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区域研究】 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经济目标约6%,稳增长是主基调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山证区域研究】 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经济目标约6%,稳增长是主基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山证区域研究 主要内容: 山西省2023年工作目标:增长目标不低。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研判,报告认为今年经济发展应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深化改革开放,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今年的目标预期来看,也坚持了以稳为主。 虽然山西省生产总值增速6%的目标较去年有所下调,从去年的GDP增速来看,仅一季度的增速达到6.5%,二三季度在5%以上,全年预计增长4.5%,此外,今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面临国外的复杂环境和国内的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可能反复,要实现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此6%的目标并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7%,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高于GDP增速目标,以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着力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可能在新老基建投资上,制造业迭代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在稳投资的基调下,继续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扩大有效投资以此优化供给体系。 山西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5%,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在已公布的各省2023年预期目标中居于前列。2023年,房地产上半年仍有可能惯性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使得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等后周期行业出现一定回升;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使得居民出行限制解除,将对餐饮、旅游、交通、服装、娱乐等可选消费起到提振作用,主观消费意愿将有现状提升,综合考量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7%附近波动。其余通胀、就业要求基本与去年持平。 山西省2023年工作任务: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虽然经济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但政策层面对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并未放松。报告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做好电煤稳价保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现有能源优势,挖掘能源新优势,数字化和智能化、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是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朱格拉周期”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政策对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承担起托底经济的任务。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大力驱动下,新老基建领域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推动文旅、消费、服务需求释放。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消费政策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集中在提振消费信心,发放电子消费券、打造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继续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满足旅游新需求。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消费恢复较为缓慢,但消费的提振在需求端仍有较大发力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增强,预计疫情扰动将边际弱化,下半年消费有望得到一定的修复,带动整体经济运行好转。 城市群+乡村振兴,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较2022年工作任务,今年工作任务中对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内容更加细化,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对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和强化各区域高水平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山西作为黄河流域实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的重要地区,以及主要的能源重要基地,加快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主要包括绿色农业、产品创新、价值增厚、产业升级等,乡村振兴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具有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产业升级缓慢、疫情不断反复、消费信心低于预期。 报告正文: 1 事件: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2日举行,金湘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安排;三、2023年重点工作;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 事件解析 2.1 取得的成绩: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升级加快 报告首先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下,山西省依然实现了良好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6%、11.7%,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产量达到13亿吨、位居全国第一。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0.25%,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 。2022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高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2 未来五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能源革命成效明显,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平安山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3 山西省2023年工作目标:增长目标不低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研判,报告认为今年经济发展应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深化改革开放,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今年的目标预期来看,也是坚持了以稳为主,主要变化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等目标出现下调。 虽然山西省生产总值增速6%的目标较去年有所下调,从去年的GDP增速来看,仅一季度的增速达到6.5%,二三季度在5%以上,全年预计增长4.5%,此外,今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面临国外的复杂环境和国内的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可能反复,要实现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此6%的目标并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7%,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高于GDP增速目标,以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着力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可能在新老基建投资上,制造业迭代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在稳投资的基调下,继续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扩大有效投资以此优化供给体系。 山西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5%,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在已公布的各省2023年预期目标中居于前列。2023年,房地产上半年仍有可能惯性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使得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等后周期行业出现一定回升;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下居民出行限制解除,将对餐饮、旅游、交通、服装、娱乐等可选消费起到提振作用,主观消费意愿将有现状提升,综合考量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7%附近波动。其余通胀、就业要求基本与去年持平。 2.4 山西省2023年工作任务: 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报告安排了202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政策方向与重点细节。 虽然经济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但政策层面对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并未放松。报告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做好电煤稳价保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现有能源优势,挖掘能源新优势,数字化和智能化、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是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朱格拉周期”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政策对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承担起托底经济的任务。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大力驱动下,新老基建领域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将继续坚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调全面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山西省工作任务中重点强调了数字产业,“打造一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数字产业化广泛普及将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推动文旅、消费、服务需求释放。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消费政策上虽然篇幅不多,但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集中在提振消费信心,发放电子消费券、打造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继续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满足旅游新需求。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消费恢复较为缓慢,但消费的提振在需求端仍有较大发力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增强,预计疫情扰动将边际弱化,下半年消费有望得到一定的修复,带动整体经济运行好转。 城市群+乡村振兴,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较2022年工作任务,今年工作任务中对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内容更加细化,强调“推进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大盂产业新城与现有开发区整合,促进秀容新城产城融合,加快太原火工区搬迁改造,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增强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动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对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和强化各区域高水平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山西作为黄河流域实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的重要地区,以及主要的能源重要基地,加快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乡村经济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相对薄弱板块。报告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水浇地建设。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生态低碳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乡村振兴主要包括绿色农业、产品创新、价值增厚、产业升级等,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达到新高,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乡村振兴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具有积极影响。 3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 产业升级缓慢 疫情不断反复 消费信心低于预期 本报告分析师: 石晋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4050003 电话:0351-8686645 邮箱:shijin@sxzq.com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5159号陆家嘴滨江中心N5座6楼 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贸中心A座28层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林创路新一代产业园5栋17层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i618.com.cn 敬 请 关 注 风险提示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所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所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山证区域研究 主要内容: 山西省2023年工作目标:增长目标不低。