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1228】【行业】电力设备【个股】航天电子、康普化学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228】【行业】电力设备【个股】航天电子、康普化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122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1: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电力设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电动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 预计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仍可维持30%增长,Q1淡季,3-4月销量预计明显恢复。我们预计国内22年全年销量预计688.4万辆,同增96%,22年11月单月渗透率突破30%,23年比亚迪、特斯拉等贡献主要增量,全年销量有望达950.4万辆,同增38%,其中Q1销量预期160.4万辆,同环比+28%/-31%。美国22年销量预计99.5万辆,23年IRA法案落地,有望维持60%+增长。欧洲22年销量同增14%,23年供应链紧缺缓解,增速有望恢复至23%。因此我们预计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1012万辆,且预计23年1368万辆,同增35%。中期看25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25%+,电动化进程加速。 产业链1-2月减产,3-4月排产将恢复,Q1排产预计环比下滑20%,储能加持下,锂电产业链23年需求预计增长50%。中美欧三地储能需求爆发,预计22年需求130gwh,23年翻番至270gwh,叠加电动车单车带电量提升,我们预计23年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达1.1TWh,同增50%。龙头厂商23年排产计划增长50-60%,其中Q1为淡季,预计排产环比下滑20%,同比增长中枢50%。 23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隔膜、结构件、导电剂格局较好,盈利维持稳定;六氟价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电解液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领先,市占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负极签订23年框架采购协议降价20%左右,龙头公司盈利抗压能力较强,一体化对冲价格下行;三元正极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铜箔22年加工费下降明显,23年预计加工费基本可维持稳定。碳酸锂23年供给维持紧平衡,价格维持高位。此外钠电池、PET铜箔等23年为量产元年,新技术也将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当前锂电材料23年仅15-20倍PE,电池20-25倍PE,市场已过度反应23年电动车悲观预期。我们看好锂电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储能加持量利双升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关注欣旺达、鹏辉能源、国轩高科、蔚蓝锂芯;第二条为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 、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 ;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市场已充分预期的龙头: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关注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关注龙蟠科技,富临精工)、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贝特瑞、中科电气)、勃姆石(关注壹石通) 、 铝箔(关注鼎盛新材);第四为价格高位估值低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航天电子(600879) 航天领域电子龙头 军用无人机带来新机会 投资要点 航天九院旗下上市平台,未来有望受益于改革增效。公司是航天九院旗下上市平台,系国内宇航级电子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测控通信、惯性导航、机电组件等,在火箭、卫星等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营收占比超过70%,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技术实力突出,在相关领域占据龙头地位,随着研究所改制以及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公司有望有益于集团的改革增效,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国内军用无人机“第三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无人装备是我军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公司无人机谱系丰富,系陆军装备主要供应商,其中飞鸿-95电子对抗优势显著,飞鸿-97察打一体特点突出,飞鸿-97A采用与四代机类似的气动外形设计,未来可作为四代机的忠诚僚机,型号价值受到市场认可,2022年12月19日子公司航天飞鸿整体估值达到134亿元,引入战投增资38亿元。此外公司“飞腾”精确制导炸弹效费高,在国内和军贸市场均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对应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02%和115%,已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41.36亿募投项目已获证监会核准,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智能化生产有望双受益。航天电子非公开募集41.36亿元,主要投入无人装备产业(8.35亿元)、电子及卫星通信产业(13亿元)和惯性导航产业(11.02亿元),募投项目丰富公司产品布局,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也将提高公司在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惯性导航、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能及创新、智能化制造实力,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军工行业高景气,下游需求广阔。我国国防预算逐年增长,位居世界第二,军费构成中装备采购费用比例不断提升,已达到40%以上。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公司专业从事航天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有明显的资质与技术优势,在航天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考虑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以及航天电子等产品阶梯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7.62/8.