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沪指3300点上方压力犹存?超预期降准能否成为市场行情拐点?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策略|沪指3300点上方压力犹存?超预期降准能否成为市场行情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顾观点 —— 本周市场走势沪强深弱。全周上证、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0.63%、2.24%,沪深300、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0.21%、3.24%。从资金流向来看,本周两市成交金额比上周有所增加,北向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22.14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125.67亿元。板块方面,电信运营、互联网、建筑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气设备、酒店餐饮、矿物制品等板块表现不佳。 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加快,1-2月新增信贷规模均超预期,接连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预计3月贷款偏热的局面仍在继续。近来银行间拆借及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位,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因此有必要通过降准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本次降准将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为全年经济复苏提供更好的支持。 后市展望:上周我们提到“预计短期内市场将探底回升,但反弹力度可能有限”,基本符合市场表现。近期央企表现亮眼,本周中证央企指数成分股中有23%的个股创出了年内新高,远高于全市场12%的水平,中证央企指数成交金额在全市场占比也刷新了自2018年年初以来5年的新高。由于央企在上证指数中权重较高,所以近期上证指数走势明显强于其他指数。目前央企行情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信创和数字经济分支,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地产、一带一路概念的建筑施工板块。本周因海外中小银行风险事件风波不断,经营稳健、投资价值凸显的国有大型银行也有所表现。结合国企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我们认为今年央企行情可能会逐步向纵深发展并贯穿全年,成为今年行情的主线之一。同时央企行情的稳定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指数的波动,对蓝筹指数的影响尤为明显,全年指数慢牛走势的预期不变。短期来看,上证指数3300点上方压力犹存,预计指数大体仍在3200-3300点区间内波动。 操作上,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逢低而动。近期走势最弱的创业板指数离去年10月底的最低点已不足3%的距离,各项技术指标也处于低位,短期若再次急跌,触发反弹的可能性很大。投资者可以继续观察创业板指数的动向,逢低适当布局,以高抛低吸,波段交易为主。 研究策略 —— 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短期关注海外的雨后彩虹 核心结论:①近期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引发全球股市波动,阵雨过后短期或见彩虹,美债利率回落利于风险资产。②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仍需时候消化,雨季未结束,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等债务风险依然值得警惕。③全年而言,A股震荡后终将上行,数字经济望成为年度第一主线,并关注“中特估”的策应线。 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引发海外股市大幅波动。近期海外市场有一些“阵雨”,即部分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事件,股票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硅谷银行倒闭的根源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资产和负债两端共同承压,最终引发破产事件,这也初步反映出美联储加息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冲击,2022年底时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激增,达到2020年6月的水平,或意味着部分美国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已经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瑞士信贷的问题与其自身经营不善和风控不足直接相关,作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该事件也反映出在高利率环境下,全球金融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可能会持续暴露,进而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瑞士信贷倒闭和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的担忧。 如同雨季一般,雨后偶有彩虹,但乌云仍将很快笼罩天空。尽管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短期可控,但不排除在欧美继续加息并维持高利率的环境下会出现更多类似的事件,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潜在的风险及对市场的扰动。历史上美联储6轮加息周期都爆发了经济或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欧元区部分高杠杆国家以及日本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 短期市场迎来雨后彩虹,全年市场仍将春意盎然。经历过去一周海外市场的扰动后,目前硅谷银行已经被美国政府接管并注入流动性,瑞士信贷也已经得到政府的资金援助,同时,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得以缓和,美债利率快速下行,全球货币环境有所改善,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就国内而言,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消费复苏较为显著,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发力。全年而言,“雨季”过去,国内因素是A股市场的主导变量,23年A股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两会”后预计政策将对稳增长形成更多支持,推动我国的宏微观基本面进一步走向复苏,我们预计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资金面角度看,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推动公募资金入市。