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吃药喝酒”再聚拢——主动偏股型基金20年中报配置分析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策略】“吃药喝酒”再聚拢——主动偏股型基金20年中报配置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 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仓位都到了85%及以上,Q2新基金火爆发型带来两类基金份额环比上升17%。 ●极值行业。 目前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行业——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互联网传媒、电源设备等。处于08年以来1/10分位数以下的行业——化学制品、中药、塑料、券商、高低压设备等。 ● 增配成长龙头。 创业板配置回升至16年底,创业板头部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电子配置处历史90%分位数以上,但半导体降温;科技更加青睐消费电子与游戏。 ● 强势行业的再聚拢。 公募基金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已接近50%,且Q2进一步加仓。三个行业配置均处于历史80%以上高分位数。 ● 疫情受益链降温。 医药依然是加仓幅度最高/绝对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多个子行业配置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疫情稳定,Q1大幅加仓的内需消费品,如小食品/农产品/超市/调味品的配置均自高点下降。 ●疫情受损链结构性修复。 可选消费/服务业有所修复(小家电/旅游/景点/公交),周期行业结构分化,化工与电气设备(新能源)配置明显上升。 ● 配置思路转变。 Q1疫情下的配置思路是规避冲击、拥抱内需。随着疫情控制及国内需求的恢复,Q2配置思路已逐渐转向“受损行业的业绩修复”。此外,增量资金入市带来主题升温,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免税等主题配置显著上升。 风险提示: 基金中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不确定。 引言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口径 我们本文着重以公募基金中的“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主动投资(偏股配置)+灵活配置为口径筛选,20年Q2该类公募基金的资产总值占全部公募基金的16.7%,但是股票市值占全部公募基金的比例高达67.0%,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下文不做特殊说明,我们所示“基金”配置统计为上述口径。 下文不做特殊说明,我们所示的仓位、份额、市值等数据口径的“上升”“下降”均指20Q2较20Q1的变化情况。 正文 一关键词梳理: 我们梳理了Q2公募基金配置思路的几个关键词如下: 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仓位都到了85%及以上,Q2新基金火爆发型带来两类基金份额环比上升17%。 增配成长龙头 创业板配置回升至16年底,创业板头部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电子配置处历史90%分位数以上,但半导体降温;科技更加青睐消费电子与游戏。 强势行业的再聚拢 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已接近50%,且Q2进一步加仓。三个行业配置均处于历史80%以上高分位数。 疫情受益链降温 医药依然是加仓幅度最高/绝对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多个子行业配置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疫情稳定,Q1大幅加仓的内需消费品如小食品/农产品/超市/调味品的配置均自高点下降。 疫情受损链结构性修复 可选消费/服务业有所修复(小家电/旅游/景点/公交),周期行业结构分化,化工与电气设备(新能源)配置明显上升。 配置思路转变 Q1疫情下的配置思路体现规避冲击,拥抱内需。随着Q2疫情控制及国内需求的恢复,配置思路已逐渐转向“受损行业的业绩修复”。此外,增量资金入市带来主题升温,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等主题配置显著上升。 二资产配置: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20年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进一步加仓。具体来看,普通股票型仓位86.5%,相较于20年Q1小幅上升0.8%;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3.7%至84.9%;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加仓4.7%至63.3%。 20Q2基金持股市值大幅增长——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持股市值分别上升40.33%和37.97%,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市值上升22.08%。 市值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来自于Q2持续火爆的新发基金带来的净申购,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上涨。 Q2各类公募基金获得净申购,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20年Q2持股份额增加11.54%——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上升17.87%,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上升17.15%,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小幅上升1.46%。 