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规模业绩下滑,绩优债基短久期重防御——22Q4债基季报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债基规模业绩下滑,绩优债基短久期重防御——22Q4债基季报分析(海通固收 姜珮珊、孙丽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债基规模业绩下滑,绩优债基短久期重防御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2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摘要: 22Q4债基规模大减,债券仓位下降。(1)债基规模骤减、减幅创历史新高。22Q4公募基金规模环比下降近68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下滑最多、环比大幅下降近6400亿元、幅度创历史新高;其次是货基环比减少1922亿元。(2)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降低,22Q4公募基金债券仓位转为下行1个百分点,仅货基的债券仓位回升。(3)政金债减持力度相对偏小,而短融&中票减持力度最大,可转债依然小幅增持,其余券种大多减持。 22Q4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重仓券:(1)前5名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2)纯债基重仓券主要减持金融债,其次是政府债和产业债。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和可交可转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逆势增持金融债(含政金债),对政府债、产业债和存单大幅减持。(3)债基城投债重仓规模环比略降、AAA级占比提升,其中在高资质区域的集中度有所回升。 杠杆升、久期降。(1)久期整体降低至2017年以来同期低位。具体看,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环比分别缩短0.14年、缩短0.33年、缩短0.43年、缩短0.42年;(2)杠杆率明显抬升,环比分别+1.4pct、+2.6pct、+3.7pct、+5.6pct,分别创22年Q1以来、22年Q2以来、22年Q1以来、19年Q1以来新高。 22Q4债基业绩受到较大冲击,债市投资难度增强,绩优债基又是如何增厚收益的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显示绩优基金业绩主要归因于短久期。大体表现为在22Q4季初止盈、季中卖出长债降低久期、季末把握信用债调整后的配置机会&拉长久期加杠杆增厚收益。 其二、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杠杆风格整体偏防御。 其三、绩优短期纯债基业绩主要依靠信用债票息;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利率债减少组合回撤以及把握波段机会。转债方面,绩优混合一二级债基的转债持仓水平相比于整体略偏低。此外,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依然谨慎。 ------------------------------- 1. 规模:债基规模骤减、减幅创历史新高 债基货基规模均下降。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Q4公募基金规模环比下降近6800亿元至25.8万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下滑最多,主要是22年Q4防疫政策优化,地产积极政策频出,11月中下旬以来理财赎回负反馈演绎,疫后经济修复预期增强,债市大幅调整,带动债基规模环比大幅下降近6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次是货币型基金、环比减少1922亿元。从占比来看,22年Q4货币基金规模占比依然最高、约为40.6%,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下降至30%)、混合型基金。基金份额方面,债基份额减少最为显著,除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REITs之外,其余各类型基金的份额均减少。 2. 债券仓位:明显下滑 2.1 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降低 22Q4公募基金债券仓位(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总值比)转为下行1个百分点。其中仅货基的债券仓位回升,其余的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股票型基金的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比均下降,环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6、0.5、0.3、0.1个百分点。 2.2 债基大幅减仓短融&中票,小幅增持可转债 债基持仓中政金债占比继续提升,主要是政金债减持力度相对偏小,短融&中票减持力度最大,可转债依然小幅增持,其余券种大多减持。 3. 重仓券分析:大幅减持金融债,城投重仓资质提升 本报告对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同时满足无大额赎回+非摊余成本法债基的条件,下同)混合债券一级基金&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同时满足22Q4转债仓位小于10%+剔除转债后债券仓位不低于90%+无大额赎回的条件,下同)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3.1 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 从前5名重仓债券市值合计占债券总投资市值平均比重来看,至22Q4除了混合二级债基的重仓券集中度继续提升之外,其余的短期纯债基、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等重仓券集中度均继续走低,环比下行幅度分别为-1.7pct、-1.4pct、-0.9pct。 