我们认为随着疫情扰动渐去,我们预计23年公募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 行业与主题热点 —— 数字经济代表的TMT依然是第一主线。 过去几个月市场行业轮动较快,关键是找到未来可以持续的主线。政策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科学技术部、设立国家数据局,将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宣布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将自上而下统筹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技术方面,3月15日OpenAI发布GPT-4,可以接受图像输入并理解图像内容,并且在许多专业和学术基准测试中已做到人类水平的表现。3月16日百度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3月17日微软推出融入GPT-4技术的Office产品,能自动生成文档、电子邮件、PPT。 数字经济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TMT领域,有望提振行业基本面,我们预计TMT板块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22/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30%、电子归母净利增速达-10%/20%、通信归母净利增速达10%/15%。当前TMT板块整体仍是低估低配,政策支持下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将催化低估低配的TMT行情展开。 (海通策略研究部:郑子勋、王正鹤) “中特估值体系”需要重视,新能源和消费有结构性机会。 近期“中特估值体系”的市场关注度较高,部分央国企股价表现也较为亮眼,例如今年以来中国联通涨幅超过37%,中国建筑涨幅近15%,而万得全A涨幅仅为4%。我们认为“中特估值”值得重视,有望成为今年投资的次主线。政策是本轮央国企行情的重要驱动力,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目前A股央国企的估值依然不高,目前(截至2023/3/17,下同)中证民企指数PE(TTM,下同)为39倍,中证国企指数PE仅为12倍。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以及评估体系更加完善,A股央国企依然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海通策略研究部:郑子勋、王正鹤) 回溯北向资金 ——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2.1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25.67亿元。 数据来源:Wind ETF份额观察 —— 本周百亿规模ETF份额整体增加。其中份额增加较多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减少较多的是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Wind 本周机构热门调研TOP10 —— 数据来源:Wind 下周解禁情况 —— 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共有57家上市公司解禁,解禁股数79.49亿股,解禁比例超30%的个股共有5只,解禁比例居前列的是爱丽家居(74.70%)、佳华科技(69.19%)、东岳硅材(65.25%)。建议对于解禁规模占比较大的公司保持谨慎,密切关注解禁股可能产生的减持压力。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Wind 名人堂 | 发现好功能 | 头条 投资线索 | 盈策略 大家都在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
投顾观点 —— 本周市场走势沪强深弱。全周上证、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0.63%、2.24%,沪深300、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0.21%、3.24%。从资金流向来看,本周两市成交金额比上周有所增加,北向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22.14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125.67亿元。板块方面,电信运营、互联网、建筑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气设备、酒店餐饮、矿物制品等板块表现不佳。 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加快,1-2月新增信贷规模均超预期,接连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预计3月贷款偏热的局面仍在继续。近来银行间拆借及同业存单利率持续高位,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因此有必要通过降准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本次降准将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为全年经济复苏提供更好的支持。 后市展望:上周我们提到“预计短期内市场将探底回升,但反弹力度可能有限”,基本符合市场表现。近期央企表现亮眼,本周中证央企指数成分股中有23%的个股创出了年内新高,远高于全市场12%的水平,中证央企指数成交金额在全市场占比也刷新了自2018年年初以来5年的新高。由于央企在上证指数中权重较高,所以近期上证指数走势明显强于其他指数。目前央企行情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信创和数字经济分支,以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主;地产、一带一路概念的建筑施工板块。本周因海外中小银行风险事件风波不断,经营稳健、投资价值凸显的国有大型银行也有所表现。结合国企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我们认为今年央企行情可能会逐步向纵深发展并贯穿全年,成为今年行情的主线之一。同时央企行情的稳定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指数的波动,对蓝筹指数的影响尤为明显,全年指数慢牛走势的预期不变。短期来看,上证指数3300点上方压力犹存,预计指数大体仍在3200-3300点区间内波动。 操作上,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逢低而动。近期走势最弱的创业板指数离去年10月底的最低点已不足3%的距离,各项技术指标也处于低位,短期若再次急跌,触发反弹的可能性很大。投资者可以继续观察创业板指数的动向,逢低适当布局,以高抛低吸,波段交易为主。 研究策略 —— 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短期关注海外的雨后彩虹 核心结论:①近期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引发全球股市波动,阵雨过后短期或见彩虹,美债利率回落利于风险资产。②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仍需时候消化,雨季未结束,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等债务风险依然值得警惕。