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会议纪要】金联创2020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纪要

【会议纪要】金联创2020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纪要

作者:微信公众号【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发布时间:2020-10-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会议纪要】金联创2020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纪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0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纪要 从业资格号:F3075681 会议名称:2020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 会议时间: 2020/10/21-10/22 会议地点:杭州 会议背景:2020年突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重创,石化企业也未能幸免。当前,世界经济维持低速增长,仍面临严峻挑战、石化市场疲软、价格持续低迷,石化市场因进口压力继续增大,我国石化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式和更加复杂的环境。金联创于2020年10月21-22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邀请石化行业权威专家共同交流探讨。 嘉宾主要观点: 1.应对百年变局的双循环新格局 经济日报出版社 社长 韩文高 突发的疫情和中美关系为代表的复杂国际关系,是我们遇到的两个百年不遇的变局。目前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前两个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总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判断,一直到2025年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28万亿,美国麦肯锡国际研究院的结果是这场疫情大概在5年的时间里损失将近30万亿,一年全球经济总量的1/3将会被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指望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全世界的需求在萎缩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的经济将会受到重大的压制,这就是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变局。新冠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人们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内都会感受到一些的影响。第二个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延续形势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贸易摩擦尚未结束,政治对抗正在形成。早期贸易摩擦的时候,美国打的是经济战,我们打的是政治仗,随着事态的演变变成特朗普在打政治仗。打政治仗是不计成本的,打经济仗是计成本的,如果不计成本,就是不管美国损失有多大,我帮你压制管理结束,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如此,中美关系它还影响到欧盟、东盟和其他周边国家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变一种活法,中央在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用这样一个新格局来应对百年变局。要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和国际的政治形势,当前的形势仍然是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较大,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现在要想在国内循环起来,其实还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要依法平等地保护国有民营外资,所有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循环起来。第二是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不能做的事情,留下可供发挥的空间,就会极大地解放企业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做循环就有了一个制度的保障。此外还要继续扩大国内的需求,为居民消费提升创造条件。国内大循环除了企业降税有生产能力之外,还得消费。现在还有6亿人月收入在3000亿以下,12亿人民的收入在3000元以下,收入两极分化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解决第三第四个问题。中国2001年大陆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就为世界生产东西了,意味着中国消费能力再强也用不完了,所以必须要有外循环的配合,国内的问题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不能用冷战的思维对待复杂的国际形势,应该敞开胸怀拥抱事件,内外循环,应对新格局。 2.石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王钰 关于煤化工产业,现代的化工产业主要是参照国家能源局的煤炭深加工的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发改委产业布局方案。十四五的发展计划内容将把石化、钢铁、有色合起来作为原材料进行规划,原材料工业规划现在已经进入定稿了,有可能明年上半年会发布。十三五期间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波谷的竞争,现在又遇到了新冠疫情,未来增长不会太快。总体上行业利润大约保持在5%左右,各个子行业的利润率也呈现了差异化的变化。在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升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淘汰了1亿多的落后产业。在传统化工行业里面,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技术创新水平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现代煤化工领域和化工新材料领域都有很大的技术进步,另外绿色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还有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第一个是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可能主要是现在我们同样的一个石化产业链,那么它的上游下游有可能是过剩的,但上游去库不足的,比较典型的 PTA和聚酯产能是过剩的。