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214】【行业】食品饮料、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电力设备【个股】骄成超声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214】【行业】食品饮料、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电力设备【个股】骄成超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30214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1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食品饮料: 22Q4基金持仓分析 白酒持仓环比略有下降 大众品持仓表现分化 投资要点 行业层面:重仓比例位居第一,环比略有下降。食品饮料板块重仓比例居行业第一,较2022Q3重仓环比下降0.75pct。2022Q4机构重仓市值3.10万亿,食品饮料板块重仓市值约4941.02亿,占全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15.26%,环比下降0.75pct,同比增加0.94pct,超配比例6.05%,食品饮料板块仍保持明显超配。 子板块层面:白酒板块持续超配,调味品重仓占比略有上升。重仓市值份额方面,Q4白酒板块占食品饮料重仓持股市值份额为86.15%,位居所有子板块第一。第二三名分别是乳品(4.17%)和啤酒(3.07%)。重仓占比变动方面,1)白酒板块:Q4重仓占比13.15%,环比下降0.76pct,超配比例6.67%。2022年10月底开始白酒板块反弹迅猛,白酒板块基金持仓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超配。2)啤酒板块:Q4基金重仓持股占比0.47%,环比减少0.01pct,超配比例0.18%。啤酒板块近年配置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调味品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0.23%,环比上升0.04pct,超配比例-0.59%,基金对调味品板块重仓持股比例略有上升。4)乳品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0.64%,环比下降0.14pct,超配比例0.17%。乳制品板块基金持仓主要集中在伊利股份。5)零食板块:Q4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0.06%,环比上升0.02pct,超配比例-0.08%,2021年以来零食板块重仓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价格带层面:高端白酒最受基金青睐,保持明显超配。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区域白酒2022Q4基金重仓持股占比分别为9.44%/1.74%/1.97%,环比变动-0.63pct/-0.10pct/-0.04pct,超配比例分别为4.61%/1.01%/1.10%,高端白酒仍保持明显超配。 公司层面:茅五泸仍为持仓核心,五粮液持仓占比有所增加。从持有基金数看,2022Q4五粮液持有基金数899,环比上升83家。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持有基金数分别为1830、782,分别环比下降236、50家;次高端酒企中,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持有基金数均有所上升,分别增加36、12、14家,仅山西汾酒持有基金数有所下降;区域酒企中,仅洋河股份、古井贡酒重仓持有基金数有所下降,分别环比减少19、37家,其余区域酒企持有基金数均有增加,其中金种子酒和顺鑫农业获得基金关注。从持股市值看,高端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市值占比位居前三,基金重仓持股市值份额占所有上市酒企的38.03%/17.73%/16.02%。2022Q4基金重仓占比分别为2.54%/1.18%/1.07%,分别环比-0.50pct/+0.04pct/-0.09pct;次高端酒企山西汾酒、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基金重仓比例分别为0.69%/0.12%/0.07%/0.00%,分别环比-0.16pct/+0.06pct/0.00pct/0.00pct;区域酒中,洋河股份和古井贡酒基金重仓比例为0.49%/0.39%,分别环比-0.04pct/-0.04pct,其余酒企变动不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及预期、食品饮料的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分析师 汤军、王颖洁) 国防军工: 非主战装备赛道持续活跃 军费增速预期扰动不改结构性机会 投资要点 上周行业波动脉络 2023/02/06-2023/02/12,军工(申万)涨跌幅为-0.41%,行业涨幅排名位居第21位。核心赛道军机产业链承压,下游主机厂跌幅区间(2-4)%,中游分系统跌幅区间(4-5)%,上游材料跌幅区间(2-7)%。相较之下,非主战装备赛道,尤其是军工信息化板块中诸多创业板标的持续表现较强,延续了自1月16日以来的基本面二三线的小市值标的活跃态势。 