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长期利率定位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2023年上半年长期利率定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分析师:赵 婧 S0980513080004 联系人:陈笑楠 假设2023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定,名义增长率触底回升,预计10年期国开债波动区间为【2.9%,3.3%】。 首先,考虑到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处于逐渐修复状态,而且通胀压力较小,因此我们认为这段时期货币政策大概率保持稳定,7天逆回购利率保持在2%,相应的市场利率将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其次,在货币政策稳定时期,1年期国开债和R007利差均值大致在15BP-20BP之间波动。 进一步,我们参考历史上货币政策稳定时期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期限利差运行情况,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期限利差运行区间的参考,预计后期期限利差在【70BP,110BP】区间运行,因此10年期国开债波动区间为【2.9%,3.3%】。 另外如果上半年名义增长率上行概率较大,我们预计10年期国开债保持在3.1%以上概率更大。 货币政策变化周期划分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量向价转变,公开市场回购利率逐渐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我们整理了2012年以来我国主要政策利率工具的利率变化如下。 2012年以来,根据政策利率的变动,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如下几轮周期变化: (1)2012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当时主要是1年期存款利率连续下调; (2)2013年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当时存贷款基准利率稳定,但是公开市场回购利率总体上调; (3)2014年-2015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利率均快速下调; (4)2017年-2018年货币政策紧缩时期:随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尾声,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该时期货币政策紧缩主要体现为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连续上调; (5)2019年-2020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公开市场利率连续下调; (6)2022年至今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公开市场利率连续下调; 另外剩余时间段我们归为货币政策稳定时期。 货币政策稳定时期期限利差波动考察 回顾2012年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我们发现,货币政策稳定时期,银行间回购利率走势大概率平稳,比如2012年8月-2013年2月、2014年4月-2014年10月、2015年11月-2016年11月、2018年7月-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2021年11月。 然后在政策利率保持平稳,银行间回购利率相对稳定时期,10-1期限利差(10年国开债-1年国开债)大致在【50BP,120BP】区间波动,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86BP和85BP。 从驱动因素来看,上述期间期限利差和名义增长率的变化较相关。当名义增长率上行时,期限利差上行概率较大。 (1)2012年8月-2013年2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94BP,113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走势和名义增长率变化方向较相关。 (2)2014年4月-2014年10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46BP,85BP】区间波动,期间随着名义增长率的下行,期限利差也出现明显压缩。 (3)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63BP,86BP】区间窄幅波动,期间名义增长率逐渐上行,期限利差跟随波动,但是上行趋势并不明显。 (4)2018年7月-2019年10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73BP,121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基本跟随名义增长率来回波动。 (5)2020年8月-2021年11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75BP,98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基本跟随名义增长率来回波动。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反复; 国内货币政策大幅放松; 世界地缘政治矛盾加剧、全球商品价格暴涨; 美国加息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大幅调整;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分析师:赵 婧 S0980513080004 联系人:陈笑楠 假设2023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定,名义增长率触底回升,预计10年期国开债波动区间为【2.9%,3.3%】。 首先,考虑到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处于逐渐修复状态,而且通胀压力较小,因此我们认为这段时期货币政策大概率保持稳定,7天逆回购利率保持在2%,相应的市场利率将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其次,在货币政策稳定时期,1年期国开债和R007利差均值大致在15BP-20BP之间波动。 进一步,我们参考历史上货币政策稳定时期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期限利差运行情况,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期限利差运行区间的参考,预计后期期限利差在【70BP,110BP】区间运行,因此10年期国开债波动区间为【2.9%,3.3%】。 另外如果上半年名义增长率上行概率较大,我们预计10年期国开债保持在3.1%以上概率更大。 货币政策变化周期划分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量向价转变,公开市场回购利率逐渐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我们整理了2012年以来我国主要政策利率工具的利率变化如下。 2012年以来,根据政策利率的变动,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如下几轮周期变化: (1)2012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当时主要是1年期存款利率连续下调; (2)2013年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当时存贷款基准利率稳定,但是公开市场回购利率总体上调; (3)2014年-2015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利率均快速下调; (4)2017年-2018年货币政策紧缩时期:随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尾声,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该时期货币政策紧缩主要体现为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连续上调; (5)2019年-2020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公开市场利率连续下调; (6)2022年至今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该时期公开市场利率连续下调; 另外剩余时间段我们归为货币政策稳定时期。 货币政策稳定时期期限利差波动考察 回顾2012年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我们发现,货币政策稳定时期,银行间回购利率走势大概率平稳,比如2012年8月-2013年2月、2014年4月-2014年10月、2015年11月-2016年11月、2018年7月-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2021年11月。 然后在政策利率保持平稳,银行间回购利率相对稳定时期,10-1期限利差(10年国开债-1年国开债)大致在【50BP,120BP】区间波动,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86BP和85BP。 从驱动因素来看,上述期间期限利差和名义增长率的变化较相关。当名义增长率上行时,期限利差上行概率较大。 (1)2012年8月-2013年2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94BP,113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走势和名义增长率变化方向较相关。 (2)2014年4月-2014年10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46BP,85BP】区间波动,期间随着名义增长率的下行,期限利差也出现明显压缩。 (3)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63BP,86BP】区间窄幅波动,期间名义增长率逐渐上行,期限利差跟随波动,但是上行趋势并不明显。 (4)2018年7月-2019年10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73BP,121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基本跟随名义增长率来回波动。 (5)2020年8月-2021年11月:10年国开债和1年国开债利差在【75BP,98BP】区间波动,期间期限利差基本跟随名义增长率来回波动。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反复; 国内货币政策大幅放松; 世界地缘政治矛盾加剧、全球商品价格暴涨; 美国加息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大幅调整;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