另外国内供给存在结构性的短缺,同质化现象就比较突出,而且集中度的去进一步提高,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十四五期间面临一些市场环境,石化行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和资源结构变化。原油价格低迷,推动石化产业重建,主要的原因是中东地区和北美的页岩气,低廉的资源,石油加工对国内的石化石油化工产业带来的冲击。一般地,油价下跌,传统能化路线是受益的,但是结合下游的消费需求萎缩,再加上新增产能大规模的释放,基础石化产品的竞争形势将更加激烈。第三我们要关注低碳产业的发展趋势,石化化工行业作为高碳消耗的行业要更加注意。低碳产业的发展是石化化工行业未来的趋势,还有产业集约化发展势头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结合刚才说明的一些基础情况及发展趋势来看,我们提出了十四五的行业的总思路。第一个是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投资机构促升级为主线,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新阶段,总体上围绕高质量的发展,促进结构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十四五末希望基础石化产品的自给率进一步的提升。第二要促进行业的优化升级,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主要是要提高全行业的开工率,优化原料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优化炼油产品结构,合理降低成品油的收益,核心点就是降油增化。不管是在炼油还是在传统化工领域,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取得突破,比如说热水炉加工的技术、甲烷化技术等等。要促进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潜力,核心关键点就在于化工新材料,我们建议要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持续提升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水平。另外要推动行业开放共享发展,要加快海外资源开发,我们的建议是要获取一些低碳资源,实际上从根本上来解决我们的碳排的问题,积极推进产能合作,鼓励抱团出海。第三个方面就是提升下游产品的质量,实现高端化的转变,加快技术创新,服务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现在的化工行业,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现在已经形成较大产能的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这两个煤制化学品产业要升级发展煤制化学品产业。二是建立煤制油气的战略储备体系,把它作为技术储备、产能储备,为国家能源战略发挥重要的作用。 3. 能化产品研投构建和交易策略探讨 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赵曦明 市场的参与方,包括基础投资公司这些年越来越广泛,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金融竞价的波动,对贸易商来说,也存在定位问题,因为贸易模式的升级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市场参与者,要寻找自己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要不然要有渠道,要不然有资源,要不然就是排他性的。其次涉及贸易方向的发展定位,一旦分销的价差消失,对于贸易商的伤害很大。作为贸易商,接下来的方向是提升服务能力,结合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综合服务商。在交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流通库存,部分产品上了期货之后,产生交易,交易会在很短的时间里产生正反馈或者负反馈。对于生产企业的套保行为,谨防意外的发生,资金相对独立的情况,操作要更加谨慎。 4.全球供需矛盾计划下,国际甲醇市场寻求新平衡 中国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王海滨 从全球范围内看甲醇贸易,我们重点关注北美、中东,拉美和东南亚。2010年以来,美国的页岩革命,包括页岩油页岩气产业增长导致气价下跌,近些年来随着美国甲醇产量的增长,消费量的相对稳定,美国的甲醇消费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年均增长2%,美国甲醇的消费量全球占比是8%,北美总共是9%,北美的甲醇进口量明显下降,预计明年或者是后年就会变成一个净出口地区。 中东国家里这两年变化最大的那就是伊朗。中东的甲醇产能是接近2000万吨,在世界上排第二,仅次于中国。在过去5年中东的甲醇产能年均增长是比较平庸的一个速度,4.2%,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虽然地区全地区表现平庸,可是其中伊朗占52%,沙特占32%,其他国家卡塔尔、阿曼巴林就比较有限。由于特殊原因,近些年伊朗的产能增长较快,特殊原因其实有两点,实际上都跟制裁有关系。2015年到2018年欧美放松了对伊朗的制裁,也是伊朗的机会窗口期,伊朗从欧洲获得了先进的改成生产技术,也是增长较快的一个原因。从2018年开始,美国又开始对伊朗实施很严格的制裁,相对而言美国对伊朗化工品的制裁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伊朗是有非常强烈的动力,通过生产和出口甲醇以及其他的化工品来换取外汇。除了伊朗外,其他中东国家的甲醇产能的增长基本停滞,中东的甲醇消费量比较小,出口资源分配到中国的体量非常庞大。今年6月底伊朗的开年工厂,165万吨的产能投产,意味着之后伊朗的甲醇的到中国的量会继续增加。 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两强了,一个是西南,还有一个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比较多,是中国的甲醛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占比在16%左右。马来西亚今后产能和产量不会有多大的增长,但是消费量会逐渐增加,所以这个地区或者出口会减量。目前世界甲醇贸易总量是3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6%。中国是世界最大甲醇的进口国,而出口最大的地区是中东,其次是拉美和东南亚。假如2024年世界进出口格局会基本保持,中国是是进口的老大,中东就是出口的老大,主要的变化是美国会成为一个甲醇的净出口国,2024年北美的净出口量可能会到230万吨。 5.中国甲醇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能源化工处副总工程师 韩红梅 甲醇的工业化生产大概是有120年左右的历史,近60年来,随着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突破,还有低压甲醇工艺的突破,推动了甲醇产业快速的发展。到了现在从化学品的角度,甲醇是仅次于乙烯和丙烯的全球第三大的化学品,这中间中国的甲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煤制烯烃的发展,中国的甲醇是快速的成长,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未来中国的甲醇怎么做更好。 