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0410 | 宏观、策略、海外策略、非银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0410 | 宏观、策略、海外策略、非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景:中国新疆博州赛里木湖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宏观】强数据难掩弱趋势 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略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但已经出现走弱迹象,供需缺口正在快速收敛。 美国3月新增非农就业23.6万,略超市场预期的23万,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就业数据的调查期为包含12日的当周,所以银行危机可能尚未在就业数据中充分体现。分行业来看,新增就业仍主要集中在休闲酒店、教育医疗等受益于疫后复苏、且对利率不敏感的非周期性行业,而建筑业、金融活动等新增就业均已转负。 从趋势上看,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走弱迹象,新增非农就业重回30万以下,较一二月明显走弱,为2020年12月以来的新低,同时平均周工时也下降至34.4小时,已经与疫情前基本持平。 劳动力市场需求可能正在快速降温,供需缺口快速收窄。美国2月职位空缺率大幅下降0.4个百分点至6.0%,职位空缺数下降63万至993万,为2021年6月以来新低,同时劳动力市场缺口也大幅下降87万至400万,为2021年10月以来的新低。此外,3月劳动参与率继续回升0.1个百分点至62.6%,已经连续上升了四个月。显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缺口正在快速改善。 时薪环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的背景下,工资仍有一定粘性。 基准情形下,我们仍然预计美国最快年中附近将陷入温和衰退。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出结构性衰退的特征,在快速加息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消费、生产等领域都已经陷入到萎缩状态,劳动力市场和服务消费是仅存的两大仍在扩张的领域,是美国经济最后的两大堡垒,而这两大领域都跟疫后复苏有关,都享受了疫后的复苏红利。 对于服务消费,最近几个季度的强劲,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疫后的服务业修复,但近期服务消费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趋势值,增速也已基本降至疫情前水平,显示疫后修复的红利已经基本消退。往后看,在高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在走弱,储蓄率也正在缓慢回升,收入增速也在逐步放缓,对消费的支撑作用都在走弱。因此我们预计服务消费增速仍然将继续下滑,甚至不排除转负的可能性。 对于劳动力市场,其强劲的根基在于疫后服务业的快速修复,后续伴随着服务消费的走弱,预计劳动力市场也将继续降温。 市场当前对联储加息(或后续降息)预期可能过于乐观,市场预期年底政策利率将降至4.5%,与联储的预期指引和通胀粘性均有明显背离,因此我们预计市场在二季度可能重新定价联储,短期内美债收益率可能有一定上行压力,但年中附近,在联储加息预期见顶以及衰退预期的强化之下,预计美债收益率仍将重回下行趋势。 风险提示:通胀粘性超预期,系统性金融风险蔓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强数据难掩弱趋势,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四月决断,成长扩散 风险评价下降,行情扩散启动。我们在3月19日策略周报提出市场将进入反弹;4月2日策略周报提出行情进入扩散阶段,均较好得到印证。我们在4月2日提出一个重要看法,理解现阶段的股票市场变化,虽然在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上较难有超预期,但对于国内经济和地缘政治而言,同样也暂无太大预期不到的风险因素。加之,国内短端利率快速回落与美国紧缩金融周期进入尾声,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处于改善阶段。因此,现阶段宏观环境对股票交易而言是一个有利的窗口期,尤其是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持有货币意愿出现了明显降低(私募、两融仓位快速提升),加上新一轮政策周期(国改、数字)和创新周期(AI、苹果MR)的积极变化。我们维持上证指数横盘震荡的判断,市场处在结构性做多的时期。 四月“财报效应”临近,主线决断关键期。复盘2010年至今股票市场表现可发现,A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财报、业绩预告密集公布的月份(1月、4月、7月以及10月),个股超额收益与盈利的正相关性显著提升。其中一季报作为全年第一份盈利线索,对于4月个股的超额收益有着最强指示意义(4月 >1月 >7月 >10月)。此外,二季度也往往是决断全年主线的关键时期,这种季节效应是建立在年内业绩周期、政策周期与商业周期之上。随着4月财报季临近,市场对于企业盈利以及下半年指引的关注度将出现提升。我们认为,由于总量的预期升幅有限、风险环境、政策环境、利率环境宽松,成长性/长久期资产仍然占优。但不同于2-3月投资者对总量预期下修,当前已重新形成一致共识。因此往后看,业绩指引的出现,在传统与新兴领域均可关注成长性赛道与一季报超预期个股。 强势股仍有空间,重视成长低位扩散。重视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微观筹码出清,且中期维度受益周期性复苏和技术创新的板块,美元紧缩周期的尾声也有利于长久期资产,布局低位成长:医药(创新药),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2)国内数字化政策+海外创新大周期,公募整体低配,中期产业大主题。