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类 | 春节“烟火气”回归,疫后报复性消费来了吗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宏观大类 | 春节“烟火气”回归,疫后报复性消费来了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冠疫情历经三年正式翻篇 春节返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自2022年11月底,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快速调整优化,至今新冠病毒传播力度明显减弱。中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新冠病毒感染住院人数等主要指标已分别于12月23日和1月5日达到峰值后快速回落。而人们最担忧的现有抗体对新变异株的交叉保护力问题暂未出现,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暂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随着病毒传播快速达峰,人们生活回归正常。至春运前,一二线城市道路交通恢复至疫前九成以上水平。今年春年更是“烟火气”满满,春运出行数据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从前24天数据看,全国客运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考虑到部分学生、外地务工人员已提前返乡,以及除公共交通外私家车出行大幅增加,预计今年春节返乡人次已恢复至或略超疫情前水平。 春节消费复苏呈非对称性特征 “性价比”、“过好年”成为关键词 春节返乡出行恢复的同时,消费并未出现全面爆发的复苏,而更多呈“K”型结构分化特征,说明部分人群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不足,消费复苏的后劲有待观察。 具体来看,(1)旅游方面,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 %,平均旅游消费较疫情前下降。以海南旅游住宿为例,过去疫情前春节期间酒店全面火爆,而今年春节五星级酒店需求旺盛,经济型酒店相对冷清。(2)线下消费方面,春节档票房录得历史第二高水平,但人均票价同比回落,商场耐用品、服装服饰等消费相对冷淡。(3)楼市方面,春节期间商品房供给及成交均趋冷淡,其中一线城市以改善项目居多,三四线城市去化效果相对较好,但可持续性存疑。根据克而瑞调研结果,“今年春节不打算买房的原因” 中近三成受访者认为房价仍有下降空间。这说明了“报复性”消费仅为个别现象,而人们整体倾向于追求高性价比,消费支出较为理性。 海外经济体疫后经济修复及市场经历了什么? 观察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四个亚洲经济体,新加坡最早于2021年10月放松防疫政策,其余陆续在2022年3月底至4月底放开。自防控放开后,平均4-5个月会经历一波感染高峰,新加坡已经历第四波,香港、日本、韩国正在经历第二波。整体来看,新一轮感染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出现,各国病毒感染反弹的时点整体与全球传播态势一致,峰值前后时间差距3个月以内,但各国的病毒传播结构、传播的规模有差异。 疫后刺激政策加码还是退坡了?新加坡、韩国、香港宏观政策均出现了边际收紧,货币政策跟随美联储加息大周期持续收紧,财政政策成为短期主要发力点但亦处于边际收紧的周期。而日本坚持“以我为主”,宏观政策整体维持积极发力。在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的背景下,四个经济体工业生产复苏势头普遍趋弱,消费零售复苏的节奏和幅度差异较大,但消费者信心普遍转弱导致复苏后劲不足。而通胀压力渐抬头,受服装、食品、娱乐等价格影响。 从资本市场走势看,疫后时代四个经济体债市普遍走熊,股市并未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多为宽幅震荡,反弹行情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特征,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差异较大。整体来看,日常消费复苏快于可选消费,且均受疫情反复的节奏影响。 我国疫后时候资本市场表现如何? 防疫放开后两个月内,A股已出现结构性反弹行情,“强预期”与“弱现实”来回博弈,其中日常消费板块表现靓丽。新年“开门红”、春节“开门红”提振市场情绪。全面注册制的推进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引导资金向优质企业聚集,提高市场效率,激发A股市场活力并进一步吸引境内外增量资金。短期内IPO市场将迎来爆发,发行市盈率预计大幅提升,利好权益市场。中长期看发行价将逐步回归理性,A股炼金术作用凸显。 债市在充分交易经济回暖预期后处于震荡区间,受理财赎回风波、政策博弈等综合影响,近期受流动性宽松影响有所支撑。