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脑袋,基于逻辑和定量分析,如何看待市场空间和后续变数【天风策略】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不拍脑袋,基于逻辑和定量分析,如何看待市场空间和后续变数【天风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说明:本篇报告的逻辑框架,只适用于讨论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空间和运行模式,因此本篇报告只讨论指数空间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空间。 对于大量自下而上的板块,包括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机会,我们的观点不变,详细可以参考我们前期的报告:《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做好准备》、《为什么说中美共振去库存的环境下容易炒主题?》、《景气投资的季度效应》 各位投资者、各位领导: 22年10月,股债收益差接近-2X标准差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曙光乍现】的观点,随后市场触底回升。 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经过一轮修复以后,股债收益差在1月份回到-1X标准差附近。 2月份开始,市场开始演绎各种主题投资,虽然局部热点赚钱效应不错,但是板块轮动太快、基本面主线没有形成共识,机构资金可参与的大体量板块不多。 一方面,基本面主线清晰还要等到4月决断,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们近期的报告《景气投资的季度效应》。 另一方面,对于大型资金,主题投资并不解渴,仍然需要指数上行,才有吃饭行情。 前期报告中曾经提到过,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基本面预期&实际基本面情况。 当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的走势有两种模式,核心取决于实际经济基本面情况: 那么,如何区分实际基本面的情况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 在此框架中,当前位置如何衡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是什么? 哪些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空间会大一些? 一、当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的走势有两种模式,核心取决于实际经济基本面情况 前期报告中曾经提到过,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基本面预期&实际基本面情况。 当每一次指数显示出对基本面的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后续的走势是哪种模式,核心就取决于未来的实际基本面情况。 1、当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下图红色箭头),就意味着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已经极度悲观,通常也是A股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金融、传统消费、互联网、周期品、传统制造业)的底部。 2、但是,大底之后,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通常会有两种运行模式,两种模式分别对应两套逻辑: (1)情况一,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一路向上(下图紫色箭头),例如16-17年、20年-21年初。股债收益差向上突破均值最终达到+2X标准差附近,在这种单边上涨行情下,意味着只要离+2X标准差还有一定距离,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随时都有可以参与的机会。 (2)情况二,短期快速修复后进入震荡平台(下图绿色箭头),例如12年底-13年、18年底-19年。估值修复后,股债收益差在-1X标准差~均值之间震荡,震荡行情可能会持续一年之久。这意味着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向上空间受到限制,择时就相对比较重要,在经济预期(股债收益差)相对低的位置才会有较好的机会。 3、最终演绎哪种模式,背后主要取决于未来实际经济基本面的强度。 (1)如果经济强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不断上调盈利预测,股债收益差可以突破中枢,指数一路向上(下图紫色箭头)。 (2)如果经济弱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业绩弹性可能相对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估值修复,股债收益差就难以突破均值,指数反弹后还有一个震荡平台(下图绿色箭头)。 二、那么,如何区分实际基本面的情况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 两组指标在区分复苏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别:一是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二是国内中长期贷款增速的情况。 强复苏的模式,紫色箭头走势:16年、20年股债收益差到达-2X标准差,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实际基本面:中美均从最底部开始补库存,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幅往上,国内经济开始强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不断上调盈利预测→股债收益差突破中枢→指数和总量板块一路向上。 弱复苏的模式,绿色箭头走势:12年和19年股债收益差到达-2X标准差,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实际基本面:中美共振去库存,中长期贷款增速一般,国内经济弱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盈利不具备弹性→13、19年的股债收益差就难以突破均值→指数和总量板块大幅修复后进入平台,演绎结构性机会。 这其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随着地产和基建已经不再是之前能够“力挽狂澜的MVP”,讨论自然经济周期位置的重要性要超过讨论逆周期政策。 (2)13和19年是中国去库存的后半段,也就是被动去库存,对应经济已经在复苏了,但是美国也处于去库存的状态,虽然13和19年美国没有衰退,但是美国在去库存的过程中,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又有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暴露在出口上。因此,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美国去库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就业、工资价格、可支配收入→最终影响消费。 (3)逻辑上来说,强复苏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大幅回升,弱复苏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底部震荡。