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中计了?听听市场“女侠”怎么说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又中计了?听听市场“女侠”怎么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又一根阴线! 兔年开市以来,A股有点疲软,沪指8个交易日6根阴线,创业板8个交易日7根阴线,与节前单边逼空形成鲜明对比。春节前,股民大喊复苏牛来了,现在一看,怎么感觉又“中计”了。 市场到底肿么了?我们来听听“女侠”们的说法。 投资相当考验发际线,所以往往难得女人的青睐,但A股有两位“女侠”颇具名气,巾帼不让须眉,都比较擅长分析市场。对于短期市场,她们最近似乎都有作壁上观的意思。 首先是有“私募魔女”之称的李蓓,最新观点刷屏了。 日前李蓓向持有人发出最新月报,截至1月末,旗下产品组合出现较大变化:权益类资产净仓位由去年12月末的87.8%下降到43.20%,商品净空头仓位升至15%以上,债券类资产净仓位升至9%。 回想去年十月份,李蓓还认为未来将是新的一轮A股牛市,但在今年1月份就大举砍仓,1个月卖了一半的权益仓位,甚至比去年10月末仓位还低,为啥四个月不到就变了呢? 从月报来看,李蓓的理由是这样的: 1、今年以来政策在放水上是比较克制的,不是短期放大水的刺激,由于经济位置等的巨大差异,期待中国消费如美国那样强劲复苏是比较难的。经济复苏不足以推动利率上涨、不足以推动大部分工业品需求上涨,所以现在市场存在一定的预期差。对经济强复苏的预期,是会面临被证否的。 2、海外市场存在矛盾组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转鸽派,权益资产风险溢价处于低位,市场是非常乐观的。而美国的就业市场和通胀的韧性极强,过去三个月的美元颓势可能会阶段性逆转,而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构成压力。 月报还提到,股票市场总体为震荡重心上移而非单边牛市;我们认为权益类资产将陷入震荡,单边做多的性价比下降,减少了权益类的净多仓到中等水平,增加了权益类的套利对冲头寸。 对于李蓓短期谨慎的观点,被吴晓波称为“财经女侠”的叶檀,似乎也比较认同。 在宏观层面,她认为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是,央妈对流动性的态度。 央行在春节前后的资金投放节奏出现了明显反差。春节前一周,央行通过MLF、逆回购等手段累计净投放20450亿元,创出了央行单周投放的历史纪录。而春节回来之后,在节前投放陆续到期的前提下,央行明显减少了流动性的投放。2月1日至7日,连续5个交易日净回笼,共收回近15000亿元。 虽然央行在春节前松后紧的投放是一种惯例,但今年不一样,为啥?因为去年12月疫情防控大幅优化后,今年春节前后的资金需求是积蓄了三年之后的突然爆发,理论上对流动性的要求远超往年。 可是,节后央行还是按照以往的逻辑回收流动性。换句话说,这其实已经低于市场预期了。在全面刺激经济的大背景下,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并没有放宽,这是一种相当克制或者说变相收紧的行为。 结合二位“女侠”的观点来看,短线A股连续回调,是有宏观根源的。节前大家把预期打得太满,都在提前布局复苏行情,过于拥挤,一旦宏观层面出现不及预期的状况,市场便步履蹒跚了。 另外,随着近期“流浪气球”事件的发酵,本轮行情最大的金主这两天也收敛许多,北上资金从哐哐买到连续4天净卖出,蓝筹白马群体缺了一个主要的买手,指数也失去了昂首向上的劲头。 当然,二位“女侠”都是短期谨慎,对市场中长线依然看好。这其实也符合我之前对市场的预期,年前说过,正月和二月的市场,也许是一年中最低迷的时期,到了夏天,市场可能就“养眼”了。 所以在合理持仓的前提下,我们不必太在意市场短期涨跌,关键是把握大方向。短期下跌怎么了?墨镜一戴,谁都不爱。有时候,投资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看轻了多少事。 点个「在看」股票大赚