3.2 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混合一级债基减持可转债 从22Q4重仓券持有市值环比变动来看:纯债基重仓券主要减持金融债(主要是政金债),其次是政府债和产业债。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和可交可转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逆势增持金融债(含政金债),对政府债、产业债和存单大幅减持。 3.3 城投债区域集中度回升,资质下沉力度持续减弱 债基城投债重仓规模环比略降、AAA级占比提升。其中有评级数据的债券(此处仅考虑有评级且评级为非A-1的重仓券,可能会造成有误差,下同)中AAA级占比转为小幅提升,AA+级占比下降,AA级占比企稳,显示资质下沉力度继续减小。 城投债重仓券在高资质区域的集中度有所回升。整体来看,城投债重仓券中在高资质区域(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的合计占比环比小幅回升了2.5个百分点至67%。其中,22Q4纯债基金城投债重仓券中北京、山东、重庆、福建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河南、广东、上海、湖南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大幅上升。 4. 纯债基&混合债基:杠杆升,久期降。 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整体降低至2017年以来同期低位。相比于中长债,短久期利率债和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更占优,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分别缩短0.14年、缩短0.33年、缩短0.43年、缩短0.42年至0.70年、1.71年,1.55年、1.92年。从季节性来看,中长期纯债基和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水平均为17年以来同期第二低,短期纯债基的久期更是处于17年以来同期新低。 纯债基&混合债基杠杆抬升至2022年内高位。至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杠杆率均值水平环比分别+1.4pct、+2.6pct、+3.7pct、+5.6pct至113.8%、119.5%、121.8%、119.7%,分别创22年Q1以来、22年Q2以来、22年Q1以来、19年Q1以来新高。 5. 绩优基金策略:短久期,偏防御 我们选取22Q4纯债基&混合债基业绩总回报排名前列的基金进行分析(在第3章节基金筛选的基础上,删除定期开放基金,且22年以来最大回撤不在同类产品的10%分位数下方)。 22Q4债基业绩受到较大冲击。在22Q4资金波动加大、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政策频出、理财赎回负反馈持续演绎、经济预期与现实博弈的背景下,基金合计规模1-10亿元、10-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的业绩(区间回报非年化、下同)大体在0.25-1.28%、0.25-1.49%、0.33%,相比于22Q3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1.51-2.17%、1.45~2.19%、1.47-1.87%的业绩回报出现了大幅滑坡。 22Q4债市投资难度增强,绩优债基又是如何增厚收益的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基金季报显示绩优基金业绩主要归因于短久期。相比于22Q3绩优基金丰富多样的绩优策略,22Q4绩优策略显得非常的一致,大多数绩优纯债基和混合债基对债市维持中性偏谨慎或防御策略,绩优基金的业绩归因主要以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在22Q4季初止盈、季中卖出长债降低久期、季末把握信用债调整后的配置机会&拉长久期加杠杆增厚收益;少数绩优基金以利率债为主、适度减仓、关注市场波动的机会;也有个别绩优基金表示在22年12月份信用债市场出现理财冲击后增加了二级资本债以及其他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或者对城投债资质进行了适度下沉等。 对于后市,基金季报中的表态大多是:维持高等级债券配置,并视市场行情以适度仓位参与利率债交易,控制信用久期及风险的暴露程度,交易性机会的把握需要注意安全边际、需要及时做好止盈止损,在新的动态平衡中关注超调和存在预期差的投资机会。 其二、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基金22Q4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的组合久期、杠杆率水平与整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杠杆风格整体偏防御。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的组合久期平均值仅略高于各自整体水平0.06年、0.09年,而22Q3则是大幅高出0.4~0.6年左右;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组合久期平均值则是大幅低于各自整体水平0.35年、0.41年。杠杆率方面除了绩优混合二级债市的杠杆风格偏积极,其余的绩优短期&中长期&混合一级债基的杠杆率均低于各自整体水平,尤其是绩优短期纯债基杠杆风格很保守、低于其整体水平4.6pct。 其三、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债券仓位水平与整体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绩优短期纯债基业绩主要依靠信用债票息;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利率债来减少组合回撤以及把握波段机会。具体来看,分析22Q4区间回报率排名前10%的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债基可以看到:业绩前10%短期纯债基的信用债持仓占比明显高出整体水平,而绩优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利率债和存单的持仓占比均高于整体水平。转债方面,绩优混合一二级债基的转债持仓水平相比于整体略偏低。 其中,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到AA级。