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 | 附近两年比对表

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 | 附近两年比对表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莞证券】/ 发布时间:2023-03-0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 | 附近两年比对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全文篇幅较长,阅读时长约需8分钟, 建议收藏、点赞、转发,细致观看。 文章重点如下: ? 事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 ? 点评: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释放政策新风,增量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有望加快修复。根据政策方向,可关注新老基建、房地产、科技、国有企业估值重塑等板块机会。 ? 风险提示详见正文 ? 附: “2023年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详细对比表 事件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点评 ? 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22年全年实际GDP增速录得3%,低于政府预期目标(5.5%),低基数效应理论上有利于提高2023年的目标增速。我们认为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一方面能够满足“十四五”规划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提振发展信心”。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将目标设定在5%以上,有利于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聚焦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后续GDP增速目标的设定预留一定弹性。 在就业方面,《报告》提出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与“十四五”规划对失业率的要求保持一致。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较2022年增加100万人,体现出政府稳就业的决心。同时强调,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多渠道同步发力。 物价方面,政府将居民消费价格预期涨幅连续三年设在3%左右。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对比,我国的通胀压力保持在可控区间。而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低位震荡,指向我国面临需求偏弱的现实。不过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居民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2023年物价上涨的压力要高于2022年。我们认为将CPI涨幅目标维持在3%水平,为宏观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又有利于更好保障基本民生。在春节错位、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打开居民生活消费半径的情况下,1月核心CPI同比增速录得1.0%,涨幅比2022年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亦指向需求端的快速释放。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上调赤字率及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首先,2023年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较2022年的2.8%有所上调。另外,2023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的3.65万亿元增加约1500亿元。我们认为上调赤字率及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或能对冲2022年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所带来的可用财力。 其次,财政政策强调加力提效。强调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另外,强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我们认为2022年宏观政策发力并不弱,但宏观政策和防疫政策在对经济影响产生背离作用,导致经济分化及整体疲软。2023年财政政策更多的是通过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如财政贴息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实现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侧重结构性发力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预计2023年M2、社融增速可能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同步,不过在理财净值化管理背景下,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加速回归表内、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M2同比增速读数可能会阶段性走高。另外,央行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再创有统计以来新低。而在经济修复的大背景下,当前资金利率中枢边际收敛至政策利率附近,后续资金利率将围绕着政策利率附近窄幅波动。我们认为后续出现货币政策出现总量宽松的空间不大。未来货币政策更多的是依靠结构性工具实现“精准有力”的政策意图,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高端制造,保交楼,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 ?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 《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们认为恢复或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修复微观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可体现在数字经济方面,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亦可体现在民营经济方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更可体现在引进外资方面,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总之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可体现在诸多领域,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在消费方面,2022年受三重压力、疫情冲击、地产景气度下行趋势不变等消极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受损,边际消费倾向回落,储蓄倾向快速上行。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优化、人口流动恢复正常,对消费修复形成有利条件。《报告》强调将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后续消费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将叠加发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如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对2023年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另外,《报告》亦提到多举措来促进经济稳步安全发展。在房地产方面,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在国企发展方面,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在制造业方面,强调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政策方面,强调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风险防范方面,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总的来看, 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定调积极,明确透露出稳增长的信号,经济增长目标偏务实,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后续发展预留一定弹性。 财政政策强调加力提效,强调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侧重结构性发力,后续出现货币政策出现总量宽松的空间不大。同时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并在政府债务、地产与金融等领域继续防风险。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释放政策新风,增量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有望加快修复。根据政策方向,可关注新老基建、房地产、科技、国有企业估值重塑等板块机会。 风险提示 ? 内需恢复不及预期,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 ? 美联储加快加息缩表进程,收紧国内市场资金面; ? 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工业制造利润被不断压缩。 附: 22年与23年对比 表:2022年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文节选自东莞证券《经济增速设定在5%左右,多举并措促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点评》。>>点击观看完整报告,了解具体投资建议>>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风险评级为“低风险”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的规定,东莞证券将普通投资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研究报告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保守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低风险”级别的研报,“谨慎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低风险”的研报,“稳健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风险”的研报,“积极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高风险"的研报,“激进型" 投资者适合使用东莞证券各类风险级别的研报。根据适当性管理要求,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以及匹配风险级别不低于本研报的普通投资者查看,风险评级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请勿查阅本报告。东莞证券提醒您,未按适当性匹配关系使用本研报产生的风险自担。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 风险提示 ∥ 【东莞证券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