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计算机 · ChatGPT系列:关注ChatGPT四大应用主线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 | 计算机 · ChatGPT系列:关注ChatGPT四大应用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2)服务型AI应用升级。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有望进一步带动AI产业景气周期来临。ChatGPT的应用有望沿着独立工具、嵌入生产工具、融合服务应用、垂直领域赋能四大主线持续推进。 核心观点 生成式AI+文本实现突破,多领域实现应用 Transformer架构+RLHF推动了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突破。从效果看,ChatGPT实现了在逻辑性、表述自然性等多方面的突破。从应用层面看,基于NLP领域的突破,在生成式AI+文本相关领域首先得到应用。目前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服务性工作(搜索引擎、客服等)、生产性工作(代码、文书、文案、艺术作品创作等)领域。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有望沿着独立工具、嵌入生产工具、融合服务应用、垂直领域赋能四大主线持续推进。 巨头持续发力布局,关注生产性应用突破 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其旗下所有产品将与ChatGPT全面整合,包括Bing搜索引擎、Office套件、Azure云服务及Teams通讯工具。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则实现了生成型AI在生产应用领域的突破,展现出在代码、文书、报告撰写等创意生产领域的应用潜力;2)服务型AI应用升级:除去生产性应用,在服务性应用领域,如搜索引擎、客服等领域,ChatGPT则不局限于在现有信息中进行搜索展示,而是进一步的组织内容,使服务型AI应用逐步向生产型AI应用转变。 基于信息处理能力,有望沿四大应用主线推广 据OpenAI官网,从ChatGPT的功能看,当前已经基于文本生成能力,衍生出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代码撰写、文书撰写、翻译、文艺创作、非结构化数据解析等。我们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分别是:1)独立工具型应用,实现特定功能;2)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3)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4)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 多环节共同参与,AI产业或迎景气周期 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有望进一步带动AI产业景气周期来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 ChatGPT实现生成式AI+文本突破,多领域应用 Transformer架构+RLHF助ChatGPT实现突破。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一般机器模型到深度学习算法,再到两阶段预训练模型的演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预训练模型均采用Transformer架构,分别为GPT及BERT,BERT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语言理解,GPT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语言生成。随着GPT模型不断迭代,训练参数量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人工反馈增强学习(RLHF)方法加入使GPT3.5通过更少的参数实现了更好的效果。基于GPT3.5,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方面实现了在逻辑性、表述自然性等多方面的突破。 生成式AI+文本领域在创意、服务、生产领域得到应用。AI技术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处理等。由于不同领域处理任务的特点不同,如时间顺序是否重要,是否具有固定模式,因此不同领域所侧重采用的模型结构有所差异。从应用层面看,基于NLP领域的突破,在生成式AI+文本相关领域首先得到应用。目前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服务性工作(搜索引擎、客服等)、生产性工作(代码、文书、文案、艺术作品创作等)领域。 巨头布局,关注生产性应用的突破 国内外巨头持续发力布局AIGC,关注生产性应用突破。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AI可分为分析型AI及生成型AI,其中分析型AI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在智能营销、智慧工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则实现了生成型AI在生产应用领域的突破,展现出在代码、文书、报告撰写等创意生产领域的应用潜力;2)服务型AI应用升级:除去生产性应用,在服务性应用领域,如搜索引擎、客服等领域,ChatGPT为代表的产品则不局限于在现有信息中进行搜索展示,而是进一步的组织内容,使服务型AI应用逐步向生产型AI应用转变。 微软全线产品将整合OpenAI能力,生产性应用或持续突破 微软有望实现和OpenAI的深度融合。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其旗下所有产品将实现与ChatGPT的全面整合,包括Bing搜索引擎、Office套件(包含Word、PPT、Excel)、Azure云服务以及Teams通讯工具。并且,微软还将向其云计算客户推广包括ChatGPT在内的OpenAI的技术。微软在生产力产品方面有涵盖从通用办公到业务软件,从基础云服务到顶层应用的丰富产品矩阵,本节通过对微软AI+应用的梳理,进一步分析AIGC的生产性应用潜力。 AI+搜索 新版必应和Edge浏览器开启用户全新体验。2023年2月8日,微软以有限预览的形式发布了全新版本的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这两款产品均融合了OpenAI技术。