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电新】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

【国君电新】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3-01-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电新】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石岩/庞钧文/马铭宏 来源:具体请见2023年01月29日报告《特斯拉销量继续高增,看好后续国内复苏》。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特斯拉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单季度交付量再创新高,增长动能强劲。受春节因素影响国内市场销量环比下滑,春节假期已过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看好未来修复。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时间点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悲观时刻已经过去,此前市场担心的销量、排产、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已经得到充分反应;随着特斯拉降价对消费的刺激,产业链有望迎来预期修复阶段。整体来看23年重点把握几条行业主线:1)盈利复苏的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比亚迪等,受益标的:珠海冠宇、鹏辉能源、欣旺达。2)竞争格局较好或是行业能够实现率先出清的环节,推荐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电解液环节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新技术层面重点推荐钠离子电池环节,推荐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蔚蓝锂芯,受益标的:元力股份、维科技术等;4)估值较为便宜的祥鑫科技等。 特斯拉业绩超预期,新产品支撑公司保持快速增长。特斯拉2022年实现实现营收814.6亿美元,同比增长51%,实现归母净利润125.6亿美元,同比增加128%。22年Q4全球共交付40.5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8%,再创单季历史新高。公司目前已有产能200万辆,在手订单充足。4680电池、Cybertruck以及储能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助力公司高速发展。 23年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速下行。受到消费前置、疫情感染和春节提前的扰动,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环比均明显下滑。1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1.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11%。乘联会预计,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36.0万辆,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3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43.8%,渗透率26.5%。我们预计全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5-50万辆。 上游材料价格继续回落,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根据鑫椤资讯,2023年1月16日-1月20日锂电产业链整体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其中价格变化较为明显的来自上游资源、涂覆隔膜和电解液溶质环节:1)电解钴上周价格下滑0.95万元/吨,下滑幅度3%,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上周价格分别下滑0.8万元/吨和0.55万元/吨,下滑幅度分别为2%和1%;2)磷酸铁锂上周价格进一步下滑0.25万元/吨,下降幅度约2%;3)涂覆隔膜价格出现松动,7μm+2+1+1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下滑0.3元/平米,下降幅度7%;4)主要电解液溶质六氟磷酸锂及LiFSI上周价格分别下滑0.75万元/吨和1万元/吨,均下滑3%左右;5)锂电池、负极、辅材等环节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 1. 特斯拉交付量再创单季新高 特斯拉营收超预期,现金储备小幅下滑。2023年1月26日,特斯拉在发布2022年四季度业绩和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22年Q4实现营收2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13%,创单季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营收814.6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核心汽车业务Q4营收为21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4%;全年实现营收714.6亿美元,同比增加51%。四季度经营现金流达到32.8亿,同比降低-29%,环比下滑-36%;全年经营现金流达到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 盈利保持快速增长,单车售价小幅下滑。22年Q4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美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12%;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5.6亿美元,同比增加128%。22年Q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12%;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1.2亿美元,同比增加85%。22Q4经营净利率小幅下滑至16.0%,环比减少1.2pct;全年经营净利率为16.8%,同比增长4.7pct。受外汇、原材料涨价、4680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22年Q4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5.9%,环比下降2.0pct,全年毛利率为28.5%,同比下降0.7%。 交付量创单季新高,各工厂产量快速提升。22年Q4全球共交付40.5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8%,创单季历史新高;2022年全年交付量达到131.4万辆,同比增加40%,不及50%的增速目标。其中上海工厂批发销量达到71.1万台,占全球交付量的54.2%。公司全球各工厂四季度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德州工厂、欧洲柏林工厂ModelY 每周的产量超过 3000 辆,年产能超25万辆。截至2022年底,公司全球产能达到200万辆,2023年销量目标为180-200万辆。截至23年1月,在手订单已有目前产能的2倍左右。 新产品发展迅速,储能业务持续稳定发力。公司德州超级工厂四条4680电池生产线中一条产线已经投产,其余三条产线处于调试和安装阶段,2024年有望实现量产。下一代汽车平台正处于开发中,Cybertruck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于德州工厂投产。公司2022年Q4储能装机量达到2.5GWh,同比增加152%,全年储能装机量达到6.5GWh,同比增长67%,创历史新高。公司储能产品需求保持旺盛,加州40 GWh Megapack储能工厂产能快速释放,将持续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辆。1)中国市场来看随着特斯来降价释放需求、比亚迪的强势表现,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880万辆,同比增长30%,2)美国市场方面随着IRA方案执行取消对车型销量的限制,有望进一步刺激销量需求,我们预计23年美国整体销量有望达到18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 2. 