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非银】投资致使业绩承压,投行共识持续强化——上市券商2022年报业绩综述

【国君非银】投资致使业绩承压,投行共识持续强化——上市券商2022年报业绩综述

作者:微信公众号【欣琦看金融】/ 发布时间:2023-04-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非银】投资致使业绩承压,投行共识持续强化——上市券商2022年报业绩综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致使业绩承压,投行共识持续强化 上市券商2022年报业绩综述 本报告导读 23家上市券商2022归母净利润同比-29.10%;投资业务承压是业绩下滑主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背景下,投行业务已成共识,建议增持投行具备竞争优势的券商。 摘要 2022年上市券商业绩整体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0%。1)2022年行业140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20.50%;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35.86%,经营业绩短期承压;2)已披露2022年报的23家上市券商(下同)调整后营收同比下降22.05%至3183.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0%至1087.06亿元;3)2022Q4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同样不佳,调整后营收同比下滑29.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90%。 受市场下滑影响的投资业务及较高的同比基数是上市券商业绩下降的主因。1)投资业务同比下滑45.83%,对调整后营业收入下降的贡献度最大,为72.14%;2)市场回调背景下,投资收益率下滑2.03pct至1.84%,是投资业务收入下滑的主因;金融资产规模仍呈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70%至4.32万亿元。 2022年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强化,投资业务表现更佳是调整后营收增速最快的10家券商增速高于上市券商整体的共有主要原因。1)2022年前5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占比提升5.56pct至55.08%,强者恒强局面进一步强化;2022年占比提升幅度5.56pct高于2021年的0.24pct,马太效应加速显现;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占比提升4.54pct至19.61%,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2)方正证券、信达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华林证券实现调整后营收同比正增长;投资业务是调整后营收增速最快的10家券商增速高于上市券商整体增速的共有主要原因,主要因投资收益率降幅小于上市券商整体,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客需型业务有效降低了收益波动。 投资建议:建议增持业绩弹性更优以及投行业务专业化能力更强的券商,首推国金证券。1)受益于市场回暖,我们预计2022Q1基数更低且投资业务收入下滑更大的券商,2023Q1业绩修复的弹性更大,建议增持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和兴业证券;2)与此同时,证监会《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夯实了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法律基础,专业化要求不断增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正式落地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券商投行业务将直接受益。因此,建议增持投行业务更具竞争优势的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H。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下跌、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等。 1. 业绩综述:2022年,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 同比下降29.10% 受市场回调影响,2022年上市券商业绩整体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0%。1)从全行业来看,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行业140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20.50%;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35.86%,经营业绩短期承压;2)从上市券商来看,已披露2022年报的23家上市券商,调整后营收同比下降22.05%至3183.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0%至1087.06亿元;3)从单季度来看,2022Q4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同样不佳,调整后营收同比下滑29.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90%。 2. 驱动因素:市场回调背景下的投资业务下滑 是业绩下降的主因 2022年,投资业务是业绩下跌的主要贡献因素。从上市券商2022年各项业务收入对营收下降贡献度看,投资业务对调整后营业收入下降的贡献度最大,为72.14%;主要原因为投资收益率受到市场疲弱的影响有所下滑。 2.1 经纪业务:代买代销业务规模双减致使经纪业务收入下滑 2022年,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7.77%至873.03亿元,代买收入下滑是主因。1)2022年,日均股基交易量同比呈下降态势,且佣金率仍延续近年下滑趋势,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18.86%至554.60亿元,贡献了调整后营收下滑总量的14.31%;2)与此同时,基金新发规模大幅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大幅承压,同比下滑24.33%至97.69亿元,贡献了调整后营收下滑总量的3.49%,进一步拖累经纪业务收入下滑。。 2.2 投行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受再融资规模、债券承销规模同比下降影响 2022年,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9%至472.83亿元,主要受再融资规模、债券承销规模同比下降影响。