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电新】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庞钧文/石岩/周淼顺/朱攀 来源:具体请见《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7期》。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产业链观点: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周专题: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 近期产业链价格整体保持稳定,硅料略有下跌。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高增,逆变器出口亮眼。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汇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1. 投资建议 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 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1)硅片:推荐TCL中环,隆基绿能; 2)电池片及一体化:推荐爱旭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 3)辅材:推荐欧晶科技、石英股份、美畅股份、金博股份; 4)逆变器、EPC、电站等中下游环节:推荐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 2.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业绩预告相关公司业绩取中位数计算,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增速中位数为144%。 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1)电池片:22年盈利水平超预期不断提升,主因大尺寸比例持续提升而年内新产能投建相对缓慢,需求有结构性变化而供给较少,因此盈利逐季向上不断超预期;2)石英:光伏领域用石英材料市场需求同比大幅增长,叠加产能紧缺,石英砂价格持续上涨,吨净利提升明显;3)逆变器:2022年国内逆变器出口金额89.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03%,其中欧洲需求爆发带动逆变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3)硅料:全年盈利高企,硅料环节占据产业链一半以上利润,12月以来随价格下跌供给瓶颈解除而有所收窄。 具体业绩及归因如下(选取归母利润增速前七的公司分析): 爱旭股份:公司2022年实现电池销量34.42GW,同比增长82.65%。2022 年全年,电池片环节尤其是大尺寸电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持续受益大尺寸电池盈利提升红利,22Q1-Q4电池单瓦盈利分别约为3/5/8/10分/W,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50.7亿元,同比增长126.72%,归母利润23.3亿元,扭亏为盈。 石英股份:预计公司全年销量3万吨左右,同比实现翻倍。价格方面,公司高纯石英砂外售均价从年初2.7万元/吨上涨至年底超5万元/吨,单吨净利持续提升。公司2022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78~10.81亿元,同比增长248.06%~284.72%。 昱能科技: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公司2022全年微逆出货换算为组件约为260万台,其中Q4 预计为83万台,环比Q3基本持平。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102.26%,归母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35.97%。 大全能源:2022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量13.29万吨,同比增长76.37%。受益多晶硅环节供给瓶颈,销售单价一路大幅上涨,2022年公司多晶硅平均售价达到231元/kg(不含税),同比增长61.62%;销售成本则由22Q1的75.21元/kg下降至22Q4的58.48元/kg,多晶硅业务毛利率高达74.69%,同比提升9.14pcts。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09.4亿元,同比增长185.64%,归母利润191.2亿元,同比增长234.05%。 通威股份:2022年预计多晶硅业务贡献公司90%+净利润,逻辑与大全能源似,量价齐升。公司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德业股份: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储能逆变器出货29-31万台,同比增长约330%。预计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出货78-82万台,同比增长约700%。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增长42.03%,归母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66.22%。 禾迈股份: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产品出货量达110-120万台,同比增长约190%,对应全球微逆市场份额提升至5%-10%,较Enphase22年销量1540万台相差13倍。储能方面2022Q4开始出货,约0.2万台,2023年开始放量高增。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5.4亿元,同比增长93.89%,归母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163.80%。 截至3月18日,已披露2023 Q1业绩情况的公司仅天合光能一家,公司2023 Q1归母利润约为15.5亿元,同比约增长185.33%,公司Q1盈利高增,或开启全年量利双升。 3. 上周行业一览 3.1 上周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 3.1.1 硅料: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上周硅料价格延续缓跌走势,有新订单成交的企业数量在9家左右,大多为3月份补单或散单。各企业硅料成交价格区间价差有所收窄,单晶复投料部分主流订单价格在22.0-23.0万元/吨(包括N型硅料),其余订单价格在21.0-22.0万元/吨。 上周价格继续小幅下跌(而非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1)一方面硅片企业受坩埚品质问题影响,断线率增加导致合格品产出不足,为满足订单需求,硅片企业基本已提至相对较高的开工率,同时坩埚品质问题导致坩埚更换频率加快,硅片有效产出时间减少,单位时间的硅片产量有所降低。