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诚观点 | 11月绿债数量规模环比双增长,《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出台
(以下内容从东方金诚《金诚观点 | 11月绿债数量规模环比双增长,《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出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要点 11月绿债数量、规模环比双增长,绿色中票数量占比近4成 2022年11月境内共有42只“贴标”绿债发行,同比下降12.50%,发行规模736.60亿元,规模同比上升21.47%,相较10月,本月发行数量环比增加44.83%,发行规模环比增加14.83%。11月发行绿色债券包括5只绿色公司债、16只绿色中期票据、3只绿色短期融资券、6只绿色金融债、1只绿色企业债、5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5只绿色资产支持票据,1只绿色主权熊猫债。 广东绿债发行规模居榜首,电力行业发行数量超1/5 2022年11月,新发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中3年期产品优势明显。发行主体评级方面,AAA级发行人仍为发行主力,数量及规模均超七成。发行地区方面,广东市、湖北省绿债在发行规模、发行数量上贡献突出,规模均超百亿。企业类型中,地方国有企业类发行人发行数量占比达到53.13%。发行人行业分布方面,11月电力行业发行人发行绿色信用债7只,规模141.65亿,数量占比领先其他行业。 11月碳中和债发行激增,规模较上月增长近5倍 截至11月末,2022年共有122只碳中和债发行,发行规模1887.11亿元。其中,11月份新发行12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为269.04亿元,环比增长491.98%,本月暂无新发可持续挂钩债券(SLB)及转型债。 绿色债券一级市场 1. 新发行绿色债券 2022年11月境内共有42只“贴标”绿债发行,发行规模736.60亿元。11月份绿色债券虽发行数量同比下降12.50%,而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1.47%;相较10月,本月发行数量环比增加44.83%,发行规模环比增加14.83%(见图1)。截至2022年11月末,绿债市场存量规模合计1.55万亿。 图1:2021.1~2022.11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券种来看,11月发行绿色债券包括5只绿色公司债、16只绿色中期票据、3只绿色短期融资券、6只绿色金融债、1只绿色企业债、5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5只绿色资产支持票据,1只绿色主权熊猫债(详见图2),规模占比分别为: 图2:2022年11月绿色债券种类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布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2. 新发绿债及发行主体情况1 从发行期限看,2022年11月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仍集中在3年期,发行期限为3年期的绿色债券达到18只,占比达到56.25%,合计发行规模达到417.50亿元,占比73.42%。 图3:2022年11月绿债发行期限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债项评级及发行主体评级看,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1月债项评级为AAA的绿色债券共计8只,占整体发行数量的25.00%;合计规模达到305.00亿,规模占比为53.63%。发行主体评级方面,共有24只新发绿债主体评级为AAA级,整体规模为509.00亿元。 表1:2022年11月绿色债券债项评级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表2:2022年11月绿色债券主体评级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境内发行地区看,2022年11月广东省绿债发行规模占比47.83%,远高于其他省市,另外湖北省发行规模也超过百亿元;发行数量上,广东省发行7只,湖北省及浙江省各5只绿色债券,三省合计发行数量占比超过53.00%,其他省市绿债发行数量占比均未超过10.00%。 图4:2022年11月绿债发行地区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企业类型看,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地方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2022年11月共发行绿债17只,占五成以上,合计发行规模为136.00亿元,占总规模的23.92%;中央国有企业11月发行绿债共9只,占比为28.13%,发行规模为181.00亿元,占比为31.83%。 图5:2022年11月绿债发行人企业性质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看,2022年11月份,电力行业发行人在发行规模及发行数量占比均在20%以上。银行业仍为主要绿色债券发行人,合计发行6只,占本月度绿债发行总量18.75%,而在合计发行规模方面,占11月绿债发行规模的52.76%。 表3:2022年11月绿色债券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3. 碳中和债发行情况 截至11月末,本年度共计发行122只碳中和债发行,发行规模1887.11亿元,其中2022年11月发行的碳中和债为12只,发行规模为269.04亿元,环比暴增近5倍,占2022年度11月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36.52%。 图6:2021.02~2022.11月碳中和债券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分券种来看,11月份碳中和中期票据发行6只,发行规模125.00亿元。而碳中和ABN发行数量为4只,发行规模124.40亿元,另绿色中期票据及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各发行1只(见图7)。 图7:截至2022年11月末碳中和债券分券种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4.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发行情况 2022年11月,市场没有新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截至2022年11月末,可持续挂钩债共发行55只,规模721.00亿元,其中绿色中期票据42只,规模580.00亿元,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超过3/4;绿色公司债12只,规模138.00亿元,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均在20%左右;绿色定向工具1只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图8:截至2022年11月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5. 转型债券发行情况 2022年11月,市场没有新发行转型债券。截至2022年11月末,转型债券累计发行30只,规模270.20亿元,其中19只为公司债,9只为中期票据。 表4:2022年转型债券券种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政策速览 1. 2022年11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评估认证机构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结果公示的18家机构可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其中,包括东方金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在内的前11家机构可独立执业,其余机构在执业时需征询两名外部专家意见,并在评估认证报告中引用专家意见。外部专家应具备评估认证项目所属产业领域8年以上研究、咨询或技术经验,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取得相关领域专业资质证书;不得为涉及企业的关联方,无利益冲突关系。 交易商协会表示,相关评估认证机构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则指引要求,遵循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勤勉尽责的原则,规范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维护市场秩序。