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短期看好业绩改善弹性,长期看好龙头和资管赛道——证券行业22年年报总结与投资展望(王一峰/王思敏)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非银】短期看好业绩改善弹性,长期看好龙头和资管赛道——证券行业22年年报总结与投资展望(王一峰/王思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非银】短期看好业绩改善弹性,长期看好龙头和资管赛道——证券行业22年年报总结与投资展望 报告摘要 22年受证券投资业务影响业绩承压,头部券商格局稳固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2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下降21.38%;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受资本市场股债双重波动的影响,证券行业净利增速创近四年新低。截至2022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4%、8.56%,杠杆率与2021年基本持平为3.4倍,体现了在业绩冲击的背景下业务扩张相对保守。从同比情况来看,22年经纪/投行/自营和资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5.77%、-5.8%、-57.12%和-14.76%,各业务板块均受到资本市场调整的冲击影响,其中以自营业务同比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末,CR5券商总资产/净资产在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0%/32%,CR5券商营业收入/净利润在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5%/44%,头部券商格局趋稳,部分中小券商在精品投行、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领域形成特色化业务优势。 22年以服务资本市场和发展权益为主线,业务结构和格局进一步优化 以提升科技实力为目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资本要素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提升,改革节奏不断加快,证券行业各业务板块也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化:1)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受益于中高风险偏好客群的传统优势,券商在(股票+混合)基金产品代销中增势良好,券商的保有规模占比从21年的14.54%上升至22年的22.24%,证券公司的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中代销优势显著。2)投行业务方面,科技类上市公司IPO家数上升,头部券商品牌、资本和综合服务的优势凸显。3)自营业务方面,FICC业务的产品配置和撮合交易是证券行业在资管和投资领域的独特优势,衍生品业务、资管业务的产品创设有可能成为券商竞争的“胜负手”。头部券商中中金公司(YoY-27.58%)和中信证券(YoY-22.25%)自营收入同比降幅小于市场平均,主要由于“去方向化”的业务布局以及代客衍生品业务的发展。比如中金公司22年末代客衍生品持仓1091亿元,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占比达到40.5%。4)资管业务方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从18年的14%提升到22年的46%,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及占比持续下降,主动管理转型成效显著。并且中信、广发和东方等资管业务特色券商与其它券商梯次拉大。 风险分析:海外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蔓延;二级市场大幅调整风险。 发布日期:2023-04-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非银】短期看好业绩改善弹性,长期看好龙头和资管赛道——证券行业22年年报总结与投资展望 报告摘要 22年受证券投资业务影响业绩承压,头部券商格局稳固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2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下降21.38%;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受资本市场股债双重波动的影响,证券行业净利增速创近四年新低。截至2022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4%、8.56%,杠杆率与2021年基本持平为3.4倍,体现了在业绩冲击的背景下业务扩张相对保守。从同比情况来看,22年经纪/投行/自营和资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5.77%、-5.8%、-57.12%和-14.76%,各业务板块均受到资本市场调整的冲击影响,其中以自营业务同比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末,CR5券商总资产/净资产在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0%/32%,CR5券商营业收入/净利润在行业中占比分别为45%/44%,头部券商格局趋稳,部分中小券商在精品投行、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领域形成特色化业务优势。 22年以服务资本市场和发展权益为主线,业务结构和格局进一步优化 以提升科技实力为目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资本要素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提升,改革节奏不断加快,证券行业各业务板块也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化:1)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受益于中高风险偏好客群的传统优势,券商在(股票+混合)基金产品代销中增势良好,券商的保有规模占比从21年的14.54%上升至22年的22.24%,证券公司的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中代销优势显著。2)投行业务方面,科技类上市公司IPO家数上升,头部券商品牌、资本和综合服务的优势凸显。3)自营业务方面,FICC业务的产品配置和撮合交易是证券行业在资管和投资领域的独特优势,衍生品业务、资管业务的产品创设有可能成为券商竞争的“胜负手”。头部券商中中金公司(YoY-27.58%)和中信证券(YoY-22.25%)自营收入同比降幅小于市场平均,主要由于“去方向化”的业务布局以及代客衍生品业务的发展。比如中金公司22年末代客衍生品持仓1091亿元,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占比达到40.5%。4)资管业务方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从18年的14%提升到22年的46%,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及占比持续下降,主动管理转型成效显著。并且中信、广发和东方等资管业务特色券商与其它券商梯次拉大。 风险分析:海外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蔓延;二级市场大幅调整风险。 发布日期:2023-04-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