但要注意,当前看空者没有筹码,而踏空投资者较多,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主导强势股行情。由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要注意风险控制。关注轮动:计算机(“AI+”应用)、通信(电力信息化)、传媒(影视院线/游戏)。3)国内宏观经济数据预期步入平稳,1-2月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2022年边际改善,消费者信心和意愿底部回温。步入财报披露期,可关注部分传统赛道估值合理且交易并不拥挤,具备成长性或一季报有望超预期的方向,关注传统成长细分:啤酒/食品/小白酒/黄金珠宝/小家电/中药/零售药店。 主题与个股:掘金硬科技、数据要素与创新药。1、围绕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看好电子(中微公司)/高端装备(英维克/力合微)/计算机(杰创智能)。2、布局数据要素化下数字资产价值提升,看好云计算(中国电信)/数据服务(太极股份/天孚通信)。3、业绩验证期具备估值优势,看好医药(康诺亚/益丰药房)/啤酒(青岛啤酒)/汽车(多利科技)。主题推荐:创新药出海/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对经济的冲击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四月决断,成长扩散,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海外策略】珍惜二季度做多港股窗口期 国内经济复苏近期再现积极信号。3月PMI维持扩张势头,其中服务业景气度的反弹是期内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品市场活跃度上升,终端需求的好转后续有望逐渐传导至制造业。同时,国内政策端的支持重点正在向民营企业倾斜,平台经济出现积极催化。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地产、大宗消费需求的复苏进度相对缓慢,需等待政策的持续协调发力。 我们认为二季度“东升西落”的逻辑或将再度演绎,利好港股反弹。1)从中期方向上来看,伴随着Q2对外出口仍有下行压力,仍需要国内政策持续加码,从而改善港股盈利预期,催化剂为社融和信贷的再度回升;2)海外方面,近期银行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后,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路径预期出现显著下修。未来催化剂仍需等待金融条件再度收紧,对美国消费信贷形成的进一步的压制。美国经济及通胀或于二季度进一步回落,海外流动性宽松交易再次出现。 历史经验来看,中美“东升西落”的形势下,港股表现多由盈利驱动,受美股波动影响减弱。港股前期的回调已计入了预期下限的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未来的焦点是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修复情况。目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向上修复当中,尽管可能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但总体下行风险较小。而在恒指盈利上修阶段,恒指多受盈利驱动,且与美股的相关性有所减弱。二季度美国经济和通胀或再度回落,下半年仍有浅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在中美“东升西落”的形势下,即使后续美股仍受到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对港股的冲击相对有限。 二季度做多港股,成长板块或有更多机会。港股价值/成长风格的切换与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以及海外流动性有关。二季度国内经济预期企稳向上、政策端或有更多积极催化,叠加美元美债或再度进入下行通道,将显著利好港股成长板块,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平台经济等内需相关行业。 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布局弹性品种。1)与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和创新药等。2)布局行业景气周期仍在寻底,静待拐点到来的行业,如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等。另外,还有港股汽车板块。3)港股特色消费品,业绩修复较为确定,经历2~3月调整后,上涨空间再次打开。 风险因素:1)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2)美联储超预期收紧;2)中美关系超预期反复。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珍惜二季度做多港股窗口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保险拐点已现,券商业绩高增 我们更加看好后续非银板块的表现,我们认为基本面的超预期将逐步被市场认知。 从年报和调研情况来看,普惠型保险对商业保险需求端替代的负面影响已经过去,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坚持走增长更为确定的优质代理人发展道路,使得23年保险复苏的确定性大幅提升。我们认为市场应提升对保险行业复苏的关注度。建议增持保险板块。 券商Q1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且有望迎来三方流量政策松绑等利好,我们认为券商板块进入到了增持时点。 