《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评估认证合同签订日在生效日前的正常执行,新开展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建议参考公示名单遴选机构,并按要求执业。 2. 2022年11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绿色保险通知》)。 《绿色保险通知》不仅明确了绿色保险的内涵及意义,也印发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对相关保险企业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绿色保险通知》首次明确定义为“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绿色保险内涵包括负债端和资产端两个方面。按照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统计制度》仅统计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统计制度》主要根据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及指导文件,制定了适应各保险公司的绿色保险业务统计表,表格为收集相关数据,反映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业务发展状况做了充分准备。表格统计内容主要为三部分:一是为环境、社会、治理风险(ESG)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二是为绿色产业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三是为绿色生活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表格共计统计14个一级项目和30个子项目,主要从保险产品和保险客户两个维度出发,统计绿色保险业务承保和理赔情况,包括“保单数量”“原保险保费收入”“保险金额”“赔付件数”“赔款支出”等统计指标。 考虑到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保险业实际,《绿色保险通知》要求分步骤有序推进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同时,要求各保险公司应明确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归口部门和责任人,并指定一名联系人。同时,要求各公司要加强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强化绿色保险业务数据治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客户和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及管理机制,并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避免“漂绿数据”的出现。 注: 本节统计未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纳入统计。 本文作者 | 绿色金融部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研究观点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未获书面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或/及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本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按照东方金诚的研究流程及标准做出的独立判断,遵循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未受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东方金诚可能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也可能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没有义务和责任更新本报告并通知报告使用者。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声明为本研究报告不可分割的内容,任何使用者使用或引用本报告,应转载本声明。并且,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审核:绿色金融部 编辑:RM
本期要点 11月绿债数量、规模环比双增长,绿色中票数量占比近4成 2022年11月境内共有42只“贴标”绿债发行,同比下降12.50%,发行规模736.60亿元,规模同比上升21.47%,相较10月,本月发行数量环比增加44.83%,发行规模环比增加14.83%。11月发行绿色债券包括5只绿色公司债、16只绿色中期票据、3只绿色短期融资券、6只绿色金融债、1只绿色企业债、5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5只绿色资产支持票据,1只绿色主权熊猫债。 广东绿债发行规模居榜首,电力行业发行数量超1/5 2022年11月,新发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中3年期产品优势明显。发行主体评级方面,AAA级发行人仍为发行主力,数量及规模均超七成。发行地区方面,广东市、湖北省绿债在发行规模、发行数量上贡献突出,规模均超百亿。企业类型中,地方国有企业类发行人发行数量占比达到53.13%。发行人行业分布方面,11月电力行业发行人发行绿色信用债7只,规模141.65亿,数量占比领先其他行业。 11月碳中和债发行激增,规模较上月增长近5倍 截至11月末,2022年共有122只碳中和债发行,发行规模1887.11亿元。其中,11月份新发行12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为269.04亿元,环比增长491.98%,本月暂无新发可持续挂钩债券(SLB)及转型债。 绿色债券一级市场 1. 新发行绿色债券 2022年11月境内共有42只“贴标”绿债发行,发行规模736.60亿元。11月份绿色债券虽发行数量同比下降12.50%,而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1.47%;相较10月,本月发行数量环比增加44.83%,发行规模环比增加14.83%(见图1)。截至2022年11月末,绿债市场存量规模合计1.55万亿。 图1:2021.1~2022.11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券种来看,11月发行绿色债券包括5只绿色公司债、16只绿色中期票据、3只绿色短期融资券、6只绿色金融债、1只绿色企业债、5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5只绿色资产支持票据,1只绿色主权熊猫债(详见图2),规模占比分别为: 图2:2022年11月绿色债券种类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布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2. 新发绿债及发行主体情况1 从发行期限看,2022年11月绿色债券发行期限仍集中在3年期,发行期限为3年期的绿色债券达到18只,占比达到56.25%,合计发行规模达到417.50亿元,占比73.42%。 图3:2022年11月绿债发行期限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债项评级及发行主体评级看,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1月债项评级为AAA的绿色债券共计8只,占整体发行数量的25.00%;合计规模达到305.00亿,规模占比为53.63%。发行主体评级方面,共有24只新发绿债主体评级为AAA级,整体规模为509.00亿元。 表1:2022年11月绿色债券债项评级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表2:2022年11月绿色债券主体评级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境内发行地区看,2022年11月广东省绿债发行规模占比47.83%,远高于其他省市,另外湖北省发行规模也超过百亿元;发行数量上,广东省发行7只,湖北省及浙江省各5只绿色债券,三省合计发行数量占比超过53.00%,其他省市绿债发行数量占比均未超过10.00%。 图4:2022年11月绿债发行地区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企业类型看,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地方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2022年11月共发行绿债17只,占五成以上,合计发行规模为136.00亿元,占总规模的23.92%;中央国有企业11月发行绿债共9只,占比为28.13%,发行规模为181.00亿元,占比为31.83%。 