总额5亿元,发行利率3.13%。 回购 【泰和科技】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315.91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45%,成交总金额为7,297.6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德林海】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68.6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03%,已支付的金额为5,135.59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维尔利】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143.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6%,成交总金额为4,999.5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增持&减持 【中原环保】公司股东河南资产于2023年2月27日至2月28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40.78万股,2023年4月3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7.95万股。本次增持后,河南资产持股比例变为5.00%。 其他 【仕净科技】公司与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就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年产5.3GW组件扩产项目签署了《材料设备采购及施工安装合同》。 【中持股份】公司参与联合体为涉县清漳污水处理厂增容扩建项目一标段的中标单位。 【创业环保】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安阳市市政污水处理中心一期工程PPP项目。 【高能环境】公司为塞内加尔“姆贝贝斯垃圾场改造工程项目-第1阶段”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88亿元。 【大禹节水】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联合体中标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25亿元。 【创业环保】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恩施市大沙坝一期、二期(谭家坝)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特许经营项目。公司牵头中标安阳市市政污水处理中心一期工程PPP项目。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强推环保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环保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徐强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7040002。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备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导读 上周CEA周成交41万吨,周成交均价56元/吨,环比增长11%。地方碳配额周成交195万吨,环比增长284%,周成交均价13元/吨。CCER周成交11万吨。 摘要 地方碳配额周成交195万吨,CCER周成交11万吨。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41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9%,周成交均价5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195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84%,周成交均价为13.24元/吨,较前一周下降66%。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82.63元/吨,最低为福建碳排放配额11.19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11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4%。 碳中和信息速递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起施行。《办法》明确,在节能报告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量核算要求,引导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要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减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对地方降碳目标影响等。2)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周度投资观点 中法联合声明重申两国碳中和承诺,欢迎两国企业就可持续航空燃料达成协议。需求端:国际航协与欧盟设立强制性减碳目标,未来生物质航煤/可持续航空燃料作为主要减排手段,需求量将攀升。①国际航协:2050碳中和目标下,2025年环保航空燃料产量由2019年的1.4亿升提升至79亿升。②欧盟:2025年起,使用生物质航煤等减排措施的航司仍可获得免费发放的航空碳配额,其余企业需购买航空碳配额清缴履约。供给侧:地沟油作为生物质航煤原材料具有成本较低、减碳效果显著的优势,同时生物质航煤相比目前的脂肪醇类生物质柴油,技术门槛和经济性都更高,可以实现地沟油资源价值最大化。投资建议:推荐卓越新能,公司年产2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烃基生物柴油经异构化可分馏产出生物质航煤。受益标的为山高环能、嘉澳环保、联泰环保。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1)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0.31%、-0.87%、-0.34%、-0.31%;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22%、1.67%、2.06%。2)上周环保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联合水务(+46.56%)、梅安森(+10.19%)、海南瑞泽(+8.42%)、首航高科(+7.38%)、大地海洋(+7.22%)。3)跌幅前五名分别为:泰和科技(-13.03%)、仕净科技(-11.36%)、凯龙高科(-11.16%)、津膜科技(-7.05%)、神雾节能(-5.92%)。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正文 周度投资观点 中法联合声明提出,双方欢迎两国企业就可持续航空燃料达成协议。中法两国重申各自碳中和/气候中和承诺,两国将采取政策和措施,落实根据《巴黎协定》目标已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国际航协与欧盟设立强制性减碳目标,生物质航煤/可持续航空燃料作为主要减排手段需求量将攀升。 ※国际航协:航空业为高排放行业之一,2019年航空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国际航协(IATA)于2021年10月通过决议,290个成员航司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助力实现巴黎协定控制温升的目标。IATA初步目标为,2025年环保航空燃料产量由2019年的1.4亿升提升至79亿升。在此背景下,IEA测算全球生物质航煤的产量在2021至2026年大幅提升,CAGR达到77%。 ※欧盟:欧盟“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中提出航空碳配额交易机制修订提案提出,2025年起,除非实施鼓励的减排措施,否则原则上不再发放免费航空碳配额,航司均需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年度所需清缴的航空碳配额。同时,航空碳交易体系将于2024年至2029年储备2000万航空碳配额,通过免费发放配额的方式鼓励使用生物质航煤等减排措施的航司,以此补贴生物质航煤与化石煤油的价差对航司的负担。 地沟油作为生物质航煤原材料具有成本较低、减碳效果显著的优势。1)以地沟油作为原材料的生物烃基航煤是再生油的“高端化”产品之一,同时地沟油为原材料的生物烃基航煤(HEFA),相比菜籽油航煤,成本更低、得油率更高,经济性优势突出。2)从全生命周期测算,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质燃料碳密度均远低于其他原材料,碳减排效果出众。同时也有助于阻止废油脂经非法途径流回餐桌,正在成为国内地沟油的主流再利用方式。 国际政策推动国内地沟油利用“高端化”,产业升级良机将至。欧盟和国际航协的碳中和目标推动地沟油利用进一步脱氧加氢。目前国内地沟油利用主要以脂肪酸甲酯等产品为主,未来伴随欧洲对于添加比例、排放标准等约束趋严,车用油面临“烃基化”趋势,同时国际航协2050碳中和目标也推动生物质烃基航煤需求释放。我们认为地沟油脱氧加氢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脂肪酸甲酯产品向生物质烃基柴油/航煤进化的窗口期已经出现,在政策进一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同时,产品附加值将逐步提升,产业升级良机将至。 垃圾分类政策提升地沟油再生利用率,加速释放我国生物质航煤产能。我国地沟油产量全球最高,但是我国地沟油原材料端回收体系尚不完善,回收率为5.6%,仅为美国回收率的七分之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加速推进,餐厨垃圾中的废油脂回收率有望攀升,释放生物质燃料原材料端地沟油产量。IEA测算,我国生物质航煤产能扩张将进一步提速,2026年产能相较2019年(疫情前)增长890%。 投资建议:国际航协及欧盟的碳中和目标,推动国内废油脂利用由简单的脂肪酸甲酯向生物烃基柴油/航煤进化,附加值大幅提升。同时原料供应瓶颈逐步解除,行业迎来量价双升格局。推荐卓越新能,公司年产2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投产后一方面可以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烃基生物柴油经异构化可分馏产出生物质航煤。