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降价带来连锁反应,行业贝塔或已见顶?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新能源车降价带来连锁反应,行业贝塔或已见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年,新能源车行业陆续出了一些大新闻。首先是在新能源车“国补”刚取消后的1月初,当时不少新能源车自主品牌都一起宣布涨价,特斯拉随之直接放出大招,率先在国内进行降价,将旗下产品价格降到了历史低值。这一举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也直接引发引发国内新能源市场难得一见的降价潮,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纷纷跟随。即使强势如某国内头部车企都跟着降价促销,在2月份旗下某车型秦PLUS DM-i甚至将价格都杀进了10万以下,竞争十分激烈。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率先做价格屠夫,谁就会赢得市场。2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又重回30%以上。 最近燃油车终于也坐不住脚,在3月初,一则关于“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开启”的宣传海报引发社会热议。该优惠是湖北省政府联合了多家车企推出了政企购车补贴,补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似乎之后燃油车的降价潮也要随之而来。 看似今年初特斯拉的降价仿佛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深究下去,则是刚过去的2022年里国内更有车企卖出了186万辆新能源车,超过了其他国内所有车企,其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7%,相当于汽车市场里每卖出四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其品牌的车型,在10万到25万的汽车主流市场,可谓是一骑绝尘。 目前来看,新能源车降价,燃油车随之大幅降价,这些举措都在加速车市“内卷”,令消费者在选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徘徊。 ? ?? (数据来源:乘联会) 从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不断增加,无论汽车厂家如何打价格战最终都是围绕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现在燃油车的去库存和新能源车的降价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新能源市场份额,最终活下来的也肯定是成功转型新能源车的车企。那么作为新能源车最关键的三大件之一的电池,无论哪家车企活下来都要用到大量电池,如果新能源车取胜电池产业链将是最大的赢家。 所以,在终端环节大打价格战的新能源车,其态势很快向行业上游的动力电池蔓延,2月中旬,又传来“锂矿返利”的消息,多家新能源车企例如理想、蔚来、极氪等都将从某头部电池企业处获得优惠,以20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结算未来三年50%的电池,但代价是将协议期内80%的电池采购承包给某头部电池企业。 对车企来说,这似乎也是一次不错的合作,按当下的碳酸锂价格(每吨不到40万元)折算,数据显示,某头部电池企业提供的价格方案可以给一辆纯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减少7000元以上。 ? ?? (数据来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所) 在细分的磷酸铁锂市场里,两大头部企业也开始的竞争。因为某头部车企的动力电池九成以上用于自供,原本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很难威胁到其他家企业的市场地位,因为单一品牌在下游的市占率很难与其庞大的客户群相提并论。但目前两家企业的市占难分伯仲,甚至某自供电池的头部车企今年1月的市占率已经达到51%,其今年已经卖出了34.5万辆新能源车。 或者这是燃油车都没有想到的,汽车品牌的降价潮在所难免,对于有购车意向的人来说,今年或许是购车的最佳时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中作者议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判断,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投资者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今年,新能源车行业陆续出了一些大新闻。首先是在新能源车“国补”刚取消后的1月初,当时不少新能源车自主品牌都一起宣布涨价,特斯拉随之直接放出大招,率先在国内进行降价,将旗下产品价格降到了历史低值。这一举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也直接引发引发国内新能源市场难得一见的降价潮,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纷纷跟随。即使强势如某国内头部车企都跟着降价促销,在2月份旗下某车型秦PLUS DM-i甚至将价格都杀进了10万以下,竞争十分激烈。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率先做价格屠夫,谁就会赢得市场。2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又重回30%以上。 最近燃油车终于也坐不住脚,在3月初,一则关于“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开启”的宣传海报引发社会热议。该优惠是湖北省政府联合了多家车企推出了政企购车补贴,补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似乎之后燃油车的降价潮也要随之而来。 看似今年初特斯拉的降价仿佛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深究下去,则是刚过去的2022年里国内更有车企卖出了186万辆新能源车,超过了其他国内所有车企,其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7%,相当于汽车市场里每卖出四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其品牌的车型,在10万到25万的汽车主流市场,可谓是一骑绝尘。 目前来看,新能源车降价,燃油车随之大幅降价,这些举措都在加速车市“内卷”,令消费者在选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徘徊。 ? ?? (数据来源:乘联会) 从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不断增加,无论汽车厂家如何打价格战最终都是围绕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现在燃油车的去库存和新能源车的降价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新能源市场份额,最终活下来的也肯定是成功转型新能源车的车企。那么作为新能源车最关键的三大件之一的电池,无论哪家车企活下来都要用到大量电池,如果新能源车取胜电池产业链将是最大的赢家。 所以,在终端环节大打价格战的新能源车,其态势很快向行业上游的动力电池蔓延,2月中旬,又传来“锂矿返利”的消息,多家新能源车企例如理想、蔚来、极氪等都将从某头部电池企业处获得优惠,以20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结算未来三年50%的电池,但代价是将协议期内80%的电池采购承包给某头部电池企业。 对车企来说,这似乎也是一次不错的合作,按当下的碳酸锂价格(每吨不到40万元)折算,数据显示,某头部电池企业提供的价格方案可以给一辆纯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减少7000元以上。 ? ?? (数据来源:汽车动力电池研究所) 在细分的磷酸铁锂市场里,两大头部企业也开始的竞争。因为某头部车企的动力电池九成以上用于自供,原本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很难威胁到其他家企业的市场地位,因为单一品牌在下游的市占率很难与其庞大的客户群相提并论。但目前两家企业的市占难分伯仲,甚至某自供电池的头部车企今年1月的市占率已经达到51%,其今年已经卖出了34.5万辆新能源车。 或者这是燃油车都没有想到的,汽车品牌的降价潮在所难免,对于有购车意向的人来说,今年或许是购车的最佳时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中作者议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判断,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投资者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