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锦 | 9日分会场(四):资源品论坛及新材料论坛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观点集锦 | 9日分会场(四):资源品论坛及新材料论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月9日上午,“国泰君安2023年春季策略会——分会场(四):资源品论坛及新材料论坛”于长沙举行。国泰君安研究所建材、煤炭、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首席,在论坛上分享了最新投资观点。山东黄金集团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姬明做了关于2023年黄金价格的走势展望,北交所康普化学董事长邹总,做了题为《东风已至,新能源金属萃取技术新动向》的主题演讲。 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薛阳 国泰君安证券煤炭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2023供需展望:供给端微增,经济复苏延续主动补库周期。 国内煤炭保供后产量高位震荡,新矿产能批复缓慢,未来产量小幅增长,结合运力限制、煤炭热值下降、下游补库,整体仍结构偏紧;国内经济复苏在即,煤炭需求有支撑,下游投资加速,拉动煤炭中期需求。 双焦:地产托底预期修复,上半年看焦煤、下半年看焦炭。 受益地产政策托底,黑色产业链需求悲观预期将打消,焦煤作为稀缺资源供给端无增量弹性,有望量价齐升;山西内蒙要求退出4.3米落后焦炭产能,供给端收窄或推动2023下半年焦炭价格大涨。 转型:开启多元化发展之路,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煤炭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充分、在手货币资金充足,双碳战略下转型意愿强,有望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实现新发展,重点受益方向:钠电池、绿电转型、焦炉气制氢、煤基新材料。 李鹏飞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经济预期修复,钢铁将受益。地产、基建、制造业,政策与预期皆修复的背景下,钢铁板块值得重视。自2021年9月开始的地产端下行,导致钢铁行业需求持续走弱,叠加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的成本高企使得钢铁行业利润持续收缩,三季度上市钢企较多出现亏损,行业进入寒冬。2022年下半年,伴随地产端政策逐步出现拐点,无论是居民利率端还是房企融资端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政策向基本面的销售、拿地、开工传导虽有时滞,但我们认为这也足够导致2023年的钢铁需求预期从底部逐步抬升,年初的金三银四也将存在更多期待,行业大概率从亏损走向盈利,相应的周期复苏交易也将重新出现。 于嘉懿 国泰君安证券有色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白银:复苏期工业属性、金融属性共振起舞。白银以“伴生金属”为主的生产方式、较大规模的工业需求占比,共同决定了其较黄金拥有更大的价格波动率。复盘历史银价,金银比的快速修复常出现在经济复苏初期(即贵金属上行周期的第二阶段,与PMI回暖密切相关),此时白银相比黄金向上弹性更强。随着美国衰退渐近,23年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当前联储加息放缓阶段可开始低位关注弹性较大的白银龙头。 中重稀土:产业链利润或再分配,盈利估值有望双修。供给方面,海外盲目扩产至品味加速下滑,低资源储备或致海外供给难持续;需求方面,晶界渗透技术瓶颈已至,镝铽供需错配或提前。稀土企业磁材业务拓展,或迎接估值&盈利双修。随着多家稀土企业磁材产能的落地,稀土企业资源价格制约或逐步解除,稀土企业或随着终端需求修复,重获市场价与挂牌价的价差,以及后道线磁材利润的拓展,稀土企业特别是中重稀土或率先反转。 电动车和储能浪潮方兴未艾,对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保持乐观。市场对2023年的电动车渗透率增速持分歧态度,2023-2025年及更长期的终端行业增速及渗透率超预期,带来板块估值修复。供需长期错配,商品价格居于“周期高点” 的时间线比市场想象要长。锂矿公司在量增价高的情况下,受益行业发展,成为产业链中利润最高一环。 铜铝加工:开工率&加工费双修复,基本面强度决定修复高度。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优化倾向、地产支持政策(保交楼、第二支箭、地产十六条)持续落地、电网投资增长(十四五电网投资额超2.9万亿,较十三五规划增长12%)。23年联储加息结束、叠加国内经济修复预期,铜铝加工或迎来加工费&开工率的双修复。其中产品结构与经济贴合度较高的公司,弹性最优。 孙羲昱 国泰君安证券石化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原油: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供需博弈,2023年价格中枢高于市场预期。短期我们预计原油价格受亚洲需求,海外衰退,OPEC减产进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价格弱势。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随着炼厂新投产能增加,放开预期带来的需求复苏为大概率事件,2023年原油价格前低后高,预计布伦特油价上半年在75-90美元/桶波动,下半年较强,预计全年价格中枢在90-100美元/桶。 