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春节消费观察:复苏进行时,结构亮点显现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春节消费观察:复苏进行时,结构亮点显现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银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招银研究|行业点评】春节消费观察:复苏进行时,结构亮点显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伴随国内防疫模式正式进入新阶段,经济活动将逐步向常态化回归,消费亦将逐步回暖。展望2023年,消费复苏有望成为经济提速的重要支撑力。作为今年的第一个小长假,春节假期的消费复苏态势值得关注。 一、春运出行:提前返乡、集中返城、自驾出行增多 春节假期客流数据尚未达到节前预期。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到20.95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3%。实际数据来看,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6%,尚不及交通运输部预期。主要原因在于春运之前经历了疫情爆发,学生、农民工、个体户等群体提前返乡,春运客流数据被平滑到了更长时间维度上。而1月26日(正月初五)、1月27日(正月初六)的单日客流量同比增速达80%以上,表明节后返城需求相对集中。 铁路恢复程度领跑。分出行方式看,铁路、民航、公路、水路中,春节假期铁路发送旅客量恢复至2019年的83%,恢复程度最高;公路和水路客流量恢复至2019年的48%,恢复程度较低。 疫后自驾出行比例上升。从另一口径观察,春节长假期间全国百度迁徙指数平均为696.4,同比增长41.2%,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6.2%。百度迁徙指数与交通运输部数据(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6%)差异明显,我们认为主因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上升。交通部主要统计的是公共交通出行人次,而百度迁徙指数囊括了私家车的跨区域出行,表明疫后居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更为谨慎,偏向自驾出行。可与之相印证的一个数据是,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33%,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增长明显。 图1:春节假期合计发送旅客数2.26亿人次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各出行方式发送旅客数恢复至疫前的程度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3:百度迁徙指数 资料来源:百度迁徙,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消费数据:总体温和复苏,结构性亮点突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相比2019年同期的复合增速为12.4%(2019-2022年春节假期的三年复合增速为12.5%),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分商品类型看,商品消费同比增长10%,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3.5%。商品消费中,果品蔬菜、粮油食品、肉禽蛋奶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均实现30%左右,指向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宴席聚会的场景得到复苏。服务消费中,景区、商圈表现较为亮眼,超越疫情前水平;餐饮、酒店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1、本地消费:场景复苏,烟火气再燃 餐饮表现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上下。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春节假期受访餐饮企业营收相比2019年春节上涨1.9%,客流与2019年基本持平。上市餐饮企业海底捞、海伦司、奈雪的茶门店经营表现基本达到2019年同期的90%以上。 春节档总票房创历史第二,返乡带动票房下沉。2023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达61.9亿元,同比增长12.4%,成为历史上仅次于2021年的第二大春节档期(2021年鼓励就地过年,观影场景较为火热)。量价拆分来看,2023年春节期间观影人次同比提升13%,平均票价同比下滑0.6%,故观影人次提升是票房收入提升的主因。分线级城市看,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下降至50%,低于此前几年的水平;而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提升,首次超过五成,与返乡规模恢复相关。 图4:2023年春节档票房创历史第二 资料来源:灯塔专业版,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5:春节档分线级城市票房占比 资料来源:灯塔专业版,招商银行研究院 商圈客流显著恢复。全国来看,春节期间万达广场的可比门店销售收入较2019年增长29%,客流相比2019年增长15%。分城市看,深圳、郑州、长沙、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商圈客流已明显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2、文旅出游:旅游表现好于2022年,出行半径增加 旅游恢复至疫前的7-8成。据文旅部数据,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3.08亿,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的88.6%;实现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的73.1%;旅游客单价恢复至2019年的83%。横向对比疫后的每个小长假,2023年春节的文旅业已经交出了2021年国庆节以来的最好答卷,但是仍不及2020年末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的小长假表现。 图6:假期旅游人次和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程度(%) 资料来源:文旅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从结构上看,文旅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展现出疫后复苏的弹性。 1)部分景区表现亮眼,海南免税热度较高。2023年春节假期,天目湖、长白山、黄山、西湖景区在监测日期内的游客接待数量已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个别景区的增速达到40%。假期前五天,海南省12家离岛免税总销售额达16.85亿元,同比增长20%,相比2019年春节增长325%。 2)跨省游活跃,龙头酒店表现接近疫前水平。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行距离同比增长了57%,恢复至正常年份的76%。OTA平台数据显示,春节跨省酒店预订占比接近7成,出境游也显现回温,跨境机票订单、内地旅客的境外酒店订单均实现同比增长超4倍。高热度出行带动下,龙头酒店实现量价齐升,锦江酒店RevPAR恢复至2019年的100%,华住恢复程度接近90%。 图7:同程平台春节假期本异地订单占比 资料来源:同程,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8:携程平台春节假期国内外订单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携程,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后续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与路径仍有待观察 综合上述数据,春节长假作为防疫优化后的第一个验证期,前期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居民的生活半径打开,消费温和复苏,结构上亮点较多。 我们认为,后续消费复苏应关注两方面: 第一,消费修复的路径和节奏。当前,消费复苏的路径和节奏仍具有不确定性,会受到疫情态势和政策刺激的影响而有所波动。疫情方面,应当持续关注二次感染的情况;政策方面,扩大内需政策需要持续发力。 第二,消费复苏的可持续性。走出春节假期的场景,消费的修复表现能否延续仍需继续观察。疫情持续三年后,居民就业受到影响,收入预期下滑,储蓄意愿提升,“疤痕效应”的修复需要时间。 -END- 本期作者 宋小雯 行业研究岗 songxiaowen1@cmbchina.com 转载声明: 1、本报告为招商银行研究院已发布报告的公开版本,报告内容均为原创。 2、如需转载,请提前征得本公众号授权。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请勿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3、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为“招商银行研究院(ID:zsyhyjy)”,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4、授权方式: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络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意:未经招商银行事先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 招商银行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责任编辑|余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