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地产销售能否持续复苏?

地产销售能否持续复苏?

作者:微信公众号【如说地产】/ 发布时间:2023-03-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地产销售能否持续复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引言 不少投资者朋友在讨论今年的行情时,基本是有一个相对较为一致的判断,经济增速要完成,支柱产业房地产必须要稳。如果地产稳不住,行业风险外溢,信用收缩将会进一步压制内需,对消费股、成长股影响显而易见。但是不是一定能稳住?也存在不确定性,毕竟到现在为止“房住不炒”的帽子也还是没摘、核心城市的限价也依然没松动,承载房屋金融属性的不动产目前缺乏积极向上的价格信号。 那么近期房地产销售成色到底如何呢,后续会怎么样? 2月的销售确实在好转, 但依然远远不够! 1 2月销售的好转更多是基于1月太差,1月有多差? 比如,楼市风向标深圳在2023年1月新商品住宅仅成交1628套,不仅大幅低于过去12年每年的月平均值(2015年最高5525套、2011年最低2636套),也是自新冠病毒疫情以来(剔除2020年2月)的最低值! 单个样板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找21个重点城市看看: 以21年1月为基数100,四个一线城市在22年1月下跌32%,到23年1月,再次同比下跌33%!! 一线城市因为春节有人口大幅流出的现象?那以10个三四线为主的城市为样板观察: 同样以21年1月为基数,10个三四线为主的城市样板平均销量在22年1月下跌39%,到23年1月,再次同比下跌40%!! 2 2月新房市场好转的只是环比1月的微弱改善。 而且一线城市改善程度弱,以上海为例,2022年2月住宅成交约10500套,环比还是负增长,仅广州、深圳环比表现略强。 其他中心城市和较强的被辐射城市和单列市2月的销量环比增长平均在30%左右,武汉、佛山、南京、青岛、宁波、济南、惠州等2月销量环比恢复程度较为明显。 另外,从成交套数的规模看大部分城市还未恢复到2022年月平均值的水平。 以某一线城市为例,新房销量绝对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套,来源Wind) 3 拿地缺口导致的供不应求在今年出现? 可能性不大! 从可售资源看,今年或今年下半年出现“供不应求”,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首先,从可售库存看,量还是很大,去化周期依然较长,即便不算政府保障性住房口径在内。 截止到2023年2月底,广州可售商品住宅10.7万套,按过去6个月平均销量测算去化周期在21个月;北京可售商品住宅9.4万套,按过去6个月平均销量测算去化周期在16个月;深圳可售商品住宅在3.8万套,按过去6个月平均销量测算去化周期在14个月。而根据历史经验,在去化率低于六个月的时候,供应端惜售需求端抢房才较为明显。 十大重点城市新房库存的平均值依然处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高位。 (10样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套数平均值/套,来源Wind) 其次,从潜在货源的角度,开发商去年销售很差,导致延后到今年上市的潜在资源依然不少。 去年房企的销售极少数是增长,大部分国央企、混合制房企、龙头民营房企、出险和未出险房企的销售跌幅都很显著,原因显然不是供应不足而是需求不振,不少开发商延后了本应在去年下半年推向市场的可售资源,这部分可能会在今年形成额外的供应量。尽管去年拿地明显降低,但对供给的影响并没那么快。 再次,对于中心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新房由于价格波动的刚性,对市场回暖导致的需求吸纳不及二手房,不少二手业主增大挂牌量但不上调价格,潜在增大了对需求的匹配性,对新房而言并不友好。 4 二手房回暖更为明显,因为定价和选择更为自由!对很多人来讲,是卖房的好时机,不用怎么担心买方进一步压价就能成交! 比如在二手房市场,上周1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约两成,同比接近翻倍,延续此前的快速复苏趋势,2月累计同比增幅约七成;在带看量提升的带动下,2月中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挂牌价格指数平均略微增长0.5%,挂牌房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城市售房者价格预期边际上出现小幅修复。 当前,对房地产销售而言,从预期层面并未形成一致向好,分歧不在于会不会反弹,而在于对于反弹后续的持续性存在明显分歧。 有人从政策导向出发,认为今年经济维持一定增长的基础是房地产确定性的复苏,对中央政策能快速起效比较乐观;但有人从此轮地产危机的根源性出发,认为底层逻辑和诱因均未看到明显的扭转,这种情况下很难看到持续的销售回升。对市场预期的不一致,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销售持续向好的势头。 这不,地方政府也要开始抢跑市场了? 据悉,2月28日深圳市2023年首批可售型人才房发布配售通告。据相关公告,本批次配售房源共2279套,分别来自深铁熙府、安居同乐馨苑两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认购本批次住房,按照申请家庭资格条件分为第一队列和第二队列,第二队列申请条件较前批次人才房有所放松,具体体现为:一是降低了未婚购买可售人才房的年龄限制门槛,由35周岁下调为30周岁;二是放宽了对共同申请人的户籍要求,主申请人为深户,非深户的孩子和配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放宽了三房的申请条件。 感谢关注,欢迎交流!(微信hzz7642)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