故在目前硅片订单需求有保障且硅片利润相对较高的状态下,硅片企业的硅料安全库存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硅料需求。2)另一方面,上下游开工率相对正常的状态下,硅料需求增加,市场成交则相对活跃,各企业出货量随之增加,因此市场上表现为供应有增量释放,硅料价格则小幅下跌。 但实际上出货量增加同样表示硅料库存大量消耗,硅料市场总体供应大于需求的状态呈现缓解的趋势,因此近期硅料价格呈现下跌走势,但跌幅有限。 截止上周,国内硅料在产企业维持在15家,其中一家企业处于分线检修状态,产出略有影响。目前硅片企业开工率基本处于高位正常运行,硅料正常满产运行,下游安全库存增加的情况下带动硅料需求增长,而同期硅料个别企业检修外加少量新增产能释放,综合统计下,供应基本环比持平,因此预计短期内硅料仍将处于消化库存阶段,市场活跃度相对平稳,硅料企业出货量增加将使得硅料价格延续小幅缓跌走势。 2季度终端市场需求将略有提振,带动硅片需求增加,但预期硅片产出仍将受限于坩埚品质,届时硅片价格和安全库存量都有上探空间,因此这两方面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硅料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 3.1.2 硅片: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上周硅片价格微涨。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价格区间在6.22-6.5元/片,成交均价提升至6.40元/片,周环比涨幅为0.47%;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8.2元/片,周环比持平。上周硅片价格微涨的主要原因是少数专业化企业选择上调报价。 供给方面,进口石英砂短缺问题影响仍在发酵,除签订保供协议的企业外,大部分专业化企业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需求方面,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草案成为未来潜在风险。《净零工业法案》草案中设定了欧盟 40%的太阳能光伏部署,与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类似,两部法案均体现出硅能源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唯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建立起领先全球的竞争优势。 上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和9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90%之间。短期来看,由于坩埚品质问题造成企业低效生产的问题仍然存在,海外贸易存在不确定性。综合供需及政策因素来看,预计硅片价格将持稳运行,谨防产业链价格下行风险。 3月17日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周环比持平。 3.1.3 电池片:182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 据SMM数据统计,2月国内电池片供应量将达到35.6GW左右,环比1月增速19.6%,而在3月由于新建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生产天数的增加电池片厂排产预计将达到46GW左右,环比增速达到29.2%。电池片供应增长过快,未来有累库风险。 2月由于前期电池片利润相对丰厚、年后劳动力的恢复以及下游组件企业开工率的提升,电池片厂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2月电池片企业生产效率不降反增,其中LG、JK等头部企业月度产量均超过4GW,反观1月由于终端需求的清淡以及春节影响,供应未得到明显恢复,2月产量环比便出现明显提升。 进入3月,一方面在182mm硅片价格提升至6.5元/片之前,电池片利润仍较为可观。另一方面,中宇、通威、天合等多家电池片新建产线出现集中投产,再叠加生产天数的增加,电池片供应再度出现“暴涨”,月产量预计将达到46GW左右,环比增量接近30%。除ZR、AX等个别企业小幅降产外,其余多数电池片企业均保持满产状态。 在电池片积极生产的大环境下隐藏着一定供应过剩的风险,目前组件企业在实际投产进程、终端需求以及利润情况方面皆较电池片存在一定差距,组件企业尤其二三线企业生产积极性有限,3月预计排产仅为38GW左右。 由此来看,即使考虑一定损耗,3月国内电池片供应也将出现明显过剩局面。电池片企业虽在前期销售情况良好,但由于供应体量较大,目前已累计有7天左右库存量。而按照以往经验当库存累计到15-20天左右时,在库存以及资金双重压力下电池片企业便需要采取一定排库手段,其中不乏降价以及减产。 3月17日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 3.1.4 组件: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根据SMM, 2月国内组件供应量约为30.6GW,环比1月增加8.1%。同时3月预计国内组件排产将达到35.8GW,环比增量达到17%,造成组件排产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企业自身产能的增加。进入2023年开始由于疫情的减弱以及前期项目的积累,国内组件整体产能便迅速扩张,据统计:截至3月底国内组件产能预计将达到约620GW,其中部分企业一季度扩展甚至超过20GW,产能的扩张以及爬产致使组件供应持续增长,尤其在一季度末期增幅大幅上涨 除此之外,终端需求的恢复以及前期订单交付的临近亦致使组件企业尤其一线企业积极提高开工率,尤其多个终端项目将在3-4月份正式动工开建,组件企业积极提前备货。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需求的恢复致使产业链多个环节开工明显提升。组件企业开工率虽提升明显,但相较上游电池片及硅片7-8GW的提产速度,组件提产相对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二三线组件企业成本可接受的组件价格下限为1.73元/w,而一线组件企业凭借一体化成本优势目前出价已经低至1.71元左右,二三线企业在成本及出货双重压力下自身开工率收到一定限制。因此整体提升幅度相对较弱。 对于后续行情,随着硅料价格的走跌以及上游原料供应的增加,组件将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在终端持续恢复的大背景下,组件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 3月17日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3.2 国内装机与出口跟踪 3.2.1 装机:2023年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增加88% 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预计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30GW。 