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机械】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光伏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杨绍辉)

【机械】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光伏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杨绍辉)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机械】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光伏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杨绍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机械】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光伏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 报告摘要 TOPCon隧穿与掺杂多晶硅核心工艺设备环节具备多种技术路线和对应高度垄断的行业竞争格局 TOPCon相较于PERC增加硼扩散设备、氧化硅隧穿层+p-Poly层制备设备、去绕镀刻蚀设备,减少激光开槽设备,其中2nm超薄隧穿层与掺杂多晶硅层制备最为核心,可选工艺路线较多。当前较成熟为热氧化法,即拉普拉斯的LPCVD路线,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投产100GW左右TOPCon电池片中绝大部分使用LPCVD路线,PECVD、PVD、PEALD路线亦均有设备厂商积极布局。捷佳伟创于2021年12月与润阳光伏签订PERC+升级TOPCon的整线改造订单,为其提供5GW的PE-poly核心装备,PE-Poly三合一设备可在同一机台完成隧穿氧化层、非晶硅层、原位掺杂三道工序,该设备因具有投资成本低、掺杂工艺时间短、效率高、解决绕镀问题等明显优势被视为LPCVD强有力的竞争路线之一。 微导纳米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头部企业示范效应或将带来行业竞争格局变动 微导纳米2023年1月18日公告,公司拟向彭山通威销售ALD钝化设备及PE-Poly设备,合同金额4.5亿元(含13%增值税),占公司2021年营收的105.58%。本次合同设备供应项目为通威眉山(彭山)32GW高效电池项目——一期16GW项目。微导纳米在本项目中保持正面Al2O3钝化层设备供应的行业领先地位,并成功签约隧穿+掺杂多晶硅工艺部分PE-Poly设备,为公司首次向通威大批量供应TOPCon核心工艺所需的PE-Poly设备,我们认为这标志公司PE-Poly设备成功规模化导入头部光伏电池企业,具备与LPCVD、PECVD传统头部设备厂商同台竞技的产品力。行业头部企业的认可将为公司2023年重点突破PECVD、PEALD与PECVD二合一机台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TOPCon隧穿与掺杂多晶硅设备未来或将呈现LPCVD、PECVD、PEALD三足鼎立局面 微导纳米PE-Poly设备为PEALD+PECVD二合一机台,充分发挥了公司在原子层沉积领域的技术优势。相较LPCVD、PECVD,ALD技术沉积的隧穿氧化层能够做到超薄(小于2nm)、大面积的均匀、更好的致密性。此前公司与先导智能合作提供并搭载了PEALD二合一设备的TOPCon工艺技术整线解决方案已于2022年9月在无锡尚德2GW数字化TOPCon产线成功实现量产,光电转化效率大于25%,取得GW级别产业突破。我们认为LPCVD、PECVD、PEALD三大路线各有千秋,TOPCon高效电池产业参与者层次、数量众多,需求各异,未来1-2年内各大路线的竞争预计会呈现较为均衡的状态,而在均衡中此前市场份额较小且为光伏设备新秀的设备厂商业绩弹性将会更大。 风险分析:TOPCon产业化不及预期;新电池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传统头部光伏设备厂设备更新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3-01-1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