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市场周报:增量政策助力市场走出“弱现实”阴影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转债市场周报:增量政策助力市场走出“弱现实”阴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王艺熹 S0980522100006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 本轮上涨行情回顾: -- -- 增量政策助力市场走出“弱现实”阴影 -- 开年以来,利好市场的经济复苏和政策鼓励信号频现,主要体现在: 地产刺激政策频出,刺激居民合理购房需求释放。1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手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多个城市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住建部部长发声支持第一套住房购买、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前期鼓励房企融资政策已有成效,2022年放弃非银融资单月发行总额环比+41%,累计数据同比降幅收窄。 国内第一轮疫情或已过峰,人员流动与线下消费复苏态势良好。春运前五天,白云机场接送旅客数量较2022年春运同比+20.63%。根据国信交运团队,春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供发送旅客3747万人次,同比+45.1%,恢复至17年同期的53.1%。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量政策可期。工信部表态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此外,12月以来全国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比如深圳市福田区2000万消费券、龙华区3000万消费券等,重点支持家电、餐饮、文娱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复苏。后续来看,或有更多增量政策稳住国内消费。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连续两月趋缓,联储加息步伐或放慢,经济有望避免深度衰退。上周美国12月CPI数据出炉,显示其环比-0.1%,核心环比+0.3%,工资-成本通胀螺旋或被打断;而上月非农数据显示,时薪增幅趋缓的同时失业率维持低位,显示经济仍强劲,可能在通胀缓和的同时避免深度衰退,对于我国而言外需拖累效果无需高估。 股市方面,受益于经济形势好转的提振,2023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迎来“开门红”。指数层面,截至1月12日,与年初相比上证指数+14.00%,创业板指+11.45%,中证1000指数+12.03%,上证50指数+16.70%,主要指数均实现大幅上涨。当前主要指数市盈率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但相比年初已有明显提升。 分行业板块来看,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涨幅居前的板块包括钙钛矿电池、虚拟电厂、充电桩、光伏逆变器、汽车配件等,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除了国家绿色低碳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而外,或也与年初时相对较低的近三年估值历史分位数有关。除此之外,地产链、信创链、旅游出行等板块在部分交易日都出现过集体上涨行情,各行业轮流上涨的特征明显。 申万行业分类来看,1月以来多数行业收涨,涨幅居前的一级行业为有色金属(+6.73%)、电力设备(+6.40%)、汽车(+6.01%)、通信(+5.96%)、家用电器(+5.29%)等,仅社会服务(-2.33%)、综合(-1.78%)、国防军工(-1.44%)、交通运输(-1.05%)、商贸零售(-0.93%)、农林牧渔(-0.72%)略有下跌。 债市方面,理财赎回潮的负面冲击已逐步消散。去年11月以来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地产相关政策的出台引起债市走熊,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上升至2.92%;12月中下旬随着央行持续加码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理财赎回压力出现阶段性缓和,1月4日10年期国债利率最低回落至2.81%。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出为应对“三重压力”的“三个着力”工作目标,即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我们认为,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要求下,近期5年期及以上LPR利率有望进一步调降。 近几天来十年期国债利率走高至2.89%,不排除债券开始反应经济复苏的预期。结合货币政策和“弱现实”情况,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或以震荡为主。全年来看,随着经济全面复苏,我们认为年内十年期国债利率将上行至3.1-3.2%区间。 转债市场1月前两周赚钱效应较好,估值也有所修复。1月以来7成以上转债跟随正股上涨,且债市企稳的背景下大部分平价区间估值都有回升,历史分位数从12月的70%左右回到当前的80%上下。平价在【90-100】、【100-110】元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提升最多,分别达到3.46%、3.26%。 从转债和正股涨幅的对比来看,大多数转债涨幅在6%以内,但有四分之一正股涨幅是超过6%的,主要是偏股型转债涨幅普遍不及正股,平价120元及以上转债转股溢价率略降。 随着转债正股大面积上涨,平衡型和偏股型转债的数目大幅上升,转债弹性标的的择券面积有所拓宽。 个券层面来看,1月涨幅居前的转债基本都是热门赛道明星个券中偏股型的转债,以跟随正股上涨为主,包括中矿转债(锂资源)、上能转债(电网+储能零部件)、鼎胜转债(电池铝箔)、恩捷转债(电池隔膜)、朗新转债(电力IT)等。 