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方正策略)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方正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报告《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 燕翔, S1220521120004; 许茹纯,S1220522010006; 朱成成,S1220522010005; 金晗, S1220522090002; 联系人:沈重衡。 核心结论 策略观点:2023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月信贷数据大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和企业短贷增加。信贷数据“开门红”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信号,同时目前国内通胀数据保持温和,未来通胀上行压力有限,货币政策仍然存在空间。我们认为本轮盈利快速下行周期已经结束,未来股市行情上行仍然可期。从名义经济增速的角度上看,2023年经济更可能会是温和的L型复苏,这种环境下,成长股预计还是会有更好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衰退影响出口、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报告正文 1 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 2023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月信贷数据大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 1.1 信贷数据大超预期 2023年1月信贷数据创历史新高,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最大。2023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创2016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大超市场预期。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受地产销售增速低迷影响居民端信贷仍然偏弱。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和企业短贷,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信号。 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出现回落,主要受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等影响。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2023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该增速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从结构看,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2%,同比高1个百分点,融资结构有所改善。 1.2 通胀数据保持温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2022年12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8%。1月份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具体来看,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上涨6.2%,影响CPI上涨约1.13个百分点。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非食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PPI同比下降0.8%,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2022年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具体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PPI下降约1.10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P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通胀数据保持温和,预计未来通胀上行压力有限,货币政策仍然存在空间,对股市影响是积极的。根据我们的此前研究结果,PPI是和企业盈利状况关联度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指标,此轮PPI已经从2021年10月的13.5%的高点下降至0以下,往后看PPI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从PPI目前所处的位置来看,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后续无论是L型还是V型复苏,左侧的基本面主跌浪目前都已经结束。从最新公布的1月份PMI数据以及春节期间的高频数据表现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回暖迹象。 1.3 股市行情上行可期 在此前的《底部反转行情特征》报告中,我们发现A股历次底部反转行情通常可以看到如下数据特征:一是企业盈利处于下行尾声,与PPI相关的名义GDP增速通常也处于上行拐点。在过去5次底部反转行情中,有3次PPI处于下行周期接近零的位置,其他2次处于负值区间。二是社融同比处于上行拐点,在过去5次底部反转行情中,社融余额(初值)同比增速通常处于上行拐点。目前社融存量同比已基本触底,年内增速有望持续回升。三是利率与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市场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A股估值经历短暂反弹后仍然不高。 根据最新的2022年年报业绩前瞻分析,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信息。从现有披露数据看,2022年主板利润增速预计较2021年年报大幅放缓,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利润增速预计小幅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和稳增长政策的陆续推进,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可能也已经见底。 我们认为本轮盈利快速下行周期已经结束,维持本轮行情是底部反转的判断,未来股市行情上行仍然可期。从最新公布的经济及金融相关数据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回暖迹象。行情方向上我们建议关注成长板块的机会。从名义经济增速的角度上看,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出现较大向上弹性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可能会是温和的L型复苏,这种环境下,成长股预计还是会有更好的机会。 