三板块配置:抓小放大,加配创业板龙头 对大市值股票的配置比例继续小幅下降。主板配置比例下降至20Q2的57.1%,低配9.1%;沪深300配置比例下降至20Q2的62.3%,但仍超配8.6%。 二季度基金对中小板的配置小幅回落,对中证500的配置保持不变——中小板配置比例由20Q1的20.8%降至20.5%(超配1.2%),中证500的配置比例约为13.0%与20Q1持平(低配3.0%)。 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连续4个季度抬升、配置回到16年末水平;主要加仓头部公司,创业板指市值前30%的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由20Q1的18.3%继续上升至22.4%(超配8.0%),超越13年以来配置中性水位;其中主要加仓头部公司,对创业板指市值前30%、50%的公司配置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均已超配两倍。 而行业整体的“龙头效应”继续降温。我们构建的所有行业龙头股指数(选取申万二级行业中市值和收入综合排序第一的公司),20Q2龙头股配置比例从20年Q1的26%下降至21%。 四行业配置: 向强势行业进一步聚拢 4.1 行业配置概述:加仓中游制造、服务业、必需消费 与20年一季度相比,20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仓中游制造、服务业、必需消费,而对农业、可选消费、金融服务的配置比例下降。 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接近半仓,且继续加仓。20Q2配置比例最高行业的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和计算机等,20Q2加仓最多的行业是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减仓最多的行业是房地产、银行、农林牧渔和非银金融等行业。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已接近50%。 目前一级行业配置比例处于历史80%以上高水位的行业主要是: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历史低水位的是非银、采掘、银行等。 目前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行业——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互联网传媒、其他电子和电源设备等。其中20Q2仓位创2008年以来新高的板块有: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其他电子和电源设备。 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1/10分位数以下的行业——化学制品、中药、塑料、券商、高低压设备等,其中20Q2仓位创2008年以来新低的板块有:工业金属、石油化工、通信运营和基础建设。 二季度基金超配最多的仍是消费行业,除此之外电气设备也回到了超配状态——20Q2基金超配幅度最大的行业: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对食品饮料和休闲服务超配了1倍以上。成长股中电子、传媒、计算机也处于依旧超配状态。 二季度基金低配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周期和金融——20Q2基金低配幅度最大的行业:采掘、钢铁、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主要集中在周期和金融。其中通信是唯一低配的成长性行业,而建材等此前超配的周期性行业也回到低配。 4.2 科技:结构调整,半导体、5G降温,消费电子、游戏增配 在Q1明显加仓后,公募基金Q2对科技股的配置基本持平,但结构调整。 电子行业配置再度回升,是申万一级行业中加仓幅度第三的行业,也是唯一还在加仓的成长性行业,Q2配置上升1.5%至13%(超配4%)。子行业主要减仓半导体,加仓光学光电子、电子制造、元件等。半导体配置下降0.9%至2.4%(超配0.5%),配置自历史最高点有所回落;光学光电子自低点连续4个季度配置上升;对元件、电子制造的加仓幅度也较为显著。 计算机在Q1显著加仓后Q2有所回落。Q2配置比例较Q1下降0.5%至7%(小幅超配1%)。其中对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下降更为明显。 传媒配置在连续三个季度上升后Q2回落。相比Q1的5.3%下降至4.9(超配1.2%),不过对子行业互联网传媒的配置比例继续上升,接近15年高点。 通信配置自18年以来高点明显下降。通信配置下降0.8%至1.3%,重新回到低配,主要减仓通信设备。 国防军工配置在历史低位稳定。值得留意的是,在历史上三轮居民资金入市的时期一般国防军工都有一段显著的超额收益时期,如07年Q1、09年Q1、14年Q3。当前A股处于第四轮居民入市期,主题热度提升将带来军工行业表现活跃。 4.3 消费:医药历史新高,白酒时隔三个季度后再加仓 除了医药之外,Q1显著增配的疫情受益链的消费行业配置下降。 医药连续2个季度是加仓幅度最高的行业,从20Q1的17.6%大幅加仓3%至Q2的20.8%(超配9.7%),配置比例升至历史新高。化药、医疗服务、器械、生物制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配,而医药商业和中药的配置下降。其中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配置大幅刷新10年以来新高。 食品饮料配置较今年Q1基本持平,稳定在15%(超配8.4%),子行业加仓白酒。子行业加仓饮料制造至12%,而食品加工配置下降1.5%至2.5%,其中小食品、调味品、肉制品等Q1显著增配的子行业都有配置下降;饮料制造(主要是白酒)的配置在连续三个季度配置下降后,Q2再次明显上升,配置抬升2.5%至12%(超配7.5%)。 农林牧渔板块Q2的配置明显下降1.4%至3.1%(低配0.7%)。除农产品加工之外,围绕粮食、饲料、畜禽养殖等多个子行业配置下降。 商业贸易配置下降1.7%至1.3%,一般零售配置下降,专业零售小幅上升。纺织服装行业配置低位回落。 可选消费的配置仍在继续下降,家电、汽车、家具等行业配置回落;消费服务业中景点与旅游配置显著回升。 家电(主要是白电)相比Q1下降0.6%至4.0%(超配1.3%),家用轻工配置下降至0.5%。汽车配置下降,整车和汽车服务的配置都在回落。 我们在基金一季报配置分析中提到,公募基金Q1对消费股的配置思路是:规避受冲击可选消费,寻找内需内供受益的必需消费。