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行情:按原路线,继续前进——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2/01/16 - 23/01/28)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春季行情:按原路线,继续前进——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2/01/16 - 23/01/2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春季行情:按原路线,继续前进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2/01/16 - 23/01/28) 一、当前市场的一组关键共识:国内,疫后消费服务快速恢复,但居民超额支出(消费和买房)兑现有时滞,具体时点仍不确定。海外,美联储加息邻近尾声,但年内是否有降息仍不确定。2023年春季行情的驱动力是经济“中强美弱”初步验证,共识形成,A股指数上台阶。 当前市场有一个关键共识,就是中期经济“中强美弱”是大方向,而验证过程很难一马平川,关键拐点的择时仍不确定。具体而言:国内,居民快速适应了防疫措施的优化,人流和消费场景已在恢复。高端消费恢复快、弹性大;中低端消费恢复则要循序渐进。国内居民从超额储蓄转向超额消费是有时滞的,这也是一致预期。市场普遍预期在2023年中兑现,但具体择时逻辑可见度有限,不确定性犹存。海外,衰退换通胀平抑效果初步显现,美联储加息邻近尾声(春季结束加息)是一致预期。但美国经济软着陆讨论由来已久,欧洲经济软着陆预期也有所增加,年内是否有降息仍不确定。 正是从这样的共识出发,结合对验证情况的推演,我们给出了2023上半年三阶段行情的推演: 1. 年初春季行情,核心驱动力是经济“中强美弱”初步验证(国内,疫后消费服务快速恢复;海外,春季美联储结束加息从不确定到确定),国内外投资者共识形成,A股指数上台阶。我们在2022年12月15日发布的《曲折光明的再平衡之路——2023年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策略》中讨论了,美联储结束加息是全球Risk-On的关键节点,实际上,年初以来,预期美联储加息已在主导全球资产表现(股市反弹,新兴跑赢发达;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回落;黄金大幅上涨,原油小幅反弹)。 2. 二季度验证期,在春季行情预期升温后,市场对居民超额支出的兑现时间和幅度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居民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需要时间,且这个时滞是相对刚性的。二季度内需继续高弹性改善是小概率。同时,2023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中枢回落,在二季度会体现为宽信用验证缺乏弹性。这样的落差将使得市场进入休整期,基于乐观复苏预期的结构(主要是强周期)可能出现明显调整。 3. 2023年中,居民超额支出实际兑现,房地产销售实际改善。A股进入“复苏期投资”,彼时地产链,内需主导的周期品迎来有利的投资时钟象限,其中的Alpha逻辑将充分体现为股价的高弹性。 二、春节假期验证:国内人流恢复是共同感受,美联储春季结束加息的预期引导开始。短期验证沿着市场共识前进,看好春季行情沿原路线继续前进:总量行情,结构轮动。重点提示风格判断:23H1成长和消费,好于价值和周期。 春节假期的验证基本上沿着市场共识前进:国内,人流恢复成为每个人的切身感受。奢侈品消费恢复体现高弹性,航空客运、酒店餐饮、旅游景点、电影票房等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强劲。美联储官员表态,开始集中讨论利率达到限制性水平后的展望,春季结束加息的预期引导开始,3月后美联储不再加息的概率进一步提升。 分子端,短期基本面改善确定,能否外推存在分歧,目前总体预期还不高;分母端,有利于外资战术性回流A股的环境进一步强化。我们看好春季行情沿原路线继续前进,总量行情,指数还有一定空间,结构持续轮动。风格上,我们重点提示,2023上半年是成长和消费占优的窗口(相对价值和周期):中期复苏预期支撑风险偏好,但短期难以验证强复苏,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是主要变化,这是有利于消费核心资产估值重估和科技成长主题演绎的环境。而下半年,复苏期投资启动 + 高通胀大周期未结束,且2023年房价约束容易出现(供给不足,需求改善的结果是涨价),对应下半年国内复苏兑现,流动性紧缩可能随之而来。这是有利于价值和周期跑赢市场的环境。 三、结构选择继续“守株待兔”,蹲守科技成长和消费核心资产:1. 科技成长首选基本面有反转预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恒生科技延续高弹性。2. 疫后恢复兑现,消费精选重点看景气改善是否容易外推,核心资产更优(医美、白酒、啤酒,医疗服务、免税)。3. 价值端保留地产持仓,继续推荐央企改革主题。 行业轮动仍将延续,结构选择策略继续“守株待兔”,重点蹲守科技成长和消费核心资产,提示三个重点方向:1. 科技成长短期相对性价比依然占优,以TMT为首的科技成长已成为交易活跃度提升最快的方向,且还未到交易拥挤,物极必反的程度。继续重点推荐有业绩拐点预期的计算机、互联网,恒生科技有望延续高弹性。 2.春节假期,消费服务恢复充分验证。此时,景气能否外推的重要性提升,消费核心资产好于依赖于消费场景的服务业。重点是医美、白酒、啤酒、免税和医疗服务。短期消费核心资产的股价弹性,高度依赖于外资流入的强度。一旦美联储春季结束加息驱动的外资回流出现钝化,消费核心资产也将进入高位盘整期,彼时成长小盘可能成为占优风格。 3. 价值方向,重点保留地产股持仓
