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0407 | 中国中铁、电子、新能源、被动配置、华兰生物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0407 | 中国中铁、电子、新能源、被动配置、华兰生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景:涠洲岛火山地质公园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建筑】中国中铁(601390):经营性净现金流增233%,ROE12%增0.5个百分点 维持增持。第二曲线业务新签增81%超预期,上调预测2023-2024年EPS1.45/1.65元增速15%/14%,预测2025年EPS1.86元增13%。维持目标价10.3元,对应2023年7倍PE。 净利增13%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增233%。(1)营收1.2万亿增7.6%(单季度Q1-Q4增13/12/6/0.4%),归母净利313亿增13%(单季度Q1-Q4增17/14/5/18%)。(2)毛利率9.81%(-0.19pct),归母净利率2.71%(+0.14pct),加权ROE12.13%(+0.50pct)。(3)经营净现金流436亿(+233%),计提减值61亿(-23%),资产负债率74%(+0.09pct),应收账款1222亿(+0.1%)。 光伏风电环保等新兴业务新签增81%,打造第二曲线增强业绩持续性。(1)2022年新签3万亿增11%,其中境内新签2.8万亿增10.5%,境外新签1838亿增21%。(2)第二曲线业务新签3019亿增81%,占基建新签总额的11.3%,其中水利水电新签986亿增223%,生态环保新签752亿,清洁能源新签超400亿。(3)在手订单4.9万亿保障倍数4.3倍。 国企改革股权激励要求ROE逐年提升,中铁资源净利51亿增70%。(1)2023PE4.8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69倍,估值低历史最底部区域。(2)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速16%(年度最低增2%最高增38%),可持续高增长稳健性强。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扣非加权ROE不低于10.5%/11%/11.5%。(3)铜产量30.3万吨增25%,钴产量0.5万吨增60%,钼产量1.5万吨同比持平,中铁资源净利51亿增7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中铁(601390):经营性净现金流增233%,ROE12%增0.5个百分点,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子】产业和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和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 产业政策发力,大基金增持布局,中芯、长存等产线有望突破,关注制造环节战略核心标的。政策端:国家持续发力,大基金二期重新布局已增持晶瑞电材等公司,设备、材料等补贴政策后续有望落地;产业端:中芯多条工艺线良率持续提升,存储产线受益刻蚀设备验证成功有望突破。 AI+MR催生产业革命,芯片端、应用端全面受益,带来全新行业需求。ChatGPTPlus因缺算力停售,AI应用需求火爆可见一斑。AI大模型融入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带动终端需求,包括MR、智能音箱等,尤其是MR,是未来音频、图像、视频综合交流唯一工具,是AI的最佳搭档。 需求周期筑底,芯片多板块现库存低点,受益AI+MR新增需求,Q3有望加速复苏,产业迎布局良机。根据科创板日报,部分驱动芯片台系厂商4月或将涨价10%,存储芯片大厂美光业绩见底,安防等板块开始拉动补库需求,多个信号显示半导体产业最差时间已经过去,AI+MR将加速复苏进度。 产业+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看多战略地位显著,产业技术全面布局的平台型龙头企业。推荐: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长电科技、拓荆科技-U、沪硅产业-U。 风险提示。中美科技摩擦反复;AI产业进度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产业和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和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能源】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投资建议: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 近期产业链价格整体保持稳定,硅料略有下跌。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高增,逆变器出口亮眼。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汇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AI Chiplet MR三重共振,半导体探针龙头腾飞在即,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被动配置】手把手教你实现Black-Litterman模型 均值-方差模型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石,是Black-Litterman模型的基础。1952年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著名的“均值-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Model),给出了刻画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一套范式,开启了量化配置时代。MVO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BL模型对MVO模型进行改进,采用贝叶斯理论将主观观点与量化配置模型有机结合起来。 Black-Litterman模型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四步。(1)通过逆向优化从市场均衡条件出发得到关于资产预期收益的先验估计;(2)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作为新的信息,计算观点分布;(3)将先验收益分布和主观观点分布结合,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得到资产预期收益的后验估计;(4)将后验收益和后验协方差矩阵输入均值-方差模型中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具体的资产配置权重。