这一趋势在Q2有所逆转:一方面,疫情下内需受益的行业配置自历史高点降温,如调味品、食品综合、超市;另一方面,疫情受损行业迎来景气预期和基金配置的修复,如旅游、景点。 4.4 周期:配置降温,增配电气设备、化工 二季度国内工业生产渐次修复,但公募基金对周期类行业的配置继续下降。结构性加仓的行业是化工、电气设备、重卡。 上游资源——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拉动,稀有金属小幅加仓,而其余子行业配置下降(黄金/工业金属);煤炭开采配置下降至0.14%。 中游材料加仓化工——建筑材料配置回落,其中对水泥配置比例从20Q1的0.9%下降至0.3%;钢铁配置小幅下降;化工配置比例回升,主要加仓化学原料、化学制品。 中游制造及设备加仓重卡与电气设备,减仓工程机械——新能源车及光伏产业链配置上升,电气设备配置比例从20Q1的3.4%上升至5.9%,其中电源设备配置比例从20Q1的2.6%显著上升至5.0%。重卡配置比例继续上升,回到13年以来中位数水平。工程机械Q2配置比例从20Q1的1.6%下降至1.1%。 4.5 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大金融配置降至历史低点 大金融Q2配置普遍下降至历史低点——银行配置下降1.46%至2.83%(低配5.83%);非银配置明显下降0.93%至Q2的1.61%,主要是对保险的配置比例继续下降0.52%至1.29%(低配1.94%),券商也减配0.4%至0.32%。地产配置下降2.36%至Q2的2.53%,基本回到标配。 交通运输配置分化,主要加仓高速公路/物流等经济复苏受益方向。公用事业中主要减配电力,而环保依然接近零配。 4.6 主题:苹果产业链配置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回到历史中位偏上 二季度增量资金入场驱动A股市场题投资升温。各主题板块配置增加,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配置回升历史高位,新能源汽车自历史低点连续3个季度回升。 五个股配置:持股集中度再度回升 20Q2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比例24.1%,较20Q1的持股集中度再度上升。新进入前十排名的公司主要是光伏与新能源车产业链,隆基股份、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新进入前十大,而万科A、邮储银行和格力电器退出前十大。 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20年Q2加仓最多的个股是五粮液、立讯精密、隆基股份、中国国旅、药明康德等,20年Q2减仓最多的个股是万科A、中兴通讯、保利地产、伊利股份、牧原股份等。 风险提示 基金一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反应的信息不够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不确定。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A股对海外风险计入了多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低油价下如何趋利避害?——“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五)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数字货币主题:货币革命的大时代——“场景革命”系列报告(四) 3“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2020年“报复性消费”有没有?——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3视角看出口“近忧远虑”下投资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从供给端看冲击后的行业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二)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后期,配置思路转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广发策略】“风险溢价顶”后增配科技 ——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广发策略】“市场底”会滞后于“盈利底”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广发策略】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和政策对冲的角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 【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 【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 【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 【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 【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 【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 【广发策略】解构定增七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定增研究范式(六)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超额收益之匙——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七) 【广发策略】ROIC如何甄别企业价值?——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八) 【广发策略】毋需悲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九)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7月21日 分析师: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郑 恺:SAC 执证号:S0260515090004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感谢您的关注!