22Q4业绩前10%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债券持仓以中债隐含评级(下同)为AA+以上的债券为主(此处仅考虑有中债隐含评级数据的券,所以可能存在误差),合计占比略低于整体水平0.8个百分点,重仓券资质下沉至AA级,其中AA级占比高出整体水平7.1个百分点,整体看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资质下沉方面依然偏谨慎。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 节前情绪降至年内新低 经济修复高度待验证,债市票息为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债基规模业绩下滑,绩优债基短久期重防御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26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摘要: 22Q4债基规模大减,债券仓位下降。(1)债基规模骤减、减幅创历史新高。22Q4公募基金规模环比下降近68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下滑最多、环比大幅下降近6400亿元、幅度创历史新高;其次是货基环比减少1922亿元。(2)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降低,22Q4公募基金债券仓位转为下行1个百分点,仅货基的债券仓位回升。(3)政金债减持力度相对偏小,而短融&中票减持力度最大,可转债依然小幅增持,其余券种大多减持。 22Q4纯债基&混合债基分析 重仓券:(1)前5名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2)纯债基重仓券主要减持金融债,其次是政府债和产业债。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和可交可转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逆势增持金融债(含政金债),对政府债、产业债和存单大幅减持。(3)债基城投债重仓规模环比略降、AAA级占比提升,其中在高资质区域的集中度有所回升。 杠杆升、久期降。(1)久期整体降低至2017年以来同期低位。具体看,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环比分别缩短0.14年、缩短0.33年、缩短0.43年、缩短0.42年;(2)杠杆率明显抬升,环比分别+1.4pct、+2.6pct、+3.7pct、+5.6pct,分别创22年Q1以来、22年Q2以来、22年Q1以来、19年Q1以来新高。 22Q4债基业绩受到较大冲击,债市投资难度增强,绩优债基又是如何增厚收益的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基金季报中披露显示绩优基金业绩主要归因于短久期。大体表现为在22Q4季初止盈、季中卖出长债降低久期、季末把握信用债调整后的配置机会&拉长久期加杠杆增厚收益。 其二、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杠杆风格整体偏防御。 其三、绩优短期纯债基业绩主要依靠信用债票息;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利率债减少组合回撤以及把握波段机会。转债方面,绩优混合一二级债基的转债持仓水平相比于整体略偏低。此外,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依然谨慎。 ------------------------------- 1. 规模:债基规模骤减、减幅创历史新高 债基货基规模均下降。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Q4公募基金规模环比下降近6800亿元至25.8万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下滑最多,主要是22年Q4防疫政策优化,地产积极政策频出,11月中下旬以来理财赎回负反馈演绎,疫后经济修复预期增强,债市大幅调整,带动债基规模环比大幅下降近6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次是货币型基金、环比减少1922亿元。从占比来看,22年Q4货币基金规模占比依然最高、约为40.6%,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下降至30%)、混合型基金。基金份额方面,债基份额减少最为显著,除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REITs之外,其余各类型基金的份额均减少。 2. 债券仓位:明显下滑 2.1 各类型基金债券仓位大多降低 22Q4公募基金债券仓位(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总值比)转为下行1个百分点。其中仅货基的债券仓位回升,其余的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股票型基金的债券持仓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比均下降,环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6、0.5、0.3、0.1个百分点。 2.2 债基大幅减仓短融&中票,小幅增持可转债 债基持仓中政金债占比继续提升,主要是政金债减持力度相对偏小,短融&中票减持力度最大,可转债依然小幅增持,其余券种大多减持。 3. 重仓券分析:大幅减持金融债,城投重仓资质提升 本报告对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同时满足无大额赎回+非摊余成本法债基的条件,下同)混合债券一级基金&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同时满足22Q4转债仓位小于10%+剔除转债后债券仓位不低于90%+无大额赎回的条件,下同)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3.1 重仓券集中度整体续降 从前5名重仓债券市值合计占债券总投资市值平均比重来看,至22Q4除了混合二级债基的重仓券集中度继续提升之外,其余的短期纯债基、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债基等重仓券集中度均继续走低,环比下行幅度分别为-1.7pct、-1.4pct、-0.9pct。 