16-17、20、19,都符合这样的逻辑,但是,13年弱复苏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却大幅提升,这里主要是由于13-14年清理地方政府非标,形成了很多表外转表内和非标转标的债务置换,因此这里中长期贷款的表观增长并不代表实际需求。 (4)总量板块的方向由中国经济决定,斜率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第二种模式,紫色箭头中,16-17是慢牛、20年是快牛,主要区别是20年是美联储大放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报告《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少估值空间?》中提到过, 16-17年白酒的M公司的估值中枢从15X一路上涨至40X左右;而20年,白酒的M公司却能够从30X涨到70X。 (5)以上这一套框架和逻辑,只适用于讨论A股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运行模式。而对于自下而上的新兴产业而言,这一套逻辑没有太好的适用性。而市场风格和新兴产业表现如何,也与此框架没有太大关联。典型的两次紫色箭头的模式中,都是股份行、白酒、互联网的主升浪,但是16-17年除了顺周期的消费电子和安防以外,创业板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而20年创业板指跑赢沪深300超过30%,军工、半导体、新能源、CXO等新兴产业机会众多。 三、在此框架中,当前位置如何衡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是什么? 1、根据目前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今年大概率还是一个中美共振去库存的阶段。国内库存位置是过去十年的中枢,按斜率来看,可能还需要2-3个季度见底;而美国库存周期的位置更高,尤其是零售商、批发商的库存处于历史高位,23年整年不论是否经济衰退,大概率都是一个去库存的阶段。因此,2023年经济大概率是中美共振去库存下的弱复苏,类似于13和19年,出口一般,拖累制造业、就业,最终也掣肘消费。 2、23年的走势应该是类似于13年和19年,走绿色箭头的模式,向上的beta可能不足以突破股债收益差的均值。空间判断:目前股债收益差在-1X标准差位置,距离均值也就是向上空间还有一个标准差左右。如果假设利率同时上升10~20BP,对应的指数可能还有11.4%~17.7%的向上空间。 3、这其中的变数在于,每年11-12月,大家会开始提前展望下一年的经济情况,如果到了23年末,我们观察到中美库存周期都降到了比较低的位置,那么大家就可能提前展望24年中美有可能形成共振补库存,对应经济可能有强复苏,类似于16-17年、20年的紫色箭头模式,那么年底股债收益差就可能会突破均值进一步往上。但如果年底的时候,美国库存只下降到一半的位置,那么就暂时不能对24年的共振补库存有太高的期待。 四、 哪些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空间会大一些? 1、我们在报告《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少估值空间?》有提到各行业的行业龙头的估值空间。本质是因为我们认为23年总量经济可能比较难有大的弹性,对应的是绿色箭头的模式,对于传统总量强相关性的行业来说,估值中枢及位置就比较重要。 2、目前总量经济强相关的行业估值位置有很大差异,消费场景修复相关的行业率先修复,到了估值中枢的位置;而和复工复产相关的行业,大多是靠后修复的,距离估值中枢仍然还有一定位置。 3、但不同的复工复产行业是否能够回到估值中枢,也有很大差异:以基建地产链为例,近两年拿地偏少,新开工相关的行业可能会相对疲软,大概率是回不到估值中枢;而和基建相关(去年基建施工端偏慢),竣工端(房地产保交楼)仍有较大可能回到估值中枢。需要注意的是,竣工端可能也只能看估值修复,业绩持续性确定性不强,本质还是前两年拿地偏少,竣工端业绩没有可持续性。 4、如果近期部分行业进行调整,则满足以下条件的周期品,可能具有价格弹性,存在后续投资机会:(1)价格绝对水平位置比较低;(2)周期品库存比较低;(3)没有新增产能。具备这样特点的行业主要有:电解铝、磷化工、铜、浮法玻璃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国内外不可预测事件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 当前位置如何度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又是什么? 》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05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许向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赵 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吴黎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 余可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特别提示: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天风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刘晨明 所长助理、策略首席。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9年从业经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先后就职于华泰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财经》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19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0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奖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上证报最佳投资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工学学士;先后任职于广证恒生、中银国际和天风证券从事行业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财务分析、行业比较等。 许向真 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学士,主要负责国内外政策跟踪、流动性和专题研究。 赵阳 伯明翰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学与行政管理双学士,先后任职于首创证券、天风证券从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负责专题研究、行业配置及科创板研究。 吴黎艳 武汉大学会计硕士,会计学学士。2018年7月加入天风策略团队。主要覆盖流动性、机构持仓分析、专题研究等。 余可骋 澳洲国立大学金融硕士,澳门大学会计学学士,曾从事地产行业研究。目前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和行业比较。 逸昕 澳洲国立大学统计硕士,曾从事宏观与金融工程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策略专题。 陈振威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兼具内外资策略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行业比较与资产配置。 