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金晨讯】如何捕捉2023存储周期拐点讯号?四月策略:做多窗口,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将是超额收益核心主线

【国金晨讯】如何捕捉2023存储周期拐点讯号?四月策略:做多窗口,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将是超额收益核心主线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晨讯】如何捕捉2023存储周期拐点讯号?四月策略:做多窗口,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将是超额收益核心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金晨讯4月4日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5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 目录 持续推荐 1. 2023年存储板块望迎来拐点 重点推荐 1. 政策半月谈系列七:央、地领导密集调研,透露的信号? 2. 四月策略:做多窗口 3. 策略谋势:香港路演总结:外资怎么看A股 3. 城投新论(五):特殊再融资债重启是否会引发城投债提前兑付? 今日关注 1. 高测股份22年业绩点评:切片工艺平台化带动业绩高增,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2. 环旭电子22年业绩点评:汽车电子加速放量,SiP业务稳中有升 3. 山外山22年业绩点评: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4. “数”看期货:IC当月合约重回升水,商品风险偏好或仍提升 + 今日精选 【宏观赵伟】央、地领导密集调研,透露的信号:领导班子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相关领域,有助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推进政策对产业“超前”投资的引导。本轮稳增长不走老路,重在加大对产业投资的支持,进而部分对冲地产链的弹性不足。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强调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多部委2023年工作会议也强调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策略艾熊峰】外资怎么看A股:1)香港路演感受,外资对市场主线的看法:对AI产业趋势有共识,主要布局境外市场相关标的。对中国特色估值主题关注度普遍不高。对消费、光伏、新能源的看法有所分化;2)从产业周期看TMT成为新主线,如果用0-1,1-10和10-N三个阶段去刻画新产业周期的话,当前AI产业处在1-10的阶段,未来1-2年进入10-N的阶段。当然,按照现在技术迭代速度,AI应用爆发阶段或来的更快。 【固收樊信江】城投新论(五):适当博弈弱区域、高票息主体的提前兑付机会,关注计划退出直接融资市场主体的存量债券投资机会。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叠加一季度低成本信贷显著放量,城投平台有望迎来债券提前兑付潮,关注建制县/区试点范围内的高票息主体存量债券提前兑付投资机会;同时关注存量债券规模较低弱主体及债务负担较重弱区域,或通过债务重组、表内信贷债务置换、政策性银行成本规制/债务置换等方式提前兑付到期高息债券,以优化债务结构及债务成本。 【新能源姚遥】持续推荐高测股份,4月3日,公司公告22年实现营收35.71亿元,同增127.91%,实现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增356.66%。公司切片机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代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公司2022年金刚线出货量达到3393 万千米(含自用),公司通过工艺优化、产线技改等大幅提升金刚线产能,出货远超市场预期。随着壶关一期在建产能的落地,公司金刚线产能有望在2023年底突破9000万公里。 【电子樊志远】持续推荐环旭电子,4月3日,公司公告22年实现营收685.16亿元,同增23.90%,实现归母净利润30.60亿元,同增64.69%。汽车电子表现亮眼,传统业务稳中有增。公司主要通过Tier1厂商与汽车领域客户开展合作,也会直接服务上游芯片厂商,2022年汽车电子客户订单大幅增长,Powertrain、域控制加速放量,带动汽车业务快速增长。公司SiP业务与大客户合作关系稳定,未来将持续受益于大客户新品推出、销量提升。 【医疗袁维】持续关注山外山,22年公司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5924万元,同比+204%。公司血液净化设备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综合利润率显著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ICU建设有望拉动CRRT需求。 持续推荐 2023年存储板块望迎来拐点 樊志远 电子组 电子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复盘历史,存储器价格下行周期为1-2年,本轮下行周期从2021年年中开始,目前存储器价格已从高点跌幅超60%,已超过历史最大跌幅50%,但结合各存储大厂已纷纷下调产能计划,并随着物联网 (IoT)、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AI算力提升带动数据中心需求以及ChatGPT催化智能化应用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拉动,我们认为存储价格有望逐渐接近下行周期底部,并看好2023年下半年存储板块迎来拐点。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陷入经济衰退;存储产品库存持续增长;存储价格持续下跌;美国加大对华半导体领域制裁。 重点推荐 政策半月谈系列七:央、地领导密集调研,透露的信号? 赵 伟 宏观经济组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核心观点:领导班子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相关领域,有助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推进政策对产业“超前”投资的引导。本轮稳增长不走老路,重在加大对产业投资的支持,进而部分对冲地产链的弹性不足。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强调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等;多部委2023年工作会议也强调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从地方产业政策来看,各地普遍对新兴产业突围、传统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类产业有所支持。