2 市场表现回顾 2.1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上周股票市场小幅下跌,黄金价格大幅下行,工业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具体来看,股票市场中,万得全A指数单周跌幅为0.1%。债券市场中,中债总全价指数波动较小,单周微跌0.004%,中证可转债指数单周下跌0.3%。商品市场中南华工业品指数上周微跌0.3%,南华农产品指数下跌0.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升值,SHFE黄金价格大幅下跌2.5%。 2.2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回顾 从主要宽基指数来看,上周A股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仅国证20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小幅上涨。具体来看,上周国证2000指数单周涨幅为1.0%,中证1000指数单周涨幅为0.7%。其余指数均小幅下跌,上证综指、万得全A指数、中证500指数均单周下跌0.1%,沪深300指数和科创50指数单周下跌0.9%,上证50单周下跌1.0%。创业板指和MSCI中国A50指数表现垫底,单周分别下跌1.4%和1.7%。 2.3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回顾 从全球权益市场来看,上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多数下跌,仅日经225指数小幅上涨。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指数单周跌幅分别为2.4%、1.1%,道琼斯工业指数小幅下跌0.2%。欧洲市场中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和富时100指数悉数下跌,单周跌幅分别为1.0%、1.4%和0.2%。俄罗斯RTS单周下跌3.0%,澳洲标普200指数下跌1.7%,韩国综合指数下跌0.6%,日经225指数上涨0.6%。恒生指数单周下跌2.2%。新兴市场中圣保罗IBOVESPA指数单周下跌0.4%,孟买SENSEX30指数单周下跌0.2%,台湾加权指数单周下跌0.1%。 2.4 主要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A股一级行业涨跌不一,其中传媒、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综合金融等行业领涨。具体来看,上周传媒行业表现较为领先,单周涨幅达2.5%。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综合金融行业单周涨幅分别为2.2%、2.1%和2.1%。有色金属行业单周下跌2.7%,跌幅最大。汽车和煤炭行业单周分别下跌1.5%和1.8%。 2.5 细分行业表现回顾 从我们筛选的108个细分行业来看,上周行情表现领先的前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酒店餐饮(+7.6%)、通信设备(+4.7%)、游戏(+4.6%)、印制电路板(+4.6%)、其他酒类(+4.1%)。上周行情表现落后的后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贵金属(-4.3%)、乘用车(-3.5%)、医疗研发外包(-3.3%)、小金属(-3.2%)、电池化学品(-3.1%)。 2.6 风格指数表现回顾 上周A股风格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中价股风格指数表现最优,小盘股表现好于中盘股和大盘股,亏损股表现优于绩优股。具体来看,所有风格指数中,上周中价股、新股和微利股风格指数领涨,单周分别上涨1.4%、1.2%和1.1%。而小盘股、低价股和亏损股风格指数涨幅较小,单周均上涨0.7%。此外绩优股、大盘股、高市净率、高价股风格指数表现不佳,单周分别下跌1.0%、1.0%。1.4%、1.4%。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报告《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 燕翔, S1220521120004; 许茹纯,S1220522010006; 朱成成,S1220522010005; 金晗, S1220522090002; 联系人:沈重衡。 核心结论 策略观点:2023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月信贷数据大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和企业短贷增加。信贷数据“开门红”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信号,同时目前国内通胀数据保持温和,未来通胀上行压力有限,货币政策仍然存在空间。我们认为本轮盈利快速下行周期已经结束,未来股市行情上行仍然可期。从名义经济增速的角度上看,2023年经济更可能会是温和的L型复苏,这种环境下,成长股预计还是会有更好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衰退影响出口、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报告正文 1 信贷大超预期,股市上行可期 2023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月信贷数据大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 1.1 信贷数据大超预期 2023年1月信贷数据创历史新高,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最大。2023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创2016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大超市场预期。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受地产销售增速低迷影响居民端信贷仍然偏弱。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和企业短贷,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信号。 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出现回落,主要受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等影响。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2023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该增速创下历史新低。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从结构看,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2%,同比高1个百分点,融资结构有所改善。 1.2 通胀数据保持温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由2022年12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8%。1月份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具体来看,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上涨6.2%,影响CPI上涨约1.13个百分点。