③全年而言,A股震荡后终将上行,数字经济望成为年度第一主线,并关注“中特估”的策应线。 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引发海外股市大幅波动。近期海外市场有一些“阵雨”,即部分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事件,股票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硅谷银行倒闭的根源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资产和负债两端共同承压,最终引发破产事件,这也初步反映出美联储加息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冲击,2022年底时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激增,达到2020年6月的水平,或意味着部分美国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已经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瑞士信贷的问题与其自身经营不善和风控不足直接相关,作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该事件也反映出在高利率环境下,全球金融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可能会持续暴露,进而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瑞士信贷倒闭和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的担忧。 如同雨季一般,雨后偶有彩虹,但乌云仍将很快笼罩天空。尽管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风险事件短期可控,但不排除在欧美继续加息并维持高利率的环境下会出现更多类似的事件,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潜在的风险及对市场的扰动。历史上美联储6轮加息周期都爆发了经济或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欧元区部分高杠杆国家以及日本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 短期市场迎来雨后彩虹,全年市场仍将春意盎然。经历过去一周海外市场的扰动后,目前硅谷银行已经被美国政府接管并注入流动性,瑞士信贷也已经得到政府的资金援助,同时,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得以缓和,美债利率快速下行,全球货币环境有所改善,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就国内而言,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消费复苏较为显著,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发力。全年而言,“雨季”过去,国内因素是A股市场的主导变量,23年A股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两会”后预计政策将对稳增长形成更多支持,推动我国的宏微观基本面进一步走向复苏,我们预计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资金面角度看,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推动公募资金入市。我们认为随着疫情扰动渐去,我们预计23年公募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 行业与主题热点 —— 数字经济代表的TMT依然是第一主线。 过去几个月市场行业轮动较快,关键是找到未来可以持续的主线。政策方面,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科学技术部、设立国家数据局,将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宣布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将自上而下统筹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技术方面,3月15日OpenAI发布GPT-4,可以接受图像输入并理解图像内容,并且在许多专业和学术基准测试中已做到人类水平的表现。3月16日百度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3月17日微软推出融入GPT-4技术的Office产品,能自动生成文档、电子邮件、PPT。 数字经济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TMT领域,有望提振行业基本面,我们预计TMT板块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22/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30%、电子归母净利增速达-10%/20%、通信归母净利增速达10%/15%。当前TMT板块整体仍是低估低配,政策支持下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将催化低估低配的TMT行情展开。 (海通策略研究部:郑子勋、王正鹤) “中特估值体系”需要重视,新能源和消费有结构性机会。 近期“中特估值体系”的市场关注度较高,部分央国企股价表现也较为亮眼,例如今年以来中国联通涨幅超过37%,中国建筑涨幅近15%,而万得全A涨幅仅为4%。我们认为“中特估值”值得重视,有望成为今年投资的次主线。政策是本轮央国企行情的重要驱动力,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目前A股央国企的估值依然不高,目前(截至2023/3/17,下同)中证民企指数PE(TTM,下同)为39倍,中证国企指数PE仅为12倍。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以及评估体系更加完善,A股央国企依然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海通策略研究部:郑子勋、王正鹤) 回溯北向资金 ——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147.8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2.1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25.67亿元。 数据来源:Wind ETF份额观察 —— 本周百亿规模ETF份额整体增加。其中份额增加较多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减少较多的是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Wind 本周机构热门调研TOP10 —— 数据来源:Wind 下周解禁情况 —— 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共有57家上市公司解禁,解禁股数79.49亿股,解禁比例超30%的个股共有5只,解禁比例居前列的是爱丽家居(74.70%)、佳华科技(69.19%)、东岳硅材(65.25%)。建议对于解禁规模占比较大的公司保持谨慎,密切关注解禁股可能产生的减持压力。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Wind 名人堂 | 发现好功能 | 头条 投资线索 | 盈策略 大家都在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