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研判,报告认为今年经济发展应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深化改革开放,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今年的目标预期来看,也坚持了以稳为主。 虽然山西省生产总值增速6%的目标较去年有所下调,从去年的GDP增速来看,仅一季度的增速达到6.5%,二三季度在5%以上,全年预计增长4.5%,此外,今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面临国外的复杂环境和国内的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可能反复,要实现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此6%的目标并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7%,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高于GDP增速目标,以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着力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可能在新老基建投资上,制造业迭代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在稳投资的基调下,继续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扩大有效投资以此优化供给体系。 山西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5%,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在已公布的各省2023年预期目标中居于前列。2023年,房地产上半年仍有可能惯性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使得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等后周期行业出现一定回升;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使得居民出行限制解除,将对餐饮、旅游、交通、服装、娱乐等可选消费起到提振作用,主观消费意愿将有现状提升,综合考量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7%附近波动。其余通胀、就业要求基本与去年持平。 山西省2023年工作任务: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虽然经济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但政策层面对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并未放松。报告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做好电煤稳价保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现有能源优势,挖掘能源新优势,数字化和智能化、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是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朱格拉周期”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政策对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承担起托底经济的任务。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大力驱动下,新老基建领域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推动文旅、消费、服务需求释放。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消费政策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集中在提振消费信心,发放电子消费券、打造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继续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满足旅游新需求。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消费恢复较为缓慢,但消费的提振在需求端仍有较大发力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增强,预计疫情扰动将边际弱化,下半年消费有望得到一定的修复,带动整体经济运行好转。 城市群+乡村振兴,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较2022年工作任务,今年工作任务中对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内容更加细化,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对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和强化各区域高水平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山西作为黄河流域实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的重要地区,以及主要的能源重要基地,加快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主要包括绿色农业、产品创新、价值增厚、产业升级等,乡村振兴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具有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产业升级缓慢、疫情不断反复、消费信心低于预期。 报告正文: 1 事件: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2日举行,金湘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安排;三、2023年重点工作;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 事件解析 2.1 取得的成绩: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产业升级加快 报告首先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下,山西省依然实现了良好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6%、11.7%,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产量达到13亿吨、位居全国第一。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0.25%,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 。2022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高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2 未来五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转型发展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能源革命成效明显,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平安山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3 山西省2023年工作目标:增长目标不低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综合研判,报告认为今年经济发展应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深化改革开放,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今年的目标预期来看,也是坚持了以稳为主,主要变化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等目标出现下调。 虽然山西省生产总值增速6%的目标较去年有所下调,从去年的GDP增速来看,仅一季度的增速达到6.5%,二三季度在5%以上,全年预计增长4.5%,此外,今年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面临国外的复杂环境和国内的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可能反复,要实现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此6%的目标并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为7%,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高于GDP增速目标,以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着力点,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可能在新老基建投资上,制造业迭代升级的需求愈加强烈。在稳投资的基调下,继续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扩大有效投资以此优化供给体系。 山西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5%,较去年目标下降1个百分点,但在已公布的各省2023年预期目标中居于前列。2023年,房地产上半年仍有可能惯性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边际回暖使得家电、家具和建材零售等后周期行业出现一定回升;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下居民出行限制解除,将对餐饮、旅游、交通、服装、娱乐等可选消费起到提振作用,主观消费意愿将有现状提升,综合考量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7%附近波动。其余通胀、就业要求基本与去年持平。 2.4 山西省2023年工作任务: 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报告安排了202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政策方向与重点细节。 虽然经济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但政策层面对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并未放松。报告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做好电煤稳价保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现有能源优势,挖掘能源新优势,数字化和智能化、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是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朱格拉周期”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政策对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承担起托底经济的任务。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大力驱动下,新老基建领域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将继续坚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调全面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山西省工作任务中重点强调了数字产业,“打造一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数字产业化广泛普及将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推动文旅、消费、服务需求释放。2023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消费政策上虽然篇幅不多,但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集中在提振消费信心,发放电子消费券、打造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继续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升景区知名度、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满足旅游新需求。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消费恢复较为缓慢,但消费的提振在需求端仍有较大发力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增强,预计疫情扰动将边际弱化,下半年消费有望得到一定的修复,带动整体经济运行好转。 城市群+乡村振兴,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较2022年工作任务,今年工作任务中对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内容更加细化,强调“推进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大盂产业新城与现有开发区整合,促进秀容新城产城融合,加快太原火工区搬迁改造,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增强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动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搭建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对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和强化各区域高水平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山西作为黄河流域实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的重要地区,以及主要的能源重要基地,加快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乡村经济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相对薄弱板块。报告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水浇地建设。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生态低碳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乡村振兴主要包括绿色农业、产品创新、价值增厚、产业升级等,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达到新高,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乡村振兴对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缓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生活差距具有积极影响。 3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不及预期 产业升级缓慢 疫情不断反复 消费信心低于预期 本报告分析师: 石晋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4050003 电话:0351-8686645 邮箱:shijin@sxzq.com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5159号陆家嘴滨江中心N5座6楼 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贸中心A座28层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林创路新一代产业园5栋17层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i618.com.cn 敬 请 关 注 风险提示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所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所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