其中,市场均衡收益、后验分布的计算是重点,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主观观点的预测准确性是模型效果的关键。 BL模型效果整体优于MVO模型和固定比例模型。为了讲解模型的使用和编程实现,我们将资产一个月收益率作为主观观点,使用BL模型构建一个简单的适用于“固收+”产品的资产配置策略。策略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10%股票+80%债券+10%商品。历史回测发现,给定的参数取值和约束条件下,2012年以来BL模型策略1的年化收益为6.58%,最大回撤为3.13%,收益回撤比为2.1;明显优于均值方差基准策略(年化收益5.82%、最大回撤3.86%、收益回撤比1.51)和固定权重基准策略(年化收益5.41%、最大回撤3.55%、收益回撤比1.52)。 风险提示:黑天鹅事件等可能导致大类资产相关性增加,资产配置组合表现不佳;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而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市场情况不满足模型假设,模型存在失效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手把手教你实现Black-Litterman模型,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华兰生物(002007):后疫情时代业绩有望回升 上调评级为“增持”。考虑到年初疫情对采浆生产的影响,下调2023年预测EPS为0.86元(原为0.93元),考虑到新浆站未来建成投产以及甲流疫情对民众流感疫苗认知的促进作用,上调2024年预测EPS为1.09元(原为1.05元),新增2025年预测EPS为1.30元,给予2023年目标PE30X,上调目标价至25.92元(原为22.47元),上调评级至“增持”。 疫情影响收入及利润率。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5.17亿元(同比+1.82%),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17.14%),扣非净利润8.94亿元(-25.61%)。净利率下滑5.16pp至27.62%,主要原因系疫情影响下血制品毛利率下滑2.96pp至52.30%,且各项费用有所增长。 新浆站建设推进,采浆量有望提升。受采浆量限制近年血制品业务平稳,2022年营收26.79亿元(+3.14%)。公司2022年在河南获批7家浆站,浆站数量达到32家(此前最近一次获批浆站在2017年),新浆站有望自2023年下半年起陆续建成采浆,血制品业务有望启动新一轮增长周期。 甲流推动认知提升,流感疫苗放量可期。疫情叠加新冠疫苗接种影响下2021、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量处于低位,2022年销量1454万支(-6.40%),收入18.18亿元(-0.38%)。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仅约4%,远低于发达国家(50%+),提升空间巨大。目前新冠影响已消退,叠加甲流疫情对民众流感认知的推动作用,流感疫苗接种量有望筑底回升,公司作为国内流感疫苗龙头有望受益。新获批的狂苗、破伤风疫苗亦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终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华兰生物(002007):后疫情时代业绩有望回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407 音频: 进度条 00:00 13:0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每周一景:涠洲岛火山地质公园 晨报音频版请点击文末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建筑】中国中铁(601390):经营性净现金流增233%,ROE12%增0.5个百分点 维持增持。第二曲线业务新签增81%超预期,上调预测2023-2024年EPS1.45/1.65元增速15%/14%,预测2025年EPS1.86元增13%。维持目标价10.3元,对应2023年7倍PE。 净利增13%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增233%。(1)营收1.2万亿增7.6%(单季度Q1-Q4增13/12/6/0.4%),归母净利313亿增13%(单季度Q1-Q4增17/14/5/18%)。(2)毛利率9.81%(-0.19pct),归母净利率2.71%(+0.14pct),加权ROE12.13%(+0.50pct)。(3)经营净现金流436亿(+233%),计提减值61亿(-23%),资产负债率74%(+0.09pct),应收账款1222亿(+0.1%)。 光伏风电环保等新兴业务新签增81%,打造第二曲线增强业绩持续性。(1)2022年新签3万亿增11%,其中境内新签2.8万亿增10.5%,境外新签1838亿增21%。(2)第二曲线业务新签3019亿增81%,占基建新签总额的11.3%,其中水利水电新签986亿增223%,生态环保新签752亿,清洁能源新签超400亿。(3)在手订单4.9万亿保障倍数4.3倍。 国企改革股权激励要求ROE逐年提升,中铁资源净利51亿增70%。(1)2023PE4.8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69倍,估值低历史最底部区域。(2)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速16%(年度最低增2%最高增38%),可持续高增长稳健性强。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扣非加权ROE不低于10.5%/11%/11.5%。(3)铜产量30.3万吨增25%,钴产量0.5万吨增60%,钼产量1.5万吨同比持平,中铁资源净利51亿增7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海外业务风险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中铁(601390):经营性净现金流增233%,ROE12%增0.5个百分点,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子】产业和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和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 产业政策发力,大基金增持布局,中芯、长存等产线有望突破,关注制造环节战略核心标的。政策端:国家持续发力,大基金二期重新布局已增持晶瑞电材等公司,设备、材料等补贴政策后续有望落地;产业端:中芯多条工艺线良率持续提升,存储产线受益刻蚀设备验证成功有望突破。 AI+MR催生产业革命,芯片端、应用端全面受益,带来全新行业需求。ChatGPTPlus因缺算力停售,AI应用需求火爆可见一斑。AI大模型融入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带动终端需求,包括MR、智能音箱等,尤其是MR,是未来音频、图像、视频综合交流唯一工具,是AI的最佳搭档。 