3.2.2 出口: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06% 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23年1-2月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2023年1-2月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2023年1月组件出口3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电池片出口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3%,逆变器出口89.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03%。 2023年2月组件出口34.21亿美元,同比-11.17%,电池片出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逆变器出口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3.3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3.4 上周行业新闻一览 三晶股份:受益于新能源和储能的快速增长,其细分行业逆变器颇受资本关注,逆变器企业纷纷排队IPO。上交所日前披露,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晶股份”)递交的招股书已获受理,拟主板上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4MTIyMg==&chksm=bd63784a8a14f15c218f480a79a7e80818ae1d808ec3f75f94399d9255bdb04c516e8b81bd43&idx=2&mid=2657957987&sn=4eac044a99e456b6517022dce4e2efc0 崛起的“绿色硅谷”四川乐山,2022年硅材料及下游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拥有全球单一区域最大产能。1700亿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对乐山“情有独钟”,2月初公告豪掷60亿元投建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 在群雄逐鹿的光伏产业领域,全球级头部企业已有5家通过直接或参股方式“落户”乐山,分别为:协鑫科技、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光伏产业链条实现从“硅料”到“电池片”的拓展。硅业分会统计,乐山当地2021年多晶硅全年产量6.7万吨,2022年全年产量预计达到12万吨,占总产量比例14.6%。乐山目标到2025年晶硅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硅料产能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https://www.chinastarmarket.cn/detail/1296918 光伏板块集体大跳水,都是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惹的祸?3月16日,作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提案,旨在确保欧盟在全球绿色工业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净零工业法案》提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供应、4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本土。此外,上述提案设定,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65%,高于65%的国家的相关产品将在投标评定中被降级,且该产品的采购商将更难获得政府补贴。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A股光伏板块曾上演集体大跳水,有分析认为是受到即将公布的《净零工业法案》提案的利空影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U5NTY0MQ==&chksm=eb95cefadce247ec6f31147f16e6c428f2b172782fa6828be7cc52268ff7227e3e092ef1db80&idx=1&mid=2247554732&sn=19cc002735c9cc9229f94ecf606fee39 晶科能源:2022年,晶科能源的全球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达到44.5GW,预计2023年,其n型产品出货量将占到出货总量的6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I1NzEyMA==&chksm=be87636989f0ea7fc3171bde009b3607a0dac0d9baee608f3493fcdde027d1df882d693d3e91&idx=5&mid=2649358502&sn=b51a0e53a263be8b2bf58e927dce8106 晶科科技:与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签署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 来源:晶科科技官微 隆基绿能:将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一处5吉瓦(GW)光伏组件厂,这将是隆基绿能首次进入美国光伏制造市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2MzQxMg==&chksm=84e8e605b39f6f1340195c09459320047902060d60b130e521a35339d43ecad1bceabd446e6e&idx=1&mid=2654043806&sn=4eb0db59b538df7fde3f210b052ee796 4. 风险提示 (1)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目前我们对行业扩产计划、投产进度等都有较为紧密的跟踪,但后续若出现大的新进入者及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将可能带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风险。光伏需求呈现全球化趋势,如果海外市场对我国施加贸易壁垒,会对增加光伏产品成本,削减竞争力,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欧盟、美国、印度等光伏重要市场均开始积极建设本土光伏供应链,光伏全球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3)汇率波动风险。