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2月9日最新观点: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2月9日最新观点: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2月9日早间新闻精选】 1、ChatGPT概念持续发酵之际,上交所8日晚间对近期热门ChatGPT概念股海天瑞声、云从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此前一天,ChatGPT人气股汉王科技亦收到关注函。 2、接近百度人士透露,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首站将直接接入百度搜索,目前,“文心一言”的相关功能已陆续在百度搜索内上线或内测。 3、据阿里巴巴一名资深技术专家爆料,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已开放给公司内员工测试。 4、乘联会8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特斯拉1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66051辆,环比增长18%。 5、据财联社统计,截至2月7日,融资余额近七个交易日均实现正向增长。IT服务、证券、光伏设备、半导体、软件开发板块获其重点增持,净买入额规模均超20亿元。 6、A股首份2022年年报出炉:金三江净利同比增31%,拟10转9派3元。 7、海天瑞声动公告,公司业务与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开发企业有比较大区别。 8、三六零发布异动公告,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与当前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 摘要 ChatGPT发布,人工智能新浪潮来袭。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研发的通用聊天机器人,于2022年11月30日上线。ChatGPT具备强大功能,能回答连续性的问题、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甚至拒绝不合理的需求。用户与ChatGPT之间的对话互动包括了普通聊天、信息咨询、撰写诗词作文、修改代码等。2022年12月,ChatGPT发布仅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拥有超100万用户。 由GPT-3演化至ChatGPT,其背后的OpenAI再次获得微软大额投资。ChatGPT背后的研发公司为OpenAI。2015年,OpenAI由马斯克、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阿尔特曼、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等硅谷科技大亨创立,2019年微软向其投资10亿美元,2023年1月24日微软公司在其官方博客宣布,已与OpenAI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微软将向OpenAI进行一项为期多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2020年OpenAI宣布了GPT-3语言模型,之后不断发展至2022版的ChatGPT。 ChatGPT受益微软强大生态,更多应用场景逐渐落地。2023年1月微软CEO纳德拉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微软正在迅速推进OpenAI的工具商业化,计划将包括ChatGPT、DALL-E等人工智能工具整合进微软旗下的所有产品中,并将其作为平台供其他企业使用。依托微软强大生态,ChatGPT有望快速推广。此外Buzzfeed和亚马逊亦在探索ChatGPT应用场景,正在逐步落地。 AIGC风潮渐盛,应用前景广阔。ChatGPT火爆的背后折射出AIGC在全球的蓬勃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通过AI技术来自动或辅助生成内容,21世纪1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发展背景看,AIGC的兴起源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突破和日益增长的数字内容共计需求;从应用价值方面看,AIGC将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投资建议: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OpenAI与微软多年来深入合作,依托微软的强大生态圈或将得到快速推广,Buzzfeed、亚马逊等也在积极探索并落地ChatGPT的诸多应用场景。ChatGPT火爆的背后是AIGC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快速落地,高应用价值下AIGC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推荐人工智能相关标的科大讯飞、拓尔思、寒武纪、虹软科技、云从科技-UW等。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应用场景落地速度不及预期;AI引发各种法律与伦理问题;行业竞争加剧。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恒生电子深度报告:23年复苏之选,资本市场赋能者 摘要 恒生电子是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成立以来经历业务架构、股权结构等的调整,跟随者资本市场的步伐前行。公司连续15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2年排至第24位,为国内排名最高的金融IT厂商。 恒生金融IT龙头的外在表现我们归结于财务方面的高毛利率和业务方面的高市场份额,这背后的本质原因塑造了其在业内深厚的护城河。 高毛利率的背后:产品高度复用性。① 行业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标准化建设持续受到重视;从行业格局看,券商、基金等IT自研较少,以及对IT系统的高要求从而形成了买方高粘性、卖方话语权更高的行业生态。