正确认识军费增速波动对行业影响 上周的结构性调整走势,主要反映的是近期市场关于军费增速或将调降的预期。如何正确认识军费增速波动,我们从4个方面展开: 1)当前我们处于新一代主力装备放量列装以及下一代装备密集研发进程中,基于补偿历史欠账,近三年军费增速温和提升是合理的;2022年全国多地受到强力疫情冲击,财政持续消耗,2023年各领域政府投入(包括军费)或将下修。 2)军费不是军工行业发展资金唯一来源,一二级资本市场是重要来源,倒逼提升资产质地、盈利上限有利于市值扩张。国家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以来,尤其是十三五后期开始,军工行业的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持续活跃,二级市场多个企业上市与增发融资,进入十四五,更多军工产业链链长实施了资产注入与股权激励,相关企业产品研发、产能建设、盈利能力,业绩释放意愿都得到整体性提升。未来,资本市场将成为军费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市值提升是有效利用市场资金的核心要素,也是必然逻辑。 3)军费增速下修不代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军费增速下修更多是影响市场的情绪,实际下修幅度有限,加之军费投入从来都是结构性的,首战即用的军机、导弹依然是倾斜分配的重点;同时,在新的大单采购制度下,实施主干供应目录,将配套进一步集中向头部企业,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可以快速降低,企业得以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新装备出口管制的放松,军贸市场的开拓,也从需求端成为助推行业成长的第二动力。 4)中长期看军费提升仍有较大空间。近半年以来,国际上多个国家提升军费增速及其所占GDP比重,日本要打开军工企业盈利上限,韩国要扶持军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全球军工领域投入都处于上升通道。不考虑疫情影响财政开支的短期影响,中长期我国军费增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去年我国军费增速占GDP比重仅为1.3%,与全球主要军事国家2%的水平差距较大。 近期可重点关注标的:基于对标改革逻辑,推荐核心赛道下游龙头主机厂:中航西飞、洪都航空。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行业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国企改革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非银金融: 行业保有量小幅下滑 天天基金表现稳定 事件:2023年2月1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2022年四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量前100家数据。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保有量小幅下滑,权益保有量小幅回升,债市波动致非货币保有量小幅下滑: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Q4市场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2022Q3/同比2021Q4分别-2.09%/+1.83%至26.03万亿元,其中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同比分别+4.48%/-13.41%至7.48万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同比分别-2.03%/-3.23%至15.58万亿元。债券基金净值下降明显,2022年12月份债券基金净值总额4.27万亿元,较2022Q3/2021Q4分别-17.69%/+4.26%,债券基金在22Q3/Q4分别占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的32.66%/27.43%,我们预计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债券市场波动。 行业保有量集中度持续下降,头部机构格局相对稳定:①权益基金CR100较2022Q3/2021Q4分别-4.15pct/+0.77pct至75.61%,CR10较2022Q3/2021Q4分别-3.07pct/-4.20pct至44.13%;非货币基金CR100较2022Q3/2021Q4分别-1.14pct/-0.32pct至51.41%,CR10较2022Q3/2021Q4分别-0.78pct/-2.93pct至29.81%,头部集中度有所下滑。②中信证券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较2022Q3分别+31.81%/+30.79%至1417/1733亿元,市占率分别-0.62pct/-.012pct至1.90%/1.11%,兴业银行非货币保有量环比+33.94%,中国人寿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环比分别+43.42%/+45.22%,我们预计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统计口径的调整。