目前光伏产品海外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对各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4)需求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如果整体需求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往期文章 往期报告: 【国君电新】中欧市场销量恢复,美国持续创新高——新能源汽车2023年2月全球销量点评 【国君电新】国内外共振,充电桩进入发展快车道 【国君电新】中伟股份首次覆盖:海外客户需求恢复,一体化提升盈利能力 【国君电新】中欧销量同比微跌,美国开启高景气度 【国君电新】湖南裕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招股说明书梳理 【国君电新】协鑫科技:颗粒硅产能快速扩张,碳足迹优势有望突显 【国君电新】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 【国君电新】盈利能力边际改善,迎接新增装机大年——国内大储行业深度报告 【国君电新】把握电气化趋势下新能源消纳的最优解——储能与电力设备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国君电新】度过供给侧瓶颈,迎接23-24大年——光伏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国君电新】祥鑫科技首次覆盖:新能源领域加速导入 【国君电新】上能电气首次覆盖:储能拓扑创新先驱,业务版图迅猛扩展 往期周报: 【国君电新】2022年逆变器海外出口与国内招中标回顾——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6期 【国君电新】高纯砂量价齐升,供需紧张局面或将持续——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5期 【国君电新】硅料价格超预期反弹,不改光伏大年预期——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4期 【国君电新】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国君电新】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回顾——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2期 【国君电新】国内23年地面电站装机有望将大幅启动——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1期 【国君电新】政策叠加项目催化,海风已进入快车道——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国君电新】风电行业迎接“大年”,国内龙头誉满全球——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2期 【国君电新】风机大型化加速,行业景气度提升——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一期 【国君电新】特斯拉降价刺激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一期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庞钧文/石岩/周淼顺/朱攀 来源:具体请见《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7期》。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产业链观点: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周专题: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 近期产业链价格整体保持稳定,硅料略有下跌。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高增,逆变器出口亮眼。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汇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1. 投资建议 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重视光伏投资机会 上游价格边际拐点已现,博弈落地需求启动。上周硅料价格如期开始松动,报价区间开始小幅下移。我们预计本轮硅料价格二次见顶已至,后续博弈落地行业将重回需求提升阶段,预计行业装机大规模启动及组件大单签订有望在3-4月到来。我们认为,此轮产业链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全年看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本轮价格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将进入博弈落地需求启动阶段,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1)硅片:推荐TCL中环,隆基绿能; 2)电池片及一体化:推荐爱旭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 3)辅材:推荐欧晶科技、石英股份、美畅股份、金博股份; 4)逆变器、EPC、电站等中下游环节:推荐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 2. 22年光伏行业业绩快报总结: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 截至3月18日,21家核心光伏公司中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告的公司共18家,业绩预告相关公司业绩取中位数计算,其中归母利润增速前十分别为:爱旭股份(扭亏为盈)、石英股份(266%)、昱能科技(235.97%)、大全能源(234.05%)、通威股份(219%)、德业股份(166.22%)、禾迈股份(163.80%)、晶科能源(158.2%)、晶澳科技(155.0%)及固德威(133.4%),增速中位数为144%。 综合来看,22年电池片、石英、逆变器、硅料环节盈利强势增长:1)电池片:22年盈利水平超预期不断提升,主因大尺寸比例持续提升而年内新产能投建相对缓慢,需求有结构性变化而供给较少,因此盈利逐季向上不断超预期;2)石英:光伏领域用石英材料市场需求同比大幅增长,叠加产能紧缺,石英砂价格持续上涨,吨净利提升明显;3)逆变器:2022年国内逆变器出口金额89.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03%,其中欧洲需求爆发带动逆变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3)硅料:全年盈利高企,硅料环节占据产业链一半以上利润,12月以来随价格下跌供给瓶颈解除而有所收窄。 具体业绩及归因如下(选取归母利润增速前七的公司分析): 爱旭股份:公司2022年实现电池销量34.42GW,同比增长82.65%。