② 从恒生自身看,多年来不断进行云原生探索,打造“大中台、小应用”的组织架构,领先于行业。 高市场份额的背后:凭借技术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客户。过去十几年恒生客户拓展的方向主要有金融创新与监管催生的增量业务带来新客户、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迅速抢占新筹公司、对友商的系统替换。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持续研发耕耘积累起的技术竞争力;以及金融创新背景下全面综合解决方案带来客户粘性,在品牌效应下实现良性循环。 龙头企业并不缺乏成长性。我们认为恒生未来的潜在成长可以从金融机构业务量与金融机构IT投入程度两个维度拆解。 金融机构业务体量增加。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向金融机构传导,随着金融机构成长壮大带来IT需求增量;另一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在路上,金融IT企业需要研发新的产品以支持新的业务场景,特别是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为金融IT企业带来业务增量。 金融机构IT投入程度提升。一方面和海外金融机构对比,我国金融机构IT投入比例较低,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本身也在向纵深推进,当前迈入数字化改革阶段,数智化作为未来十年改变行业格局的核心力量,正逐步融合到金融核心生产系统和主流业务流程中。 和海外巨头SS&C对比,也可洞见恒生未来的诸多可能。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恒生新兴业务边界或可持续拓宽;SS&C成立早于恒生近10年,2006-2021年营收CAGR超20%,侧面可验证恒生高成长的持续性;软件服务模式逐步推广,未来或可常态化实现超低销售费用率。 当下收入与成本费用剪刀差改善,有望迎来人效拐点。收入端,继党政之后金融信创局面已经打开,恒生2019年开始布局,多层面助力金融信创,且政策东风频吹带来行业性利好;费用端,前期经历人员的大幅增长,诸多指标表明2022Q3迎来拐点;前期的技术投入不会丢失,人员增长后随着新产品大范围落地产生的规模效应,人效便呈现回升态势。 投资建议:恒生电子是金融IT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凭借技术与产品实力、广泛的客户积累在业内建立起深厚的护城河,未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数字化改革和全面注册制启动的时代背景下仍将潜力十足。对标海外巨头SS&C,更是验证了其成长的可持续性。当下金融信创的推动、公司积极控费成效初现,人效有望迎来改善拐点。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57/0.91/1.1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行业监管趋于严格;新产品落地推广不及预期;金融信创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2月9日早间新闻精选】 1、ChatGPT概念持续发酵之际,上交所8日晚间对近期热门ChatGPT概念股海天瑞声、云从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此前一天,ChatGPT人气股汉王科技亦收到关注函。 2、接近百度人士透露,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首站将直接接入百度搜索,目前,“文心一言”的相关功能已陆续在百度搜索内上线或内测。 3、据阿里巴巴一名资深技术专家爆料,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已开放给公司内员工测试。 4、乘联会8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特斯拉1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66051辆,环比增长18%。 5、据财联社统计,截至2月7日,融资余额近七个交易日均实现正向增长。IT服务、证券、光伏设备、半导体、软件开发板块获其重点增持,净买入额规模均超20亿元。 6、A股首份2022年年报出炉:金三江净利同比增31%,拟10转9派3元。 7、海天瑞声动公告,公司业务与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开发企业有比较大区别。 8、三六零发布异动公告,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与当前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 摘要 ChatGPT发布,人工智能新浪潮来袭。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研发的通用聊天机器人,于2022年11月30日上线。ChatGPT具备强大功能,能回答连续性的问题、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甚至拒绝不合理的需求。用户与ChatGPT之间的对话互动包括了普通聊天、信息咨询、撰写诗词作文、修改代码等。2022年12月,ChatGPT发布仅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拥有超100万用户。 由GPT-3演化至ChatGPT,其背后的OpenAI再次获得微软大额投资。ChatGPT背后的研发公司为OpenAI。2015年,OpenAI由马斯克、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阿尔特曼、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等硅谷科技大亨创立,2019年微软向其投资10亿美元,2023年1月24日微软公司在其官方博客宣布,已与OpenAI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微软将向OpenAI进行一项为期多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2020年OpenAI宣布了GPT-3语言模型,之后不断发展至2022版的ChatGPT。 