天然气:供给减少vs需求下降,2023年天然气紧平衡。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下降导致供应缺口,欧洲能源短缺状况难以缓解。冬天和春天补库情况下仍属于紧平衡,不排除冷冬情况下气价的进一步上涨。展望2023年液化设施capex投入不足,综合考虑经济衰退和高价对需求的冲击,对标原油我们认为欧洲气价保持在100欧元/兆瓦时区间波动可能性更高。 行业环境的变化:增加国际领域的能源合作与碳中和。中阿峰会的召开,标志着未来我国和中东海湾地区进一步加强油气领域的合作。同时碳中和背景下龙头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邹总 北交所康普化学董事长 东风已至,新能源金属萃取技术新动向 康普化学是国际知名的特种化学技术定制服务商,善用化学之道;业务聚焦在新能源金属(铜、锂、钴、镍、钒等)的溶剂萃取技术,矿物浮选技术以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定制化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该领域展开全球竞争,作为该领域唯一中国公司服务全球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多个新产品即将投放市场。 鲍雁辛 国泰君安证券建材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2020年底我们发布21年度策略《不拘于过往,无惧于未来》五条主线,看好全球大宗品(譬如玻纤),浮法玻璃供给缺口,看好精装B端建材但认为马上会开始出清之年,担忧存量博弈的水泥行业逻辑逆转,看好碳纤维行业的爆发; 2022年我们年度策略《面向新常态》,判断地产链杠杆出清之年远未结束,水泥机会仅“手慢无”,大宗品总量逻辑占优(煤炭等),传统行业中小市值公司插上新能源新材料翅膀带来的腾飞,继续看好碳纤维主要是民品的全面放量; 翘首2023,消费建材可能依然是板块最强β所在,从“不炒”到“房住”,过往常用的扩信用加杠杆的逻辑或未必尽然,但翻新市场正在增长的起点,“潮水褪去方知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 ;2022“躺平”、“摆烂” 已是板块企业常见的心态,只有眼前路,2022年“能在一思进”的企业或将成为2023起的未来三年最强的α所在; 大宗品我们更关注边际供需演绎,建筑玻璃叶底藏花,孕育着厚积薄发的高弹性,而光伏玻璃历经千回百转,或再现积极信号;水泥我们需要正视新常态,没有身后身,不拘于2016-2020的过往;而对于全球定价的商品例如玻纤,不确定性更大,关键变量可能是头部企业的策略,一步一重天; 新材料依然看好碳纤维民品放量,看好高性能的突破,看好传统行业中小市值公司插上新能源新材料翅膀带来的腾飞机会。 李鹏飞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拥抱材料景气时代。当前我们比较看好的赛道,一是火电机组更新改造,带来超超临界锅炉管需求的爆发,超级不锈钢304及T91/T92等不锈钢和合金钢钢管需求确定性较高,龙头公司积极扩产,享受产能增加与产品结构提升,订单饱满成本下降;第二是军工领域高温合金的需求持续拉动,尤其是军品,飞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需求旺盛;第三是硅钢,宝武合并后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定价权增加,一些优质民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增加高端牌号产能,量利齐升。金属粉材领域,核心是下游需求景气度高,公司绑定下游核心客户,不断拓宽产品结构,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业绩确定性高,客户、技术、认证等壁垒高,享受行业高景气。炭素行业积极布局特种石墨,核石墨、等静压石墨放量,持续进口替代。 钟浩 国泰君安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发展主线:复苏预期指引周期向上。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增长、扩内需、提信心”基调及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22年承压的化工品需求复苏的强预期将指引周期方向向上,尽管弱现实导致斜率仍需跟踪变化。优选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大且低谷期仍在稳步进行资本开支的龙头企业,受益的相关子行业包括聚氨酯、煤化工、钛白粉、纯碱、氟化工、轮胎、硅等。 安全主线:安全为上加速国产替代。 看好新材料产业长期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及高壁垒综合优势带来强阿尔法,建议关注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的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受益的相关子行业包括润滑油添加剂、UHMWPE、分子筛、硅微粉、吸附树脂等。 创新主线:低渗透率新技术的星辰大海。 全球能源革命的产业趋势带来上游新能源材料的爆发式增长,新进入者蜂拥而至加剧产业内卷,未来阶段性过剩和紧缺的场景将共存,“更高更好更快”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破坏式创新将孕育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新品类。