③招行、蚂蚁、天天、工行、建行权益基金保有量仍居行业前五位(6204/5712/4657/4383/3327亿元),权益基金保有量CR5为32.48%(较2022Q3/2021Q4分别-1.88pct/-2.23pct),头部格局相对稳定。 银行系权益占比继续下降,券商系权益、非货币保有量环比增速稳健:①银行系仍然占据权益类/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首位,CR10中银行系分别占据6/7席,CR30中均占据14席,但CR100中银行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环比-5.82%/-1.02%至2.89/3.90万亿元,分别占CR100比重为51.16%/48.69%(较2022Q3分别-3.16pct/-0.50pct);②券商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稳健增长,CR100中券商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分别环比+7.07%/+4.34%至1.25/1.43万亿元,占CR100比重为22.14%/17.86%(较2022Q3分别+1.67pct/+1.47pct)。③CR100中第三方代销平台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规模分别环比+1.52%/-13.12%至1.45/2.60万亿元,分别占CR100比重为25.67%/32.54%(较2022Q3分别+0.64pct/-3.33pct);保险系权益/非货币基金环比+39.52%/+41.19%,占CR100比重为1.04%/0.92%(较2022Q3均+0.30pct),我们预计变化主要原因为保有量基数较小。 天天基金权益规模稳定增长,CR100比重继续提升:天天基金权益基金保有量较2022Q3/2021Q4分别+2.33%/-13.29%至4,657亿元,增长高于招行与蚂蚁(分别较2022Q3-1.38%/+0.69%),市占率为6.23%(较2022Q3/2021Q4分别-0.13pct/+0.01pct);天天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较2022Q3/2021Q4分别-6.84%/-13.26%至5,845亿元,市占率为3.75%(较2022Q3/2021Q4分别-0.20pct/-0.44pct)。TOP3头部机构中,天天基金权益规模环比+2.33%,权益市占率-0.13pct,权益CR100比重+0.26pct,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成长性优于招行及蚂蚁。 投资建议:整体而言,我们认为2023年将是财富管理大年,基金净值及净申购都会迎来增长,我们推荐东方财富、广发证券,建议关注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风险提示:1)国内宏观经济下行;2)金融监管趋严影响行业发展;3)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葛玉翔) 电力设备: 1月为销售淡季 销量基本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汽协口径,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渗透率25%。1月电动车产量为42.5万辆,同环比-7%/-47%。 插混车型增长强劲,纯电中B/C级车份额大幅提升。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8.9万辆,同环比-7%/-48%,渗透率27%,环比-6.9 pct。纯电乘用车1月销量27.2万辆,同环比-20%/-52%,占比70%,环比-5pct:其中A00级销量3.4万辆,同环比-69%/-77%,占比13%,环比-13.9pct;A0级销量6.9万辆,同环比+36%/-37%,占比25%,环比+5.9pct;A级销量5.9万辆,同环比-21%/-62%,占比22%,环比-5.6pct;B/C级销量11.0万辆,同环比+7%/-27%,占比40%,环比+13.6pct。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11.7万辆,同环比+48%/-37%,占新能源车销量比例30%,环比+5pct。 特斯拉降价驱动下销量逆势向上,豪华车企销量同比增长。1月自主车企销25.13万辆,同环比-3%/-55%,市占率65%,环比-9.5pct,批发电动化率39%;1月特斯拉销6.61万辆,同环比+10%/+18%,市占率17%,环比+9.5pct;1月新势力销4.37万辆,同环比-32%/-51%,市占率11%,环比-0.7pct;合资车企1月销1.44万辆,同环比-43%/-56%,市占率4%,环比-0.6pct,批发电动化率2%;豪华车企1月销1.33万辆,同环比+33%/-16%,市占率3%,环比+1.3pct,批发电动化率35%。 比亚迪销量稳居第一,特斯拉销量显著回升,新势力中理想表现亮眼。1月比亚迪销量15.02万辆,同环比+61%/-36%,占比39%;特斯拉中国销6.61万辆,同环比+10%/+18%,占比17%;长安汽车销2.50万辆,同环比+153%/-36%,占比6%;上汽乘用车销1.82万辆,同环比+26%/-41%,占比5%;吉利汽车销1.10万辆,同环比-35%/-75%,占比3%;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销1.51万辆,同环比+23%/-29%,占比4%;蔚来销0.85万辆,同环比-12%/-46%;哪吒汽车销0.60万辆,同环比-45%/-23%,占比2%;小鹏汽车销0.52万辆,同环比-60%/-54%,占比1%。 