报告摘要 ● 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仓位都到了85%及以上,Q2新基金火爆发型带来两类基金份额环比上升17%。 ●极值行业。 目前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行业——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互联网传媒、电源设备等。处于08年以来1/10分位数以下的行业——化学制品、中药、塑料、券商、高低压设备等。 ● 增配成长龙头。 创业板配置回升至16年底,创业板头部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电子配置处历史90%分位数以上,但半导体降温;科技更加青睐消费电子与游戏。 ● 强势行业的再聚拢。 公募基金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已接近50%,且Q2进一步加仓。三个行业配置均处于历史80%以上高分位数。 ● 疫情受益链降温。 医药依然是加仓幅度最高/绝对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多个子行业配置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疫情稳定,Q1大幅加仓的内需消费品,如小食品/农产品/超市/调味品的配置均自高点下降。 ●疫情受损链结构性修复。 可选消费/服务业有所修复(小家电/旅游/景点/公交),周期行业结构分化,化工与电气设备(新能源)配置明显上升。 ● 配置思路转变。 Q1疫情下的配置思路是规避冲击、拥抱内需。随着疫情控制及国内需求的恢复,Q2配置思路已逐渐转向“受损行业的业绩修复”。此外,增量资金入市带来主题升温,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免税等主题配置显著上升。 风险提示: 基金中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不确定。 引言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口径 我们本文着重以公募基金中的“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主动投资(偏股配置)+灵活配置为口径筛选,20年Q2该类公募基金的资产总值占全部公募基金的16.7%,但是股票市值占全部公募基金的比例高达67.0%,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下文不做特殊说明,我们所示“基金”配置统计为上述口径。 下文不做特殊说明,我们所示的仓位、份额、市值等数据口径的“上升”“下降”均指20Q2较20Q1的变化情况。 正文 一关键词梳理: 我们梳理了Q2公募基金配置思路的几个关键词如下: 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仓位都到了85%及以上,Q2新基金火爆发型带来两类基金份额环比上升17%。 增配成长龙头 创业板配置回升至16年底,创业板头部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电子配置处历史90%分位数以上,但半导体降温;科技更加青睐消费电子与游戏。 强势行业的再聚拢 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已接近50%,且Q2进一步加仓。三个行业配置均处于历史80%以上高分位数。 疫情受益链降温 医药依然是加仓幅度最高/绝对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多个子行业配置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疫情稳定,Q1大幅加仓的内需消费品如小食品/农产品/超市/调味品的配置均自高点下降。 疫情受损链结构性修复 可选消费/服务业有所修复(小家电/旅游/景点/公交),周期行业结构分化,化工与电气设备(新能源)配置明显上升。 配置思路转变 Q1疫情下的配置思路体现规避冲击,拥抱内需。随着Q2疫情控制及国内需求的恢复,配置思路已逐渐转向“受损行业的业绩修复”。此外,增量资金入市带来主题升温,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等主题配置显著上升。 二资产配置:份额跃升,加仓进攻 20年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进一步加仓。具体来看,普通股票型仓位86.5%,相较于20年Q1小幅上升0.8%;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3.7%至84.9%;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加仓4.7%至63.3%。 20Q2基金持股市值大幅增长——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持股市值分别上升40.33%和37.97%,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市值上升22.08%。 市值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来自于Q2持续火爆的新发基金带来的净申购,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的上涨。 Q2各类公募基金获得净申购,主动偏股+灵活配置型基金20年Q2持股份额增加11.54%——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上升17.87%,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上升17.15%,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小幅上升1.46%。 三板块配置:抓小放大,加配创业板龙头 对大市值股票的配置比例继续小幅下降。主板配置比例下降至20Q2的57.1%,低配9.1%;沪深300配置比例下降至20Q2的62.3%,但仍超配8.6%。 二季度基金对中小板的配置小幅回落,对中证500的配置保持不变——中小板配置比例由20Q1的20.8%降至20.5%(超配1.2%),中证500的配置比例约为13.0%与20Q1持平(低配3.0%)。 