附:天风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重要说明:本篇报告的逻辑框架,只适用于讨论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空间和运行模式,因此本篇报告只讨论指数空间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空间。 对于大量自下而上的板块,包括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机会,我们的观点不变,详细可以参考我们前期的报告:《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做好准备》、《为什么说中美共振去库存的环境下容易炒主题?》、《景气投资的季度效应》 各位投资者、各位领导: 22年10月,股债收益差接近-2X标准差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曙光乍现】的观点,随后市场触底回升。 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经过一轮修复以后,股债收益差在1月份回到-1X标准差附近。 2月份开始,市场开始演绎各种主题投资,虽然局部热点赚钱效应不错,但是板块轮动太快、基本面主线没有形成共识,机构资金可参与的大体量板块不多。 一方面,基本面主线清晰还要等到4月决断,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们近期的报告《景气投资的季度效应》。 另一方面,对于大型资金,主题投资并不解渴,仍然需要指数上行,才有吃饭行情。 前期报告中曾经提到过,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基本面预期&实际基本面情况。 当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的走势有两种模式,核心取决于实际经济基本面情况: 那么,如何区分实际基本面的情况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 在此框架中,当前位置如何衡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是什么? 哪些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空间会大一些? 一、当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的走势有两种模式,核心取决于实际经济基本面情况 前期报告中曾经提到过,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基本面预期&实际基本面情况。 当每一次指数显示出对基本面的预期极度悲观(股债收益差刺破-2X标准差)以后,A股指数后续的走势是哪种模式,核心就取决于未来的实际基本面情况。 1、当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下图红色箭头),就意味着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已经极度悲观,通常也是A股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金融、传统消费、互联网、周期品、传统制造业)的底部。 2、但是,大底之后,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通常会有两种运行模式,两种模式分别对应两套逻辑: (1)情况一,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一路向上(下图紫色箭头),例如16-17年、20年-21年初。股债收益差向上突破均值最终达到+2X标准差附近,在这种单边上涨行情下,意味着只要离+2X标准差还有一定距离,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随时都有可以参与的机会。 (2)情况二,短期快速修复后进入震荡平台(下图绿色箭头),例如12年底-13年、18年底-19年。估值修复后,股债收益差在-1X标准差~均值之间震荡,震荡行情可能会持续一年之久。这意味着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向上空间受到限制,择时就相对比较重要,在经济预期(股债收益差)相对低的位置才会有较好的机会。 3、最终演绎哪种模式,背后主要取决于未来实际经济基本面的强度。 (1)如果经济强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不断上调盈利预测,股债收益差可以突破中枢,指数一路向上(下图紫色箭头)。 (2)如果经济弱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业绩弹性可能相对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估值修复,股债收益差就难以突破均值,指数反弹后还有一个震荡平台(下图绿色箭头)。 二、那么,如何区分实际基本面的情况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 两组指标在区分复苏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别:一是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二是国内中长期贷款增速的情况。 强复苏的模式,紫色箭头走势:16年、20年股债收益差到达-2X标准差,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实际基本面:中美均从最底部开始补库存,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幅往上,国内经济开始强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不断上调盈利预测→股债收益差突破中枢→指数和总量板块一路向上。 弱复苏的模式,绿色箭头走势:12年和19年股债收益差到达-2X标准差,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极度悲观→实际基本面:中美共振去库存,中长期贷款增速一般,国内经济弱复苏→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盈利不具备弹性→13、19年的股债收益差就难以突破均值→指数和总量板块大幅修复后进入平台,演绎结构性机会。 这其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随着地产和基建已经不再是之前能够“力挽狂澜的MVP”,讨论自然经济周期位置的重要性要超过讨论逆周期政策。 (2)13和19年是中国去库存的后半段,也就是被动去库存,对应经济已经在复苏了,但是美国也处于去库存的状态,虽然13和19年美国没有衰退,但是美国在去库存的过程中,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又有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暴露在出口上。因此,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美国去库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就业、工资价格、可支配收入→最终影响消费。 (3)逻辑上来说,强复苏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大幅回升,弱复苏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底部震荡。