投资建议: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基本符合预期。特斯拉引发降价潮,3-4月预计车企订单/销量恢复,我们预计23年销量有望达950万辆,同增38%。全面看好电动车板块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盈利向上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关注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格局较好、盈利稳定的龙头:结构件(科达利)、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尚太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铝箔(关注鼎胜新材);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低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关注多氟多)、铁锂(德方纳米)、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科技,关注厦钨新能)、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骄成超声(688392) 超声波滚焊设备乘风启航 耗材模式反哺平台化拓扩 投资要点 绑定核心大客户,乘国产替代化之风,市占率快速上升。公司主攻超声波焊接、裁切设备和配件领域,核心骨干来自上交机械系,技术背景深厚,战略发展定位精确,2016年前瞻布局新能源赛道,引领超声波技术的国产替代。超声波设备技术壁垒高,对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要求极高,早期被国外垄断,设备报价昂贵,生产拿货周期长,响应慢维护难,而骄成凭借过硬技术研发、更高的产品性价比、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认可。公司紧跟客户痛点和需求,率先开发超声波焊接监控一体机,赢得核心大客户高度认可。公司产品目前在宁德时代、比亚迪新增产线上采购占比均超50%,并已大批量供货中创新航、国轩,小批量供货亿纬、蜂巢,签订欣旺达和孚能批量订单,客户资源丰富优质且黏性强,产品盈利水平好。我们预计公司超声焊设备国内市占率21、22年在30%、40%左右,23年升至40-50%,市占率快速提升。 复合铜箔量产在即,超声波滚焊设备打开增量空间。复合集流体理论上兼具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优势,可部分替代传统铜/铝箔,23年下半年预计批量量产,25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但由于高分子层绝缘,传统焊接不适用于复合集流体。公司首创电池超声波滚焊机,突破复合集流体焊接瓶颈,且短期竞争对手实现量产较难,目前已斩获宁德24年底前独供协议。复合铜箔单极滚焊设备单GWh价值量约400-500万,焊接站超1000万,我们预计23、25年全球复合铜箔需求为18、258GWh,测算得超声波滚焊机 23、25年市场空间2、15亿元,若纯供超声波焊接站,对应市场空间3、21亿元,若焊铜箔、铝箔双极,超声波滚焊机价值量有望翻番,开拓公司新增长空间。 耗材模式打造持续现金流,反哺超声波平台持续发展。由于超声波高频振动和摩擦的原理,发生器、换能器、焊头等设备配件损耗高,需要定期更换。因此耗材模式可以实现长期持续的收益,反哺超声波平台持续发展。21年公司营收3.7亿,同增40%,其中耗材贡献0.6亿元,占比16.3%,我们预计25年超声焊设备+配件市场空间达81亿元,其中配件16亿元。盈利方面,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49.1%,其中超声焊设备和配件毛利率分别为50.6%和51.6%,处于行业较高水平,随零部件自供比例不断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上行。耗材模式打造稳定优质的现金流,反哺“超声波+”平台化发展,IGBT+线束领域已通过核心客户验证,实现下游订单突破,同时布局键合机与医美医疗领域,第二增长曲线轮廓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5.19/ 7.27/12.86亿,同比+40.1%/+40.1%/+76.8%;归母净利润1.10/1.82/3.56亿元,同比+58.8%/+65.7%/+95.2%,对应EPS 1.34/2.22/4.34 元。考虑到公司超声波滚焊设备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叠加公司独家首创技术加持,2023-2025年公司业务确定性较高,未来线束+IGBT订单放量助推公司进一步向上,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2024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17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2)大客户合作未能顺利推进;3)重要零部件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4)新技术替代。