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家电|公司】海信视像:芯片子公司融资渠道拓宽,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关于控股子公司信芯微分拆上市事件点评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家电|公司】海信视像:芯片子公司融资渠道拓宽,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关于控股子公司信芯微分拆上市事件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 要 报告导读: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投资要点: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1.32/1.65/1.82元,同比+51.58%/24.74%/10.87%。考虑到新显示新业务前景广阔,参考同行业给予公司22年15xPE,给予目标价19.80元。公司总市值197亿元,PB为1.17,Q3期末净现金105.4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计划分拆控股芯片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信芯微的控制权。本次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信芯微为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显示芯片和MCU芯片。业务范围主要是显示芯片(大部分为TCON 芯片,包含少量画质芯片)以及MCU芯片。信芯微为海信视像做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根据此前海信芯片业务交流,我们预计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19年年报披露信芯微净资产4.71亿。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考虑到公司的收入和净资产情况,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芯片对于研发投入要求相对较高,融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公司芯片业务竞争力,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风险提示:市占率提升放缓、面板价格波动、新显示新业务不及预期 目 录 1. 事件 事件:公司计划分拆控股芯片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信芯微的控制权。本次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2. 信芯微公司基本情况 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成立,主要从事的业务为研发和销售高性能显示控制、高端画质处理和智能化AIOT芯片。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显示芯片(大部分为TCON 芯片,包含少量画质芯片)以及MCU芯片。信芯微为海信视像做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根据此前海信芯片业务交流,我们预计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19年年报披露信芯微净资产4.71亿。 海信视像、信芯微董事兼总经理姜建德和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信芯微前三大股东。截至公告日,海信视像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5%。信芯微董事兼总经理姜建德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2.27%;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39%,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100%持股公司。 3. TCON和MCU芯片市场空间广阔 TCON和MCU芯片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芯片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TCON芯片市场规模:根据QYR数据,2021年全球TCON芯片市场规模为26.0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8.69亿美元,2022-2028年CAGR为4.04%。21年中国TCON的市场规模为11.3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为44.20%;预计2028年的市场规模为13.03亿美元,全球占比预计将提升至45.82%。 TCON芯片市场格局:TCON芯片的全球市场参与者包括三星、谱瑞、联咏科技、MegaChips和奇景光电,20年TCON芯片行业的CR10为80.78%。 MCU芯片市场规模: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预计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根据IHS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同比增长10.0%。 MCU芯片市场格局: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1年MCU芯片领域的前五大公司为欧洲的恩智浦、美国的微芯科技、日本的瑞萨电子、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市占率分别为18.8%/17.8%/17.0%/16.7%/11.8%。21年MCU芯片行业的CR10为93.4%。 4. 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 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芯片子公司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根据科创板的可比公司睿创微纳、澜起科技和芯海科技,可比公司的平均PE和PB分别为63.48和6.13,根据公司19年4.71亿净资产估算,用PB测算出的市值为28.87亿元。 考虑到公司的收入、净资产和预计市值情况,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目前上市条件需满足其中之一: 1.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2.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5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2 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15%; 3.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20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 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 亿元; 4.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3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3亿元; 5.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根据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以及根据PB测算的28.87亿的市值,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第3个条件。 芯片对于研发投入要求相对较高,融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公司芯片业务竞争力,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公司研发支出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为13.1%,合计研发支出约805亿美元。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11.0%和7.6%。 5. 投资建议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1.32/1.65/1.82元,同比+51.58%/24.74%/10.87%。考虑到新显示新业务前景广阔,参考同行业给予公司22年15xPE,给予目标价19.80元。公司总市值197亿元,PB为1.17,Q3期末净现金105.4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6. 风险提示 市占率提升放缓、面板价格波动、新显示新业务不及预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摘 要 报告导读: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投资要点: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1.32/1.65/1.82元,同比+51.58%/24.74%/10.87%。考虑到新显示新业务前景广阔,参考同行业给予公司22年15xPE,给予目标价19.80元。公司总市值197亿元,PB为1.17,Q3期末净现金105.4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计划分拆控股芯片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信芯微的控制权。本次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信芯微为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显示芯片和MCU芯片。业务范围主要是显示芯片(大部分为TCON 芯片,包含少量画质芯片)以及MCU芯片。信芯微为海信视像做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根据此前海信芯片业务交流,我们预计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19年年报披露信芯微净资产4.71亿。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考虑到公司的收入和净资产情况,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芯片对于研发投入要求相对较高,融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公司芯片业务竞争力,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风险提示:市占率提升放缓、面板价格波动、新显示新业务不及预期 目 录 1. 事件 事件:公司计划分拆控股芯片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信芯微的控制权。本次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 2. 信芯微公司基本情况 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成立,主要从事的业务为研发和销售高性能显示控制、高端画质处理和智能化AIOT芯片。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显示芯片(大部分为TCON 芯片,包含少量画质芯片)以及MCU芯片。信芯微为海信视像做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根据此前海信芯片业务交流,我们预计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19年年报披露信芯微净资产4.71亿。 海信视像、信芯微董事兼总经理姜建德和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信芯微前三大股东。截至公告日,海信视像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5%。信芯微董事兼总经理姜建德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2.27%;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1.39%,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100%持股公司。 3. TCON和MCU芯片市场空间广阔 TCON和MCU芯片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芯片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TCON芯片市场规模:根据QYR数据,2021年全球TCON芯片市场规模为26.0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8.69亿美元,2022-2028年CAGR为4.04%。21年中国TCON的市场规模为11.3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为44.20%;预计2028年的市场规模为13.03亿美元,全球占比预计将提升至45.82%。 TCON芯片市场格局:TCON芯片的全球市场参与者包括三星、谱瑞、联咏科技、MegaChips和奇景光电,20年TCON芯片行业的CR10为80.78%。 MCU芯片市场规模: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预计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根据IHS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同比增长10.0%。 MCU芯片市场格局: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1年MCU芯片领域的前五大公司为欧洲的恩智浦、美国的微芯科技、日本的瑞萨电子、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市占率分别为18.8%/17.8%/17.0%/16.7%/11.8%。21年MCU芯片行业的CR10为93.4%。 4. 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 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 芯片子公司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根据科创板的可比公司睿创微纳、澜起科技和芯海科技,可比公司的平均PE和PB分别为63.48和6.13,根据公司19年4.71亿净资产估算,用PB测算出的市值为28.87亿元。 考虑到公司的收入、净资产和预计市值情况,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目前上市条件需满足其中之一: 1.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2.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5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2 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15%; 3.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20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 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 亿元; 4.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3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3亿元; 5.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根据信芯微22年收入约为5-6个亿以及根据PB测算的28.87亿的市值,预计公司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第3个条件。 芯片对于研发投入要求相对较高,融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公司芯片业务竞争力,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公司研发支出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为13.1%,合计研发支出约805亿美元。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11.0%和7.6%。 5. 投资建议 芯片子公司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公司芯片业务发展。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1.32/1.65/1.82元,同比+51.58%/24.74%/10.87%。考虑到新显示新业务前景广阔,参考同行业给予公司22年15xPE,给予目标价19.80元。公司总市值197亿元,PB为1.17,Q3期末净现金105.4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6. 风险提示 市占率提升放缓、面板价格波动、新显示新业务不及预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