图5:2022年11月绿债发行人企业性质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看,2022年11月份,电力行业发行人在发行规模及发行数量占比均在20%以上。银行业仍为主要绿色债券发行人,合计发行6只,占本月度绿债发行总量18.75%,而在合计发行规模方面,占11月绿债发行规模的52.76%。 表3:2022年11月绿色债券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3. 碳中和债发行情况 截至11月末,本年度共计发行122只碳中和债发行,发行规模1887.11亿元,其中2022年11月发行的碳中和债为12只,发行规模为269.04亿元,环比暴增近5倍,占2022年度11月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36.52%。 图6:2021.02~2022.11月碳中和债券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分券种来看,11月份碳中和中期票据发行6只,发行规模125.00亿元。而碳中和ABN发行数量为4只,发行规模124.40亿元,另绿色中期票据及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各发行1只(见图7)。 图7:截至2022年11月末碳中和债券分券种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4.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发行情况 2022年11月,市场没有新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截至2022年11月末,可持续挂钩债共发行55只,规模721.00亿元,其中绿色中期票据42只,规模580.00亿元,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超过3/4;绿色公司债12只,规模138.00亿元,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均在20%左右;绿色定向工具1只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图8:截至2022年11月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5. 转型债券发行情况 2022年11月,市场没有新发行转型债券。截至2022年11月末,转型债券累计发行30只,规模270.20亿元,其中19只为公司债,9只为中期票据。 表4:2022年转型债券券种情况(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信用整理 政策速览 1. 2022年11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评估认证机构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结果公示的18家机构可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其中,包括东方金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在内的前11家机构可独立执业,其余机构在执业时需征询两名外部专家意见,并在评估认证报告中引用专家意见。外部专家应具备评估认证项目所属产业领域8年以上研究、咨询或技术经验,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取得相关领域专业资质证书;不得为涉及企业的关联方,无利益冲突关系。 交易商协会表示,相关评估认证机构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则指引要求,遵循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勤勉尽责的原则,规范开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维护市场秩序。《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评估认证合同签订日在生效日前的正常执行,新开展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评估认证业务,建议参考公示名单遴选机构,并按要求执业。 2. 2022年11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绿色保险通知》)。 《绿色保险通知》不仅明确了绿色保险的内涵及意义,也印发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对相关保险企业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绿色保险通知》首次明确定义为“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绿色保险内涵包括负债端和资产端两个方面。按照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统计制度》仅统计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统计制度》主要根据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及指导文件,制定了适应各保险公司的绿色保险业务统计表,表格为收集相关数据,反映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业务发展状况做了充分准备。表格统计内容主要为三部分:一是为环境、社会、治理风险(ESG)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二是为绿色产业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三是为绿色生活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表格共计统计14个一级项目和30个子项目,主要从保险产品和保险客户两个维度出发,统计绿色保险业务承保和理赔情况,包括“保单数量”“原保险保费收入”“保险金额”“赔付件数”“赔款支出”等统计指标。 考虑到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保险业实际,《绿色保险通知》要求分步骤有序推进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同时,要求各保险公司应明确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归口部门和责任人,并指定一名联系人。同时,要求各公司要加强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强化绿色保险业务数据治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客户和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及管理机制,并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避免“漂绿数据”的出现。 注: 本节统计未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纳入统计。 本文作者 | 绿色金融部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研究观点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未获书面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或/及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本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按照东方金诚的研究流程及标准做出的独立判断,遵循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未受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东方金诚可能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也可能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没有义务和责任更新本报告并通知报告使用者。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声明为本研究报告不可分割的内容,任何使用者使用或引用本报告,应转载本声明。并且,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审核:绿色金融部 编辑:R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