3.2 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混合一级债基减持可转债 从22Q4重仓券持有市值环比变动来看:纯债基重仓券主要减持金融债(主要是政金债),其次是政府债和产业债。混合一级债基主要减持金融债和可交可转债。混合二级债基重仓券逆势增持金融债(含政金债),对政府债、产业债和存单大幅减持。 3.3 城投债区域集中度回升,资质下沉力度持续减弱 债基城投债重仓规模环比略降、AAA级占比提升。其中有评级数据的债券(此处仅考虑有评级且评级为非A-1的重仓券,可能会造成有误差,下同)中AAA级占比转为小幅提升,AA+级占比下降,AA级占比企稳,显示资质下沉力度继续减小。 城投债重仓券在高资质区域的集中度有所回升。整体来看,城投债重仓券中在高资质区域(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的合计占比环比小幅回升了2.5个百分点至67%。其中,22Q4纯债基金城投债重仓券中北京、山东、重庆、福建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河南、广东、上海、湖南等地区AAA级债券占比大幅上升。 4. 纯债基&混合债基:杠杆升,久期降。 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整体降低至2017年以来同期低位。相比于中长债,短久期利率债和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更占优,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久期均值水平分别缩短0.14年、缩短0.33年、缩短0.43年、缩短0.42年至0.70年、1.71年,1.55年、1.92年。从季节性来看,中长期纯债基和混合一级债基的久期水平均为17年以来同期第二低,短期纯债基的久期更是处于17年以来同期新低。 纯债基&混合债基杠杆抬升至2022年内高位。至22Q4短期&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杠杆率均值水平环比分别+1.4pct、+2.6pct、+3.7pct、+5.6pct至113.8%、119.5%、121.8%、119.7%,分别创22年Q1以来、22年Q2以来、22年Q1以来、19年Q1以来新高。 5. 绩优基金策略:短久期,偏防御 我们选取22Q4纯债基&混合债基业绩总回报排名前列的基金进行分析(在第3章节基金筛选的基础上,删除定期开放基金,且22年以来最大回撤不在同类产品的10%分位数下方)。 22Q4债基业绩受到较大冲击。在22Q4资金波动加大、防疫政策优化&地产政策频出、理财赎回负反馈持续演绎、经济预期与现实博弈的背景下,基金合计规模1-10亿元、10-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的业绩(区间回报非年化、下同)大体在0.25-1.28%、0.25-1.49%、0.33%,相比于22Q3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1.51-2.17%、1.45~2.19%、1.47-1.87%的业绩回报出现了大幅滑坡。 22Q4债市投资难度增强,绩优债基又是如何增厚收益的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基金季报显示绩优基金业绩主要归因于短久期。相比于22Q3绩优基金丰富多样的绩优策略,22Q4绩优策略显得非常的一致,大多数绩优纯债基和混合债基对债市维持中性偏谨慎或防御策略,绩优基金的业绩归因主要以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在22Q4季初止盈、季中卖出长债降低久期、季末把握信用债调整后的配置机会&拉长久期加杠杆增厚收益;少数绩优基金以利率债为主、适度减仓、关注市场波动的机会;也有个别绩优基金表示在22年12月份信用债市场出现理财冲击后增加了二级资本债以及其他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或者对城投债资质进行了适度下沉等。 对于后市,基金季报中的表态大多是:维持高等级债券配置,并视市场行情以适度仓位参与利率债交易,控制信用久期及风险的暴露程度,交易性机会的把握需要注意安全边际、需要及时做好止盈止损,在新的动态平衡中关注超调和存在预期差的投资机会。 其二、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基金22Q4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的组合久期、杠杆率水平与整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绩优纯债基&混合债基的久期&杠杆风格整体偏防御。绩优短期&中长期纯债基的组合久期平均值仅略高于各自整体水平0.06年、0.09年,而22Q3则是大幅高出0.4~0.6年左右;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组合久期平均值则是大幅低于各自整体水平0.35年、0.41年。杠杆率方面除了绩优混合二级债市的杠杆风格偏积极,其余的绩优短期&中长期&混合一级债基的杠杆率均低于各自整体水平,尤其是绩优短期纯债基杠杆风格很保守、低于其整体水平4.6pct。 其三、将绩优基金各类型债券仓位水平与整体进行对比。分析显示:绩优短期纯债基业绩主要依靠信用债票息;绩优中长期纯债基、绩优混合一级&二级债基则主要通过利率债来减少组合回撤以及把握波段机会。具体来看,分析22Q4区间回报率排名前10%的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债基可以看到:业绩前10%短期纯债基的信用债持仓占比明显高出整体水平,而绩优中长期纯债基、混合一级&二级债基的利率债和存单的持仓占比均高于整体水平。转债方面,绩优混合一二级债基的转债持仓水平相比于整体略偏低。 其中,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资质下沉到AA级。22Q4业绩前10%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债券持仓以中债隐含评级(下同)为AA+以上的债券为主(此处仅考虑有中债隐含评级数据的券,所以可能存在误差),合计占比略低于整体水平0.8个百分点,重仓券资质下沉至AA级,其中AA级占比高出整体水平7.1个百分点,整体看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在资质下沉方面依然偏谨慎。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绩优基金重票息拉久期,辅以波段和骑乘 绩优基金杠杆套息,久期中性偏谨慎 节前情绪降至年内新低 经济修复高度待验证,债市票息为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