ChatGPT受益微软强大生态,更多应用场景逐渐落地。2023年1月微软CEO纳德拉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微软正在迅速推进OpenAI的工具商业化,计划将包括ChatGPT、DALL-E等人工智能工具整合进微软旗下的所有产品中,并将其作为平台供其他企业使用。依托微软强大生态,ChatGPT有望快速推广。此外Buzzfeed和亚马逊亦在探索ChatGPT应用场景,正在逐步落地。 AIGC风潮渐盛,应用前景广阔。ChatGPT火爆的背后折射出AIGC在全球的蓬勃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通过AI技术来自动或辅助生成内容,21世纪1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发展背景看,AIGC的兴起源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突破和日益增长的数字内容共计需求;从应用价值方面看,AIGC将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投资建议: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发布有望引发人工智能新浪潮,OpenAI与微软多年来深入合作,依托微软的强大生态圈或将得到快速推广,Buzzfeed、亚马逊等也在积极探索并落地ChatGPT的诸多应用场景。ChatGPT火爆的背后是AIGC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快速落地,高应用价值下AIGC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推荐人工智能相关标的科大讯飞、拓尔思、寒武纪、虹软科技、云从科技-UW等。 风险提示: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应用场景落地速度不及预期;AI引发各种法律与伦理问题;行业竞争加剧。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计算机曹佩团队】恒生电子深度报告:23年复苏之选,资本市场赋能者 摘要 恒生电子是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成立以来经历业务架构、股权结构等的调整,跟随者资本市场的步伐前行。公司连续15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2年排至第24位,为国内排名最高的金融IT厂商。 恒生金融IT龙头的外在表现我们归结于财务方面的高毛利率和业务方面的高市场份额,这背后的本质原因塑造了其在业内深厚的护城河。 高毛利率的背后:产品高度复用性。① 行业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标准化建设持续受到重视;从行业格局看,券商、基金等IT自研较少,以及对IT系统的高要求从而形成了买方高粘性、卖方话语权更高的行业生态。② 从恒生自身看,多年来不断进行云原生探索,打造“大中台、小应用”的组织架构,领先于行业。 高市场份额的背后:凭借技术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客户。过去十几年恒生客户拓展的方向主要有金融创新与监管催生的增量业务带来新客户、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迅速抢占新筹公司、对友商的系统替换。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持续研发耕耘积累起的技术竞争力;以及金融创新背景下全面综合解决方案带来客户粘性,在品牌效应下实现良性循环。 龙头企业并不缺乏成长性。我们认为恒生未来的潜在成长可以从金融机构业务量与金融机构IT投入程度两个维度拆解。 金融机构业务体量增加。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向金融机构传导,随着金融机构成长壮大带来IT需求增量;另一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在路上,金融IT企业需要研发新的产品以支持新的业务场景,特别是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为金融IT企业带来业务增量。 金融机构IT投入程度提升。一方面和海外金融机构对比,我国金融机构IT投入比例较低,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本身也在向纵深推进,当前迈入数字化改革阶段,数智化作为未来十年改变行业格局的核心力量,正逐步融合到金融核心生产系统和主流业务流程中。 和海外巨头SS&C对比,也可洞见恒生未来的诸多可能。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恒生新兴业务边界或可持续拓宽;SS&C成立早于恒生近10年,2006-2021年营收CAGR超20%,侧面可验证恒生高成长的持续性;软件服务模式逐步推广,未来或可常态化实现超低销售费用率。 当下收入与成本费用剪刀差改善,有望迎来人效拐点。收入端,继党政之后金融信创局面已经打开,恒生2019年开始布局,多层面助力金融信创,且政策东风频吹带来行业性利好;费用端,前期经历人员的大幅增长,诸多指标表明2022Q3迎来拐点;前期的技术投入不会丢失,人员增长后随着新产品大范围落地产生的规模效应,人效便呈现回升态势。 投资建议:恒生电子是金融IT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凭借技术与产品实力、广泛的客户积累在业内建立起深厚的护城河,未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数字化改革和全面注册制启动的时代背景下仍将潜力十足。对标海外巨头SS&C,更是验证了其成长的可持续性。当下金融信创的推动、公司积极控费成效初现,人效有望迎来改善拐点。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57/0.91/1.1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行业监管趋于严格;新产品落地推广不及预期;金融信创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