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宏观固收】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金融数据“拐点”隐现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国信宏观固收】货币政策与流动性观察:金融数据“拐点”隐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核心观点 金融数据“拐点”隐现 11月我国新增社融1.9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均弱于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2.4%,明显高于预期。 11月新增社融环比明显回升,但同比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0.0%。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拖累主要来自企业直融、政府债券融资和信贷。 11月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基本持平。企业与居民中长贷分别是信贷的最大支撑和最大拖累。一方面,企业信贷表现强劲。11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158亿,其中中长贷同比多增3950亿,受到政策显著拉动。另一方面,居民信贷环比回暖,但短贷与中长贷同比明显下降。11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多减4710亿,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其中中长贷同比大幅少增3718亿。 非标融资仍然为负,但幅度明显收窄。非标融资减少263亿,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2275亿。信托+委托贷款总体延续了前四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702亿,指向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融较为疲弱,是本月社融的最大拖累。当月企业直接融资1384亿,同比大幅下降3916亿,其中企业债券同比少增3410亿,主要受11月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信用债发行取消或推迟。 政府融资持续受到基数影响。新增政府债环比增加3729亿至6520亿元,但在今年和去年财政节奏错位的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1638亿。 货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M2-M1裂口快速扩大,这与理财市场赎回潮有直接关系。理财赎回潮下的M2大增,指向银行自营部门可能通过扩表接盘理财信用债。M1增速“坍塌”1.2pct,主要是两个渠道不畅:除地产和消费疲弱外,信用债发行骤减,也明显制约居民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 我们认为,金融数据“拐点”将至。本月M2-M1和社融-M2剪刀差两大指标的大幅走弱更多受短期因素影响,明年初有望逐步改善。总体来看,尽管疫情防控优化后感染反弹对经济活动造成阶段性抑制,但明年“强预期”向“强现实”的趋势性转化不会改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稳增长、宽信用和调结构作用。 流动性观察 海外方面,美欧央行放缓加息节奏,均宣布加息50bp。 国内利率方面,上周(12月12-18日)短端利率全面上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有所上升,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6bp、11bp和7bp。 国内流动性方面,上周(12月12-18日)央行加量续作,净投放390亿元。 债券发行方面,上周(12月12-16日)政府债净融资8821.1亿元;同业存单净融资-1583.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35.8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滞后,疫情再度扩散,经济增速下滑。 正文 周观点:金融数据“拐点”隐现 11月我国新增社融1.99万亿(预期2.1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预期1.32万亿),均弱于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2.4%(预期11.7%),明显高于预期。 社融:企业债券融资拖累 11月新增社融环比明显回升,但同比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0.0%。新增社融同比少增6083亿,环比多增1.08万亿。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贡献37.4%),拖累主要来自企业直融(贡献-64.4%%)、政府债券融资(贡献-26.9%)和信贷(贡献-26.7%)。 人民币贷款 11月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基本持平。以信贷(非社融)口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600亿。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分化明显,企业中长贷与居民中长贷分别是信贷的最大支撑和最大拖累。 一方面,政策助力下,企业信贷表现强劲,且结构较好。11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8837亿,同比多增3158亿,环比多增4211亿。其中中长贷新增7367亿,占84.9%,同比多增3950亿。本月企业中长贷的表现与政策支持不无关系,包括地产信贷支持与PSL工具用量创单月新高等。短期信用方面,企业短贷持续负增长,当月减少241亿,同比多减651亿,或受上半年短贷到期拖累;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同比小幅少增56亿。 另一方面,居民信贷环比回暖,但短贷与中长贷同比均明显下降。11月新增居民贷款由上月的-180亿转正为2627亿,同比多减4710亿,已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结构上,居民短贷增加525亿,同比少增992亿,与消费信心疲弱、疫情放松后反弹有关。中长贷增加2103亿,同比大幅少增3718亿,仍然与地产销售疲弱有关。 非标、直接融资与政府债券 新增非标融资仍然为负,但幅度明显收窄。非标当月融资减少263亿,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2275亿,环比少减1485亿。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小幅新增190亿,同比多增573亿;信托贷款-365亿,同比大幅少减1825亿;委托贷款减少88亿,同比多减123亿。信托+委托贷款总体延续了前四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702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融较为疲弱,是本月社融的最大拖累。