2022年,股票承销中再融资规模同比下降,承销费率同样呈下降态势;同时,债券承销规模略有下滑,带动投行业务同比下降。 2.3 资管业务:资管费率回调导致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022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24%至434.93亿元,主要源自资管费率回调影响。2022年,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保持平稳,但受市场回调影响费率短暂回调,最终导致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2.4 信用业务:两融及股权质押业务规模下滑带动信用中介业务收入下降 2022年,上市券商信用中介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17%至449.22亿元,源自于两融及股权质押业务规模下滑。近年来,两融收入在信用业务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2年上半年已达42.42%;2022年,两融余额在年初高位基础上,整体呈压降态势,带动收入下滑;与此同时,股权质押规模下降进一步加大业务下滑幅度。 2.5 投资业务:市场回调使得投资业务大幅承压,以衍生品为代表的客需型业务成为亮点 2022年,上市券商投资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5.83%至767.69亿元,主要因投资收益率下滑。市场回调背景下,投资收益率下滑2.03pct至1.84%,是投资业务收入下滑的主因;金融资产规模仍呈微升态势,同比增长7.70%至4.32万亿元。 3. 竞争格局:马太效应加速强化,客需型业务 进一步增强头部券商业绩稳定性 从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行业马太效应加速强化,中信证券龙头地位持续增强。1)2022年,已披露财报的前5大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占比提升5.56pct至55.08%,强者恒强局面进一步强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占比提升幅度5.56pct高于2021年的0.24pct,马太效应加速显现;2)2022年,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占比提升4.54pct至19.61%,相较其他券商优势显著,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从具体券商来看,2022年,方正证券、信达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华林证券实现调整后营收同比正增长;投资业务是调整后营收同比增速最快的10家券商增速高于上市券商整体的共有主要原因。1)2022年,方正证券、信达证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88%、4.75%,华林证券调整后营收同比增长0.17%,实现正增长;2)华林证券、信达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方正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华安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是调整后营收增速最快的10家券商。拆解可知,投资业务是自身调整后营收同比增速高于上市券商整体同比增速的主要驱动力来源。 上述券商投资收益率平均降幅小于上市券商整体,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客需型业务有效降低了投资收益波动情况。1)投资业务增速大幅高于行业的主要原因为投资收益率的降幅小于上市券商整体或实现正增长。上述券商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26pct,远高于上市券商整体的-2.03pct。2)除中小券商股票资产占比较低外,上述券商投资收益率波动水平较小主要因客需型业务的增长。近年来,随着客户机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客需型业务兴起大大增强了券商业绩的稳定性。 4. 投资建议:建议增持业绩弹性更优 及投行业务专业化能力更强的券商, 首推国金证券 市场回暖背景下,建议增持2023Q1业绩弹性更优的的国金证券、东方证券与兴业证券。我们预计2022Q1基数更低,且投资业务收入下滑更大的券商更为受益。2022Q1,国金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73.89%至1.24亿元,同样因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大降171.03%至亏损2.60亿元;东方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80.60%至2.28亿元,主要因投资业务同比大降195.39%至亏损5.61亿元;兴业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86.93%至1.56亿元,主要受投资业务同比大降222.48%至亏损12.05亿元所致。上述券商2023Q1业绩修复的弹性更大,建议增持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和兴业证券。 此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导向下,建议增持投行业务更具竞争力的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H。1)2023年3月31日,证监会《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在监管基础制度层面再次强化了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提升专业能力、补齐功能短板的高质量发展已成必然;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更高的发行审核效率、更为包容的上市条件及再融资政策等将推动券商更好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2)我们预计聚焦科技创新、深耕产业发展、挖掘优质企业并合理定价等专业化能力更强的券商投行将更为受益。个股推荐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H。? 5. 风险提示 1)权益市场大幅下跌。潜在的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2)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部分细化政策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或因新形势、新问题带来的政策变动可能等。?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欣琦看金融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刘欣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5050001。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