2022 年全年,电池片环节尤其是大尺寸电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持续受益大尺寸电池盈利提升红利,22Q1-Q4电池单瓦盈利分别约为3/5/8/10分/W,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50.7亿元,同比增长126.72%,归母利润23.3亿元,扭亏为盈。 石英股份:预计公司全年销量3万吨左右,同比实现翻倍。价格方面,公司高纯石英砂外售均价从年初2.7万元/吨上涨至年底超5万元/吨,单吨净利持续提升。公司2022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78~10.81亿元,同比增长248.06%~284.72%。 昱能科技: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公司2022全年微逆出货换算为组件约为260万台,其中Q4 预计为83万台,环比Q3基本持平。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102.26%,归母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35.97%。 大全能源:2022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量13.29万吨,同比增长76.37%。受益多晶硅环节供给瓶颈,销售单价一路大幅上涨,2022年公司多晶硅平均售价达到231元/kg(不含税),同比增长61.62%;销售成本则由22Q1的75.21元/kg下降至22Q4的58.48元/kg,多晶硅业务毛利率高达74.69%,同比提升9.14pcts。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09.4亿元,同比增长185.64%,归母利润191.2亿元,同比增长234.05%。 通威股份:2022年预计多晶硅业务贡献公司90%+净利润,逻辑与大全能源似,量价齐升。公司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72亿元,同比增长207%-231%。 德业股份: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储能逆变器出货29-31万台,同比增长约330%。预计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出货78-82万台,同比增长约700%。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增长42.03%,归母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66.22%。 禾迈股份:受益海外光储需求旺盛,公司逆变器业务实现出货量高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产品出货量达110-120万台,同比增长约190%,对应全球微逆市场份额提升至5%-10%,较Enphase22年销量1540万台相差13倍。储能方面2022Q4开始出货,约0.2万台,2023年开始放量高增。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5.4亿元,同比增长93.89%,归母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163.80%。 截至3月18日,已披露2023 Q1业绩情况的公司仅天合光能一家,公司2023 Q1归母利润约为15.5亿元,同比约增长185.33%,公司Q1盈利高增,或开启全年量利双升。 3. 上周行业一览 3.1 上周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 3.1.1 硅料: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上周硅料价格延续缓跌走势,有新订单成交的企业数量在9家左右,大多为3月份补单或散单。各企业硅料成交价格区间价差有所收窄,单晶复投料部分主流订单价格在22.0-23.0万元/吨(包括N型硅料),其余订单价格在21.0-22.0万元/吨。 上周价格继续小幅下跌(而非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1)一方面硅片企业受坩埚品质问题影响,断线率增加导致合格品产出不足,为满足订单需求,硅片企业基本已提至相对较高的开工率,同时坩埚品质问题导致坩埚更换频率加快,硅片有效产出时间减少,单位时间的硅片产量有所降低。故在目前硅片订单需求有保障且硅片利润相对较高的状态下,硅片企业的硅料安全库存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硅料需求。2)另一方面,上下游开工率相对正常的状态下,硅料需求增加,市场成交则相对活跃,各企业出货量随之增加,因此市场上表现为供应有增量释放,硅料价格则小幅下跌。 但实际上出货量增加同样表示硅料库存大量消耗,硅料市场总体供应大于需求的状态呈现缓解的趋势,因此近期硅料价格呈现下跌走势,但跌幅有限。 截止上周,国内硅料在产企业维持在15家,其中一家企业处于分线检修状态,产出略有影响。目前硅片企业开工率基本处于高位正常运行,硅料正常满产运行,下游安全库存增加的情况下带动硅料需求增长,而同期硅料个别企业检修外加少量新增产能释放,综合统计下,供应基本环比持平,因此预计短期内硅料仍将处于消化库存阶段,市场活跃度相对平稳,硅料企业出货量增加将使得硅料价格延续小幅缓跌走势。 2季度终端市场需求将略有提振,带动硅片需求增加,但预期硅片产出仍将受限于坩埚品质,届时硅片价格和安全库存量都有上探空间,因此这两方面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硅料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3月17日多晶硅致密材料21.25万元/吨,周环比-1.16%。 3.1.2 硅片: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与上周持平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上周硅片价格微涨。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价格区间在6.22-6.5元/片,成交均价提升至6.40元/片,周环比涨幅为0.47%;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8.2元/片,周环比持平。上周硅片价格微涨的主要原因是少数专业化企业选择上调报价。 供给方面,进口石英砂短缺问题影响仍在发酵,除签订保供协议的企业外,大部分专业化企业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需求方面,欧盟《净零工业法案》草案成为未来潜在风险。《净零工业法案》草案中设定了欧盟 40%的太阳能光伏部署,与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类似,两部法案均体现出硅能源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唯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建立起领先全球的竞争优势。 上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和9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90%之间。短期来看,由于坩埚品质问题造成企业低效生产的问题仍然存在,海外贸易存在不确定性。