当月企业直接融资1384亿,环比同比均大幅下降(-1729亿,-3916亿)。其中企业债券新增融资596亿,同比少增3410亿,贡献了直融同比增量的87.1%,主要是受11月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信用债发行取消或推迟;企业股权融资新增788亿,与上月持平,同比少增506亿。 政府融资持续受到基数影响。11月新增政府债环比增加3729亿至6520亿元,但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1638亿。 货币:社融-M2增速剪刀差扩大至极值 11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跳增0.6pct至12.4%,与理财市场赎回潮有直接关系。M2增速拖累项是财政和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减少3681亿,投放环比加大,但同比少减3600亿。企业存款在信贷大增的情况下仅新增1976亿,同比少增7475亿,受直接融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居民和非银存款大增: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5192亿,非银存款同比多增6937亿。理财赎回潮下的M2大增,指向银行自营部门可能通过扩表接盘理财信用债。M1同比增速大幅下降1.2pct至4.6%,除地产和消费疲弱下,居民-企业存款转化不力、企业存款定期化等原因外,也有企业直接融资不畅等因素。M2-M1增速剪刀差相应增加1.8pct至7.8%的历史较高位置,社融-M2增速剪刀差反向扩张0.9pct至-2.4%的历史极值。 小结:“宽信用”方向不改 11月金融数据环比改善,但总体仍弱于季节性和预期。居民和企业中长贷分化加剧,理财市场波动导致信用债融资受阻是本月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如此前提示,“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我们认为,金融数据“拐点”将至。本月M2-M1和社融-M2剪刀差两大指标的大幅走弱更多受短期因素影响,明年初有望逐步改善。总体来看,尽管疫情防控优化后感染反弹对经济活动造成阶段性抑制,但明年“强预期”向“强现实”的趋势性转化不会改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稳增长、宽信用和调结构作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美欧央行放缓加息节奏 美联储 12月FOMC加息75bp后,其两大管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与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分别位于4.40%和4.30%。上周四(12月15日)SOFR利率较前一周(12月8日)上升52bp至4.32%。 截至12月12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8.58万亿美元,较前一周(12月5日)小幅增加6.8亿美元,约为今年4月本次缩表初期资产负债表历史最高值(8.965万亿)的95.7%。 欧央行 欧央行加息50bp在12月21日生效后,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MRO)、边际贷款便利(MLF)和隔夜存款便利(DF)利率将分别位于2.50%、2.75%和2.00%。欧元短期利率(ESTR)上周四(12月15日)较前一周(12月8日)保持不变,位于1.40%。 日央行 日本央行政策目标利率、贴现率和互补性存款便利利率分别保持-0.1%、0.3%和-0.1%不变。此外,日本央行仍将继续“不限量”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附近。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上周五(12月16日)较前一周(12月9日)回升1bp,位于-0.07%。 国内利率:中短端利率全面上行 央行关键利率 12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公布,1年期利率无变化,维持在2.75%。央行其它关键利率无变化。 市场利率 短端利率方面,隔夜利率与七天利率上行。上周五(12月16日)R001、DR001与GC001较前一周(12月9日)分别上升16bp、15bp和16bp;而R007、DR007、GC007分别上升26bp、0bp和26bp。 存单利率方面,上周持续上行。上周五(12月16日)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较前一周(12月9日)分别上升16bp、11bp和7bp至2.67%、2.71%和2.93%。 国内流动性:央行释放短端流动性 上周(12月12日-12月18日),央行净投放流动性资金39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净投放390亿元(到期100亿元,投放49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0亿元(到期0亿元,投放0亿元)。 本周(12月19日-12月25日),央行逆回购将到期49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49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0亿元。截至本周一(12月19日)央行7天逆回购净投放7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760亿元。 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平均日均成交5.91万亿,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6.46万亿)减少0.55万亿。隔夜回购占比为86.0%,较此前一周(88.3%)下降2.3pct。 债券融资:上周政府融资大幅扩张 政府债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9974.0亿元,净融资8821.1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9243.4亿元大幅增加,主要是续作7500亿元特别国债。本周计划发行1776.0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1566.4亿元。 同业存单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3639.2亿元,净融资-1583.3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2322.4亿元显著减少。本周计划发行822.3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599.1亿元。 企业债券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2680.9亿元,净融资-835.8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415.1亿元有所增加。