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数据开门红,A股重心会上移吗?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信贷数据开门红,A股重心会上移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各大板块怎么看? 消费板块 当前整体消费估值水平来到一年期和三年期的中枢水平,估值修复的逻辑告一段落,进入到业绩兑现的阶段。目前观察到的信号比较乐观,以大家最关心的白酒为例,后续需要观察到核心单品的批价向上才能支撑一波比较明显的上涨,重点白酒厂商批价企稳向上是核心观察点和信号。建议关注消费板块。 非银金融 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注册制落地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进入“快车道”。展望2023年,稳增长政策优化、宏观经济复苏、流动性合理充裕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风险资产表现有望改善,对证券行业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助力景气回升。 计算机 可以关注这三大产业的投资机会: 1)数字经济。按照国家要求,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要持续提升,必须保证数字经济每年复合增速超过10%。目前,数字经济板块公司覆盖较多,无论是老的龙头公司还是新上市的公司,大部分仍然处于低估值、或低预期、或低市值,随着数字经济未来几年持续发展,或将在细分领域出现业绩估值双升的投资机会。 2)自主可控。该领域需求不依赖于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的变化,政府保障安全发展的决心促使信创产业订单持续兑现,景气度得到确认,业绩高增长的信创公司将消化估值,特别是国企改革预期下部分公司做大做强的战略规划将进一步拓展市值空间。 3)人工智能。过去十年AI在垂直领域的弱AI型应用不断成熟,如今正在向通用类和强AI型应用加速创新,其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都是之前的10倍以上。所以在计算机行业AI+所掀起的投资机会才刚刚开始。 近期A股市场演绎了明显的春节效应,节前由于疫情缓解、经济预期改善,市场大盘蓝筹风格明显,尤其上证50和类消费占优;后续随着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市场开始憧憬新的高增长,中小成长风格利空落地后有望回归。 展望A股未来,1月信贷数据超预期,企业信贷是主力,实体需求有支撑;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居民部门融资尚未看到改善迹象。一方面,历史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对A股市场具有短期提振作用,成长风格指数多取得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结合1月的中观数据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复苏仍处于观察和待验证阶段,预计在获得更多经济强复苏和高信贷可持续证据之前市场仍会演绎成长风格。我们在A股市场配置上重点关注: 1、2月受益于流动性充裕的成长方向如计算机、医药、电子以及后续可能有更多相关政策利好的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安全等; 2、受益经济复苏叠加政策发力的线下消费领域如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等。 美国1月CPI同比下降但环比仍上涨,美联储加息进程总体趋缓但尚未结束,美股波动加大。目前沪指3300处资金观望态度明显,指数上涨动能不足,市场风格分化加剧。外资买入力度明显趋弱,北向资金近两周多为净流出,内资偏谨慎,两融数据逐渐温和。政策面不断催化大消费及信创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局部板块热度不减,资金博弈特征较为明显。但信贷数据开门红反映出经济修复初步效果与政策支持力度,随着信心的逐渐修复,大指数有望在震荡中重心延续上移趋势。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均有所下跌,板块上,通信、传媒、环保领涨,有色金属、煤炭、非银金融下跌。 国内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等。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此外,全面注册制下,投资端改革也将加速,中长线资金的“压舱石”作用也愈发凸显,也将推动提高险资、年金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海外方面,本周美股出现调整主要是之前对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纠偏。多位联储官员近日重申联储货币政策指引,再度引发美债利率上行。此外,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后,科技企业纷纷缩减开支,大规模裁员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美国就业市场。 资金层面,南向本周持续流出但相比于节后第一周大幅收敛,内资整体调仓可能趋于尾声。主动型外资保持净流入,受美元指数边际走强等因素影响被动型外资对港股本周转为净流出。我们将紧跟行业与公司盈利变化。 上周市场概况 上周上证50跌1.01%,沪深300跌0.85%,中证1000涨0.73%,国证2000涨0.98%,整体上呈现出中小盘优于大盘的走势。行业间及板块内部轮动加剧,主题方面CHATGPT、AIGC关注持续升温,带动通信、传媒板块领涨市场,但个股表现极端分化,周期、非银表现相对弱。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外资短期流入有所放缓。 多关注后续个股α的机会 整体而言,虽然消费短期有所调整,不过更多是由于节前的大幅上涨所致。美国非农数据、禁酒令等消息更多还是扰动项,正好借着一些短期“负面”消息进行良性回调。从估值角度而言,目前消费只是完成了第一波β的估值修复,短期回调后估值并不算高,在内需发力的主基调下,尽管市场对复苏的高度有分歧,但是复苏的方向确定无疑,随着后续个股业绩的逐步兑现以及估值的消化,消费后续不会缺少机会。选股层面,我们认为在第一波估值修复完成后,个股后续的表现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也正如之前周评《预期修复渐入尾声》中提及的,对于预期高、位置高的方向可能需要保持谨慎,市场关注度较低且在疫情中盈利能力受损更严重的非龙头标的在行业恢复后或将产生更大弹性。