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连续4个季度抬升、配置回到16年末水平;主要加仓头部公司,创业板指市值前30%的公司配置刷新历史新高——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由20Q1的18.3%继续上升至22.4%(超配8.0%),超越13年以来配置中性水位;其中主要加仓头部公司,对创业板指市值前30%、50%的公司配置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均已超配两倍。 而行业整体的“龙头效应”继续降温。我们构建的所有行业龙头股指数(选取申万二级行业中市值和收入综合排序第一的公司),20Q2龙头股配置比例从20年Q1的26%下降至21%。 四行业配置: 向强势行业进一步聚拢 4.1 行业配置概述:加仓中游制造、服务业、必需消费 与20年一季度相比,20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仓中游制造、服务业、必需消费,而对农业、可选消费、金融服务的配置比例下降。 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之和接近半仓,且继续加仓。20Q2配置比例最高行业的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和计算机等,20Q2加仓最多的行业是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和食品饮料等,减仓最多的行业是房地产、银行、农林牧渔和非银金融等行业。对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三个行业的配置比例已接近50%。 目前一级行业配置比例处于历史80%以上高水位的行业主要是: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电子、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历史低水位的是非银、采掘、银行等。 目前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行业——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互联网传媒、其他电子和电源设备等。其中20Q2仓位创2008年以来新高的板块有:旅游综合、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其他电子和电源设备。 二级行业仓位处于08年以来1/10分位数以下的行业——化学制品、中药、塑料、券商、高低压设备等,其中20Q2仓位创2008年以来新低的板块有:工业金属、石油化工、通信运营和基础建设。 二季度基金超配最多的仍是消费行业,除此之外电气设备也回到了超配状态——20Q2基金超配幅度最大的行业: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对食品饮料和休闲服务超配了1倍以上。成长股中电子、传媒、计算机也处于依旧超配状态。 二季度基金低配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周期和金融——20Q2基金低配幅度最大的行业:采掘、钢铁、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主要集中在周期和金融。其中通信是唯一低配的成长性行业,而建材等此前超配的周期性行业也回到低配。 4.2 科技:结构调整,半导体、5G降温,消费电子、游戏增配 在Q1明显加仓后,公募基金Q2对科技股的配置基本持平,但结构调整。 电子行业配置再度回升,是申万一级行业中加仓幅度第三的行业,也是唯一还在加仓的成长性行业,Q2配置上升1.5%至13%(超配4%)。子行业主要减仓半导体,加仓光学光电子、电子制造、元件等。半导体配置下降0.9%至2.4%(超配0.5%),配置自历史最高点有所回落;光学光电子自低点连续4个季度配置上升;对元件、电子制造的加仓幅度也较为显著。 计算机在Q1显著加仓后Q2有所回落。Q2配置比例较Q1下降0.5%至7%(小幅超配1%)。其中对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下降更为明显。 传媒配置在连续三个季度上升后Q2回落。相比Q1的5.3%下降至4.9(超配1.2%),不过对子行业互联网传媒的配置比例继续上升,接近15年高点。 通信配置自18年以来高点明显下降。通信配置下降0.8%至1.3%,重新回到低配,主要减仓通信设备。 国防军工配置在历史低位稳定。值得留意的是,在历史上三轮居民资金入市的时期一般国防军工都有一段显著的超额收益时期,如07年Q1、09年Q1、14年Q3。当前A股处于第四轮居民入市期,主题热度提升将带来军工行业表现活跃。 4.3 消费:医药历史新高,白酒时隔三个季度后再加仓 除了医药之外,Q1显著增配的疫情受益链的消费行业配置下降。 医药连续2个季度是加仓幅度最高的行业,从20Q1的17.6%大幅加仓3%至Q2的20.8%(超配9.7%),配置比例升至历史新高。化药、医疗服务、器械、生物制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配,而医药商业和中药的配置下降。其中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配置大幅刷新10年以来新高。 食品饮料配置较今年Q1基本持平,稳定在15%(超配8.4%),子行业加仓白酒。子行业加仓饮料制造至12%,而食品加工配置下降1.5%至2.5%,其中小食品、调味品、肉制品等Q1显著增配的子行业都有配置下降;饮料制造(主要是白酒)的配置在连续三个季度配置下降后,Q2再次明显上升,配置抬升2.5%至12%(超配7.5%)。 农林牧渔板块Q2的配置明显下降1.4%至3.1%(低配0.7%)。除农产品加工之外,围绕粮食、饲料、畜禽养殖等多个子行业配置下降。 商业贸易配置下降1.7%至1.3%,一般零售配置下降,专业零售小幅上升。纺织服装行业配置低位回落。 可选消费的配置仍在继续下降,家电、汽车、家具等行业配置回落;消费服务业中景点与旅游配置显著回升。 家电(主要是白电)相比Q1下降0.6%至4.0%(超配1.3%),家用轻工配置下降至0.5%。汽车配置下降,整车和汽车服务的配置都在回落。 我们在基金一季报配置分析中提到,公募基金Q1对消费股的配置思路是:规避受冲击可选消费,寻找内需内供受益的必需消费。这一趋势在Q2有所逆转:一方面,疫情下内需受益的行业配置自历史高点降温,如调味品、食品综合、超市;另一方面,疫情受损行业迎来景气预期和基金配置的修复,如旅游、景点。 