16-17、20、19,都符合这样的逻辑,但是,13年弱复苏的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却大幅提升,这里主要是由于13-14年清理地方政府非标,形成了很多表外转表内和非标转标的债务置换,因此这里中长期贷款的表观增长并不代表实际需求。 (4)总量板块的方向由中国经济决定,斜率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第二种模式,紫色箭头中,16-17是慢牛、20年是快牛,主要区别是20年是美联储大放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报告《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少估值空间?》中提到过, 16-17年白酒的M公司的估值中枢从15X一路上涨至40X左右;而20年,白酒的M公司却能够从30X涨到70X。 (5)以上这一套框架和逻辑,只适用于讨论A股指数和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的运行模式。而对于自下而上的新兴产业而言,这一套逻辑没有太好的适用性。而市场风格和新兴产业表现如何,也与此框架没有太大关联。典型的两次紫色箭头的模式中,都是股份行、白酒、互联网的主升浪,但是16-17年除了顺周期的消费电子和安防以外,创业板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而20年创业板指跑赢沪深300超过30%,军工、半导体、新能源、CXO等新兴产业机会众多。 三、在此框架中,当前位置如何衡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是什么? 1、根据目前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今年大概率还是一个中美共振去库存的阶段。国内库存位置是过去十年的中枢,按斜率来看,可能还需要2-3个季度见底;而美国库存周期的位置更高,尤其是零售商、批发商的库存处于历史高位,23年整年不论是否经济衰退,大概率都是一个去库存的阶段。因此,2023年经济大概率是中美共振去库存下的弱复苏,类似于13和19年,出口一般,拖累制造业、就业,最终也掣肘消费。 2、23年的走势应该是类似于13年和19年,走绿色箭头的模式,向上的beta可能不足以突破股债收益差的均值。空间判断:目前股债收益差在-1X标准差位置,距离均值也就是向上空间还有一个标准差左右。如果假设利率同时上升10~20BP,对应的指数可能还有11.4%~17.7%的向上空间。 3、这其中的变数在于,每年11-12月,大家会开始提前展望下一年的经济情况,如果到了23年末,我们观察到中美库存周期都降到了比较低的位置,那么大家就可能提前展望24年中美有可能形成共振补库存,对应经济可能有强复苏,类似于16-17年、20年的紫色箭头模式,那么年底股债收益差就可能会突破均值进一步往上。但如果年底的时候,美国库存只下降到一半的位置,那么就暂时不能对24年的共振补库存有太高的期待。 四、 哪些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空间会大一些? 1、我们在报告《总量经济强相关板块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少估值空间?》有提到各行业的行业龙头的估值空间。本质是因为我们认为23年总量经济可能比较难有大的弹性,对应的是绿色箭头的模式,对于传统总量强相关性的行业来说,估值中枢及位置就比较重要。 2、目前总量经济强相关的行业估值位置有很大差异,消费场景修复相关的行业率先修复,到了估值中枢的位置;而和复工复产相关的行业,大多是靠后修复的,距离估值中枢仍然还有一定位置。 3、但不同的复工复产行业是否能够回到估值中枢,也有很大差异:以基建地产链为例,近两年拿地偏少,新开工相关的行业可能会相对疲软,大概率是回不到估值中枢;而和基建相关(去年基建施工端偏慢),竣工端(房地产保交楼)仍有较大可能回到估值中枢。需要注意的是,竣工端可能也只能看估值修复,业绩持续性确定性不强,本质还是前两年拿地偏少,竣工端业绩没有可持续性。 4、如果近期部分行业进行调整,则满足以下条件的周期品,可能具有价格弹性,存在后续投资机会:(1)价格绝对水平位置比较低;(2)周期品库存比较低;(3)没有新增产能。具备这样特点的行业主要有:电解铝、磷化工、铜、浮法玻璃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国内外不可预测事件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 当前位置如何度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又是什么? 》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05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许向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赵 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吴黎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 余可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特别提示: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天风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刘晨明 所长助理、策略首席。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9年从业经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先后就职于华泰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财经》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19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0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奖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上证报最佳投资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工学学士;先后任职于广证恒生、中银国际和天风证券从事行业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财务分析、行业比较等。 许向真 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学士,主要负责国内外政策跟踪、流动性和专题研究。 赵阳 伯明翰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学与行政管理双学士,先后任职于首创证券、天风证券从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负责专题研究、行业配置及科创板研究。 吴黎艳 武汉大学会计硕士,会计学学士。2018年7月加入天风策略团队。主要覆盖流动性、机构持仓分析、专题研究等。 余可骋 澳洲国立大学金融硕士,澳门大学会计学学士,曾从事地产行业研究。目前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和行业比较。 逸昕 澳洲国立大学统计硕士,曾从事宏观与金融工程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策略专题。 陈振威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兼具内外资策略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行业比较与资产配置。 附:天风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