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30214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1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食品饮料: 22Q4基金持仓分析 白酒持仓环比略有下降 大众品持仓表现分化 投资要点 行业层面:重仓比例位居第一,环比略有下降。食品饮料板块重仓比例居行业第一,较2022Q3重仓环比下降0.75pct。2022Q4机构重仓市值3.10万亿,食品饮料板块重仓市值约4941.02亿,占全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15.26%,环比下降0.75pct,同比增加0.94pct,超配比例6.05%,食品饮料板块仍保持明显超配。 子板块层面:白酒板块持续超配,调味品重仓占比略有上升。重仓市值份额方面,Q4白酒板块占食品饮料重仓持股市值份额为86.15%,位居所有子板块第一。第二三名分别是乳品(4.17%)和啤酒(3.07%)。重仓占比变动方面,1)白酒板块:Q4重仓占比13.15%,环比下降0.76pct,超配比例6.67%。2022年10月底开始白酒板块反弹迅猛,白酒板块基金持仓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超配。2)啤酒板块:Q4基金重仓持股占比0.47%,环比减少0.01pct,超配比例0.18%。啤酒板块近年配置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调味品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0.23%,环比上升0.04pct,超配比例-0.59%,基金对调味品板块重仓持股比例略有上升。4)乳品板块:Q4基金持仓占比0.64%,环比下降0.14pct,超配比例0.17%。乳制品板块基金持仓主要集中在伊利股份。5)零食板块:Q4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0.06%,环比上升0.02pct,超配比例-0.08%,2021年以来零食板块重仓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价格带层面:高端白酒最受基金青睐,保持明显超配。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区域白酒2022Q4基金重仓持股占比分别为9.44%/1.74%/1.97%,环比变动-0.63pct/-0.10pct/-0.04pct,超配比例分别为4.61%/1.01%/1.10%,高端白酒仍保持明显超配。 公司层面:茅五泸仍为持仓核心,五粮液持仓占比有所增加。从持有基金数看,2022Q4五粮液持有基金数899,环比上升83家。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持有基金数分别为1830、782,分别环比下降236、50家;次高端酒企中,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持有基金数均有所上升,分别增加36、12、14家,仅山西汾酒持有基金数有所下降;区域酒企中,仅洋河股份、古井贡酒重仓持有基金数有所下降,分别环比减少19、37家,其余区域酒企持有基金数均有增加,其中金种子酒和顺鑫农业获得基金关注。从持股市值看,高端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市值占比位居前三,基金重仓持股市值份额占所有上市酒企的38.03%/17.73%/16.02%。2022Q4基金重仓占比分别为2.54%/1.18%/1.07%,分别环比-0.50pct/+0.04pct/-0.09pct;次高端酒企山西汾酒、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基金重仓比例分别为0.69%/0.12%/0.07%/0.00%,分别环比-0.16pct/+0.06pct/0.00pct/0.00pct;区域酒中,洋河股份和古井贡酒基金重仓比例为0.49%/0.39%,分别环比-0.04pct/-0.04pct,其余酒企变动不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及预期、食品饮料的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分析师 汤军、王颖洁) 国防军工: 非主战装备赛道持续活跃 军费增速预期扰动不改结构性机会 投资要点 上周行业波动脉络 2023/02/06-2023/02/12,军工(申万)涨跌幅为-0.41%,行业涨幅排名位居第21位。核心赛道军机产业链承压,下游主机厂跌幅区间(2-4)%,中游分系统跌幅区间(4-5)%,上游材料跌幅区间(2-7)%。相较之下,非主战装备赛道,尤其是军工信息化板块中诸多创业板标的持续表现较强,延续了自1月16日以来的基本面二三线的小市值标的活跃态势。 正确认识军费增速波动对行业影响 上周的结构性调整走势,主要反映的是近期市场关于军费增速或将调降的预期。如何正确认识军费增速波动,我们从4个方面展开: 1)当前我们处于新一代主力装备放量列装以及下一代装备密集研发进程中,基于补偿历史欠账,近三年军费增速温和提升是合理的;2022年全国多地受到强力疫情冲击,财政持续消耗,2023年各领域政府投入(包括军费)或将下修。 