上周城投债融资贡献约39.3%。本周计划发行717.3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292.2亿元。 汇率:美元企稳 上周五(12月16日)人民币CFETS一篮子汇率指数较前一周(12月9日)下行0.07至98.94,同期美元指数下行0.08至104.85。12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在岸汇率较12月9日的6.95上行约236基点至6.97,离岸汇率从6.96上行约171基点至6.97。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 核心观点 金融数据“拐点”隐现 11月我国新增社融1.9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均弱于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2.4%,明显高于预期。 11月新增社融环比明显回升,但同比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0.0%。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拖累主要来自企业直融、政府债券融资和信贷。 11月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基本持平。企业与居民中长贷分别是信贷的最大支撑和最大拖累。一方面,企业信贷表现强劲。11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158亿,其中中长贷同比多增3950亿,受到政策显著拉动。另一方面,居民信贷环比回暖,但短贷与中长贷同比明显下降。11月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多减4710亿,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其中中长贷同比大幅少增3718亿。 非标融资仍然为负,但幅度明显收窄。非标融资减少263亿,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2275亿。信托+委托贷款总体延续了前四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702亿,指向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融较为疲弱,是本月社融的最大拖累。当月企业直接融资1384亿,同比大幅下降3916亿,其中企业债券同比少增3410亿,主要受11月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信用债发行取消或推迟。 政府融资持续受到基数影响。新增政府债环比增加3729亿至6520亿元,但在今年和去年财政节奏错位的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1638亿。 货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M2-M1裂口快速扩大,这与理财市场赎回潮有直接关系。理财赎回潮下的M2大增,指向银行自营部门可能通过扩表接盘理财信用债。M1增速“坍塌”1.2pct,主要是两个渠道不畅:除地产和消费疲弱外,信用债发行骤减,也明显制约居民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 我们认为,金融数据“拐点”将至。本月M2-M1和社融-M2剪刀差两大指标的大幅走弱更多受短期因素影响,明年初有望逐步改善。总体来看,尽管疫情防控优化后感染反弹对经济活动造成阶段性抑制,但明年“强预期”向“强现实”的趋势性转化不会改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稳增长、宽信用和调结构作用。 流动性观察 海外方面,美欧央行放缓加息节奏,均宣布加息50bp。 国内利率方面,上周(12月12-18日)短端利率全面上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有所上升,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6bp、11bp和7bp。 国内流动性方面,上周(12月12-18日)央行加量续作,净投放390亿元。 债券发行方面,上周(12月12-16日)政府债净融资8821.1亿元;同业存单净融资-1583.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35.8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滞后,疫情再度扩散,经济增速下滑。 正文 周观点:金融数据“拐点”隐现 11月我国新增社融1.99万亿(预期2.1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预期1.32万亿),均弱于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12.4%(预期11.7%),明显高于预期。 社融:企业债券融资拖累 11月新增社融环比明显回升,但同比表现弱于预期和季节性,增速下降0.3pct至10.0%。新增社融同比少增6083亿,环比多增1.08万亿。从四大项的贡献度看,社融同比增量的支撑主要来自于非标(贡献37.4%),拖累主要来自企业直融(贡献-64.4%%)、政府债券融资(贡献-26.9%)和信贷(贡献-26.7%)。 人民币贷款 11月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基本持平。以信贷(非社融)口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600亿。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分化明显,企业中长贷与居民中长贷分别是信贷的最大支撑和最大拖累。 一方面,政策助力下,企业信贷表现强劲,且结构较好。11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8837亿,同比多增3158亿,环比多增4211亿。其中中长贷新增7367亿,占84.9%,同比多增3950亿。本月企业中长贷的表现与政策支持不无关系,包括地产信贷支持与PSL工具用量创单月新高等。短期信用方面,企业短贷持续负增长,当月减少241亿,同比多减651亿,或受上半年短贷到期拖累;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同比小幅少增56亿。 另一方面,居民信贷环比回暖,但短贷与中长贷同比均明显下降。11月新增居民贷款由上月的-180亿转正为2627亿,同比多减4710亿,已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结构上,居民短贷增加525亿,同比少增992亿,与消费信心疲弱、疫情放松后反弹有关。中长贷增加2103亿,同比大幅少增3718亿,仍然与地产销售疲弱有关。 非标、直接融资与政府债券 新增非标融资仍然为负,但幅度明显收窄。非标当月融资减少263亿,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2275亿,环比少减1485亿。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小幅新增190亿,同比多增573亿;信托贷款-365亿,同比大幅少减1825亿;委托贷款减少88亿,同比多减123亿。信托+委托贷款总体延续了前四个月的趋势,本月同比继续增加1702亿,指向非标压降力度持续缓和,基建和房地产融资得到多渠道政策支持。 