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盛金融】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

【国盛金融】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

作者:微信公众号【马婷婷深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盛金融】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聚焦 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pc,降准落地。 1、 测算预计释放资金约5870亿元。本次降准为全行业普降0.25pc(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我们按照2023年1月最新数据(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财政存款)*降准幅度进行测算,预计释放流动性约5870亿元,考虑到本次降准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实际释放资金或少于上述估算水平(2022年末存款准备金率调降0.25pc后央行官方披露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2、 测算预计支撑全行业息差0.4bps,增厚利润0.28pc。以最新静态数据测算,假设释放的低成本资金按照生息资产平均利率赚取利息收入,将支撑全行业息差0.4bps左右,提升利润增速0.28pc(年化)。 关注降准背后的3点信号意义,将对银行形成利好:3月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易纲行长提及“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市场对降准已有预期,但在本周央行超额续作4810亿元MLF,净投放2810亿元的情况下落地,信号意义更强: 1)部分经济指标已有回暖(PMI、地产、居民信贷等),但经济企稳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体现了管理层对于政策“稳增长”的决心。3月17日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也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2)呵护流动性,有效防风险:近期,硅谷银行事件引发了市场对海外金融风险的担忧,当前时点降准体现了央行对于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呵护。 3)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利率边际上升(3M期发行利率上升至2.62%左右,较2023年初提升近40bps),降准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板块观点:3月或为银行板块重要配置时点。 近期,银行板块在经济预期出现分歧、市场风格切换等原因下出现回调,当前板块估值仅为0.49xPB(lf),龙头银行,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回调接近19%,估值仅为1.01x和0.92x,基本处于最近3年最低区间。我们认为,3月或为银行最要配置时间窗口,值得关注。 第一,市场对于2023Q1为业绩低点已充分预期(贷款重定价因素导致),Q2以后或将稳步回升。 第二,3月作为经济复苏观察窗口期,部分经济指标已有一定回暖,且降准落地有望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增长。 1)2月社融同比多增1.95万亿,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贷款同比多增9241亿,总量和结构均表现较好,除了企业端之外,居民端也出现改善。 2)PMI、出口数据边际改善:2月PMI回升至52.6,创2012年以来历史高点,1-2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0.9%,较去年12月的-0.5%也有一定改善。 3)地产销售数据好转:据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榜单显示,2月百强房企销售额为5184亿元,单月同比增长11.8%,这是2021年6月至今20个月内销售额的首次回升。受春节的影响,1月-2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9179亿元,同比降12.5%,但降幅已收窄19.3pc。 个股方面,推荐“宁波+组合”: 1)首推:宁波银行。当前2023PB仅1.01x,2019-2021年估值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1.6x左右,性价比高,有修复空间。而作为银行股的龙头,其估值提升,方可打开板块整体的空间。从基本面角度看,其经营环境、业绩均有望改善:A、规模有望保持2022年快速增长节奏;B、息差率先触底,未来有望稳定甚至小幅提升;C、资产质量稳定,地产相关风险敞口较小;D、未来若资本市场回暖,代销业务可快速上量,中收增速将回升。 2)地产政策刺激、管控优化后的消费复苏,优质国股行具有修复潜力与弹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等)。 3)综合考虑再融资诉求及转股空间、资产质量、业绩释放能力等因素,可考虑优质中小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等)。 具体内容详见我们的年度报告《行情或贯穿全年,个股推荐“宁波+”组合—银行2023年度策略》。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8821.6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480.78亿元。 2)两融:余额1.59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15%。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00.43亿,环比上周减少262.30亿。3月以来共计发行878.27亿,同比增加177.87亿。其中股票型85.15亿,同比增加43.25亿;混合型216.85亿,同比减少32.47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7187.5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1462.8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4.34万亿元,相比2月末增加1012.9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66%,环比上周持平;3月至今发行利率为2.66%,较2月增加8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43%,环比上周增加4bps,3月平均利率为2.41%,环比2月增加22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2.58%,环比上周增加4bps,3月平均利率为2.56%,环比2月增加4bps。 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86%,环比上周减少2bps。