春季行情:按原路线,继续前进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2/01/16 - 23/01/28) 一、当前市场的一组关键共识:国内,疫后消费服务快速恢复,但居民超额支出(消费和买房)兑现有时滞,具体时点仍不确定。海外,美联储加息邻近尾声,但年内是否有降息仍不确定。2023年春季行情的驱动力是经济“中强美弱”初步验证,共识形成,A股指数上台阶。 当前市场有一个关键共识,就是中期经济“中强美弱”是大方向,而验证过程很难一马平川,关键拐点的择时仍不确定。具体而言:国内,居民快速适应了防疫措施的优化,人流和消费场景已在恢复。高端消费恢复快、弹性大;中低端消费恢复则要循序渐进。国内居民从超额储蓄转向超额消费是有时滞的,这也是一致预期。市场普遍预期在2023年中兑现,但具体择时逻辑可见度有限,不确定性犹存。海外,衰退换通胀平抑效果初步显现,美联储加息邻近尾声(春季结束加息)是一致预期。但美国经济软着陆讨论由来已久,欧洲经济软着陆预期也有所增加,年内是否有降息仍不确定。 正是从这样的共识出发,结合对验证情况的推演,我们给出了2023上半年三阶段行情的推演: 1. 年初春季行情,核心驱动力是经济“中强美弱”初步验证(国内,疫后消费服务快速恢复;海外,春季美联储结束加息从不确定到确定),国内外投资者共识形成,A股指数上台阶。我们在2022年12月15日发布的《曲折光明的再平衡之路——2023年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策略》中讨论了,美联储结束加息是全球Risk-On的关键节点,实际上,年初以来,预期美联储加息已在主导全球资产表现(股市反弹,新兴跑赢发达;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回落;黄金大幅上涨,原油小幅反弹)。 2. 二季度验证期,在春季行情预期升温后,市场对居民超额支出的兑现时间和幅度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居民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需要时间,且这个时滞是相对刚性的。二季度内需继续高弹性改善是小概率。同时,2023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中枢回落,在二季度会体现为宽信用验证缺乏弹性。这样的落差将使得市场进入休整期,基于乐观复苏预期的结构(主要是强周期)可能出现明显调整。 3. 2023年中,居民超额支出实际兑现,房地产销售实际改善。A股进入“复苏期投资”,彼时地产链,内需主导的周期品迎来有利的投资时钟象限,其中的Alpha逻辑将充分体现为股价的高弹性。 二、春节假期验证:国内人流恢复是共同感受,美联储春季结束加息的预期引导开始。短期验证沿着市场共识前进,看好春季行情沿原路线继续前进:总量行情,结构轮动。重点提示风格判断:23H1成长和消费,好于价值和周期。 春节假期的验证基本上沿着市场共识前进:国内,人流恢复成为每个人的切身感受。奢侈品消费恢复体现高弹性,航空客运、酒店餐饮、旅游景点、电影票房等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强劲。美联储官员表态,开始集中讨论利率达到限制性水平后的展望,春季结束加息的预期引导开始,3月后美联储不再加息的概率进一步提升。 分子端,短期基本面改善确定,能否外推存在分歧,目前总体预期还不高;分母端,有利于外资战术性回流A股的环境进一步强化。我们看好春季行情沿原路线继续前进,总量行情,指数还有一定空间,结构持续轮动。风格上,我们重点提示,2023上半年是成长和消费占优的窗口(相对价值和周期):中期复苏预期支撑风险偏好,但短期难以验证强复苏,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是主要变化,这是有利于消费核心资产估值重估和科技成长主题演绎的环境。而下半年,复苏期投资启动 + 高通胀大周期未结束,且2023年房价约束容易出现(供给不足,需求改善的结果是涨价),对应下半年国内复苏兑现,流动性紧缩可能随之而来。这是有利于价值和周期跑赢市场的环境。 三、结构选择继续“守株待兔”,蹲守科技成长和消费核心资产:1. 科技成长首选基本面有反转预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恒生科技延续高弹性。2. 疫后恢复兑现,消费精选重点看景气改善是否容易外推,核心资产更优(医美、白酒、啤酒,医疗服务、免税)。3. 价值端保留地产持仓,继续推荐央企改革主题。 行业轮动仍将延续,结构选择策略继续“守株待兔”,重点蹲守科技成长和消费核心资产,提示三个重点方向:1. 科技成长短期相对性价比依然占优,以TMT为首的科技成长已成为交易活跃度提升最快的方向,且还未到交易拥挤,物极必反的程度。继续重点推荐有业绩拐点预期的计算机、互联网,恒生科技有望延续高弹性。 2.春节假期,消费服务恢复充分验证。此时,景气能否外推的重要性提升,消费核心资产好于依赖于消费场景的服务业。重点是医美、白酒、啤酒、免税和医疗服务。短期消费核心资产的股价弹性,高度依赖于外资流入的强度。一旦美联储春季结束加息驱动的外资回流出现钝化,消费核心资产也将进入高位盘整期,彼时成长小盘可能成为占优风格。 3. 价值方向,重点保留地产股持仓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