又一根阴线! 兔年开市以来,A股有点疲软,沪指8个交易日6根阴线,创业板8个交易日7根阴线,与节前单边逼空形成鲜明对比。春节前,股民大喊复苏牛来了,现在一看,怎么感觉又“中计”了。 市场到底肿么了?我们来听听“女侠”们的说法。 投资相当考验发际线,所以往往难得女人的青睐,但A股有两位“女侠”颇具名气,巾帼不让须眉,都比较擅长分析市场。对于短期市场,她们最近似乎都有作壁上观的意思。 首先是有“私募魔女”之称的李蓓,最新观点刷屏了。 日前李蓓向持有人发出最新月报,截至1月末,旗下产品组合出现较大变化:权益类资产净仓位由去年12月末的87.8%下降到43.20%,商品净空头仓位升至15%以上,债券类资产净仓位升至9%。 回想去年十月份,李蓓还认为未来将是新的一轮A股牛市,但在今年1月份就大举砍仓,1个月卖了一半的权益仓位,甚至比去年10月末仓位还低,为啥四个月不到就变了呢? 从月报来看,李蓓的理由是这样的: 1、今年以来政策在放水上是比较克制的,不是短期放大水的刺激,由于经济位置等的巨大差异,期待中国消费如美国那样强劲复苏是比较难的。经济复苏不足以推动利率上涨、不足以推动大部分工业品需求上涨,所以现在市场存在一定的预期差。对经济强复苏的预期,是会面临被证否的。 2、海外市场存在矛盾组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转鸽派,权益资产风险溢价处于低位,市场是非常乐观的。而美国的就业市场和通胀的韧性极强,过去三个月的美元颓势可能会阶段性逆转,而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构成压力。 月报还提到,股票市场总体为震荡重心上移而非单边牛市;我们认为权益类资产将陷入震荡,单边做多的性价比下降,减少了权益类的净多仓到中等水平,增加了权益类的套利对冲头寸。 对于李蓓短期谨慎的观点,被吴晓波称为“财经女侠”的叶檀,似乎也比较认同。 在宏观层面,她认为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是,央妈对流动性的态度。 央行在春节前后的资金投放节奏出现了明显反差。春节前一周,央行通过MLF、逆回购等手段累计净投放20450亿元,创出了央行单周投放的历史纪录。而春节回来之后,在节前投放陆续到期的前提下,央行明显减少了流动性的投放。2月1日至7日,连续5个交易日净回笼,共收回近15000亿元。 虽然央行在春节前松后紧的投放是一种惯例,但今年不一样,为啥?因为去年12月疫情防控大幅优化后,今年春节前后的资金需求是积蓄了三年之后的突然爆发,理论上对流动性的要求远超往年。 可是,节后央行还是按照以往的逻辑回收流动性。换句话说,这其实已经低于市场预期了。在全面刺激经济的大背景下,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并没有放宽,这是一种相当克制或者说变相收紧的行为。 结合二位“女侠”的观点来看,短线A股连续回调,是有宏观根源的。节前大家把预期打得太满,都在提前布局复苏行情,过于拥挤,一旦宏观层面出现不及预期的状况,市场便步履蹒跚了。 另外,随着近期“流浪气球”事件的发酵,本轮行情最大的金主这两天也收敛许多,北上资金从哐哐买到连续4天净卖出,蓝筹白马群体缺了一个主要的买手,指数也失去了昂首向上的劲头。 当然,二位“女侠”都是短期谨慎,对市场中长线依然看好。这其实也符合我之前对市场的预期,年前说过,正月和二月的市场,也许是一年中最低迷的时期,到了夏天,市场可能就“养眼”了。 所以在合理持仓的前提下,我们不必太在意市场短期涨跌,关键是把握大方向。短期下跌怎么了?墨镜一戴,谁都不爱。有时候,投资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看轻了多少事。 点个「在看」股票大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