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电新】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国君电新】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3-02-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电新】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3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庞钧文/石岩/周淼顺 来源:具体请见《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光伏行业2023年周报第三期》。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产业链跟踪:短期库存影响价格博弈,不改光伏大年预期; 周专题: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系统延伸有望打开5-10倍空间。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1)硅业分会2月1日公示上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环比节前涨幅31%,参考Infolink春节前最低点价格,测算单瓦价格在上涨。我们认为,短期库存影响价格博弈,印证下游需求启动排产提升;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建议投资者把握光伏投资机会。重点把握23年四条行业主线:1)电池片及一体化:推荐爱旭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2)辅材:推荐欧晶科技、石英股份、美畅股份、金博股份;3)逆变器、EPC、电站等中下游环节:推荐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4)优质储能系统集成商:推荐金盘科技、上能电气、科华数据、新风光。 储能逆变器:逆变器赛道的新增长极,系统延伸有望打开5-10倍空间。储能逆变器是光储系统的核心设备,具备双向DC-AC变换功能。2021年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中美欧引领市场发展,乘储能爆发东风,储能逆变器市场前景广阔。储能逆变器厂家依靠其通过长期经营累计的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产品优势,持续向下游系统延伸,客单值有望实现5-10倍的大幅增长。 近期产业链价格有所反弹,但涨幅放缓。上周国内多晶硅主流厂商报价再度上涨,但整体涨幅有所放缓。2月3日多晶硅致密料价格20.5万元/吨,较上周一+13.89%;单晶硅片M10-182价格5.02元/片,较上周一+2.24%;单晶PERC182电池片价格1.02元/W,较上周一+4.08%;单面单晶PERC182组件1.78元/W,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22年国内光伏装机增长快速,海外出口稳定提升。2022年组件累计出口423.75亿美元,同比+65.45%。2022年电池片累计出口40.03亿美元,同比+40.66%。2022年逆变器累计出口89.75亿美元,同比+75.11%。 风险提示: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汇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1. 投资建议 短期库存影响价格博弈,不改光伏大年预期 短期库存影响价格博弈,印证下游需求启动排产提升。由于春节前上游价格波动较大,导致硅料实际成交较少,硅片端开工有所下调,库存持续出清;叠加春节后下游需求启动,电池、组件排产提升,致使当前硅片环节形成供给紧张局面。我们认为,当前价格波动主要系短期环节间库存影响带来价格博弈,进而再次验证下游需求启动的韧性。 供给侧瓶颈打开,维持此前全年价格下行判断,不改光伏大年预期。从全年维度看,我们认为,随着上游紧缺环节产能不断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仍为全年趋势,有望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2023年光伏装机大年可期。此外,继续维持我们此前的产业链利润流向判断,电池片、组件、辅材、逆变器、电站、储能等中下游环节将迎来利润改善。 投资建议: 1)电池片及一体化:推荐爱旭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受益标的:钧达股份; 2)辅材:推荐欧晶科技、石英股份、美畅股份、金博股份,受益标的:福斯特、海优新材、鹿山新材、天洋新材、宇邦新材、威腾电气、通灵股份、快可电子、中信博、意华股份、信义玻璃、洛阳玻璃、亚玛顿、明冠新材、赛伍技术、鑫铂股份等; 3)逆变器、EPC、电站等中下游环节:推荐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受益标的:中信博、意华股份、创维集团等; 4)优质储能系统集成商:推荐金盘科技、上能电气、科华数据、新风光。 2. 需求:储能装机高增长,向系统集成延伸打开更广阔空间 2.1 简介:光储系统的核心设备,具备双向DC-AD变换功能简介 储能逆变器是光伏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1)组成:储能逆变器由 MPPT 单元、充放电单元、逆变单元等核心硬件单元及其相关控制模块等构成,是储能系统最核心的部分。2)功能:当光伏能量充足时,光伏能量通过储能逆变器优先给负载供电,多余能量通过储能逆变器给电池充电;当光伏能量不足时,电池电能通过储能逆变器放电给负载供电。储能逆变器既有助于光伏能量提高自发自用率,也能根据峰谷电价差进行能源管理,从而提高用户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给电网提供削峰填谷、平滑功率输出等支撑作用。3)分类:储能逆变器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户用储能逆变器、工商业储能逆变器、大型地面储能逆变器。 