2)军费不是军工行业发展资金唯一来源,一二级资本市场是重要来源,倒逼提升资产质地、盈利上限有利于市值扩张。国家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以来,尤其是十三五后期开始,军工行业的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持续活跃,二级市场多个企业上市与增发融资,进入十四五,更多军工产业链链长实施了资产注入与股权激励,相关企业产品研发、产能建设、盈利能力,业绩释放意愿都得到整体性提升。未来,资本市场将成为军费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市值提升是有效利用市场资金的核心要素,也是必然逻辑。 3)军费增速下修不代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军费增速下修更多是影响市场的情绪,实际下修幅度有限,加之军费投入从来都是结构性的,首战即用的军机、导弹依然是倾斜分配的重点;同时,在新的大单采购制度下,实施主干供应目录,将配套进一步集中向头部企业,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可以快速降低,企业得以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新装备出口管制的放松,军贸市场的开拓,也从需求端成为助推行业成长的第二动力。 4)中长期看军费提升仍有较大空间。近半年以来,国际上多个国家提升军费增速及其所占GDP比重,日本要打开军工企业盈利上限,韩国要扶持军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全球军工领域投入都处于上升通道。不考虑疫情影响财政开支的短期影响,中长期我国军费增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去年我国军费增速占GDP比重仅为1.3%,与全球主要军事国家2%的水平差距较大。 近期可重点关注标的:基于对标改革逻辑,推荐核心赛道下游龙头主机厂:中航西飞、洪都航空。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行业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国企改革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非银金融: 行业保有量小幅下滑 天天基金表现稳定 事件:2023年2月1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2022年四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量前100家数据。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保有量小幅下滑,权益保有量小幅回升,债市波动致非货币保有量小幅下滑: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Q4市场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环比2022Q3/同比2021Q4分别-2.09%/+1.83%至26.03万亿元,其中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同比分别+4.48%/-13.41%至7.48万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同比分别-2.03%/-3.23%至15.58万亿元。债券基金净值下降明显,2022年12月份债券基金净值总额4.27万亿元,较2022Q3/2021Q4分别-17.69%/+4.26%,债券基金在22Q3/Q4分别占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的32.66%/27.43%,我们预计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债券市场波动。 行业保有量集中度持续下降,头部机构格局相对稳定:①权益基金CR100较2022Q3/2021Q4分别-4.15pct/+0.77pct至75.61%,CR10较2022Q3/2021Q4分别-3.07pct/-4.20pct至44.13%;非货币基金CR100较2022Q3/2021Q4分别-1.14pct/-0.32pct至51.41%,CR10较2022Q3/2021Q4分别-0.78pct/-2.93pct至29.81%,头部集中度有所下滑。②中信证券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较2022Q3分别+31.81%/+30.79%至1417/1733亿元,市占率分别-0.62pct/-.012pct至1.90%/1.11%,兴业银行非货币保有量环比+33.94%,中国人寿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环比分别+43.42%/+45.22%,我们预计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统计口径的调整。③招行、蚂蚁、天天、工行、建行权益基金保有量仍居行业前五位(6204/5712/4657/4383/3327亿元),权益基金保有量CR5为32.48%(较2022Q3/2021Q4分别-1.88pct/-2.23pct),头部格局相对稳定。 