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疯狂降价促销,燃油车吹响“进攻号角”!谁能从价格战中杀出重围?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汽车疯狂降价促销,燃油车吹响“进攻号角”!谁能从价格战中杀出重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自今年初特斯拉大举下调售价以来,新能源汽车已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氛围传导至传统燃油汽车市场。 东风集团掀起了燃油车降价促销的高潮,爆款车型雪铁龙C6直接降价9万,降价幅度已超40%。巨大折扣引来消费者蜂拥而至,东风集团旗下公司股价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动。 在东风降价的刺激下,传统的燃油车市场迎来新一轮降价促销浪潮,宝马、奥迪、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也加入“促销战”。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奔驰经销商,C级轿车疯狂降价引来网友一片惊呼。 上周A股中信汽车一级行业(-6.4%)跑输沪深300(-4.0%),在31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汽车板块跑输大盘2.4个百分点。 降价潮到底因何而起?对汽车行业将产生何种影响?今天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 关注【可以研报】,搞懂金融本质! 1、合资燃油车加入行业价格战 近期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集团,对旗下合资燃油车型给予购车限时政企双补贴,后续部分合资品牌也以经销商降价、企业补贴等形式区域性跟进燃油车降价。 本轮补贴力度超预期,最高折扣车型东风雪铁龙C6优惠9万元,补贴后价格为12万元,降价幅度42.5%。 国六B标准7月1日全面执行部分车企仍有国六A车型库存,合资车企整体库存高,因此以降价加速老车型库存清理。接下来,我们详细地聊一聊。 根据《国六车(机)型环保信息公开汇总》,近期生产的多数燃油车型已基本满足国六B标准,截至3/3统计数据显示轻型车符合国六B标准的车型产量占比全部产量为99.8%。我们认为,当前仍为国六A的库存车型有限,全面切换国六B并非是降价的核心原因。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3/1国内乘用车库销比2.6,其中合资品牌库销比约为2.7,包括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库存有超过2.5个月库存。我们认为,合资品牌库存高或为带动本轮降价的直接原因,库存高的合资车企以政府补贴形式降价清库,后续或将带动更多合资车企以车企/区域性政府补贴、以及经销商降价等形式跟进降价。 我们认为,本轮合资燃油车大规模降价去库为直接原因,本质原因为合资燃油车产品力偏弱,叠加新能源乘用车批量降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上市等因素,特斯拉及自主车企有望快速抢占合资市场份额。 决定销量的关键仍为车型周期。合资车企仍存在智能电动化布局不足、以及无法对国内市场格局变化做出响应等问题。 相对于合资车企,自主车企新能源技术储备充足、对市场环境可灵活调整,我们充分看好智能电动化背景下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市场格局重塑。 2、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速,汽车板块估值回归均值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月零售端乘用车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总量达到139.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大增61.0%,环比增长32.8%,总量为43.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31.6%)。 交强险方面,2月27日-3月5日上险总量35.1万辆,日均相比2月第1周增加30.9%,相比2月第4周增加4.0%至5.0万辆。 合资车型库存系数处于高位。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7.2%至1.9,其中合资品牌库存系数处于高位环比提升13.8%至2.2。 我们认为,主机厂应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排产节奏,鉴于近期针对合资品牌的阶段性补贴推出,预计燃油车需求前置支撑3月销量稳定增长,但长期销量或仍取决于产品力+定价能力。 从估值表现看,2023/3/4-2023/3/10中信A股汽车指数PE-TTM估值回落7.1%至约41倍,接近2020至今估值均值。中信H股汽车指数PE-TTM估值回落10.9%至约21倍,接近2020至今估值均值。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3、市场基于销量最悲观预期已过,业绩下修或逐步发酵 近期汽车板块回调,我们认为主要受近期降价范围扩大影响,市场存在对价格战加剧、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担忧。 我们的观点是,各地因地制宜扶持汽车消费、叠加近期车企陆续降价及权益放大,维持我们此前对市场高估汽车销量承压风险但低估业绩下修风险的判断。 维持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口径)销量预测900万辆。鉴于碳酸锂价格回落、产业链年降、以及规模效应或将部分对冲主机厂降价导致的业绩下修风险,预计整车盈利表现优于零部件。 我们看好2023年这些车企的表现:具有较强插混与出口布局,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销量与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较多,大致可以分为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商,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广汽集团、福耀玻璃、拓普集团、赛力斯、华域汽车、一汽解放、星宇股份、爱玛科技、赛轮轮胎、江淮汽车、玲珑轮胎、福田汽车、伯特利、北汽蓝谷、中国汽研、科博达、九号公司、旭升集团、宇通客车、森麒麟、双环传动、爱柯迪、春风动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产能/供应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车型上市与爬坡不及预期;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市场风险。