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320.80亿,环比上周减少731.91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1.19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目录 图表目录 2023 报告正文 一、本周聚焦 1.1本周主要新闻 【央行】全面降准: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上交所】 1)3月18日开展沪市全面实行注册制发行业务通关测试及交易业务全网测试。 2)《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为市场办实事项目清单》落实五个方面十件“实事”:1)优化信息传导,推进“阳光用权”;2)开展综合服务,打造“店小二”作风;3)推进数字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4)大力开发产品,满足投资者需求;5)实施减收降费,降低市场主体成本。全年预计降费5亿元。 【深交所】联合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中证金融于2023年3月18日组织全网测试,主要通过模拟深市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非交易等业务的委托申报、成交回报、行情接收、清算交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市场化转融通等业务处理过程,以及港股通业务,检验市场参与各方技术系统的正确性。 【统计局】 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2022年全年增速3.6%);2月单月环比增0.12%(前值为1月0.26%)。 2)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2022年全年增速5.1%),2月份环比上升0.72%(前值为1月0.22%)。 3)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2022年全年增速-0.2%),2月份同比上升3.5%(前值为12月-1.8%)。 4)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7%(2022年全年增速-10.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减少3.6%(2022年全年增速-24.3%);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减少0.1%(2022年全年增速-26.7%)。 5)2月70大中城市中有55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月为36城。 【国务院】发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等。 【证监会】发布《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思路为功能监管、统筹监管、严防风险、预留空间。从资本市场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市场之间联系,加强衍生品市场与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之间监管协同协作,防范监管套利,消除监管真空。 【财政部】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全国税收收入3.94万亿元,同比下降3.4%,非税收入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万亿元,同比增长7%。 1.2本周主要公告 银行: 【长沙银行】 1)北京法院裁定解除对新华联建设持有的长沙银行1.39亿股股票的冻结、质押措施,裁定前述股票归长投控股所有;若上述股份完成划转,新华联及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0.48亿股(占比1.20%);长投控股持股1.48亿股(占比3.69%)。 2)股东兴业投资减持股票400万股,减持比例0.0995%,剩余股本占4.92%,已实施完成本次减持计划。 【中信银行】央行准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及境外市场发行金融债券,2023年金融债券新增余额不超过1100亿元。 【光大银行】 1)董事会同意本行向中银保监会申请核准中国华融资管作为本行主要股东的资格。 2)银保监会核准王志恒执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 3)中国华融将其持有的1.4亿张可转债转为本行A股普通股,转股前持有数量占发行总量46.73%。 4)可转债到期兑付:截至2023年3月16日,累计共有227.31亿元光大转债已转为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65.96亿股(占比14.13%);未转股的光大转债余额为72.69亿元(占比24.23%)。 5)增持人光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公司可转债转股,总金额29.1亿元,转股数量为8.68亿股,增持完成后共持有278.84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47.19%。 6)中国华融将公司可转债转股,转股价3.35元/股,转股股数为41.85亿股,转股后合计持股比例为7.08%。 【郑州银行】2023年度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完毕,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总额为50亿元,票面利率为3.02%。 【常熟银行】60亿“常银转债”开始转股,转股价格为8.08元/股,转股期为2023年3月21日至2028年9月14日。 【江苏银行】董事会同意公司2023年分次发行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含500亿元)普通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不短于3年期(含3年期)。 【华夏银行】优先股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股息4.68元,合计派发9.36亿元,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3月27日。 【杭州银行】 1)准许公司23年金融债券新增余额不超过300亿元。 2)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城投集团拟于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增持1.19亿股(占比2%)。 3)中国人寿拟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合计不超过1.19亿股(占比2%)。 4)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已核准虞利明的行长任职资格。 【上海银行】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31.12亿元,同比下降5.54%;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同比增长1.08%;不良贷款率1.25%,环比持平。 【沪农商行】上海银保监局同意本公司投资参股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数量0.87亿股,占该行总股本4%。 