综合供需及政策因素来看,预计硅片价格将持稳运行,谨防产业链价格下行风险。 3月17日单晶硅片182价格6.36元/片,周环比持平。 3.1.3 电池片:182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 据SMM数据统计,2月国内电池片供应量将达到35.6GW左右,环比1月增速19.6%,而在3月由于新建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生产天数的增加电池片厂排产预计将达到46GW左右,环比增速达到29.2%。电池片供应增长过快,未来有累库风险。 2月由于前期电池片利润相对丰厚、年后劳动力的恢复以及下游组件企业开工率的提升,电池片厂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2月电池片企业生产效率不降反增,其中LG、JK等头部企业月度产量均超过4GW,反观1月由于终端需求的清淡以及春节影响,供应未得到明显恢复,2月产量环比便出现明显提升。 进入3月,一方面在182mm硅片价格提升至6.5元/片之前,电池片利润仍较为可观。另一方面,中宇、通威、天合等多家电池片新建产线出现集中投产,再叠加生产天数的增加,电池片供应再度出现“暴涨”,月产量预计将达到46GW左右,环比增量接近30%。除ZR、AX等个别企业小幅降产外,其余多数电池片企业均保持满产状态。 在电池片积极生产的大环境下隐藏着一定供应过剩的风险,目前组件企业在实际投产进程、终端需求以及利润情况方面皆较电池片存在一定差距,组件企业尤其二三线企业生产积极性有限,3月预计排产仅为38GW左右。 由此来看,即使考虑一定损耗,3月国内电池片供应也将出现明显过剩局面。电池片企业虽在前期销售情况良好,但由于供应体量较大,目前已累计有7天左右库存量。而按照以往经验当库存累计到15-20天左右时,在库存以及资金双重压力下电池片企业便需要采取一定排库手段,其中不乏降价以及减产。 3月17日单晶PERC 182电池片价格1.11元/W,与上周持平。 3.1.4 组件: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根据SMM, 2月国内组件供应量约为30.6GW,环比1月增加8.1%。同时3月预计国内组件排产将达到35.8GW,环比增量达到17%,造成组件排产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企业自身产能的增加。进入2023年开始由于疫情的减弱以及前期项目的积累,国内组件整体产能便迅速扩张,据统计:截至3月底国内组件产能预计将达到约620GW,其中部分企业一季度扩展甚至超过20GW,产能的扩张以及爬产致使组件供应持续增长,尤其在一季度末期增幅大幅上涨 除此之外,终端需求的恢复以及前期订单交付的临近亦致使组件企业尤其一线企业积极提高开工率,尤其多个终端项目将在3-4月份正式动工开建,组件企业积极提前备货。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需求的恢复致使产业链多个环节开工明显提升。组件企业开工率虽提升明显,但相较上游电池片及硅片7-8GW的提产速度,组件提产相对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二三线组件企业成本可接受的组件价格下限为1.73元/w,而一线组件企业凭借一体化成本优势目前出价已经低至1.71元左右,二三线企业在成本及出货双重压力下自身开工率收到一定限制。因此整体提升幅度相对较弱。 对于后续行情,随着硅料价格的走跌以及上游原料供应的增加,组件将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在终端持续恢复的大背景下,组件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 3月17日单面单晶182组件1.73元/W,与上周持平。 3.2 国内装机与出口跟踪 3.2.1 装机:2023年1-2月国内光伏装机同比增加88% 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0.37GW,同比增加88%。预计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30GW。 3.2.2 出口: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06% 2023年1-2月组件累计出口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23年1-2月电池片累计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92%。2023年1-2月逆变器累计出口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2023年1月组件出口3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电池片出口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3%,逆变器出口89.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03%。 2023年2月组件出口34.21亿美元,同比-11.17%,电池片出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48%,逆变器出口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 3.3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3.4 上周行业新闻一览 三晶股份:受益于新能源和储能的快速增长,其细分行业逆变器颇受资本关注,逆变器企业纷纷排队IPO。上交所日前披露,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晶股份”)递交的招股书已获受理,拟主板上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I4MTIyMg==&chksm=bd63784a8a14f15c218f480a79a7e80818ae1d808ec3f75f94399d9255bdb04c516e8b81bd43&idx=2&mid=2657957987&sn=4eac044a99e456b6517022dce4e2efc0 崛起的“绿色硅谷”四川乐山,2022年硅材料及下游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拥有全球单一区域最大产能。1700亿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对乐山“情有独钟”,2月初公告豪掷60亿元投建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 在群雄逐鹿的光伏产业领域,全球级头部企业已有5家通过直接或参股方式“落户”乐山,分别为:协鑫科技、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光伏产业链条实现从“硅料”到“电池片”的拓展。硅业分会统计,乐山当地2021年多晶硅全年产量6.7万吨,2022年全年产量预计达到12万吨,占总产量比例14.6%。