重点关注的新方向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的气凝胶、LiFSI、新型负极胶等,光伏产业链中的POE粒子等。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2月9日上午,“国泰君安2023年春季策略会——分会场(四):资源品论坛及新材料论坛”于长沙举行。国泰君安研究所建材、煤炭、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首席,在论坛上分享了最新投资观点。山东黄金集团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姬明做了关于2023年黄金价格的走势展望,北交所康普化学董事长邹总,做了题为《东风已至,新能源金属萃取技术新动向》的主题演讲。 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薛阳 国泰君安证券煤炭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2023供需展望:供给端微增,经济复苏延续主动补库周期。 国内煤炭保供后产量高位震荡,新矿产能批复缓慢,未来产量小幅增长,结合运力限制、煤炭热值下降、下游补库,整体仍结构偏紧;国内经济复苏在即,煤炭需求有支撑,下游投资加速,拉动煤炭中期需求。 双焦:地产托底预期修复,上半年看焦煤、下半年看焦炭。 受益地产政策托底,黑色产业链需求悲观预期将打消,焦煤作为稀缺资源供给端无增量弹性,有望量价齐升;山西内蒙要求退出4.3米落后焦炭产能,供给端收窄或推动2023下半年焦炭价格大涨。 转型:开启多元化发展之路,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煤炭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充分、在手货币资金充足,双碳战略下转型意愿强,有望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实现新发展,重点受益方向:钠电池、绿电转型、焦炉气制氢、煤基新材料。 李鹏飞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经济预期修复,钢铁将受益。地产、基建、制造业,政策与预期皆修复的背景下,钢铁板块值得重视。自2021年9月开始的地产端下行,导致钢铁行业需求持续走弱,叠加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的成本高企使得钢铁行业利润持续收缩,三季度上市钢企较多出现亏损,行业进入寒冬。2022年下半年,伴随地产端政策逐步出现拐点,无论是居民利率端还是房企融资端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政策向基本面的销售、拿地、开工传导虽有时滞,但我们认为这也足够导致2023年的钢铁需求预期从底部逐步抬升,年初的金三银四也将存在更多期待,行业大概率从亏损走向盈利,相应的周期复苏交易也将重新出现。 于嘉懿 国泰君安证券有色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白银:复苏期工业属性、金融属性共振起舞。白银以“伴生金属”为主的生产方式、较大规模的工业需求占比,共同决定了其较黄金拥有更大的价格波动率。复盘历史银价,金银比的快速修复常出现在经济复苏初期(即贵金属上行周期的第二阶段,与PMI回暖密切相关),此时白银相比黄金向上弹性更强。随着美国衰退渐近,23年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当前联储加息放缓阶段可开始低位关注弹性较大的白银龙头。 中重稀土:产业链利润或再分配,盈利估值有望双修。供给方面,海外盲目扩产至品味加速下滑,低资源储备或致海外供给难持续;需求方面,晶界渗透技术瓶颈已至,镝铽供需错配或提前。稀土企业磁材业务拓展,或迎接估值&盈利双修。随着多家稀土企业磁材产能的落地,稀土企业资源价格制约或逐步解除,稀土企业或随着终端需求修复,重获市场价与挂牌价的价差,以及后道线磁材利润的拓展,稀土企业特别是中重稀土或率先反转。 电动车和储能浪潮方兴未艾,对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保持乐观。市场对2023年的电动车渗透率增速持分歧态度,2023-2025年及更长期的终端行业增速及渗透率超预期,带来板块估值修复。供需长期错配,商品价格居于“周期高点” 的时间线比市场想象要长。锂矿公司在量增价高的情况下,受益行业发展,成为产业链中利润最高一环。 铜铝加工:开工率&加工费双修复,基本面强度决定修复高度。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优化倾向、地产支持政策(保交楼、第二支箭、地产十六条)持续落地、电网投资增长(十四五电网投资额超2.9万亿,较十三五规划增长12%)。23年联储加息结束、叠加国内经济修复预期,铜铝加工或迎来加工费&开工率的双修复。其中产品结构与经济贴合度较高的公司,弹性最优。 孙羲昱 国泰君安证券石化首席分析师 资源品论坛:内需向上,涨价在望 原油: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供需博弈,2023年价格中枢高于市场预期。短期我们预计原油价格受亚洲需求,海外衰退,OPEC减产进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价格弱势。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随着炼厂新投产能增加,放开预期带来的需求复苏为大概率事件,2023年原油价格前低后高,预计布伦特油价上半年在75-90美元/桶波动,下半年较强,预计全年价格中枢在90-100美元/桶。 天然气:供给减少vs需求下降,2023年天然气紧平衡。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下降导致供应缺口,欧洲能源短缺状况难以缓解。