总的来看,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弱现实”的阴影,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散、春节后期各项“重启”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地、员工返岗企业开工,国内经济有望加速修复,“强预期”逻辑或将获得逐步兑现。债市负反馈趋于结束背景下,转债估值压力有所缓解,股市“春季躁动”行情中可择机适当做多转债。 -- 上周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多数收涨,转债市场行情分化:上周上证综指全周上涨1.19%,上证50全周上涨2.72%,中证1000指数全周上涨0.26%,创业板指全周上涨2.93%。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非银金融(4.23%)、食品饮料(4.05%)、煤炭(3.60%)、有色金属(3.28%)和农林牧渔(2.81%)领涨,国防军工(-3.72%)、公用事业(-1.91%)、房地产(-1.65%)领跌。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上涨0.18%。我们计算的转债平价指数全周上涨0.53%,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与上周相比-0.03%。平价[90,100)、[100,110)、[110,120)的转债算数平均转股溢价率分别变动1.07%、0.33%、1.01%,目前处于历史83%、78%、79%分位数。上周转债市场总成交额为2257.60亿元,日均成交额为451.52亿元,较上周有所下降。 转债市场热点 上周转债市场各行业涨跌参半,其中食品饮料(1.82%)、煤炭(1.68%)、传媒(1.66%)、家用电器(1.32%)涨幅居前,美容护理(-1.72%)、公用事业(-0.94%)、钢铁(-0.75%)跌幅较大。 -- 估值一览 -- 截至上周五(2023/1/13),偏股型转债中平价在80-90元、90-100元、100-110元、110-120、120-130元、130元以上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9.35%、29.41%、20.00%、14.88%、10.72%、9.61%,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84%/83%、83/83%、78%/76%分位值、79%/76%分位值、75%/71%分位值、88%/86%分位值。 偏债型转债中平价在70元以下的转债平均YTM为1.62%,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36%/34%分位值。 全部转债的平均隐含波动率为41.25%,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79%/81%分位值。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长期实际波动率差额为-2.70%,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77%/68%分位值。 -- 一级市场跟踪 -- 截至目前,待发可转债共计198只,合计规模3242.1亿,其中已获核准13只,获核准规模合计106.8亿;已过会30只,规模合计391.3亿。
分析师:王艺熹 S0980522100006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 本轮上涨行情回顾: -- -- 增量政策助力市场走出“弱现实”阴影 -- 开年以来,利好市场的经济复苏和政策鼓励信号频现,主要体现在: 地产刺激政策频出,刺激居民合理购房需求释放。1月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手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多个城市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住建部部长发声支持第一套住房购买、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前期鼓励房企融资政策已有成效,2022年放弃非银融资单月发行总额环比+41%,累计数据同比降幅收窄。 国内第一轮疫情或已过峰,人员流动与线下消费复苏态势良好。春运前五天,白云机场接送旅客数量较2022年春运同比+20.63%。根据国信交运团队,春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供发送旅客3747万人次,同比+45.1%,恢复至17年同期的53.1%。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量政策可期。工信部表态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分别制定稳增长工作方案。此外,12月以来全国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比如深圳市福田区2000万消费券、龙华区3000万消费券等,重点支持家电、餐饮、文娱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复苏。后续来看,或有更多增量政策稳住国内消费。 海外方面,美国通胀连续两月趋缓,联储加息步伐或放慢,经济有望避免深度衰退。上周美国12月CPI数据出炉,显示其环比-0.1%,核心环比+0.3%,工资-成本通胀螺旋或被打断;而上月非农数据显示,时薪增幅趋缓的同时失业率维持低位,显示经济仍强劲,可能在通胀缓和的同时避免深度衰退,对于我国而言外需拖累效果无需高估。 股市方面,受益于经济形势好转的提振,2023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迎来“开门红”。指数层面,截至1月12日,与年初相比上证指数+14.00%,创业板指+11.45%,中证1000指数+12.03%,上证50指数+16.70%,主要指数均实现大幅上涨。当前主要指数市盈率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但相比年初已有明显提升。 分行业板块来看,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涨幅居前的板块包括钙钛矿电池、虚拟电厂、充电桩、光伏逆变器、汽车配件等,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除了国家绿色低碳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而外,或也与年初时相对较低的近三年估值历史分位数有关。