近期各大板块怎么看? 消费板块 当前整体消费估值水平来到一年期和三年期的中枢水平,估值修复的逻辑告一段落,进入到业绩兑现的阶段。目前观察到的信号比较乐观,以大家最关心的白酒为例,后续需要观察到核心单品的批价向上才能支撑一波比较明显的上涨,重点白酒厂商批价企稳向上是核心观察点和信号。建议关注消费板块。 非银金融 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注册制落地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进入“快车道”。展望2023年,稳增长政策优化、宏观经济复苏、流动性合理充裕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风险资产表现有望改善,对证券行业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助力景气回升。 计算机 可以关注这三大产业的投资机会: 1)数字经济。按照国家要求,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比例要持续提升,必须保证数字经济每年复合增速超过10%。目前,数字经济板块公司覆盖较多,无论是老的龙头公司还是新上市的公司,大部分仍然处于低估值、或低预期、或低市值,随着数字经济未来几年持续发展,或将在细分领域出现业绩估值双升的投资机会。 2)自主可控。该领域需求不依赖于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的变化,政府保障安全发展的决心促使信创产业订单持续兑现,景气度得到确认,业绩高增长的信创公司将消化估值,特别是国企改革预期下部分公司做大做强的战略规划将进一步拓展市值空间。 3)人工智能。过去十年AI在垂直领域的弱AI型应用不断成熟,如今正在向通用类和强AI型应用加速创新,其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都是之前的10倍以上。所以在计算机行业AI+所掀起的投资机会才刚刚开始。 近期A股市场演绎了明显的春节效应,节前由于疫情缓解、经济预期改善,市场大盘蓝筹风格明显,尤其上证50和类消费占优;后续随着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市场开始憧憬新的高增长,中小成长风格利空落地后有望回归。 展望A股未来,1月信贷数据超预期,企业信贷是主力,实体需求有支撑;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居民部门融资尚未看到改善迹象。一方面,历史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对A股市场具有短期提振作用,成长风格指数多取得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结合1月的中观数据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复苏仍处于观察和待验证阶段,预计在获得更多经济强复苏和高信贷可持续证据之前市场仍会演绎成长风格。我们在A股市场配置上重点关注: 1、2月受益于流动性充裕的成长方向如计算机、医药、电子以及后续可能有更多相关政策利好的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安全等; 2、受益经济复苏叠加政策发力的线下消费领域如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等。 美国1月CPI同比下降但环比仍上涨,美联储加息进程总体趋缓但尚未结束,美股波动加大。目前沪指3300处资金观望态度明显,指数上涨动能不足,市场风格分化加剧。外资买入力度明显趋弱,北向资金近两周多为净流出,内资偏谨慎,两融数据逐渐温和。政策面不断催化大消费及信创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局部板块热度不减,资金博弈特征较为明显。但信贷数据开门红反映出经济修复初步效果与政策支持力度,随着信心的逐渐修复,大指数有望在震荡中重心延续上移趋势。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均有所下跌,板块上,通信、传媒、环保领涨,有色金属、煤炭、非银金融下跌。 国内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等。目标是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此外,全面注册制下,投资端改革也将加速,中长线资金的“压舱石”作用也愈发凸显,也将推动提高险资、年金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海外方面,本周美股出现调整主要是之前对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纠偏。多位联储官员近日重申联储货币政策指引,再度引发美债利率上行。此外,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后,科技企业纷纷缩减开支,大规模裁员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美国就业市场。 资金层面,南向本周持续流出但相比于节后第一周大幅收敛,内资整体调仓可能趋于尾声。主动型外资保持净流入,受美元指数边际走强等因素影响被动型外资对港股本周转为净流出。我们将紧跟行业与公司盈利变化。 上周市场概况 上周上证50跌1.01%,沪深300跌0.85%,中证1000涨0.73%,国证2000涨0.98%,整体上呈现出中小盘优于大盘的走势。行业间及板块内部轮动加剧,主题方面CHATGPT、AIGC关注持续升温,带动通信、传媒板块领涨市场,但个股表现极端分化,周期、非银表现相对弱。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外资短期流入有所放缓。 多关注后续个股α的机会 整体而言,虽然消费短期有所调整,不过更多是由于节前的大幅上涨所致。美国非农数据、禁酒令等消息更多还是扰动项,正好借着一些短期“负面”消息进行良性回调。从估值角度而言,目前消费只是完成了第一波β的估值修复,短期回调后估值并不算高,在内需发力的主基调下,尽管市场对复苏的高度有分歧,但是复苏的方向确定无疑,随着后续个股业绩的逐步兑现以及估值的消化,消费后续不会缺少机会。选股层面,我们认为在第一波估值修复完成后,个股后续的表现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也正如之前周评《预期修复渐入尾声》中提及的,对于预期高、位置高的方向可能需要保持谨慎,市场关注度较低且在疫情中盈利能力受损更严重的非龙头标的在行业恢复后或将产生更大弹性。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