企业直融较为疲弱,是本月社融的最大拖累。当月企业直接融资1384亿,环比同比均大幅下降(-1729亿,-3916亿)。其中企业债券新增融资596亿,同比少增3410亿,贡献了直融同比增量的87.1%,主要是受11月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信用债发行取消或推迟;企业股权融资新增788亿,与上月持平,同比少增506亿。 政府融资持续受到基数影响。11月新增政府债环比增加3729亿至6520亿元,但在今年“财政前置”与去年“财政后置”带来的错位效应下同比大幅少增1638亿。 货币:社融-M2增速剪刀差扩大至极值 11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跳增0.6pct至12.4%,与理财市场赎回潮有直接关系。M2增速拖累项是财政和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减少3681亿,投放环比加大,但同比少减3600亿。企业存款在信贷大增的情况下仅新增1976亿,同比少增7475亿,受直接融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居民和非银存款大增:居民存款同比多增15192亿,非银存款同比多增6937亿。理财赎回潮下的M2大增,指向银行自营部门可能通过扩表接盘理财信用债。M1同比增速大幅下降1.2pct至4.6%,除地产和消费疲弱下,居民-企业存款转化不力、企业存款定期化等原因外,也有企业直接融资不畅等因素。M2-M1增速剪刀差相应增加1.8pct至7.8%的历史较高位置,社融-M2增速剪刀差反向扩张0.9pct至-2.4%的历史极值。 小结:“宽信用”方向不改 11月金融数据环比改善,但总体仍弱于季节性和预期。居民和企业中长贷分化加剧,理财市场波动导致信用债融资受阻是本月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如此前提示,“宽信用”仍处于政策培育阶段。 我们认为,金融数据“拐点”将至。本月M2-M1和社融-M2剪刀差两大指标的大幅走弱更多受短期因素影响,明年初有望逐步改善。总体来看,尽管疫情防控优化后感染反弹对经济活动造成阶段性抑制,但明年“强预期”向“强现实”的趋势性转化不会改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稳增长、宽信用和调结构作用。 流动性观察 外部环境:美欧央行放缓加息节奏 美联储 12月FOMC加息75bp后,其两大管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与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分别位于4.40%和4.30%。上周四(12月15日)SOFR利率较前一周(12月8日)上升52bp至4.32%。 截至12月12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为8.58万亿美元,较前一周(12月5日)小幅增加6.8亿美元,约为今年4月本次缩表初期资产负债表历史最高值(8.965万亿)的95.7%。 欧央行 欧央行加息50bp在12月21日生效后,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MRO)、边际贷款便利(MLF)和隔夜存款便利(DF)利率将分别位于2.50%、2.75%和2.00%。欧元短期利率(ESTR)上周四(12月15日)较前一周(12月8日)保持不变,位于1.40%。 日央行 日本央行政策目标利率、贴现率和互补性存款便利利率分别保持-0.1%、0.3%和-0.1%不变。此外,日本央行仍将继续“不限量”购买国债,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附近。东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上周五(12月16日)较前一周(12月9日)回升1bp,位于-0.07%。 国内利率:中短端利率全面上行 央行关键利率 12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公布,1年期利率无变化,维持在2.75%。央行其它关键利率无变化。 市场利率 短端利率方面,隔夜利率与七天利率上行。上周五(12月16日)R001、DR001与GC001较前一周(12月9日)分别上升16bp、15bp和16bp;而R007、DR007、GC007分别上升26bp、0bp和26bp。 存单利率方面,上周持续上行。上周五(12月16日)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较前一周(12月9日)分别上升16bp、11bp和7bp至2.67%、2.71%和2.93%。 国内流动性:央行释放短端流动性 上周(12月12日-12月18日),央行净投放流动性资金39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净投放390亿元(到期100亿元,投放49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0亿元(到期0亿元,投放0亿元)。 本周(12月19日-12月25日),央行逆回购将到期49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49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0亿元。截至本周一(12月19日)央行7天逆回购净投放70亿元,14天逆回购净投放760亿元。 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平均日均成交5.91万亿,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6.46万亿)减少0.55万亿。隔夜回购占比为86.0%,较此前一周(88.3%)下降2.3pct。 债券融资:上周政府融资大幅扩张 政府债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9974.0亿元,净融资8821.1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9243.4亿元大幅增加,主要是续作7500亿元特别国债。本周计划发行1776.0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1566.4亿元。 同业存单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3639.2亿元,净融资-1583.3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2322.4亿元显著减少。本周计划发行822.3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599.1亿元。 企业债券上周(12月12日-12月16日)共计发行2680.9亿元,净融资-835.8亿元,较此前一周(12月5日-12月9日)的-415.1亿元有所增加。上周城投债融资贡献约39.3%。本周计划发行717.3亿元,净融资额预计为-3292.2亿元。 汇率:美元企稳 上周五(12月16日)人民币CFETS一篮子汇率指数较前一周(12月9日)下行0.07至98.94,同期美元指数下行0.08至104.85。12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在岸汇率较12月9日的6.95上行约236基点至6.97,离岸汇率从6.96上行约171基点至6.97。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