除此之外,地产链、信创链、旅游出行等板块在部分交易日都出现过集体上涨行情,各行业轮流上涨的特征明显。 申万行业分类来看,1月以来多数行业收涨,涨幅居前的一级行业为有色金属(+6.73%)、电力设备(+6.40%)、汽车(+6.01%)、通信(+5.96%)、家用电器(+5.29%)等,仅社会服务(-2.33%)、综合(-1.78%)、国防军工(-1.44%)、交通运输(-1.05%)、商贸零售(-0.93%)、农林牧渔(-0.72%)略有下跌。 债市方面,理财赎回潮的负面冲击已逐步消散。去年11月以来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地产相关政策的出台引起债市走熊,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上升至2.92%;12月中下旬随着央行持续加码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理财赎回压力出现阶段性缓和,1月4日10年期国债利率最低回落至2.81%。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出为应对“三重压力”的“三个着力”工作目标,即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着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我们认为,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要求下,近期5年期及以上LPR利率有望进一步调降。 近几天来十年期国债利率走高至2.89%,不排除债券开始反应经济复苏的预期。结合货币政策和“弱现实”情况,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或以震荡为主。全年来看,随着经济全面复苏,我们认为年内十年期国债利率将上行至3.1-3.2%区间。 转债市场1月前两周赚钱效应较好,估值也有所修复。1月以来7成以上转债跟随正股上涨,且债市企稳的背景下大部分平价区间估值都有回升,历史分位数从12月的70%左右回到当前的80%上下。平价在【90-100】、【100-110】元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提升最多,分别达到3.46%、3.26%。 从转债和正股涨幅的对比来看,大多数转债涨幅在6%以内,但有四分之一正股涨幅是超过6%的,主要是偏股型转债涨幅普遍不及正股,平价120元及以上转债转股溢价率略降。 随着转债正股大面积上涨,平衡型和偏股型转债的数目大幅上升,转债弹性标的的择券面积有所拓宽。 个券层面来看,1月涨幅居前的转债基本都是热门赛道明星个券中偏股型的转债,以跟随正股上涨为主,包括中矿转债(锂资源)、上能转债(电网+储能零部件)、鼎胜转债(电池铝箔)、恩捷转债(电池隔膜)、朗新转债(电力IT)等。 总的来看,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弱现实”的阴影,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散、春节后期各项“重启”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地、员工返岗企业开工,国内经济有望加速修复,“强预期”逻辑或将获得逐步兑现。债市负反馈趋于结束背景下,转债估值压力有所缓解,股市“春季躁动”行情中可择机适当做多转债。 -- 上周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多数收涨,转债市场行情分化:上周上证综指全周上涨1.19%,上证50全周上涨2.72%,中证1000指数全周上涨0.26%,创业板指全周上涨2.93%。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非银金融(4.23%)、食品饮料(4.05%)、煤炭(3.60%)、有色金属(3.28%)和农林牧渔(2.81%)领涨,国防军工(-3.72%)、公用事业(-1.91%)、房地产(-1.65%)领跌。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上涨0.18%。我们计算的转债平价指数全周上涨0.53%,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与上周相比-0.03%。平价[90,100)、[100,110)、[110,120)的转债算数平均转股溢价率分别变动1.07%、0.33%、1.01%,目前处于历史83%、78%、79%分位数。上周转债市场总成交额为2257.60亿元,日均成交额为451.52亿元,较上周有所下降。 转债市场热点 上周转债市场各行业涨跌参半,其中食品饮料(1.82%)、煤炭(1.68%)、传媒(1.66%)、家用电器(1.32%)涨幅居前,美容护理(-1.72%)、公用事业(-0.94%)、钢铁(-0.75%)跌幅较大。 -- 估值一览 -- 截至上周五(2023/1/13),偏股型转债中平价在80-90元、90-100元、100-110元、110-120、120-130元、130元以上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39.35%、29.41%、20.00%、14.88%、10.72%、9.61%,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84%/83%、83/83%、78%/76%分位值、79%/76%分位值、75%/71%分位值、88%/86%分位值。 偏债型转债中平价在70元以下的转债平均YTM为1.62%,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36%/34%分位值。 全部转债的平均隐含波动率为41.25%,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79%/81%分位值。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长期实际波动率差额为-2.70%,位于2003年以来/2010年以来的77%/68%分位值。 -- 一级市场跟踪 -- 截至目前,待发可转债共计198只,合计规模3242.1亿,其中已获核准13只,获核准规模合计106.8亿;已过会30只,规模合计391.3亿。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