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非食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PPI同比下降0.8%,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2022年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具体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PPI下降约1.10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影响P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通胀数据保持温和,预计未来通胀上行压力有限,货币政策仍然存在空间,对股市影响是积极的。根据我们的此前研究结果,PPI是和企业盈利状况关联度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指标,此轮PPI已经从2021年10月的13.5%的高点下降至0以下,往后看PPI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从PPI目前所处的位置来看,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后续无论是L型还是V型复苏,左侧的基本面主跌浪目前都已经结束。从最新公布的1月份PMI数据以及春节期间的高频数据表现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回暖迹象。 1.3 股市行情上行可期 在此前的《底部反转行情特征》报告中,我们发现A股历次底部反转行情通常可以看到如下数据特征:一是企业盈利处于下行尾声,与PPI相关的名义GDP增速通常也处于上行拐点。在过去5次底部反转行情中,有3次PPI处于下行周期接近零的位置,其他2次处于负值区间。二是社融同比处于上行拐点,在过去5次底部反转行情中,社融余额(初值)同比增速通常处于上行拐点。目前社融存量同比已基本触底,年内增速有望持续回升。三是利率与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市场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A股估值经历短暂反弹后仍然不高。 根据最新的2022年年报业绩前瞻分析,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信息。从现有披露数据看,2022年主板利润增速预计较2021年年报大幅放缓,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利润增速预计小幅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和稳增长政策的陆续推进,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可能也已经见底。 我们认为本轮盈利快速下行周期已经结束,维持本轮行情是底部反转的判断,未来股市行情上行仍然可期。从最新公布的经济及金融相关数据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回暖迹象。行情方向上我们建议关注成长板块的机会。从名义经济增速的角度上看,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出现较大向上弹性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可能会是温和的L型复苏,这种环境下,成长股预计还是会有更好的机会。 2 市场表现回顾 2.1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上周股票市场小幅下跌,黄金价格大幅下行,工业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具体来看,股票市场中,万得全A指数单周跌幅为0.1%。债券市场中,中债总全价指数波动较小,单周微跌0.004%,中证可转债指数单周下跌0.3%。商品市场中南华工业品指数上周微跌0.3%,南华农产品指数下跌0.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升值,SHFE黄金价格大幅下跌2.5%。 2.2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回顾 从主要宽基指数来看,上周A股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仅国证20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小幅上涨。具体来看,上周国证2000指数单周涨幅为1.0%,中证1000指数单周涨幅为0.7%。其余指数均小幅下跌,上证综指、万得全A指数、中证500指数均单周下跌0.1%,沪深300指数和科创50指数单周下跌0.9%,上证50单周下跌1.0%。创业板指和MSCI中国A50指数表现垫底,单周分别下跌1.4%和1.7%。 2.3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回顾 从全球权益市场来看,上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多数下跌,仅日经225指数小幅上涨。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指数单周跌幅分别为2.4%、1.1%,道琼斯工业指数小幅下跌0.2%。欧洲市场中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和富时100指数悉数下跌,单周跌幅分别为1.0%、1.4%和0.2%。俄罗斯RTS单周下跌3.0%,澳洲标普200指数下跌1.7%,韩国综合指数下跌0.6%,日经225指数上涨0.6%。恒生指数单周下跌2.2%。新兴市场中圣保罗IBOVESPA指数单周下跌0.4%,孟买SENSEX30指数单周下跌0.2%,台湾加权指数单周下跌0.1%。 2.4 主要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A股一级行业涨跌不一,其中传媒、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综合金融等行业领涨。具体来看,上周传媒行业表现较为领先,单周涨幅达2.5%。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综合金融行业单周涨幅分别为2.2%、2.1%和2.1%。有色金属行业单周下跌2.7%,跌幅最大。汽车和煤炭行业单周分别下跌1.5%和1.8%。 2.5 细分行业表现回顾 从我们筛选的108个细分行业来看,上周行情表现领先的前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酒店餐饮(+7.6%)、通信设备(+4.7%)、游戏(+4.6%)、印制电路板(+4.6%)、其他酒类(+4.1%)。上周行情表现落后的后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贵金属(-4.3%)、乘用车(-3.5%)、医疗研发外包(-3.3%)、小金属(-3.2%)、电池化学品(-3.1%)。 2.6 风格指数表现回顾 上周A股风格指数涨跌不一,其中中价股风格指数表现最优,小盘股表现好于中盘股和大盘股,亏损股表现优于绩优股。具体来看,所有风格指数中,上周中价股、新股和微利股风格指数领涨,单周分别上涨1.4%、1.2%和1.1%。而小盘股、低价股和亏损股风格指数涨幅较小,单周均上涨0.7%。此外绩优股、大盘股、高市净率、高价股风格指数表现不佳,单周分别下跌1.0%、1.0%。1.4%、1.4%。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