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4/0.28/0.32元;PE分别为26X、22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波动风险、行业订单不及预期;2)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3)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康普化学(834033) 湿法冶炼替代逻辑演绎+新能源电池前景广阔 全球特种表面活性剂领航者 投资要点 特种表面活性剂属于国家重点布局高新技术行业,下游应用广泛:精细化工行业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高附加值特点,属于我国“补短板”和“结构升级”的重点布局领域,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为1725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2785亿美元,7年CAGR为7.1%。特种表面活性剂70%在发达国家可用于高精尖工业生产,我国仍主要以民用为主,发展空间广阔,而金属萃取剂市场格局较为稳定,集中度较高,三足鼎立,目前全球铜萃取剂市场规模约为1.6万吨,公司铜萃取剂产量约为4000吨,市占率约为25%,竞争对手巴斯夫和索尔维年产能分别为6000吨和7000-8000吨。 技术优势:湿法冶金逐步替代火法冶金,绿色环保,提纯高效。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均为必要催化剂,与替代路线相比高效环保,优势显著;1)铜萃取剂:公司产品比肩国际,市占率全球第三,中国第一。需求端来看,预计2022-2025年全球铜需求量将由2407万吨增长至2517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铜量由45万吨增长至130万吨,CAGR为42.9%,风力发电用铜量由41万吨增长至61万吨,CAGR为14.1%,供给端全球公司市占率25%,国内市占率55%,未来空间中性预测下2025及2030年铜萃取剂市场空间将达到2.1万吨及3.2万吨,公司市占率预计为26.8%及25.8%。2)新能源电池萃取剂:高频研发,需求快速增长,盈利前景广阔。需求端: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趋势日益显著,核心组件新能源电池需求量快速提升,根据 IEA(国际能源署)预测,2021-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CAGR预计将达到30-36%。供给端:公司新能源电池萃取剂目前已经开发11种,正在处于逐步开发、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容量预测:钴/镍2021-2030年CAGR为26%/20%,锂2021-2025年CAGR为36%。3)其它特种表明活性剂:酸雾抑制剂唯一供应商,矿物浮选剂规模优势逐步显现。酸雾抑制剂解决矿企环保痛点,2021-2022H1公司酸雾抑制剂销售单价为28/31万元/吨,高于铜萃取剂销售单价488%/437%,新增募投产能谨慎叠加产品附加值高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矿物浮选剂预计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达到7200吨,市占率约2.4%,市场空间较大,规模化生产后竞争优势明显。成本优势:公司拥有全球最全化学原料供应链,运输、研发、人力成本优势凸显;服务优势:公司通过“一站式”服务,赢得客户认可,公司客户稳定,合作多年持续贡献营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4.3/5.8亿元,yoy+45.4%/30.9%/35.8%;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3/1.7亿元,yoy+79.0%/37.7%/37.6%,PE 分别为17/13/9倍。基于公司在金属萃取剂的细分龙头地位显著且湿法冶金替代传统火法发展前景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境保护风险;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分析师 刘博、唐亚辉)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122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1: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电力设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电动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 预计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仍可维持30%增长,Q1淡季,3-4月销量预计明显恢复。我们预计国内22年全年销量预计688.4万辆,同增96%,22年11月单月渗透率突破30%,23年比亚迪、特斯拉等贡献主要增量,全年销量有望达950.4万辆,同增38%,其中Q1销量预期160.4万辆,同环比+28%/-31%。美国22年销量预计99.5万辆,23年IRA法案落地,有望维持60%+增长。欧洲22年销量同增14%,23年供应链紧缺缓解,增速有望恢复至23%。因此我们预计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1012万辆,且预计23年1368万辆,同增35%。中期看25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25%+,电动化进程加速。 产业链1-2月减产,3-4月排产将恢复,Q1排产预计环比下滑20%,储能加持下,锂电产业链23年需求预计增长50%。中美欧三地储能需求爆发,预计22年需求130gwh,23年翻番至270gwh,叠加电动车单车带电量提升,我们预计23年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达1.1TWh,同增50%。龙头厂商23年排产计划增长50-60%,其中Q1为淡季,预计排产环比下滑20%,同比增长中枢50%。 23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隔膜、结构件、导电剂格局较好,盈利维持稳定;六氟价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电解液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领先,市占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负极签订23年框架采购协议降价20%左右,龙头公司盈利抗压能力较强,一体化对冲价格下行;三元正极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铜箔22年加工费下降明显,23年预计加工费基本可维持稳定。碳酸锂23年供给维持紧平衡,价格维持高位。此外钠电池、PET铜箔等23年为量产元年,新技术也将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当前锂电材料23年仅15-20倍PE,电池20-25倍PE,市场已过度反应23年电动车悲观预期。我们看好锂电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储能加持量利双升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关注欣旺达、鹏辉能源、国轩高科、蔚蓝锂芯;第二条为紧缺、盈利稳定的龙头: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结构件(科达利)、添加剂(天奈科技) 、前驱体(中伟股份、华友钴业) ;第三条为盈利下行但市场已充分预期的龙头: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三元(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关注长远锂科)、铁锂(德方纳米,关注龙蟠科技,富临精工)、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关注贝特瑞、中科电气)、勃姆石(关注壹石通) 、 铝箔(关注鼎盛新材);第四为价格高位估值低的锂(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市场预期,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影响利润空间,投资增速下滑及疫情影响。 (分析师 曾朵红) 个股 航天电子(600879) 航天领域电子龙头 军用无人机带来新机会 投资要点 航天九院旗下上市平台,未来有望受益于改革增效。公司是航天九院旗下上市平台,系国内宇航级电子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测控通信、惯性导航、机电组件等,在火箭、卫星等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营收占比超过70%,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技术实力突出,在相关领域占据龙头地位,随着研究所改制以及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公司有望有益于集团的改革增效,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国内军用无人机“第三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无人装备是我军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公司无人机谱系丰富,系陆军装备主要供应商,其中飞鸿-95电子对抗优势显著,飞鸿-97察打一体特点突出,飞鸿-97A采用与四代机类似的气动外形设计,未来可作为四代机的忠诚僚机,型号价值受到市场认可,2022年12月19日子公司航天飞鸿整体估值达到134亿元,引入战投增资38亿元。此外公司“飞腾”精确制导炸弹效费高,在国内和军贸市场均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对应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02%和115%,已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41.36亿募投项目已获证监会核准,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智能化生产有望双受益。航天电子非公开募集41.36亿元,主要投入无人装备产业(8.35亿元)、电子及卫星通信产业(13亿元)和惯性导航产业(11.02亿元),募投项目丰富公司产品布局,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同时也将提高公司在无人系统及高端智能装备、惯性导航、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能及创新、智能化制造实力,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军工行业高景气,下游需求广阔。我国国防预算逐年增长,位居世界第二,军费构成中装备采购费用比例不断提升,已达到40%以上。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公司专业从事航天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有明显的资质与技术优势,在航天领域保持较高配套比例,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考虑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以及航天电子等产品阶梯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7.62/8.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4/0.28/0.32元;PE分别为26X、22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波动风险、行业订单不及预期;2)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3)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苏立赞、钱佳兴) 康普化学(834033) 湿法冶炼替代逻辑演绎+新能源电池前景广阔 全球特种表面活性剂领航者 投资要点 特种表面活性剂属于国家重点布局高新技术行业,下游应用广泛:精细化工行业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高附加值特点,属于我国“补短板”和“结构升级”的重点布局领域,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为1725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2785亿美元,7年CAGR为7.1%。特种表面活性剂70%在发达国家可用于高精尖工业生产,我国仍主要以民用为主,发展空间广阔,而金属萃取剂市场格局较为稳定,集中度较高,三足鼎立,目前全球铜萃取剂市场规模约为1.6万吨,公司铜萃取剂产量约为4000吨,市占率约为25%,竞争对手巴斯夫和索尔维年产能分别为6000吨和7000-8000吨。 技术优势:湿法冶金逐步替代火法冶金,绿色环保,提纯高效。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均为必要催化剂,与替代路线相比高效环保,优势显著;1)铜萃取剂:公司产品比肩国际,市占率全球第三,中国第一。需求端来看,预计2022-2025年全球铜需求量将由2407万吨增长至2517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铜量由45万吨增长至130万吨,CAGR为42.9%,风力发电用铜量由41万吨增长至61万吨,CAGR为14.1%,供给端全球公司市占率25%,国内市占率55%,未来空间中性预测下2025及2030年铜萃取剂市场空间将达到2.1万吨及3.2万吨,公司市占率预计为26.8%及25.8%。2)新能源电池萃取剂:高频研发,需求快速增长,盈利前景广阔。需求端: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趋势日益显著,核心组件新能源电池需求量快速提升,根据 IEA(国际能源署)预测,2021-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CAGR预计将达到30-36%。供给端:公司新能源电池萃取剂目前已经开发11种,正在处于逐步开发、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容量预测:钴/镍2021-2030年CAGR为26%/20%,锂2021-2025年CAGR为36%。3)其它特种表明活性剂:酸雾抑制剂唯一供应商,矿物浮选剂规模优势逐步显现。酸雾抑制剂解决矿企环保痛点,2021-2022H1公司酸雾抑制剂销售单价为28/31万元/吨,高于铜萃取剂销售单价488%/437%,新增募投产能谨慎叠加产品附加值高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矿物浮选剂预计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达到7200吨,市占率约2.4%,市场空间较大,规模化生产后竞争优势明显。成本优势:公司拥有全球最全化学原料供应链,运输、研发、人力成本优势凸显;服务优势:公司通过“一站式”服务,赢得客户认可,公司客户稳定,合作多年持续贡献营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4.3/5.8亿元,yoy+45.4%/30.9%/35.8%;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3/1.7亿元,yoy+79.0%/37.7%/37.6%,PE 分别为17/13/9倍。基于公司在金属萃取剂的细分龙头地位显著且湿法冶金替代传统火法发展前景良好,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境保护风险;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分析师 刘博、唐亚辉)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