2.2 需求:储能装机高增长,向系统集成延伸打开更广阔空间 2.2.1 2021年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中美欧引领市场发展 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8.3GW,同比增长185%,其中,新型储能的新增投运规模最大,并且首次突破10GW,达到10.2GW,同比增长117%。 1)分地区看,美国、中国和欧洲引领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0%。 2)分类别看,中国市场主要以发电侧储能项目为主,而户用储能市场主要分布在海外,集中于能源价格高、居民电价高的地区,德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为前四大装机市场,其中欧洲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户用储能市场。 2.2.2 乘储能爆发东风,储能逆变器市场前景广阔 在储能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将迎来需求爆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根据锂电池行业数据库高工锂电(GGII)预计,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70GWh,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416GWh,近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2.8%。InfoLink公布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情况,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 GWh,同比2021年出货量46.9 GWh大幅增长204.3%。 2.2.3 向储能系统延伸,打开5-10倍成长空间 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组成,其中,储能逆变器包含储能变流器(PCS)部分与能量管理系统(EMS)部分;储能电池包含电池模组(电芯)与电池管理系统(BMS)部分。储能逆变器厂家依靠其通过长期经营累计的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产品优势,持续向下游储能系统延伸,客单值有望实现5-10倍的大幅增长。 大储案例:储能系统集成通常合同金额较大,以10MWh发电侧储能项目估算,假设整体合同金额为1,300万元,对应储能变流器合同金额仅为130万元,储能逆变器厂家向下游系统集成延伸客单值有望实现10倍增长。 户储案例:以三晶股份为例,公司储能产品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及一体机,公司储能产品平均单价从2019年3609元/台增长至2021年1.78万元/台,产品单价增长了5倍,主要靠储能一体机收入占比从不到1%提升至90%。 2.3 格局:参与者众多,相关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 2.3.1 储能逆变器行业参与者众多 目前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2类,一类是传统逆变器厂商,另一类为掌握变频技术的相关公司。 2.3.2 相关公司收入爆发式增长,毛利率占比持续提升 选取主流储能逆变器公司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以及上能电气进行具体的储能业务对比。其中阳光电源的统计口径选取储能系统;上能电气的统计口径选取储能双向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产品;锦浪科技、固德威以及德业股份的统计口径选取储能逆变器。 1) 阳光电源22H1储能业务收入23.86亿元,同比+159.35%,储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19.42%; 2) 锦浪科技22H1储能业务收入2.98亿元,同比+351.52%,储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12.21%; 3) 固德威22H1储能业务收入4.84亿元,储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33.33%,出货量6.8万台; 4) 德业股份22H1储能业务收入6.16亿元,同比+242.22%,储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25.96%; 5) 上能电气22H1储能业务收入0.38亿元,同比+26.67%,储能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9.03%。 其中,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规模在同业可比公司中占据领先地位;各主流储能逆变器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固德威收入占比最高。 3. 上周行业一览 3.1 上周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3.1.1 硅料:多晶硅致密材料 20.5 万元/吨,较节前+13.89% 根据SMM,截至2月3日下午,国内多晶硅主流厂商报价再度上涨,但整体涨幅有所放缓。多晶硅目前价格涨幅超出此前下游预期,市场签单推进进程较慢,后续各大硅片厂虽受原料库存影响将陆续签单,但整体压价心态较重,价格上涨幅度将有所放缓。 2月3日多晶硅致密料价格20.5万元/吨,较上周一+13.89%。 3.1.2 硅片:单晶硅片182价格5.02元/片,较节前+2.24% 根据SMM,整体而言目前硅片市场看涨欲望强烈,一方面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硅片价格形成成本支撑,另一方面电池片厂目前对原料硅片的采买欲望强烈,上游硅片厂掌握定价主动权。 2月3日单晶硅片M10-182价格5.02元/片,较上周一+2.24%。 3.1.3 电池片:电池片182价格1.02元/W,较节前+4.08% 根据PVInfoLink,由于硅片环节在近月维持较低稼动水平,在春节后需求回升的预期作用下,短期对应电池片需求供应不足。 上周追随上游硅片涨势,电池片成交价格相应抬升,主流价格达每瓦 0.95-0.98 人民币左右。由于周三多数电池厂家暂停发货、酝酿更新报价,少部分厂家提前报价甚至达到每瓦 1 块人民币的价格水平。 