4.4 周期:配置降温,增配电气设备、化工 二季度国内工业生产渐次修复,但公募基金对周期类行业的配置继续下降。结构性加仓的行业是化工、电气设备、重卡。 上游资源——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拉动,稀有金属小幅加仓,而其余子行业配置下降(黄金/工业金属);煤炭开采配置下降至0.14%。 中游材料加仓化工——建筑材料配置回落,其中对水泥配置比例从20Q1的0.9%下降至0.3%;钢铁配置小幅下降;化工配置比例回升,主要加仓化学原料、化学制品。 中游制造及设备加仓重卡与电气设备,减仓工程机械——新能源车及光伏产业链配置上升,电气设备配置比例从20Q1的3.4%上升至5.9%,其中电源设备配置比例从20Q1的2.6%显著上升至5.0%。重卡配置比例继续上升,回到13年以来中位数水平。工程机械Q2配置比例从20Q1的1.6%下降至1.1%。 4.5 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大金融配置降至历史低点 大金融Q2配置普遍下降至历史低点——银行配置下降1.46%至2.83%(低配5.83%);非银配置明显下降0.93%至Q2的1.61%,主要是对保险的配置比例继续下降0.52%至1.29%(低配1.94%),券商也减配0.4%至0.32%。地产配置下降2.36%至Q2的2.53%,基本回到标配。 交通运输配置分化,主要加仓高速公路/物流等经济复苏受益方向。公用事业中主要减配电力,而环保依然接近零配。 4.6 主题:苹果产业链配置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回到历史中位偏上 二季度增量资金入场驱动A股市场题投资升温。各主题板块配置增加,苹果产业链/光伏产业链配置回升历史高位,新能源汽车自历史低点连续3个季度回升。 五个股配置:持股集中度再度回升 20Q2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比例24.1%,较20Q1的持股集中度再度上升。新进入前十排名的公司主要是光伏与新能源车产业链,隆基股份、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新进入前十大,而万科A、邮储银行和格力电器退出前十大。 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20年Q2加仓最多的个股是五粮液、立讯精密、隆基股份、中国国旅、药明康德等,20年Q2减仓最多的个股是万科A、中兴通讯、保利地产、伊利股份、牧原股份等。 风险提示 基金一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反应的信息不够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不确定。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A股对海外风险计入了多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低油价下如何趋利避害?——“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五)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数字货币主题:货币革命的大时代——“场景革命”系列报告(四) 3“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2020年“报复性消费”有没有?——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3视角看出口“近忧远虑”下投资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从供给端看冲击后的行业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二)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后期,配置思路转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广发策略】“风险溢价顶”后增配科技 ——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广发策略】“市场底”会滞后于“盈利底”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广发策略】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和政策对冲的角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 【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 【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 【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 【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 【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 【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 【广发策略】解构定增七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定增研究范式(六)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超额收益之匙——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七) 【广发策略】ROIC如何甄别企业价值?——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八) 【广发策略】毋需悲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九)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7月21日 分析师: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郑 恺:SAC 执证号:S0260515090004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感谢您的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