冬天和春天补库情况下仍属于紧平衡,不排除冷冬情况下气价的进一步上涨。展望2023年液化设施capex投入不足,综合考虑经济衰退和高价对需求的冲击,对标原油我们认为欧洲气价保持在100欧元/兆瓦时区间波动可能性更高。 行业环境的变化:增加国际领域的能源合作与碳中和。中阿峰会的召开,标志着未来我国和中东海湾地区进一步加强油气领域的合作。同时碳中和背景下龙头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邹总 北交所康普化学董事长 东风已至,新能源金属萃取技术新动向 康普化学是国际知名的特种化学技术定制服务商,善用化学之道;业务聚焦在新能源金属(铜、锂、钴、镍、钒等)的溶剂萃取技术,矿物浮选技术以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定制化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该领域展开全球竞争,作为该领域唯一中国公司服务全球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多个新产品即将投放市场。 鲍雁辛 国泰君安证券建材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2020年底我们发布21年度策略《不拘于过往,无惧于未来》五条主线,看好全球大宗品(譬如玻纤),浮法玻璃供给缺口,看好精装B端建材但认为马上会开始出清之年,担忧存量博弈的水泥行业逻辑逆转,看好碳纤维行业的爆发; 2022年我们年度策略《面向新常态》,判断地产链杠杆出清之年远未结束,水泥机会仅“手慢无”,大宗品总量逻辑占优(煤炭等),传统行业中小市值公司插上新能源新材料翅膀带来的腾飞,继续看好碳纤维主要是民品的全面放量; 翘首2023,消费建材可能依然是板块最强β所在,从“不炒”到“房住”,过往常用的扩信用加杠杆的逻辑或未必尽然,但翻新市场正在增长的起点,“潮水褪去方知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 ;2022“躺平”、“摆烂” 已是板块企业常见的心态,只有眼前路,2022年“能在一思进”的企业或将成为2023起的未来三年最强的α所在; 大宗品我们更关注边际供需演绎,建筑玻璃叶底藏花,孕育着厚积薄发的高弹性,而光伏玻璃历经千回百转,或再现积极信号;水泥我们需要正视新常态,没有身后身,不拘于2016-2020的过往;而对于全球定价的商品例如玻纤,不确定性更大,关键变量可能是头部企业的策略,一步一重天; 新材料依然看好碳纤维民品放量,看好高性能的突破,看好传统行业中小市值公司插上新能源新材料翅膀带来的腾飞机会。 李鹏飞 国泰君安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拥抱材料景气时代。当前我们比较看好的赛道,一是火电机组更新改造,带来超超临界锅炉管需求的爆发,超级不锈钢304及T91/T92等不锈钢和合金钢钢管需求确定性较高,龙头公司积极扩产,享受产能增加与产品结构提升,订单饱满成本下降;第二是军工领域高温合金的需求持续拉动,尤其是军品,飞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需求旺盛;第三是硅钢,宝武合并后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定价权增加,一些优质民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增加高端牌号产能,量利齐升。金属粉材领域,核心是下游需求景气度高,公司绑定下游核心客户,不断拓宽产品结构,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业绩确定性高,客户、技术、认证等壁垒高,享受行业高景气。炭素行业积极布局特种石墨,核石墨、等静压石墨放量,持续进口替代。 钟浩 国泰君安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 新材料论坛 发展主线:复苏预期指引周期向上。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增长、扩内需、提信心”基调及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22年承压的化工品需求复苏的强预期将指引周期方向向上,尽管弱现实导致斜率仍需跟踪变化。优选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大且低谷期仍在稳步进行资本开支的龙头企业,受益的相关子行业包括聚氨酯、煤化工、钛白粉、纯碱、氟化工、轮胎、硅等。 安全主线:安全为上加速国产替代。 看好新材料产业长期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及高壁垒综合优势带来强阿尔法,建议关注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的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受益的相关子行业包括润滑油添加剂、UHMWPE、分子筛、硅微粉、吸附树脂等。 创新主线:低渗透率新技术的星辰大海。 全球能源革命的产业趋势带来上游新能源材料的爆发式增长,新进入者蜂拥而至加剧产业内卷,未来阶段性过剩和紧缺的场景将共存,“更高更好更快”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破坏式创新将孕育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新品类。重点关注的新方向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的气凝胶、LiFSI、新型负极胶等,光伏产业链中的POE粒子等。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