微软把基于搜索数据的聊天直接整合到搜索中,为用户开启了全新的网络交互体验。新版必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搜索框,支持输入最多1000个字符以帮助用户进行更加精准的搜索。不同于传统的搜索引擎提供相关链接列表供用户选择,必应直接提供给用户一个明确的、经过概括总结的答案;根据必应提供的答案,用户可以提出后续问题并获得个性化回复。同时,根据用户的想法和提示,必应能够帮助用户撰写诗、邮件、故事、推文等创造性内容。 更强大的Prometheus模型支持必应全新的搜索业务。微软在必应搜索引擎中使用了Prometheus模型,这一模型针对搜索业务进行了定制,能够更好的发挥OpenAI模型的效果,实现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答案,并为这些答案的来源提供了说明,使用户可以查看到答案的来源链接。不同于仅受到2021年前的数据训练的ChatGPT机器人,通过必应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获得最新的实时信息。此外,Prometheus模型也进一步保障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AI+会议 Teams结合OpenAI,升级智能会议。2023年2月微软推出了基于OpenAI GPT-3.5模型的Teams Premium,提供 “智能回顾”功能,帮助员工减少用于会议记录的时间从而集中精力到更重要的事项。Teams Premium可以根据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任务列表,帮助参会人员随时了解后续事项;此外,它可以自动生成章节,并为参会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摘要(无论是否实际出席,如果会议中提到了参会者的名字,那么这位参会者将会获得个性化的时间轴标记,帮助其快速查看相关内容);用户还可以自定义设置建议发言人,从而方便在自动生成的会议纪要中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并且,Teams Premium支持40种不同语言的实时人工智能翻译。该服务的定价为每月10美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户可以以7美元/月的价格享受30%的折扣订阅该服务。 AI+销售 OpenAI融入Viva Sales,促进销售人员效率的提高。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旗下的Viva Sales(一个旨在改善销售人员体验的软件)将整合OpenAI技术,通过AI帮助销售人员提高销售效率。Viva Sales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生成推荐的电子邮件内容,包括回复询问、创建提案,以及提供与收件人相关的数据,从而减少销售人员编写电子邮件和搜索销售数据的时间。Viva Sales还可以提醒销售人员跟进潜在客户或客户,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电子邮件回复,提高回复效率。新功能强化了Outlook的对话智能功能,可以自动生成通话摘要、检测问题,计算关键绩效指标,提取操作项等。通过添加自动建议电子邮件内容,销售人员可以节省时间,专注于更重要的事项。 AI+办公软件 或将推动办公软件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微软拥有众多生产力工具产品,其中以Office为典型代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Office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辅助或协作创作。而随着ChatGPT在生成性任务领域的突破,我们认为有望向独立创作阶段推进。具体包括自动化写作、自动生成图表图形,通过创建有效提示,自动生成 Excel 公式和宏,或将推动生产力工具产品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AI+云服务 Azure OpenAI的正式发布。2021年11月微软推出了 Azure OpenAI 预览版,使客户可以利用大规模生成 AI 模型。包括Moveworks和毕马威在内的各种规模组织正在将 Azure OpenAI 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客户支持、定制服务,从数据中获取洞察。此外,Azure OpenAI 也为微软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例如:GitHub Copilot(帮助程序员编写代码的 AI 助手)、Power BI(利用 GPT-3 自动生成公式)、Microsoft Designer(帮助创作者构建内容)。2023年1月,Azure OpenAI 正式发布在微软全球 Azure 平台上。随着 Azure OpenAI 正式发布,更多企业可以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如 GPT-3.5、Codex 和 DALL-E2,创建创新应用。未来,用户可以通过 Azure OpenAI 快速访问 ChatGPT。 应用推演: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据OpenAI官网,从ChatGPT的功能看,当前已经基于文本生成能力,衍生出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代码撰写、文书撰写、翻译、文艺创作、非结构化数据解析等。展望ChatGPT的应用前景,我们认为有望沿着四条主线展开,分别是:1)独立工具型应用,实现特定功能;2)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3)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4)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 应用主线一:独立工具型,实现特定功能。ChatGPT作为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已有数据和信息生成多种形式的新的内容,在创造性工作的领域进行应用,目前生成式AI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成文本、图像、对话、音视频、代码、3D等。我们认为其应用的第一条主线为向独立工具型产品演化,针对垂直领域实现特定功能。