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规范经纪业务管理有望助力财富管理转型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证券行业:规范经纪业务管理有望助力财富管理转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事件刺激:1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这相当于锁定了零售经纪业务佣金率的下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证券行业降低服务收费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担心。 首部经纪业务规章落地,引导券商维护市场秩序。六大要点包括: 1)明确经纪业务内涵,强调经纪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属业务,须经证监会核准持牌展业。 2)要求证券公司严格履行客户管理职责,做好客户身份识别、适当性管理、账户实名制等工作。 3)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强化交易全流程监控,加强出租交易单元管理。 4)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求证券公司分开列示交易佣金、印花税等费用,收取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不得使用 “零佣”、“免费”等用语进行宣传;不得违反规定限制投资者转户、销户。 5)强化内部合规风控,防范经纪业务风险。内部考核不得简单与新开户数量、客户交易量直接挂钩,应重点考量合规性、服务适当性、投资者管理履职情况和投资者投诉情况等。 6)严格行政监管问责,并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监管。 二、经纪业务避免价格战:本次规章落地将引导行业竞争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避免过度价格战。有望助力券商经纪业务由以交易为导向的传统模式向以资产配置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买方模式转型。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核心业务,也是支持证券公司其他各类业务发展的基础业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证券行业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2万家,证券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5.5万人,客户数量达到2.1亿。 1)随着证券公司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场外期权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140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共计877.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83%,在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 三、券商资管公募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目前主要分为公募业务、私募业务两个板块,根据中基协披露,截至2022年9月底,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7.32万亿,对比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前,总体规模腰斩一半,定向资产管理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缩减至约1/4。 从各券商规模结构来看,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770亿元,比2021年底减少48亿元,千亿以上管理规模公司数量下降,百亿元内机构数增加。 1)一方面,集合资产业务规模的扩大,对证券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证券公司亟待寻找新的突破点,扩大资产规模,细化客群分类;另一方面,证券行业内竞争加剧,如何消解同质化产品压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资管+投研+投行”的业务条线协同,公募化转型成了证券公司破局之法。 四、估值优势凸显:2021年四季度开始证券板块连续调整,目前估值已经反映了部分市场悲观预期,存在一定修复需求。当前券商板块整体市净率1.24倍,证券指数的PB估值在过去10年8.55%分位数。板块估值和业绩成长的错配带来左侧配置机会。券商板块围绕投行和财富管理双主线布局。 五、相关个股: 财富管理市场销售端成长性最好的东方财富、 第二个流量变现的指南针、 兼具管理层优势与区位优势逻辑的国联证券。 产品端“含基量”高的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将是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的受益标的。 中信证券有望受益于投行和财富管理集中度提升,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国金证券是注册制试点推进的受益标的。
一、事件刺激:1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这相当于锁定了零售经纪业务佣金率的下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证券行业降低服务收费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担心。 首部经纪业务规章落地,引导券商维护市场秩序。六大要点包括: 1)明确经纪业务内涵,强调经纪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属业务,须经证监会核准持牌展业。 2)要求证券公司严格履行客户管理职责,做好客户身份识别、适当性管理、账户实名制等工作。 3)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强化交易全流程监控,加强出租交易单元管理。 4)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要求证券公司分开列示交易佣金、印花税等费用,收取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不得使用 “零佣”、“免费”等用语进行宣传;不得违反规定限制投资者转户、销户。 5)强化内部合规风控,防范经纪业务风险。内部考核不得简单与新开户数量、客户交易量直接挂钩,应重点考量合规性、服务适当性、投资者管理履职情况和投资者投诉情况等。 6)严格行政监管问责,并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监管。 二、经纪业务避免价格战:本次规章落地将引导行业竞争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避免过度价格战。有望助力券商经纪业务由以交易为导向的传统模式向以资产配置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买方模式转型。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核心业务,也是支持证券公司其他各类业务发展的基础业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证券行业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2万家,证券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5.5万人,客户数量达到2.1亿。 1)随着证券公司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场外期权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140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共计877.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83%,在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 三、券商资管公募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目前主要分为公募业务、私募业务两个板块,根据中基协披露,截至2022年9月底,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7.32万亿,对比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前,总体规模腰斩一半,定向资产管理与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缩减至约1/4。 从各券商规模结构来看,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770亿元,比2021年底减少48亿元,千亿以上管理规模公司数量下降,百亿元内机构数增加。 1)一方面,集合资产业务规模的扩大,对证券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证券公司亟待寻找新的突破点,扩大资产规模,细化客群分类;另一方面,证券行业内竞争加剧,如何消解同质化产品压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资管+投研+投行”的业务条线协同,公募化转型成了证券公司破局之法。 四、估值优势凸显:2021年四季度开始证券板块连续调整,目前估值已经反映了部分市场悲观预期,存在一定修复需求。当前券商板块整体市净率1.24倍,证券指数的PB估值在过去10年8.55%分位数。板块估值和业绩成长的错配带来左侧配置机会。券商板块围绕投行和财富管理双主线布局。 五、相关个股: 财富管理市场销售端成长性最好的东方财富、 第二个流量变现的指南针、 兼具管理层优势与区位优势逻辑的国联证券。 产品端“含基量”高的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将是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的受益标的。 中信证券有望受益于投行和财富管理集中度提升,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国金证券是注册制试点推进的受益标的。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