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四月策略:做多窗口 艾熊峰 策略组 策略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将是超额收益核心主线。TMT可能已经具备新主线的所有重要特征。具体来说,“基本面见底回升、机构配置低位”是必要条件,“产业趋势新变化”是充分条件。类比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产业趋势,2016年AlphaGo类比2007年的初代iPhone,技术和产品出现拐点式的变化;当前AIGC类比2010年的iPhone4,技术和产品开始不断普及;未来1-2年或呈现2013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大爆发。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海外经济下行风险)、宏观流动性收缩风险(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及缩表)、海外黑天鹅事件(俄乌局势地缘政治风险)。 香港路演总结:外资怎么看A股 艾熊峰 策略组 策略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1)香港路演感受,外资对市场主线的看法:对AI产业趋势有共识,主要布局境外市场相关标的。对中国特色估值主题关注度普遍不高。对消费、光伏、新能源的看法有所分化;2)从产业周期看TMT成为新主线,如果用0-1,1-10和10-N三个阶段去刻画新产业周期的话,当前AI产业处在1-10的阶段,未来1-2年进入10-N的阶段。当然,按照现在技术迭代速度,AI应用爆发阶段或来的更快。行业配置:推荐:1)计算机、通信、传媒、半导体;2)券商、黄金。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宏观流动性收缩风险、海外黑天鹅事件。 城投新论(五):特殊再融资债重启是否会引发城投债提前兑付? 樊信江 固收组 固收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适当博弈弱区域、高票息主体的提前兑付机会,关注计划退出直接融资市场主体的存量债券投资机会。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叠加一季度低成本信贷显著放量,城投平台有望迎来债券提前兑付潮,关注建制县/区试点范围内的高票息主体存量债券提前兑付投资机会;同时关注存量债券规模较低弱主体及债务负担较重弱区域,或通过债务重组、表内信贷债务置换、政策性银行成本规制/债务置换等方式提前兑付到期高息债券,以优化债务结构及债务成本。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超预期,统计口径存在误差,信用风险事件冲击。 今日关注 高测股份22年业绩点评:切片工艺平台化带动业绩高增,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姚 遥 新能源组 新能源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切片机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代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2年底,公司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在手订单14.74 亿元(含税),同比+ 74.03%,并且于一季度持续拿下隆基、晶澳、宇泽等头部公司的切片机及机加订单,切割设备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切片代工方面,公司22年产出约10GW,已规划的切片代工产能规模已达 52GW,考虑到后续由于硅片薄片化造成的切片难度增加所带来的代工业务需求增长,不排除公司后续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硅料价格下行过快风险。 环旭电子22年业绩点评:汽车电子加速放量,SiP业务稳中有升 樊志远 电子组 电子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汽车电子表现亮眼,传统业务稳中有增。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685.16亿元,同比+23.90%。其中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2.24%;其次为云端及存储类产品业务,同比+41.08%;通讯、消费电子和工业类业务分别同比增长21.69%、18.28%和17.45%。2022年下游市场需求疲弱,但公司营收保持高增长,主要系:1)客户份额稳定,客户需求增长带动公司销售收入的提升;2)拓展新市场、新客户带来的增量;3)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4)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成效显现。 风险提示:SiP新订单不及预期;汽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山外山22年业绩点评: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袁 维 医疗组 医疗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公司22年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5924万元,同比+204%。公司血液净化设备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全年血液净化设备实现收入2.42亿元,同比+41%,其中血液透析设备全年实现3071台的销售量,同比+60%。综合利润率显著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ICU建设有望拉动CRRT需求。 风险提示:ICU科室建设不达预期风险;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数”看期货:IC当月合约重回升水,商品风险偏好或仍提升 高智威 金工组 金工首席分析师 核心观点:整体表现来看,本周四大期指震荡上涨,大市值期指小幅占优。全部合约角度看,除IH期指其余期指日均总成交量小幅增加,四大期指持仓量也均小幅增加。IC成交量增加最多,增加12.50%。本周价量交易特征不明显。本周IC、IF和IH模拟被动对冲组合的收益率分别为-0.10%、-0.01%和-0.05%;IC主动对冲策略表现优于被动对冲组合,收益率为0.06%。本周商品期货市场普遍上涨,整体收涨1.37%。权益市场震荡可关注大宗商品传导链,长期供求的再平衡才是定价的核心。在基本面供求未发生明显变化时,金银比持续下降通常代表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因“抢跑”实际利率下降预期而提升的风险偏好或还在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以上结果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在政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模型存在失效的风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