银行系权益占比继续下降,券商系权益、非货币保有量环比增速稳健:①银行系仍然占据权益类/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首位,CR10中银行系分别占据6/7席,CR30中均占据14席,但CR100中银行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环比-5.82%/-1.02%至2.89/3.90万亿元,分别占CR100比重为51.16%/48.69%(较2022Q3分别-3.16pct/-0.50pct);②券商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稳健增长,CR100中券商系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分别环比+7.07%/+4.34%至1.25/1.43万亿元,占CR100比重为22.14%/17.86%(较2022Q3分别+1.67pct/+1.47pct)。③CR100中第三方代销平台权益/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规模分别环比+1.52%/-13.12%至1.45/2.60万亿元,分别占CR100比重为25.67%/32.54%(较2022Q3分别+0.64pct/-3.33pct);保险系权益/非货币基金环比+39.52%/+41.19%,占CR100比重为1.04%/0.92%(较2022Q3均+0.30pct),我们预计变化主要原因为保有量基数较小。 天天基金权益规模稳定增长,CR100比重继续提升:天天基金权益基金保有量较2022Q3/2021Q4分别+2.33%/-13.29%至4,657亿元,增长高于招行与蚂蚁(分别较2022Q3-1.38%/+0.69%),市占率为6.23%(较2022Q3/2021Q4分别-0.13pct/+0.01pct);天天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量较2022Q3/2021Q4分别-6.84%/-13.26%至5,845亿元,市占率为3.75%(较2022Q3/2021Q4分别-0.20pct/-0.44pct)。TOP3头部机构中,天天基金权益规模环比+2.33%,权益市占率-0.13pct,权益CR100比重+0.26pct,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成长性优于招行及蚂蚁。 投资建议:整体而言,我们认为2023年将是财富管理大年,基金净值及净申购都会迎来增长,我们推荐东方财富、广发证券,建议关注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风险提示:1)国内宏观经济下行;2)金融监管趋严影响行业发展;3)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葛玉翔) 电力设备: 1月为销售淡季 销量基本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汽协口径,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渗透率25%。1月电动车产量为42.5万辆,同环比-7%/-47%。 插混车型增长强劲,纯电中B/C级车份额大幅提升。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8.9万辆,同环比-7%/-48%,渗透率27%,环比-6.9 pct。纯电乘用车1月销量27.2万辆,同环比-20%/-52%,占比70%,环比-5pct:其中A00级销量3.4万辆,同环比-69%/-77%,占比13%,环比-13.9pct;A0级销量6.9万辆,同环比+36%/-37%,占比25%,环比+5.9pct;A级销量5.9万辆,同环比-21%/-62%,占比22%,环比-5.6pct;B/C级销量11.0万辆,同环比+7%/-27%,占比40%,环比+13.6pct。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11.7万辆,同环比+48%/-37%,占新能源车销量比例30%,环比+5pct。 特斯拉降价驱动下销量逆势向上,豪华车企销量同比增长。1月自主车企销25.13万辆,同环比-3%/-55%,市占率65%,环比-9.5pct,批发电动化率39%;1月特斯拉销6.61万辆,同环比+10%/+18%,市占率17%,环比+9.5pct;1月新势力销4.37万辆,同环比-32%/-51%,市占率11%,环比-0.7pct;合资车企1月销1.44万辆,同环比-43%/-56%,市占率4%,环比-0.6pct,批发电动化率2%;豪华车企1月销1.33万辆,同环比+33%/-16%,市占率3%,环比+1.3pct,批发电动化率35%。 比亚迪销量稳居第一,特斯拉销量显著回升,新势力中理想表现亮眼。1月比亚迪销量15.02万辆,同环比+61%/-36%,占比39%;特斯拉中国销6.61万辆,同环比+10%/+18%,占比17%;长安汽车销2.50万辆,同环比+153%/-36%,占比6%;上汽乘用车销1.82万辆,同环比+26%/-41%,占比5%;吉利汽车销1.10万辆,同环比-35%/-75%,占比3%;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销1.51万辆,同环比+23%/-29%,占比4%;蔚来销0.85万辆,同环比-12%/-46%;哪吒汽车销0.60万辆,同环比-45%/-23%,占比2%;小鹏汽车销0.52万辆,同环比-60%/-54%,占比1%。 投资建议: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0.8万辆,同环比-6%/-50%,基本符合预期。