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太平洋证券研究 2月6日最新观点:加息接近尾声——美联储2月会议点评

太平洋证券研究 2月6日最新观点:加息接近尾声——美联储2月会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太平洋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2月6日最新观点:加息接近尾声——美联储2月会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2月6日早间新闻精选】 1、李克强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李克强说,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发挥效应和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当前经济运行正在回升。 2、工信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提出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 3、财联社记者近日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将继续深入整顿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严肃查处高息揽存、违法违规吸收异地存款等行为(包括互联网渠道)。 4、针对关于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称,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5、2月6日零时起,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宏观尤春野】加息接近尾声——美联储2月会议点评 报告摘要 美联储如期放缓加息,市场鸽派解读 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2月利率会议决议,将基准利率提高25bp至4.5%-4.75%区间,符合市场预期。这是去年12月加息幅度放缓至50bp之后的再次放缓。FOMC表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这一表述较上次会议未有变化,即美联储加息的脚步不会现在就停止。所以市场先给出了鹰派的反应。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召开后,其发言的鸽派成分更多,最终市场做出了较为鸽派的解读,美元指数大跌1%,黄金、美债纷纷上涨,纳指上涨2%。 美联储大概率还会再加息一次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有鹰有鸽,但在市场看来,鸽派的论调更有根据。一方面,鲍威尔表示“通胀远高于目标”,“劳动力市场仍然‘极度紧张’”,“我们还没有达到足够严格的政策立场”。但这些说法基本是延续前几次的会议的内容。另一方面,鲍威尔表示“过去3个月的通胀数据显示,通胀放缓是可喜的。”“我们现在第一次可以说,反通胀进程已经开始。”“我们还没有就终端利率做出决定。”可以看出,美联储已经意识到通胀趋势的逆转,并且关注点已经从“加息幅度”转向到“加息终点”,这是较大的转向信号,意味着现在距离加息的终点已经不远了。而且鲍威尔指出“美联储未考虑暂停然后重新开始加息。”也就是说,一旦美联储停止加息,也就代表着加息周期结束。 对于具体的节奏,市场与美联储仍存在较大分歧。鲍威尔表示在讨论暂停加息前“再加息几次”,并且指出“根据我们目前的前景,我们今年不适合降息。”然而市场根本不信。市场预期显示未来只会有一次25bp的加息,且四季度会有50bp幅度的降息。历史经验来看,在政策扭转的关键性时点,往往市场会比美联储的准确度更高。一方面美联储的表态有引导预期的目的,未必绝对客观;另一方面当市场形成一致预期之时,美联储很难冒着冲击市场的风险来反向行动。而且从目前经济基本面来看,美国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走弱的趋势较为明显,就业市场也存在降温的迹象。除非未来美国通胀出现大幅超预期的回升,否则我们认为3月份大概率是最后一次加息。 年内是否会降息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韧性。过去二十年的经验来看,一旦降息预期开始出现,实际降息的速度和力度往往比市场最初预期的更强,因为随着经济形势恶化的趋势逐步确认,美联储转向的速度会很快。我们在《厚积薄发——2023年宏观环境展望》中指出,从各种前瞻性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在年中左右进入衰退的概率较高,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美联储降息的概率也较大。当然,目前讨论降息的必要性并不是很高,停止加息的“拐点”将要出现,这是更明确的利好因素。 资产配置建议 首先,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松动直接利好贵金属。黄金价格在2022年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持续压制,因此在高通胀及央行购金的推动之下仍没有明显的上涨。而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终结,贵金属面临的最大压制力量即将解除,未来在去美元化和去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之下有望出现持续性上涨。 其次,我们认为对于A/H股也较为利好。2023年以来外资大量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其原因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正在松动,流动性的恐慌有所缓解,美元回流的压力下降;二是今年“东升西落”的确定性较强,外资有较多的配置型资金是在做全球性配置。对于这些资金而言,只要中国经济复苏的逻辑不被证伪,而其它国家在衰退周期中,那么“买入中国”的趋势就难以终止。所以在美联储急速收紧的阶段过去之后,外资重新流入中国将是长期性的。 最后,我们认为美股仍然存在较大风险。流动性的边际转向对美股是较大的利好,但美股的反弹更多是建立在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之上的。货币紧缩对于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滞后性,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软着陆”的预期落空,则美股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最后一跌”。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反弹。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机械】三一重工(600031):22年业绩承压,23年趋势向好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46亿元,同比下降66.76%-61.77%。经测算,预计Q4单季度实现4.03-10.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为-5.33亿元),环比Q3下降58.14%至增长4.18%。 点评 行业需求疲软,业绩下滑明显。2022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1)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反复等原因,需求大幅减少;2)公司坚持“两新三化”,持续加大产品与技术的研发投入;3)加大对经销商的帮扶力度,加大市场渠道及服务投入等。 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公司2023年趋势向好。1)自2021年4月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国内下行周期开始,至今已持续接近两年,同时,政策面持续发力,基建、地产宽松有望带动需求迎来边际改善,2023年行业继续下行空间有限;2)出口高增长(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挖掘机,2022年行业出口销售10.9万台,同比增长60%),从营收来看,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出口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达到43.74%以上,预计2023年将会继续提升,有望平滑国内下行周期;3)电动化趋势明显,且单机价值量更高,公司作为电动化产品布局头部企业,有望凭借电动化产品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预计上述因素会对公司2023年收入及利润增长形成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7.66亿元、870.39亿元、1008.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85亿元、63.07亿元和90.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元、0.74元和1.0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下滑、海外出口增长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