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研究|行业点评】“国车国运”逻辑不改,弃单风险相对可控——汽车运输船市场跟踪点评
(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招银研究|行业点评】“国车国运”逻辑不改,弃单风险相对可控——汽车运输船市场跟踪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3月,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正式进军汽车运输船市场,宣布将在年内创建新的汽车运输业务部门,并租用了4艘汽车运输船。火热的汽车运输船航运市场吸引了集运巨头进入,也带动了大量新造船订单的下达,在手订单运力占现有船队运力比重达到24%。中国船东作为市场新进入者,暂时难以承揽国外企业货源,抵御市场波动能力有限,市场开始担忧可能将发生中国汽车船东弃单潮。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出口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不改,“国车国运”逻辑长期成立,目前在手订单船东质量较优,叠加船舶更新需求等因素托底,弃单风险相对可控。 一、汽车运输船航运市场、新造船市场保持火热 汽车运输船租金仍处于高位水平。2020年以来汽车运输船期租费率持续走高,目前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远高于船东的盈亏平衡点。然而现有全球汽车运输船队以挪威、日本、韩国船队为主,中国远洋船队份额不足3%,中国航运公司未能从本轮行情获益。 图1:汽车运输船期租费率持续处于高位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持续下达。随着航运市场运价上涨,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市场持续升温。本轮汽车运输船订单潮自2021年开启,2021年全球汽车运输船订单38艘/26.65万车,2022年新船订单在高基数下持续高增长,达到74艘/55.78万车,同比增长94.74%/109%,以车位计新船订单量达到历史新高。2023Q1延续火热态势,1月新签订单量达到15.23万CEU(标准车位),创历史月度接单量新高。 图2:汽车运输船新签订单(以数量计)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3:汽车运输船新签订单(以车位计)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中国造船厂包揽新船订单,需把握意向订单落地业务机会 中国造船厂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目前中国造船厂在手订单份额达到85%,日韩造船厂仅承接部分本土及海外船东订单,中国船东和大部分海外船东均选择中国造船厂,2023年新下单的23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均由中国造船厂取得。 中国造船厂手持订单量饱满。目前国内造船厂2027年以前的船位已排满,未来三年生产经营计划饱满。由于造船厂总体产能较为紧张,新船订单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水平。而航运市场运力持续紧张进一步拉高了二手船价格,同类船型5年船龄二手船价格追平新造船价格。本轮新船订单潮预计将在2024年形成有效运力释放,在此之前运力仍将持续供不应求,2023年汽车运输航运市场有望持续高景气。 后续新签订单量有限,关注造船厂交付进度。目前国内有需求、有能力下订单的船东基本已完成下单或已确定建造意向,新船造价高、交船时间长等因素将导致更多潜在船东持续观望,后续新签订单量有限。银行相关业务开展需抓住优质船东建造意向落地的机会,如招商轮船与招商局工业签署的2+4艘9000CEU建造合作意向等。随着在手订单逐步消化,造价回落、排期缩短,需求端船队更新换代需求持续攀升,新船订单量或将恢复。 图4:汽车运输船在手订单造船厂分布(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5:2024年开始交付,新订单排期已到2027年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6:新船造价及二手船价格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中国汽车出口需求长期向好,船东质量较优,新造船订单弃单风险可控 中国自主品牌加速海外扩张,中国汽车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2021年起中国汽车增长明显提速,2022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3年1-2月,汽车企业出口63万辆,同比增长52.9%,汽车出口延续良好态势。 图7: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高增长(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8:2022年整车出口量前十位企业 资料来源:中汽协,招商银行研究院 来自中国船东新造船订单快速增长,汽车企业打造自有汽车运输船队。从新船订单结构来看,来自中国船东的订单占比迅速提升,达到32%。下单的中国船东包括专业航运公司中远海特、国内最大的汽车船队公司上汽安吉物流,以及2022年下半年开始自建船队的吉利集团和比亚迪。 汽车运输船队通常与本国汽车生产商深度绑定,组建本土船队具有必要性。目前全球前十大船东公司集中在挪威、日本、韩国,与本国汽车企业签订长约深度绑定,可供中国汽车企业使用的运力有限且不稳定。中远海特作为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航运“国家队”,在中国汽车出口需求高增而本土汽车船队稀缺的背景下,组建本土汽车运输船队符合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要求,与国内多家汽车企业签订的运输合同也形成了一定的订单支撑。 已下单打造自有船队的汽车企业均为出口量或增速靠前企业,并非投机型船东,运输需求有所保障。从结构上看,新造船在手订单第一的汽车企业船东—上汽集团长期位列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同时也拥有着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自有船队。