需求周期筑底,芯片多板块现库存低点,受益AI+MR新增需求,Q3有望加速复苏,产业迎布局良机。根据科创板日报,部分驱动芯片台系厂商4月或将涨价10%,存储芯片大厂美光业绩见底,安防等板块开始拉动补库需求,多个信号显示半导体产业最差时间已经过去,AI+MR将加速复苏进度。 产业+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看多战略地位显著,产业技术全面布局的平台型龙头企业。推荐: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长电科技、拓荆科技-U、沪硅产业-U。 风险提示。中美科技摩擦反复;AI产业进度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产业和政策驱动半导体自主可控,AI和MR加速电子需求全面复苏,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能源】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投资建议: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 近期产业链价格整体保持稳定,硅料略有下跌。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高增,逆变器出口亮眼。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汇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AI Chiplet MR三重共振,半导体探针龙头腾飞在即,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被动配置】手把手教你实现Black-Litterman模型 均值-方差模型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石,是Black-Litterman模型的基础。1952年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著名的“均值-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Model),给出了刻画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一套范式,开启了量化配置时代。MVO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BL模型对MVO模型进行改进,采用贝叶斯理论将主观观点与量化配置模型有机结合起来。 Black-Litterman模型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四步。(1)通过逆向优化从市场均衡条件出发得到关于资产预期收益的先验估计;(2)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作为新的信息,计算观点分布;(3)将先验收益分布和主观观点分布结合,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得到资产预期收益的后验估计;(4)将后验收益和后验协方差矩阵输入均值-方差模型中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具体的资产配置权重。其中,市场均衡收益、后验分布的计算是重点,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主观观点的预测准确性是模型效果的关键。 BL模型效果整体优于MVO模型和固定比例模型。为了讲解模型的使用和编程实现,我们将资产一个月收益率作为主观观点,使用BL模型构建一个简单的适用于“固收+”产品的资产配置策略。策略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10%股票+80%债券+10%商品。历史回测发现,给定的参数取值和约束条件下,2012年以来BL模型策略1的年化收益为6.58%,最大回撤为3.13%,收益回撤比为2.1;明显优于均值方差基准策略(年化收益5.82%、最大回撤3.86%、收益回撤比1.51)和固定权重基准策略(年化收益5.41%、最大回撤3.55%、收益回撤比1.52)。 风险提示:黑天鹅事件等可能导致大类资产相关性增加,资产配置组合表现不佳;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而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市场情况不满足模型假设,模型存在失效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手把手教你实现Black-Litterman模型,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华兰生物(002007):后疫情时代业绩有望回升 上调评级为“增持”。考虑到年初疫情对采浆生产的影响,下调2023年预测EPS为0.86元(原为0.93元),考虑到新浆站未来建成投产以及甲流疫情对民众流感疫苗认知的促进作用,上调2024年预测EPS为1.09元(原为1.05元),新增2025年预测EPS为1.30元,给予2023年目标PE30X,上调目标价至25.92元(原为22.47元),上调评级至“增持”。 疫情影响收入及利润率。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5.17亿元(同比+1.82%),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17.14%),扣非净利润8.94亿元(-25.61%)。净利率下滑5.16pp至27.62%,主要原因系疫情影响下血制品毛利率下滑2.96pp至52.30%,且各项费用有所增长。 新浆站建设推进,采浆量有望提升。受采浆量限制近年血制品业务平稳,2022年营收26.79亿元(+3.14%)。公司2022年在河南获批7家浆站,浆站数量达到32家(此前最近一次获批浆站在2017年),新浆站有望自2023年下半年起陆续建成采浆,血制品业务有望启动新一轮增长周期。 甲流推动认知提升,流感疫苗放量可期。疫情叠加新冠疫苗接种影响下2021、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量处于低位,2022年销量1454万支(-6.40%),收入18.18亿元(-0.38%)。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仅约4%,远低于发达国家(50%+),提升空间巨大。目前新冠影响已消退,叠加甲流疫情对民众流感认知的推动作用,流感疫苗接种量有望筑底回升,公司作为国内流感疫苗龙头有望受益。新获批的狂苗、破伤风疫苗亦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竞争加剧,终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华兰生物(002007):后疫情时代业绩有望回升,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0407 音频: 进度条 00:00 13:0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