特斯拉引发降价潮,3-4月预计车企订单/销量恢复,我们预计23年销量有望达950万辆,同增38%。全面看好电动车板块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盈利向上叠加储能加持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关注欣旺达、蔚蓝锂芯;第二条为格局较好、盈利稳定的龙头:结构件(科达利)、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尚太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铝箔(关注鼎胜新材);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估值低的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关注多氟多)、铁锂(德方纳米)、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科技,关注厦钨新能)、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第四为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低估值的锂(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骄成超声(688392) 超声波滚焊设备乘风启航 耗材模式反哺平台化拓扩 投资要点 绑定核心大客户,乘国产替代化之风,市占率快速上升。公司主攻超声波焊接、裁切设备和配件领域,核心骨干来自上交机械系,技术背景深厚,战略发展定位精确,2016年前瞻布局新能源赛道,引领超声波技术的国产替代。超声波设备技术壁垒高,对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要求极高,早期被国外垄断,设备报价昂贵,生产拿货周期长,响应慢维护难,而骄成凭借过硬技术研发、更高的产品性价比、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认可。公司紧跟客户痛点和需求,率先开发超声波焊接监控一体机,赢得核心大客户高度认可。公司产品目前在宁德时代、比亚迪新增产线上采购占比均超50%,并已大批量供货中创新航、国轩,小批量供货亿纬、蜂巢,签订欣旺达和孚能批量订单,客户资源丰富优质且黏性强,产品盈利水平好。我们预计公司超声焊设备国内市占率21、22年在30%、40%左右,23年升至40-50%,市占率快速提升。 复合铜箔量产在即,超声波滚焊设备打开增量空间。复合集流体理论上兼具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优势,可部分替代传统铜/铝箔,23年下半年预计批量量产,25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但由于高分子层绝缘,传统焊接不适用于复合集流体。公司首创电池超声波滚焊机,突破复合集流体焊接瓶颈,且短期竞争对手实现量产较难,目前已斩获宁德24年底前独供协议。复合铜箔单极滚焊设备单GWh价值量约400-500万,焊接站超1000万,我们预计23、25年全球复合铜箔需求为18、258GWh,测算得超声波滚焊机 23、25年市场空间2、15亿元,若纯供超声波焊接站,对应市场空间3、21亿元,若焊铜箔、铝箔双极,超声波滚焊机价值量有望翻番,开拓公司新增长空间。 耗材模式打造持续现金流,反哺超声波平台持续发展。由于超声波高频振动和摩擦的原理,发生器、换能器、焊头等设备配件损耗高,需要定期更换。因此耗材模式可以实现长期持续的收益,反哺超声波平台持续发展。21年公司营收3.7亿,同增40%,其中耗材贡献0.6亿元,占比16.3%,我们预计25年超声焊设备+配件市场空间达81亿元,其中配件16亿元。盈利方面,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49.1%,其中超声焊设备和配件毛利率分别为50.6%和51.6%,处于行业较高水平,随零部件自供比例不断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上行。耗材模式打造稳定优质的现金流,反哺“超声波+”平台化发展,IGBT+线束领域已通过核心客户验证,实现下游订单突破,同时布局键合机与医美医疗领域,第二增长曲线轮廓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5.19/ 7.27/12.86亿,同比+40.1%/+40.1%/+76.8%;归母净利润1.10/1.82/3.56亿元,同比+58.8%/+65.7%/+95.2%,对应EPS 1.34/2.22/4.34 元。考虑到公司超声波滚焊设备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叠加公司独家首创技术加持,2023-2025年公司业务确定性较高,未来线束+IGBT订单放量助推公司进一步向上,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2024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17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2)大客户合作未能顺利推进;3)重要零部件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4)新技术替代。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