吉利出口量暂列第六,而增速在前十大企业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72.4%。比亚迪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走向海外市场,2022年累计出口5.59万辆,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以上企业出于对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的考虑,选择自建汽车船队,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但也需注意到,国际航运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和经验积累,汽车企业缺乏船队运营经验将带来一定的风险,需关注其船队的实际运营规划。 图9:汽车运输船在手订单船东分布(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结算条件及更新需求为汽车运输船订单履约托底。一方面,本轮汽车运输船订单的结算条件显著优化,船舶下水前造船厂收到的预付款比例可高达60%,船东弃单成本显著升高。另一方面,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现有船队老化的背景下,汽车运输船队也已逐步进入更新换代需求上行期。极端情况下,新进入汽车运输市场个别企业因自身发展出现严重问题而选择弃单,其新建造的船舶凭借其改进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排放指标(新订单均为LNG双燃料或绿色燃料预留船型)也更容易被其他船东接受转售。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出口需求拉动“国车国运”、“国船国造”逻辑不变,绑定中国汽车出口运输需求的汽车运输船订单的弃单风险相对可控。随着全球汽车生产贸易结构的转变,与汽车厂深度绑定的汽车船队市场格局也将产生变化。建议对于中国优质船东及汽车生产商的造船订单给予一定支持,而对未绑定后端租约的海外中小规模船东订单保持谨慎。 -END- 本期作者 韩倩婷 行业研究员 hanqianting@cmbchina.com 转载声明: 1、本报告为招商银行研究院已发布报告的公开版本,报告内容均为原创。 2、如需转载,请提前征得本公众号授权。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请勿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3、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为“招商银行研究院(ID:zsyhyjy)”,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4、授权方式: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络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意:未经招商银行事先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 招商银行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责任编辑|余然
2023年3月,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正式进军汽车运输船市场,宣布将在年内创建新的汽车运输业务部门,并租用了4艘汽车运输船。火热的汽车运输船航运市场吸引了集运巨头进入,也带动了大量新造船订单的下达,在手订单运力占现有船队运力比重达到24%。中国船东作为市场新进入者,暂时难以承揽国外企业货源,抵御市场波动能力有限,市场开始担忧可能将发生中国汽车船东弃单潮。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出口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不改,“国车国运”逻辑长期成立,目前在手订单船东质量较优,叠加船舶更新需求等因素托底,弃单风险相对可控。 一、汽车运输船航运市场、新造船市场保持火热 汽车运输船租金仍处于高位水平。2020年以来汽车运输船期租费率持续走高,目前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远高于船东的盈亏平衡点。然而现有全球汽车运输船队以挪威、日本、韩国船队为主,中国远洋船队份额不足3%,中国航运公司未能从本轮行情获益。 图1:汽车运输船期租费率持续处于高位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汽车运输船新造船订单持续下达。随着航运市场运价上涨,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市场持续升温。本轮汽车运输船订单潮自2021年开启,2021年全球汽车运输船订单38艘/26.65万车,2022年新船订单在高基数下持续高增长,达到74艘/55.78万车,同比增长94.74%/109%,以车位计新船订单量达到历史新高。2023Q1延续火热态势,1月新签订单量达到15.23万CEU(标准车位),创历史月度接单量新高。 图2:汽车运输船新签订单(以数量计)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3:汽车运输船新签订单(以车位计)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中国造船厂包揽新船订单,需把握意向订单落地业务机会 中国造船厂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目前中国造船厂在手订单份额达到85%,日韩造船厂仅承接部分本土及海外船东订单,中国船东和大部分海外船东均选择中国造船厂,2023年新下单的23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均由中国造船厂取得。 中国造船厂手持订单量饱满。目前国内造船厂2027年以前的船位已排满,未来三年生产经营计划饱满。由于造船厂总体产能较为紧张,新船订单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水平。而航运市场运力持续紧张进一步拉高了二手船价格,同类船型5年船龄二手船价格追平新造船价格。本轮新船订单潮预计将在2024年形成有效运力释放,在此之前运力仍将持续供不应求,2023年汽车运输航运市场有望持续高景气。 