个股推荐: 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券商: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多元金融:同花顺/四川双马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保险拐点已现,券商业绩高增,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410 音频: 进度条 00:00 12:18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每周一景:中国新疆博州赛里木湖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宏观】强数据难掩弱趋势 美国3月非农就业数据略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但已经出现走弱迹象,供需缺口正在快速收敛。 美国3月新增非农就业23.6万,略超市场预期的23万,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就业数据的调查期为包含12日的当周,所以银行危机可能尚未在就业数据中充分体现。分行业来看,新增就业仍主要集中在休闲酒店、教育医疗等受益于疫后复苏、且对利率不敏感的非周期性行业,而建筑业、金融活动等新增就业均已转负。 从趋势上看,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走弱迹象,新增非农就业重回30万以下,较一二月明显走弱,为2020年12月以来的新低,同时平均周工时也下降至34.4小时,已经与疫情前基本持平。 劳动力市场需求可能正在快速降温,供需缺口快速收窄。美国2月职位空缺率大幅下降0.4个百分点至6.0%,职位空缺数下降63万至993万,为2021年6月以来新低,同时劳动力市场缺口也大幅下降87万至400万,为2021年10月以来的新低。此外,3月劳动参与率继续回升0.1个百分点至62.6%,已经连续上升了四个月。显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缺口正在快速改善。 时薪环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仍有一定韧性的背景下,工资仍有一定粘性。 基准情形下,我们仍然预计美国最快年中附近将陷入温和衰退。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出结构性衰退的特征,在快速加息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消费、生产等领域都已经陷入到萎缩状态,劳动力市场和服务消费是仅存的两大仍在扩张的领域,是美国经济最后的两大堡垒,而这两大领域都跟疫后复苏有关,都享受了疫后的复苏红利。 对于服务消费,最近几个季度的强劲,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疫后的服务业修复,但近期服务消费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趋势值,增速也已基本降至疫情前水平,显示疫后修复的红利已经基本消退。往后看,在高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在走弱,储蓄率也正在缓慢回升,收入增速也在逐步放缓,对消费的支撑作用都在走弱。因此我们预计服务消费增速仍然将继续下滑,甚至不排除转负的可能性。 对于劳动力市场,其强劲的根基在于疫后服务业的快速修复,后续伴随着服务消费的走弱,预计劳动力市场也将继续降温。 市场当前对联储加息(或后续降息)预期可能过于乐观,市场预期年底政策利率将降至4.5%,与联储的预期指引和通胀粘性均有明显背离,因此我们预计市场在二季度可能重新定价联储,短期内美债收益率可能有一定上行压力,但年中附近,在联储加息预期见顶以及衰退预期的强化之下,预计美债收益率仍将重回下行趋势。 风险提示:通胀粘性超预期,系统性金融风险蔓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强数据难掩弱趋势,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四月决断,成长扩散 风险评价下降,行情扩散启动。我们在3月19日策略周报提出市场将进入反弹;4月2日策略周报提出行情进入扩散阶段,均较好得到印证。我们在4月2日提出一个重要看法,理解现阶段的股票市场变化,虽然在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上较难有超预期,但对于国内经济和地缘政治而言,同样也暂无太大预期不到的风险因素。加之,国内短端利率快速回落与美国紧缩金融周期进入尾声,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处于改善阶段。因此,现阶段宏观环境对股票交易而言是一个有利的窗口期,尤其是对于金融投资者而言持有货币意愿出现了明显降低(私募、两融仓位快速提升),加上新一轮政策周期(国改、数字)和创新周期(AI、苹果MR)的积极变化。我们维持上证指数横盘震荡的判断,市场处在结构性做多的时期。 四月“财报效应”临近,主线决断关键期。复盘2010年至今股票市场表现可发现,A股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即财报、业绩预告密集公布的月份(1月、4月、7月以及10月),个股超额收益与盈利的正相关性显著提升。其中一季报作为全年第一份盈利线索,对于4月个股的超额收益有着最强指示意义(4月 >1月 >7月 >10月)。此外,二季度也往往是决断全年主线的关键时期,这种季节效应是建立在年内业绩周期、政策周期与商业周期之上。随着4月财报季临近,市场对于企业盈利以及下半年指引的关注度将出现提升。我们认为,由于总量的预期升幅有限、风险环境、政策环境、利率环境宽松,成长性/长久期资产仍然占优。但不同于2-3月投资者对总量预期下修,当前已重新形成一致共识。因此往后看,业绩指引的出现,在传统与新兴领域均可关注成长性赛道与一季报超预期个股。 强势股仍有空间,重视成长低位扩散。重视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微观筹码出清,且中期维度受益周期性复苏和技术创新的板块,美元紧缩周期的尾声也有利于长久期资产,布局低位成长:医药(创新药),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2)国内数字化政策+海外创新大周期,公募整体低配,中期产业大主题。但要注意,当前看空者没有筹码,而踏空投资者较多,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主导强势股行情。