上周行业一览 2.1.1 上周锂电产业链价格走势 上游资源品价格继续回落,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16日-1月20日锂电产业链整体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其中价格变化较为明显的来自上游资源、涂覆隔膜和电解液溶质环节:1)电解钴上周价格下滑0.95万元/吨,下滑幅度3%,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上周价格分别下滑0.8万元/吨和0.55万元/吨,下滑幅度分别为2%和1%;2)磷酸铁锂上周价格进一步下滑0.25万元/吨,下降幅度约2%;3)涂覆隔膜价格出现松动,7μm+2+1+1陶瓷+PVDF涂覆隔膜价格下滑0.3元/平米,下降幅度7%;4)主要电解液溶质六氟磷酸锂及LiFSI上周价格分别下滑0.75万元/吨和1万元/吨,均下滑3%左右;5)锂电池、负极、辅材等环节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2.1.2 乘联会预计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36.0万辆 回顾22年:新能源产品供给提升,对市场驱动效果显著,全年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渗透率达到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随着新能源补贴的截止,厂商积极促进年底前下订和交车,推动新能源市场销量再创年内新高,12月零售完成64.0万辆,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7.0%,渗透率29.5%。 23年1月在消费前置、疫情感染和春节提前的扰动下,车市增速下行。1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1.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11%;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5.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33%;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18.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较上月同期下降38%。 乘联会推算,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36.0万辆,同比下降34.6%,环比下降37.3%;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3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43.8%,渗透率26.5%。 2.1.3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一览 上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陆续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从已发布预告情况来看,受益于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产业链企业产销两旺,各环节公司均实现30%以上增长,其中尚太科技业绩高增,实现140%左右的快速增长。此外,亦有部分公司公告新的投资协议及项目建设合同。亿纬锂能两项协议涉及金额达155亿元,计划新增四川成都20GWh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及云南曲靖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产能。宝明科技为加快再新能源电池行业布局,拟设立新的全资子公司并投入62亿元建设复合铜箔生产基地。 2.1.4 上周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闻一览 星源材质:约1.26亿股限售股1月30日解禁,占比9.81%。 来源:Wind 小鹏汽车:开年调整G3i/P5/P7售价,降幅2~3.6万元。公告发布前一年内订购了G3i/P5/P7的首任车主,也将同步予以新春回馈。 来源:Wind 宁德时代与蔚来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基于战略合作关系的又一次深化和升级,涉及新品牌、新项目、新市场的技术合作,供需两端联动,海外业务拓展,以及基于长寿命电池的商业模式合作等领域。 来源:宁德时代微信公众号 比亚迪:本季度将在英国开售电动车,首款车型为 ATTO 3。 来源:同花顺 东风汽车:已完成12吨和18吨氢燃料轻卡的研发 2023年或可投入示范运营。 来源:同花顺 地平线与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广汽埃安,在广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埃安将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围绕智能驾驶与座舱智能交互平台研发与应用,打造技术领先的智能化产品。目前,搭载征程2芯片的埃安车型已经实现量产;双方正基于包括征程5在内的全系列征程芯片探讨合作。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工信部: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乘联会崔东树:全国乘用车市场库存358万台,其中厂家库存81万台,渠道库存277万台。从目前的358万台的库存水平和预期的春节后市场恢复较慢的判断,建议行业对未来市场谨慎设定产销节奏,及时跟踪环境与市场变化。 来源:乘联会主席崔东树个人微信公众号 宁德时代、广东邦普、洛阳钼业三家公司与玻利维亚达成协议,三家公司同意初期投资逾10亿美元,在玻利维亚Potosi和Oruro盐湖中直接开采锂。同时建造两个锂提取厂,每个厂都将拥有年产2.5万吨碳酸锂的潜力。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玻利维亚拥有约2100万吨锂。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3.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时间点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悲观时刻已经过去,此前市场担心的销量、排产、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已经得到充分反应,从目前行业整体排产情况来看, 23年Q1排产环比22Q4有望持平,产业链有望迎来预期修复阶段。 我们认为23年重点把握几条行业主线:1)盈利复苏的电池环节:电池企业在经历22Q1盈利低点后逐步回暖,随着23年材料环节供需格局的逆转以及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回落,电池企业将延续盈利复苏趋势,其中具备上游碳酸锂资源布局的电池厂盈利弹性更大: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比亚迪等,受益标的:珠海冠宇、鹏辉能源、欣旺达。2)竞争格局较好或是行业能够实现率先出清的环节,推荐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电解液环节的、新宙邦;受益标的:科达利。3)新技术层面重点推荐钠离子电池,推荐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蔚蓝锂芯,受益标的:元力股份、维科技术等;4)估值较为便宜的祥鑫科技。 4.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我们预计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辆,如果整体销量水平不及预期,则可能会影响产业链相关企业23年的出货情况,从而影响经营业绩。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23年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产能释放,如果新增产能大幅超过行业需求,则可能带来产业链产能过剩,从而影响竞争格局和盈利水平。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国君电新深度观察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电力设备新能源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石岩、庞钧文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9080001、S0880517120001。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