乐山目标到2025年晶硅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硅料产能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https://www.chinastarmarket.cn/detail/1296918 光伏板块集体大跳水,都是欧盟《净零工业法案》惹的祸?3月16日,作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提案,旨在确保欧盟在全球绿色工业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净零工业法案》提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供应、4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本土。此外,上述提案设定,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65%,高于65%的国家的相关产品将在投标评定中被降级,且该产品的采购商将更难获得政府补贴。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A股光伏板块曾上演集体大跳水,有分析认为是受到即将公布的《净零工业法案》提案的利空影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U5NTY0MQ==&chksm=eb95cefadce247ec6f31147f16e6c428f2b172782fa6828be7cc52268ff7227e3e092ef1db80&idx=1&mid=2247554732&sn=19cc002735c9cc9229f94ecf606fee39 晶科能源:2022年,晶科能源的全球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达到44.5GW,预计2023年,其n型产品出货量将占到出货总量的6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I1NzEyMA==&chksm=be87636989f0ea7fc3171bde009b3607a0dac0d9baee608f3493fcdde027d1df882d693d3e91&idx=5&mid=2649358502&sn=b51a0e53a263be8b2bf58e927dce8106 晶科科技:与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签署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 来源:晶科科技官微 隆基绿能:将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一处5吉瓦(GW)光伏组件厂,这将是隆基绿能首次进入美国光伏制造市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2MzQxMg==&chksm=84e8e605b39f6f1340195c09459320047902060d60b130e521a35339d43ecad1bceabd446e6e&idx=1&mid=2654043806&sn=4eb0db59b538df7fde3f210b052ee796 4. 风险提示 (1)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目前我们对行业扩产计划、投产进度等都有较为紧密的跟踪,但后续若出现大的新进入者及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将可能带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风险。光伏需求呈现全球化趋势,如果海外市场对我国施加贸易壁垒,会对增加光伏产品成本,削减竞争力,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欧盟、美国、印度等光伏重要市场均开始积极建设本土光伏供应链,光伏全球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3)汇率波动风险。目前光伏产品海外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对各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4)需求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如果整体需求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往期文章 往期报告: 【国君电新】中欧市场销量恢复,美国持续创新高——新能源汽车2023年2月全球销量点评 【国君电新】国内外共振,充电桩进入发展快车道 【国君电新】中伟股份首次覆盖:海外客户需求恢复,一体化提升盈利能力 【国君电新】中欧销量同比微跌,美国开启高景气度 【国君电新】湖南裕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招股说明书梳理 【国君电新】协鑫科技:颗粒硅产能快速扩张,碳足迹优势有望突显 【国君电新】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 【国君电新】盈利能力边际改善,迎接新增装机大年——国内大储行业深度报告 【国君电新】把握电气化趋势下新能源消纳的最优解——储能与电力设备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国君电新】度过供给侧瓶颈,迎接23-24大年——光伏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国君电新】祥鑫科技首次覆盖:新能源领域加速导入 【国君电新】上能电气首次覆盖:储能拓扑创新先驱,业务版图迅猛扩展 往期周报: 【国君电新】2022年逆变器海外出口与国内招中标回顾——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6期 【国君电新】高纯砂量价齐升,供需紧张局面或将持续——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5期 【国君电新】硅料价格超预期反弹,不改光伏大年预期——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4期 【国君电新】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国君电新】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回顾——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2期 【国君电新】国内23年地面电站装机有望将大幅启动——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1期 【国君电新】政策叠加项目催化,海风已进入快车道——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国君电新】风电行业迎接“大年”,国内龙头誉满全球——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2期 【国君电新】风机大型化加速,行业景气度提升——风力发电行业2023年周报第一期 【国君电新】特斯拉降价刺激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周报第一期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