在该主线下,或将基于当前的功能进一步产品化,从而实现细分功能的商业化落地。 应用主线二: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ChatGPT展现了在生成内容方面较强的潜力,而生产力工具产品是生成内容的重要工具。如以Office为代表的办公软件产品,以Adobe为代表的创意类生产产品等,均属于生产力工具的范畴。我们认为随着微软将旗下所有产品与ChatGPT的全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力产品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深入,或将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应用主线三: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在ChatGPT之前,AI技术在以智能客服为代表的服务型应用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所接收到的信息,检索答案库回答客户的问题,而ChatGPT为代表的应用表明AI技术不仅能够理解字面信息,还对字面背后的含义具备一定的理解力。我们认为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望与服务型应用进一步结合,或在金融、零售、教育、物流等服务场景内实现落地,而在相关服务场景内拥有良好布局的厂商有望发挥场景优势,首先推动相关技术的落地。 应用主线四: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在涉及专业知识的领域,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通过与搜索引擎结合能对专业信息进行汇总,检索,并附上来源,但模型本身在专业领域尚无法提供精准的回答,也无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更多的专业Know-how注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望在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垂直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应用实际落地需要多环节玩家共同参与。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数据(含专业知识Know-how)的累积,算力的支持,场景的迭代,应用的丰富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落地有望逐步加速。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下游需求释放节奏,若宏观经济波动较大,可能对相关企业收入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AI商业化落地受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用户等多因素共同影响,若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相关研报 研报:《关注ChatGPT四大应用主线》2023年2月13日 谢春生 S0570519080006 | BQZ938 你可能还感兴趣 华泰 | 计算机: ChatGPT深度拆解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2)服务型AI应用升级。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有望进一步带动AI产业景气周期来临。ChatGPT的应用有望沿着独立工具、嵌入生产工具、融合服务应用、垂直领域赋能四大主线持续推进。 核心观点 生成式AI+文本实现突破,多领域实现应用 Transformer架构+RLHF推动了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突破。从效果看,ChatGPT实现了在逻辑性、表述自然性等多方面的突破。从应用层面看,基于NLP领域的突破,在生成式AI+文本相关领域首先得到应用。目前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服务性工作(搜索引擎、客服等)、生产性工作(代码、文书、文案、艺术作品创作等)领域。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有望沿着独立工具、嵌入生产工具、融合服务应用、垂直领域赋能四大主线持续推进。 巨头持续发力布局,关注生产性应用突破 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其旗下所有产品将与ChatGPT全面整合,包括Bing搜索引擎、Office套件、Azure云服务及Teams通讯工具。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则实现了生成型AI在生产应用领域的突破,展现出在代码、文书、报告撰写等创意生产领域的应用潜力;2)服务型AI应用升级:除去生产性应用,在服务性应用领域,如搜索引擎、客服等领域,ChatGPT则不局限于在现有信息中进行搜索展示,而是进一步的组织内容,使服务型AI应用逐步向生产型AI应用转变。 基于信息处理能力,有望沿四大应用主线推广 据OpenAI官网,从ChatGPT的功能看,当前已经基于文本生成能力,衍生出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代码撰写、文书撰写、翻译、文艺创作、非结构化数据解析等。我们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分别是:1)独立工具型应用,实现特定功能;2)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3)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4)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 多环节共同参与,AI产业或迎景气周期 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有望进一步带动AI产业景气周期来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正文 ChatGPT实现生成式AI+文本突破,多领域应用 Transformer架构+RLHF助ChatGPT实现突破。