预期本月电池片价格仍将维稳,较难回归下跌趋势,具体价格浮动程度将视上游的博弈情况而定。同时,尽管电池片厂家仍希望达到满产满销,短期硅片供应的问题也已给予厂家们减产的心理准备。 2月3日单晶PERC182电池片价格1.02元/W,较上周一+4.08%。 3.1.4 组件:单面单晶182组件1.78元/W,上周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PVInfoLink,2-3月不少厂家预期中国终端签单将开始拉动,然而受到目前供应链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增添了不少观望情绪,春节中间组件低点价格一度小幅下探至每瓦1.6-1.7元人民币的水平,然而节后受制供应链因素,整体报价都有回涨的迹象、部分厂家从每瓦1.65元人民币回升至每瓦1.7-1.75元人民币的水平,2月报价仍有持续上调至每瓦1.8元人民币以上的趋势。然而供应链波动尚未底定,厂家对于接下来的走势较为茫然,新单签订目前仍尚未落地,对于2-3月价格预判有机会暂时稳定在每瓦1.75-1.8元人民币,但若想涨回1.8元以上终端接受度不高。 而海外现在地面项目价格有每瓦0.2-0.23元美金(FOB)的价格,同样春节中间部分交付价格下探至每瓦0.19-0.20元美金的水平,然而节后厂家也纷纷将价格回调,后续签单希望保持在每瓦0.22-0.23元美金的水平。但当前海外需求并未全面启动,整体交付较淡。 2月3日单面单晶PERC182组件1.78元/W,上周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3.2 国内装机与出口情况 3.2.1 装机:2022年国内新增装机同比+59.13% 2022年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59.13%。 3.2.2 出口:2022年组件累计出口同比+65.45% 2022年组件累计出口423.75亿美元,同比+65.45%。2022年电池片累计出口40.03亿美元,同比+40.66%。2022年逆变器累计出口89.75亿美元,同比+75.11%。 3.3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上周众多光伏企业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从已发布预告情况来看,受益行业需求旺盛,部分公司业绩实现了翻倍及以上的增长。 3.4 上周行业新闻一览 亿纬锂能:六、七、八、九区73GWh工厂投产暨“60GWh超级工厂”动工仪式在荆门顺利举行。 https://mp.weixin.qq.com/s/qrQBOAoryUcCzjMxQBhIkw 根据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制造商特斯拉公司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务业绩报告,该公 司在2022年部署的储能系统达到6.5GWh,同比增长64%。 https://mp.weixin.qq.com/s/fV_zpCiYcbRJEP9NEphQIQ 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领域创造了里程碑,能源转型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同时也是首次与化石燃料投资持平。此外,2022年也是脱碳能源投资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幅超过25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增幅最大的一次。https://mp.weixin.qq.com/s/zQfoizaDVRUI1NeEDeAtcw 美国独立电力生产商Clearway Energy公司日前在夏威夷瓦胡岛开通运营了一个太阳能+储能项目,其中包括一个36MW太阳能发电设施和一个144MWh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由瓦锡兰公司部署并交付。 https://mp.weixin.qq.com/s/IjJ6icRHP61dxt_s0u8gYQ 1月28日,江苏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召开,重磅出台了《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坚定不移朝着实现“两个万亿”目标和加快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迈进。 https://mp.weixin.qq.com/s/rFXqQ57VYEv8PPs1zKt15A 4. 风险提示 (1)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带来的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目前我们对行业扩产计划、投产进度等都有较为紧密的跟踪,但后续若出现大的新进入者及超预期的行业扩产,将可能带来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超预期下跌风险,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贸易保护与供应链壁垒风险。光伏需求呈现全球化趋势,如果海外市场对我国施加贸易壁垒,会对增加光伏产品成本,削减竞争力,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欧盟、美国、印度等光伏重要市场均开始积极建设本土光伏供应链,光伏全球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3)汇率波动风险。目前光伏产品海外销售金额持续增长,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对各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4)需求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如果整体需求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庞钧文、石岩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7120001、S0880519080001。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