回顾下现状,从生产的角度,中国产能产量占了全球的60%,从消费的角度占了2/3。全球的甲醇工艺分布,中国主要是煤头的,其他的都是天然气头的,沙特、特立尼达、伊朗、新西兰的甲醇生产出来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中国的市场。从国外的典型装置来看,从2000年开始,国外就在建设大规模的甲醇装置,发展起点是因为有天然气的支撑,发展条件更好。2010年以来中国甲醇制烯烃的大规模的投产,导致了国内近20年产能产量消费量都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所有的化学品里边是非常领先的一个品种。第二个是生产结构情况,中国的甲醇是以煤为主的,从产能占比来看已经占到了75%以上,从产量占比已经占到了80%以上,煤制甲醇是中国的主体。从单套的规模来看,单套规模也越来越大,整体而言说中国以煤为主的甲醇整体的生产结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第三个从产业布局来看看,中国现在以煤为主的甲醇是非常集聚化的,有两个千万吨级的甲醇大省,内蒙和陕西,还有6个500万吨级的产能,分别是山东、宁夏、山西、河南、新疆、安徽,宁夏和新疆属于新增较多的,8个省份合起来占了全国产能的76%,可以看出集聚化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第四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甲醇是一个跨界的产品,原来是做化学品做碳液化工的主要原料,现在甲醇制烯烃的消费占比是45%,还有一部分是作为能源产品属性来使用的,包括直接的甲醇的使用,还有做成二甲醚这样的产品来使用。总体上的比例是作为化学品原料类的制烯烃,还有碳磷化工原料的大概占到80%,作为能源用的大概是占了20%。 目前产业面临的问题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短期的问题,一个就是中长期的问题。短期的问题主要是市场供需,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下游甲醛醋酸开工率都很低,下游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导致了供需的一个失衡,加上国际进口的突增,在价格和获利上实际上压力也非常大。国际的这种形势导致了国内市场这种竞争的加剧,结果就是价格下行和利润下滑,这些我们认为是一个短期的问题。从长期来看,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生产技术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最关键的就是甲醇合成环节。现在中国自有的技术能做到五六十万吨的甲醇合成技术的国产化,但是如果做到百万吨级的甲醇合成,没有十足的把握。第二个就是生产结构,其他来源的甲醇效力的发挥还不是很好,最典型的就是焦炉气制甲醇,实际上焦化产业加速器做甲醇是一个非常短的流程,焦炉气制甲醇这一块实际上效能发挥的非常有限,这一块也是值得改进的。第三就是产业布局的问题,集聚是一种好处,跟上游的资源是相衔接,但是它和消费还是偏离的,供需之间怎样搭建好桥梁,怎样做好输送,也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甲醇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平台产品,这种基础性的平台产品,下一步怎么样更好的发挥作用,是需要这个行业思考的。 接下来中国如果高质量发展甲醇产业都需要做哪些事儿,我们从市场和生产这两个角度分析。首先做大市场对于中国甲醇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体量很大,如果进口继续增加,中国市场会非常拥挤,与其拥挤,不如把市场做大。这包括自身核心技术的升级,还有布局的优化,产业集群的构建,还有甲醇装备,节能降耗、环保,这些都是跟生产紧密相关的。还有物流方面,甲醇作为一种大众的商品,具有危化品的属性,如果今后想继续把甲醇市场盘子做大,物流要结合更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它的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关于甲醇市场,目前最大的应用是做烯烃,但是我们认为从十四五开始做烯烃环节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主要是现在国际市场油价低位运行带动的石化产品也在价格下行,还有中国石化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比如东部沿海七大石化基地,现在已经陆续的建成进入后期投产运行的阶段。现在中国整个炼化的产能达到了9亿吨以上,石化中乙烯和丙烯的自给率都在快速增长。甲醇制烯烃、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合起来占了整个烯烃的20%左右。那么今后随着石化的快速投产,乙烯丙烯的自给率以西到2025年要到25%,丙烯要接近百分之百,甚至于满负荷。这种情况下烯烃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低油价情况下石化的烯烃成本更低,甲醇制烯烃这一块要拼尽全力来争得自己的市场,我们预期可能十四五阶段烯烃的增量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要做大市场,我们觉得能源是一个方向,现在甲醇能源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多的探索。甲醇作为一种能源产品,在中国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完全是靠着市场来推动起来的,在这个阶段是更符合中国的能源市场规律的。甲醇燃料两大方向,一个是动力燃烧,一个是热力燃烧。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在做关于发动机的工作,相对于车用船用起步慢一些,在应用层面稍微慢一些,但是这一块的市场实际上更大,这是全球化的市场。热力燃烧也分这样几个方向,一个是工业锅炉,考虑到今后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这些也需要用先进的燃料来替代。热力燃料民用的甲醇灶具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已经开始推广,其使用形式便捷性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预计将来这个领域也非常广。还有甲醇采暖炉实际上就是替代散煤燃烧,对于农村的散煤治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现在在山西河北这一带也不断的在推广,农村用天然气是非常困难的,用这种清洁的采暖炉来取暖替代散煤,将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以上关于做大甲醇市场的思考,如果这种领域甲醇都能用进去,并且具有经济性,实际上对于做大甲醇市场非常关键。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投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0-38909340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建信期货产业研究服务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ID :jxqhyfb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