由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要注意风险控制。关注轮动:计算机(“AI+”应用)、通信(电力信息化)、传媒(影视院线/游戏)。3)国内宏观经济数据预期步入平稳,1-2月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2022年边际改善,消费者信心和意愿底部回温。步入财报披露期,可关注部分传统赛道估值合理且交易并不拥挤,具备成长性或一季报有望超预期的方向,关注传统成长细分:啤酒/食品/小白酒/黄金珠宝/小家电/中药/零售药店。 主题与个股:掘金硬科技、数据要素与创新药。1、围绕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看好电子(中微公司)/高端装备(英维克/力合微)/计算机(杰创智能)。2、布局数据要素化下数字资产价值提升,看好云计算(中国电信)/数据服务(太极股份/天孚通信)。3、业绩验证期具备估值优势,看好医药(康诺亚/益丰药房)/啤酒(青岛啤酒)/汽车(多利科技)。主题推荐:创新药出海/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对经济的冲击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四月决断,成长扩散,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海外策略】珍惜二季度做多港股窗口期 国内经济复苏近期再现积极信号。3月PMI维持扩张势头,其中服务业景气度的反弹是期内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品市场活跃度上升,终端需求的好转后续有望逐渐传导至制造业。同时,国内政策端的支持重点正在向民营企业倾斜,平台经济出现积极催化。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地产、大宗消费需求的复苏进度相对缓慢,需等待政策的持续协调发力。 我们认为二季度“东升西落”的逻辑或将再度演绎,利好港股反弹。1)从中期方向上来看,伴随着Q2对外出口仍有下行压力,仍需要国内政策持续加码,从而改善港股盈利预期,催化剂为社融和信贷的再度回升;2)海外方面,近期银行业出现流动性风险后,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路径预期出现显著下修。未来催化剂仍需等待金融条件再度收紧,对美国消费信贷形成的进一步的压制。美国经济及通胀或于二季度进一步回落,海外流动性宽松交易再次出现。 历史经验来看,中美“东升西落”的形势下,港股表现多由盈利驱动,受美股波动影响减弱。港股前期的回调已计入了预期下限的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未来的焦点是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修复情况。目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向上修复当中,尽管可能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但总体下行风险较小。而在恒指盈利上修阶段,恒指多受盈利驱动,且与美股的相关性有所减弱。二季度美国经济和通胀或再度回落,下半年仍有浅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在中美“东升西落”的形势下,即使后续美股仍受到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对港股的冲击相对有限。 二季度做多港股,成长板块或有更多机会。港股价值/成长风格的切换与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以及海外流动性有关。二季度国内经济预期企稳向上、政策端或有更多积极催化,叠加美元美债或再度进入下行通道,将显著利好港股成长板块,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平台经济等内需相关行业。 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布局弹性品种。1)与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和创新药等。2)布局行业景气周期仍在寻底,静待拐点到来的行业,如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等。另外,还有港股汽车板块。3)港股特色消费品,业绩修复较为确定,经历2~3月调整后,上涨空间再次打开。 风险因素:1)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2)美联储超预期收紧;2)中美关系超预期反复。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珍惜二季度做多港股窗口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保险拐点已现,券商业绩高增 我们更加看好后续非银板块的表现,我们认为基本面的超预期将逐步被市场认知。 从年报和调研情况来看,普惠型保险对商业保险需求端替代的负面影响已经过去,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坚持走增长更为确定的优质代理人发展道路,使得23年保险复苏的确定性大幅提升。我们认为市场应提升对保险行业复苏的关注度。建议增持保险板块。 券商Q1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且有望迎来三方流量政策松绑等利好,我们认为券商板块进入到了增持时点。 个股推荐: 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券商:国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多元金融:同花顺/四川双马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保险拐点已现,券商业绩高增,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410 音频: 进度条 00:00 12:18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