【青农商行】股东巴龙建设本次减持7.58万股,占总股本0.0014%,累计减持194.11万股,占总股本0.03%,减持后剩余股本占3.12%(与巴龙集团合计占7.17%)。 非银: 【债券发行完毕】 1)东吴证券:第六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发行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为2.64%,期限148天。 2)西部证券: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发行规模13亿元,票面利率为2.62%,期限68天。 3)华西证券: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为2.74%,期限245天。 4)长城证券:2023年第一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完毕和上市,品种一发行规模12亿元,票面利率为3.08%,期限2年,品种二发行规模8亿元,票面利率为3.25%,期限3年。 5)广发证券:2023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总额为30亿元,票面利率为2.81%,期限365天;2023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完毕,品种一5亿元,票面利率为3.23%,期限2年;品种二20亿元,票面利率为3.30%,期限3年。 【中信证券】越秀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7.2669%增加至8.3074%,增持股份数已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 【红塔证券】股东昆明产投1.02亿股质押延期购回,占总股本2.18%。 【东北证券】2023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总额为10亿元,票面利率为3.10%,期限361天。 【东吴证券】拟参与竞买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的30.30%。 【浙商证券】董事会同意参与竞买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 【信达证券】 1)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38亿元,同比下降9.61%;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4.75%。 2)2022年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4元(含税),拟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3亿元,年度分红比例为11.63%。 【山西证券】截至2023年2月28日,中信证券报告山西证券借款余额为446.98亿元,累计新增借款59.20亿元,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为33.12%(超20%)。 【国联证券】国联集团通过司法拍卖竞得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4.71亿股股权,约占民生证券总股本的30.3%,成交价格91.05亿元,对公司日常经营无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利益。 【东方财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4.86亿元,同比减少4.65%;归母净利润85.09亿元,同比减少0.51%。 【中国人保】董事长罗熹因年龄原因辞职。 附:周度数据跟踪 风险提示: 1、 房地产企业风险集中暴露; 2、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3、 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不及预期。 // 2023 ” <个股深度系列>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深度|兼具稳健与高成长,估值触底迎配置良机 【国盛金融】苏州银行深度|安全边际厚,向上空间大,业绩改善进行中 【国盛金融】平安银行深度|短期估值提升有催化,长期业绩改善有空间 【国盛金融】齐鲁银行深度资产质量有望持续改善,驱动利润释放、ROE 提升 <个股点评系列> 【国盛金融】平安银行2022年报:非息扰动营收,利润高增25% 【国盛金融】宁波银行:非息扰动营收,管理层平稳换届 <行业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银行有哪些受益标的? 【国盛金融】一文读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有哪些新变化? 【国盛金融】《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出台,影响几何? 【国盛金融】如何看待大行的投资价值? 【国盛金融】深度分析,若消费复苏,哪家银行最受益? <行业跟踪系列> 【国盛金融】2月社融信贷:居民端积极信号已现 【国盛金融】银保监会Q4经营数据:息差小幅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财富管理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财富管理业务若复苏,哪些银行更受益?-深度分析 【国盛金融】银行-百页深度!金融服务百姓,路在何方? 【国盛金融】一、居民画像—中国老百姓“长什么样”? 【国盛金融】二、资产端:如何看待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未来? 【国盛金融】三、美国财富管理经验:发展历程、商业模式 【国盛金融】四、居民负债:未来发展空间、竞争格局、资产质量? <周专题系列> 【国盛金融】硅谷银行事件,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吗?-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ABS高频数据跟踪1月零售资产质量-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金融角度看,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哪些关注点?-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2022全年理财市场有什么变化?-本周聚焦 【国盛金融】本周聚焦:Q4权益基金保有量低位企稳;1月居民短贷恢复正增长 【国盛金融】本周聚焦:17家银行业绩快报汇总+零售资产质量高频跟踪 // 2023 ”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3年3月19日发布的报告《本周聚焦-降准落地,对银行影响几何?》,具体内容详见相关报告。 【国盛金融团队:马婷婷、蒋江松媛、丁诗淼、倪安峰】 马婷婷 S0680519040001 matingting@gszq.com 蒋江松媛 S0680519090001 jiangjiangsongyuan@gszq.com 特别声明 投资评级说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石墨文档等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组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组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