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王荆杰 期货从业资格:F3084112 投资咨询资格:Z0016329 分析师:方旻 期货从业资格:F03105216 免责声明:本文部门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新冠疫情历经三年正式翻篇 春节返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自2022年11月底,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快速调整优化,至今新冠病毒传播力度明显减弱。中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新冠病毒感染住院人数等主要指标已分别于12月23日和1月5日达到峰值后快速回落。而人们最担忧的现有抗体对新变异株的交叉保护力问题暂未出现,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暂未发现新的变异株。 随着病毒传播快速达峰,人们生活回归正常。至春运前,一二线城市道路交通恢复至疫前九成以上水平。今年春年更是“烟火气”满满,春运出行数据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从前24天数据看,全国客运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考虑到部分学生、外地务工人员已提前返乡,以及除公共交通外私家车出行大幅增加,预计今年春节返乡人次已恢复至或略超疫情前水平。 春节消费复苏呈非对称性特征 “性价比”、“过好年”成为关键词 春节返乡出行恢复的同时,消费并未出现全面爆发的复苏,而更多呈“K”型结构分化特征,说明部分人群消费能力及消费意愿不足,消费复苏的后劲有待观察。 具体来看,(1)旅游方面,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 %,平均旅游消费较疫情前下降。以海南旅游住宿为例,过去疫情前春节期间酒店全面火爆,而今年春节五星级酒店需求旺盛,经济型酒店相对冷清。(2)线下消费方面,春节档票房录得历史第二高水平,但人均票价同比回落,商场耐用品、服装服饰等消费相对冷淡。(3)楼市方面,春节期间商品房供给及成交均趋冷淡,其中一线城市以改善项目居多,三四线城市去化效果相对较好,但可持续性存疑。根据克而瑞调研结果,“今年春节不打算买房的原因” 中近三成受访者认为房价仍有下降空间。这说明了“报复性”消费仅为个别现象,而人们整体倾向于追求高性价比,消费支出较为理性。 海外经济体疫后经济修复及市场经历了什么? 观察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四个亚洲经济体,新加坡最早于2021年10月放松防疫政策,其余陆续在2022年3月底至4月底放开。自防控放开后,平均4-5个月会经历一波感染高峰,新加坡已经历第四波,香港、日本、韩国正在经历第二波。整体来看,新一轮感染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出现,各国病毒感染反弹的时点整体与全球传播态势一致,峰值前后时间差距3个月以内,但各国的病毒传播结构、传播的规模有差异。 疫后刺激政策加码还是退坡了?新加坡、韩国、香港宏观政策均出现了边际收紧,货币政策跟随美联储加息大周期持续收紧,财政政策成为短期主要发力点但亦处于边际收紧的周期。而日本坚持“以我为主”,宏观政策整体维持积极发力。在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的背景下,四个经济体工业生产复苏势头普遍趋弱,消费零售复苏的节奏和幅度差异较大,但消费者信心普遍转弱导致复苏后劲不足。而通胀压力渐抬头,受服装、食品、娱乐等价格影响。 从资本市场走势看,疫后时代四个经济体债市普遍走熊,股市并未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多为宽幅震荡,反弹行情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特征,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差异较大。整体来看,日常消费复苏快于可选消费,且均受疫情反复的节奏影响。 我国疫后时候资本市场表现如何? 防疫放开后两个月内,A股已出现结构性反弹行情,“强预期”与“弱现实”来回博弈,其中日常消费板块表现靓丽。新年“开门红”、春节“开门红”提振市场情绪。全面注册制的推进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引导资金向优质企业聚集,提高市场效率,激发A股市场活力并进一步吸引境内外增量资金。短期内IPO市场将迎来爆发,发行市盈率预计大幅提升,利好权益市场。中长期看发行价将逐步回归理性,A股炼金术作用凸显。 债市在充分交易经济回暖预期后处于震荡区间,受理财赎回风波、政策博弈等综合影响,近期受流动性宽松影响有所支撑。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王荆杰 期货从业资格:F3084112 投资咨询资格:Z0016329 分析师:方旻 期货从业资格:F03105216 免责声明:本文部门内容来源于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