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自今年初特斯拉大举下调售价以来,新能源汽车已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氛围传导至传统燃油汽车市场。 东风集团掀起了燃油车降价促销的高潮,爆款车型雪铁龙C6直接降价9万,降价幅度已超40%。巨大折扣引来消费者蜂拥而至,东风集团旗下公司股价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动。 在东风降价的刺激下,传统的燃油车市场迎来新一轮降价促销浪潮,宝马、奥迪、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也加入“促销战”。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奔驰经销商,C级轿车疯狂降价引来网友一片惊呼。 上周A股中信汽车一级行业(-6.4%)跑输沪深300(-4.0%),在31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汽车板块跑输大盘2.4个百分点。 降价潮到底因何而起?对汽车行业将产生何种影响?今天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 关注【可以研报】,搞懂金融本质! 1、合资燃油车加入行业价格战 近期湖北省政府联合东风集团,对旗下合资燃油车型给予购车限时政企双补贴,后续部分合资品牌也以经销商降价、企业补贴等形式区域性跟进燃油车降价。 本轮补贴力度超预期,最高折扣车型东风雪铁龙C6优惠9万元,补贴后价格为12万元,降价幅度42.5%。 国六B标准7月1日全面执行部分车企仍有国六A车型库存,合资车企整体库存高,因此以降价加速老车型库存清理。接下来,我们详细地聊一聊。 根据《国六车(机)型环保信息公开汇总》,近期生产的多数燃油车型已基本满足国六B标准,截至3/3统计数据显示轻型车符合国六B标准的车型产量占比全部产量为99.8%。我们认为,当前仍为国六A的库存车型有限,全面切换国六B并非是降价的核心原因。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3/1国内乘用车库销比2.6,其中合资品牌库销比约为2.7,包括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库存有超过2.5个月库存。我们认为,合资品牌库存高或为带动本轮降价的直接原因,库存高的合资车企以政府补贴形式降价清库,后续或将带动更多合资车企以车企/区域性政府补贴、以及经销商降价等形式跟进降价。 我们认为,本轮合资燃油车大规模降价去库为直接原因,本质原因为合资燃油车产品力偏弱,叠加新能源乘用车批量降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上市等因素,特斯拉及自主车企有望快速抢占合资市场份额。 决定销量的关键仍为车型周期。合资车企仍存在智能电动化布局不足、以及无法对国内市场格局变化做出响应等问题。 相对于合资车企,自主车企新能源技术储备充足、对市场环境可灵活调整,我们充分看好智能电动化背景下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市场格局重塑。 2、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速,汽车板块估值回归均值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月零售端乘用车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总量达到139.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大增61.0%,环比增长32.8%,总量为43.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31.6%)。 交强险方面,2月27日-3月5日上险总量35.1万辆,日均相比2月第1周增加30.9%,相比2月第4周增加4.0%至5.0万辆。 合资车型库存系数处于高位。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7.2%至1.9,其中合资品牌库存系数处于高位环比提升13.8%至2.2。 我们认为,主机厂应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排产节奏,鉴于近期针对合资品牌的阶段性补贴推出,预计燃油车需求前置支撑3月销量稳定增长,但长期销量或仍取决于产品力+定价能力。 从估值表现看,2023/3/4-2023/3/10中信A股汽车指数PE-TTM估值回落7.1%至约41倍,接近2020至今估值均值。中信H股汽车指数PE-TTM估值回落10.9%至约21倍,接近2020至今估值均值。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3、市场基于销量最悲观预期已过,业绩下修或逐步发酵 近期汽车板块回调,我们认为主要受近期降价范围扩大影响,市场存在对价格战加剧、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担忧。 我们的观点是,各地因地制宜扶持汽车消费、叠加近期车企陆续降价及权益放大,维持我们此前对市场高估汽车销量承压风险但低估业绩下修风险的判断。 维持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口径)销量预测900万辆。鉴于碳酸锂价格回落、产业链年降、以及规模效应或将部分对冲主机厂降价导致的业绩下修风险,预计整车盈利表现优于零部件。 我们看好2023年这些车企的表现:具有较强插混与出口布局,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销量与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较多,大致可以分为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商,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广汽集团、福耀玻璃、拓普集团、赛力斯、华域汽车、一汽解放、星宇股份、爱玛科技、赛轮轮胎、江淮汽车、玲珑轮胎、福田汽车、伯特利、北汽蓝谷、中国汽研、科博达、九号公司、旭升集团、宇通客车、森麒麟、双环传动、爱柯迪、春风动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产能/供应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车型上市与爬坡不及预期;成本费用控制不及预期;市场风险。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