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经历了从一般机器模型到深度学习算法,再到两阶段预训练模型的演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预训练模型均采用Transformer架构,分别为GPT及BERT,BERT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语言理解,GPT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语言生成。随着GPT模型不断迭代,训练参数量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人工反馈增强学习(RLHF)方法加入使GPT3.5通过更少的参数实现了更好的效果。基于GPT3.5,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方面实现了在逻辑性、表述自然性等多方面的突破。 生成式AI+文本领域在创意、服务、生产领域得到应用。AI技术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处理等。由于不同领域处理任务的特点不同,如时间顺序是否重要,是否具有固定模式,因此不同领域所侧重采用的模型结构有所差异。从应用层面看,基于NLP领域的突破,在生成式AI+文本相关领域首先得到应用。目前相关技术主要应用于服务性工作(搜索引擎、客服等)、生产性工作(代码、文书、文案、艺术作品创作等)领域。 巨头布局,关注生产性应用的突破 国内外巨头持续发力布局AIGC,关注生产性应用突破。相比过往的AI应用,我们认为ChatGPT的应用呈现出两大新特点:1)生产性应用+生成型AI的突破。AI可分为分析型AI及生成型AI,其中分析型AI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在智能营销、智慧工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则实现了生成型AI在生产应用领域的突破,展现出在代码、文书、报告撰写等创意生产领域的应用潜力;2)服务型AI应用升级:除去生产性应用,在服务性应用领域,如搜索引擎、客服等领域,ChatGPT为代表的产品则不局限于在现有信息中进行搜索展示,而是进一步的组织内容,使服务型AI应用逐步向生产型AI应用转变。 微软全线产品将整合OpenAI能力,生产性应用或持续突破 微软有望实现和OpenAI的深度融合。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其旗下所有产品将实现与ChatGPT的全面整合,包括Bing搜索引擎、Office套件(包含Word、PPT、Excel)、Azure云服务以及Teams通讯工具。并且,微软还将向其云计算客户推广包括ChatGPT在内的OpenAI的技术。微软在生产力产品方面有涵盖从通用办公到业务软件,从基础云服务到顶层应用的丰富产品矩阵,本节通过对微软AI+应用的梳理,进一步分析AIGC的生产性应用潜力。 AI+搜索 新版必应和Edge浏览器开启用户全新体验。2023年2月8日,微软以有限预览的形式发布了全新版本的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这两款产品均融合了OpenAI技术。微软把基于搜索数据的聊天直接整合到搜索中,为用户开启了全新的网络交互体验。新版必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搜索框,支持输入最多1000个字符以帮助用户进行更加精准的搜索。不同于传统的搜索引擎提供相关链接列表供用户选择,必应直接提供给用户一个明确的、经过概括总结的答案;根据必应提供的答案,用户可以提出后续问题并获得个性化回复。同时,根据用户的想法和提示,必应能够帮助用户撰写诗、邮件、故事、推文等创造性内容。 更强大的Prometheus模型支持必应全新的搜索业务。微软在必应搜索引擎中使用了Prometheus模型,这一模型针对搜索业务进行了定制,能够更好的发挥OpenAI模型的效果,实现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答案,并为这些答案的来源提供了说明,使用户可以查看到答案的来源链接。不同于仅受到2021年前的数据训练的ChatGPT机器人,通过必应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获得最新的实时信息。此外,Prometheus模型也进一步保障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AI+会议 Teams结合OpenAI,升级智能会议。2023年2月微软推出了基于OpenAI GPT-3.5模型的Teams Premium,提供 “智能回顾”功能,帮助员工减少用于会议记录的时间从而集中精力到更重要的事项。Teams Premium可以根据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任务列表,帮助参会人员随时了解后续事项;此外,它可以自动生成章节,并为参会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摘要(无论是否实际出席,如果会议中提到了参会者的名字,那么这位参会者将会获得个性化的时间轴标记,帮助其快速查看相关内容);用户还可以自定义设置建议发言人,从而方便在自动生成的会议纪要中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并且,Teams Premium支持40种不同语言的实时人工智能翻译。该服务的定价为每月10美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户可以以7美元/月的价格享受30%的折扣订阅该服务。 AI+销售 OpenAI融入Viva Sales,促进销售人员效率的提高。2023年2月2日,微软宣布旗下的Viva Sales(一个旨在改善销售人员体验的软件)将整合OpenAI技术,通过AI帮助销售人员提高销售效率。Viva Sales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生成推荐的电子邮件内容,包括回复询问、创建提案,以及提供与收件人相关的数据,从而减少销售人员编写电子邮件和搜索销售数据的时间。Viva Sales还可以提醒销售人员跟进潜在客户或客户,自动生成预设格式的电子邮件回复,提高回复效率。新功能强化了Outlook的对话智能功能,可以自动生成通话摘要、检测问题,计算关键绩效指标,提取操作项等。通过添加自动建议电子邮件内容,销售人员可以节省时间,专注于更重要的事项。 AI+办公软件 或将推动办公软件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微软拥有众多生产力工具产品,其中以Office为典型代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Office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辅助或协作创作。