后续新签订单量有限,关注造船厂交付进度。目前国内有需求、有能力下订单的船东基本已完成下单或已确定建造意向,新船造价高、交船时间长等因素将导致更多潜在船东持续观望,后续新签订单量有限。银行相关业务开展需抓住优质船东建造意向落地的机会,如招商轮船与招商局工业签署的2+4艘9000CEU建造合作意向等。随着在手订单逐步消化,造价回落、排期缩短,需求端船队更新换代需求持续攀升,新船订单量或将恢复。 图4:汽车运输船在手订单造船厂分布(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5:2024年开始交付,新订单排期已到2027年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6:新船造价及二手船价格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中国汽车出口需求长期向好,船东质量较优,新造船订单弃单风险可控 中国自主品牌加速海外扩张,中国汽车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2021年起中国汽车增长明显提速,2022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3年1-2月,汽车企业出口63万辆,同比增长52.9%,汽车出口延续良好态势。 图7: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高增长(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8:2022年整车出口量前十位企业 资料来源:中汽协,招商银行研究院 来自中国船东新造船订单快速增长,汽车企业打造自有汽车运输船队。从新船订单结构来看,来自中国船东的订单占比迅速提升,达到32%。下单的中国船东包括专业航运公司中远海特、国内最大的汽车船队公司上汽安吉物流,以及2022年下半年开始自建船队的吉利集团和比亚迪。 汽车运输船队通常与本国汽车生产商深度绑定,组建本土船队具有必要性。目前全球前十大船东公司集中在挪威、日本、韩国,与本国汽车企业签订长约深度绑定,可供中国汽车企业使用的运力有限且不稳定。中远海特作为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航运“国家队”,在中国汽车出口需求高增而本土汽车船队稀缺的背景下,组建本土汽车运输船队符合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要求,与国内多家汽车企业签订的运输合同也形成了一定的订单支撑。 已下单打造自有船队的汽车企业均为出口量或增速靠前企业,并非投机型船东,运输需求有所保障。从结构上看,新造船在手订单第一的汽车企业船东—上汽集团长期位列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同时也拥有着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自有船队。吉利出口量暂列第六,而增速在前十大企业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72.4%。比亚迪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走向海外市场,2022年累计出口5.59万辆,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以上企业出于对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的考虑,选择自建汽车船队,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但也需注意到,国际航运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和经验积累,汽车企业缺乏船队运营经验将带来一定的风险,需关注其船队的实际运营规划。 图9:汽车运输船在手订单船东分布(艘)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招商银行研究院 结算条件及更新需求为汽车运输船订单履约托底。一方面,本轮汽车运输船订单的结算条件显著优化,船舶下水前造船厂收到的预付款比例可高达60%,船东弃单成本显著升高。另一方面,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现有船队老化的背景下,汽车运输船队也已逐步进入更新换代需求上行期。极端情况下,新进入汽车运输市场个别企业因自身发展出现严重问题而选择弃单,其新建造的船舶凭借其改进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排放指标(新订单均为LNG双燃料或绿色燃料预留船型)也更容易被其他船东接受转售。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出口需求拉动“国车国运”、“国船国造”逻辑不变,绑定中国汽车出口运输需求的汽车运输船订单的弃单风险相对可控。随着全球汽车生产贸易结构的转变,与汽车厂深度绑定的汽车船队市场格局也将产生变化。建议对于中国优质船东及汽车生产商的造船订单给予一定支持,而对未绑定后端租约的海外中小规模船东订单保持谨慎。 -END- 本期作者 韩倩婷 行业研究员 hanqianting@cmbchina.com 转载声明: 1、本报告为招商银行研究院已发布报告的公开版本,报告内容均为原创。 2、如需转载,请提前征得本公众号授权。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请勿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3、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为“招商银行研究院(ID:zsyhyjy)”,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4、授权方式: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络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意:未经招商银行事先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 招商银行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责任编辑|余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