受益标的为山高环能、嘉澳环保、联泰环保。 碳中和板块跟踪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41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9%,周成交均价5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195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84%,周成交均价为13.24元/吨,较前一周下降66%。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82.63元/吨,最低为福建碳排放配额11.19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11万吨,较前一周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审议通过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在节能报告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量核算要求,分析项目单位产品化石能源消耗、单位增加值(产值)化石能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供给保障情况、原料用能消费量等,引导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要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减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对地方降碳目标影响等。 信息来源: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fzggwl/202304/t20230406_1353307.html 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 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 生态环境部举行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仪式,标志着我国首颗具备业务化应用能力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卫星正式交付。高光谱观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对于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有效监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柱浓度和分布,服务“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生态环保重点工作,对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4/t20230406_1025237.shtml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市场行情概览: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0.31%、-0.87%、-0.34%、-0.31%;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22%、1.67%、2.06%。 涨幅前五名:联合水务(+46.56%)、梅安森(+10.19%)、海南瑞泽(+8.42%)、首航高科(+7.38%)、大地海洋(+7.22%)。 跌幅前五名:泰和科技(-13.03%)、仕净科技(-11.36%)、凯龙高科(-11.16%)、津膜科技(-7.05%)、神雾节能(-5.92%)。 环保行业上周重要事件回顾 关于生态环境部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生态环境部配合立法机关做好《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等相关行政法规制修订。不断完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基准体系,开展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做好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依法备案工作。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4/t20230404_1025204.shtml 关于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流域污染防治。针对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重点河湖综合整治、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地下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制度,专门规定黄河流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以及持久性有机物等新污染物的管控治理要求。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304/t20230404_1025201.html?keywords= 环保上市公司上周大事公告 业绩快报 【瀚蓝环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5亿元,同比增长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下降1.46%;基本每股收益1.41元,同比下降2.76%。 【碧水源】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0亿元,同比下降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1.36%;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增长5.26%。 【沃顿科技】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同比增长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9.44%;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增长17.24%。 融资 【瀚蓝环境】公司于近日发行了2023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5.6亿元,发行利率2.29%。 【兴蓉环境】公司于2023年4月3日发行了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总额5亿元,发行利率3.13%。 回购 【泰和科技】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315.91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45%,成交总金额为7,297.6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德林海】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68.6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03%,已支付的金额为5,135.59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维尔利】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143.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6%,成交总金额为4,999.5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增持&减持 【中原环保】公司股东河南资产于2023年2月27日至2月28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40.78万股,2023年4月3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7.95万股。本次增持后,河南资产持股比例变为5.00%。 其他 【仕净科技】公司与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就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年产5.3GW组件扩产项目签署了《材料设备采购及施工安装合同》。 【中持股份】公司参与联合体为涉县清漳污水处理厂增容扩建项目一标段的中标单位。 【创业环保】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安阳市市政污水处理中心一期工程PPP项目。 【高能环境】公司为塞内加尔“姆贝贝斯垃圾场改造工程项目-第1阶段”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88亿元。 【大禹节水】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联合体中标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25亿元。 【创业环保】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恩施市大沙坝一期、二期(谭家坝)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特许经营项目。公司牵头中标安阳市市政污水处理中心一期工程PPP项目。 风险提示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强推环保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环保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徐强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7040002。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备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