而随着ChatGPT在生成性任务领域的突破,我们认为有望向独立创作阶段推进。具体包括自动化写作、自动生成图表图形,通过创建有效提示,自动生成 Excel 公式和宏,或将推动生产力工具产品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AI+云服务 Azure OpenAI的正式发布。2021年11月微软推出了 Azure OpenAI 预览版,使客户可以利用大规模生成 AI 模型。包括Moveworks和毕马威在内的各种规模组织正在将 Azure OpenAI 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客户支持、定制服务,从数据中获取洞察。此外,Azure OpenAI 也为微软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例如:GitHub Copilot(帮助程序员编写代码的 AI 助手)、Power BI(利用 GPT-3 自动生成公式)、Microsoft Designer(帮助创作者构建内容)。2023年1月,Azure OpenAI 正式发布在微软全球 Azure 平台上。随着 Azure OpenAI 正式发布,更多企业可以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如 GPT-3.5、Codex 和 DALL-E2,创建创新应用。未来,用户可以通过 Azure OpenAI 快速访问 ChatGPT。 应用推演: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有望沿四条主线展开。据OpenAI官网,从ChatGPT的功能看,当前已经基于文本生成能力,衍生出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代码撰写、文书撰写、翻译、文艺创作、非结构化数据解析等。展望ChatGPT的应用前景,我们认为有望沿着四条主线展开,分别是:1)独立工具型应用,实现特定功能;2)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3)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4)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 应用主线一:独立工具型,实现特定功能。ChatGPT作为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已有数据和信息生成多种形式的新的内容,在创造性工作的领域进行应用,目前生成式AI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成文本、图像、对话、音视频、代码、3D等。我们认为其应用的第一条主线为向独立工具型产品演化,针对垂直领域实现特定功能。在该主线下,或将基于当前的功能进一步产品化,从而实现细分功能的商业化落地。 应用主线二:深度嵌入生产力工具,实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ChatGPT展现了在生成内容方面较强的潜力,而生产力工具产品是生成内容的重要工具。如以Office为代表的办公软件产品,以Adobe为代表的创意类生产产品等,均属于生产力工具的范畴。我们认为随着微软将旗下所有产品与ChatGPT的全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力产品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深入,或将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应用主线三:与服务型应用结合,发挥场景优势。在ChatGPT之前,AI技术在以智能客服为代表的服务型应用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所接收到的信息,检索答案库回答客户的问题,而ChatGPT为代表的应用表明AI技术不仅能够理解字面信息,还对字面背后的含义具备一定的理解力。我们认为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望与服务型应用进一步结合,或在金融、零售、教育、物流等服务场景内实现落地,而在相关服务场景内拥有良好布局的厂商有望发挥场景优势,首先推动相关技术的落地。 应用主线四:结合垂直领域Know-how,实现垂直领域赋能。在涉及专业知识的领域,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通过与搜索引擎结合能对专业信息进行汇总,检索,并附上来源,但模型本身在专业领域尚无法提供精准的回答,也无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更多的专业Know-how注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望在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垂直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应用实际落地需要多环节玩家共同参与。在AI应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应用的共同配合,我们认为ChatGPT的出现本质是算法环节的突破,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数据(含专业知识Know-how)的累积,算力的支持,场景的迭代,应用的丰富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落地有望逐步加速。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下游需求释放节奏,若宏观经济波动较大,可能对相关企业收入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AI商业化落地受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用户等多因素共同影响,若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相关研报 研报:《关注ChatGPT四大应用主线》2023年2月13日 谢春生 S0570519080006 | BQZ938 你可能还感兴趣 华泰 | 计算机: ChatGPT深度拆解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mainland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