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新-周观点】产业链价格波动仍在预期范围内,关注补库及排产回升时点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新-周观点】产业链价格波动仍在预期范围内,关注补库及排产回升时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能源局公布11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数据;德国批准针对屋顶光伏项目的税收减免方案;美国发布Q3光伏新增装机,同比降17%;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纲要(2022-2035)》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地区风光基地、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内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配储比例不低于15%x4h;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拟推动对欧盟光伏制造业投资;通威拟在南通投建25GW组件产能,计划2023年底投产;晶澳拟投资115亿元新建一体化产能项目;隆基刷新P型和无铟HJT电池效率纪录;阳光电源签约638MWh拉美最大储能项目;协鑫光电完成5亿元B+轮融资用于完善100MW钙钛矿组件产线工艺和设备开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亿华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国石化国产化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PEM电解水商业化落地加速;中船718派瑞氢能下线2000标方电解水设备,碱式电解水设备发展进入快车道;濮阳市启动年度氢能产业补贴申报:FCV购置最高可补60%;河钢120吨氢冶金示范工厂一期开工,氢能下游消纳端进一步扩展。 核心周观点: 光伏&储能:年底产业链去库存和终端安装高峰接近尾声驱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下跌节奏符合预期,且各环节跌价节奏差异有利于电池片及一体化组件企业Q4盈利表现;组件Q1订单饱满、价格合理,产业链价格有望随企业春节前生产原料补库、以及节后开工率全面回升而企稳,组件端开工率和出口数据均有望从2月开始实现月度环比转正。继续维持“板块情绪低点逐步加大配置”的投资建议。 本周产业链价格继续下行,从单W降幅角度看,硅片>电池>硅料>组件,其中硅片价格降幅较大,但整体价格下行节奏仍在我们预期范围内。在组件企业降排产的过程中,率先降低的自然是非一体化部分产能的开工率,而硅片和电池作为典型“第三方产能”环节,自然会感受到更为剧烈的需求波动,并直接反映在价格波动表现上。 本周部分媒体报道市场出现1.7元/W左右的异常低价组件货源,我们了解,此类货源要么是库存时间较长、或非当前主流尺寸规格的低质库存,要么是质量有瑕疵的降级产品,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市场真实价格水平。年底大部分组件企业忙于交付前期订单,主流企业大尺寸(182/210)双面组件维持1.97元/W相对稳定,550W+双面TOPCon组件维持2.05元/W,仅部分二线企业由于12月接单不力,开始主动调降报价,目前二线组件企业545W+单面/双面组件报价区间1.9-1.93元/W和1.95-1.97元/W。 随元旦春节临近,产业链去库存和终端安装高峰接近尾声驱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整体下跌节奏符合预期,且整体各环节跌价节奏差异有利于电池片及一体化组件企业Q4盈利表现。展望后续,组件企业Q1在手订单饱满,且主流订单价格普遍位于1.8-1.9元的合理区间(对应硅料价格约22-26万元/吨),随年底去库存完成,产业链价格有望随企业春节前生产原料补库、以及节后产业链开工率全面回升而企稳,组件端开工率和出口数据均有望从2月开始实现月度环比转正。 能源局本周公布11月光伏新增装机数据,1-11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65.71GW,同比+89%,其中11月光伏新增装机7.47GW,同比+35%、环比+32%。11月硅料供给持续释放,下游排产高景气,国内装机环比增长超30%符合预期。回顾2020/2021年12月单月新增光伏装机量高达22.3/20GW,考虑到今年前11个月的同比高增基数,以及今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建设在稳增长背景下的重要角色地位,我们预计今年12月装机数据超过20GW仍为大概率事件,预计国内全年新增装机85~100GW。 近日美国公布光伏、储能2022Q3装机数据。根据美国太阳能协会(SEIA)统计,2022Q3美国新增光伏装机4.6GW,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2%,其中地面电站装机2.5GW,同比下滑34%。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13GW,同比下降19%,主要是受到UFLPA法案以及对东南亚光伏产能实施反规避调查导致的组件运输延迟影响,其中地面电站项目由于对成本相对敏感、受到影响更明显,预计今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20GW左右,同比下降15%。随着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进口审查标准逐渐清晰,以及后续IRA政策细则落地,我们预计美国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可乐观上看40-50GW。 根据WoodMac统计,2022Q3美国新增储能装机5.2GWh,同比增长46%,前三季度累计装机11.1GWh,同比增长88%。虽然受到地面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的影响,但由于存量光伏增配储能及独立储能装机的贡献,美国表前储能市场仍实现高速增长,预计今年美国新增储能装机18GWh左右,同比增长70%左右。整体来看,Q3表前储能增速放缓在预期内(同比+49%),主要是受到地面光伏装机下滑影响,从2023年储备项目来看,明年有望实现同比翻倍以上增长至40GWh+。 近期市场对新能源板块可谓“既有远虑又有近忧”,我们认为当前板块预期已经将短中长期的各种“不确定性”以普遍偏悲观的假设price in到股价中,板块估值和真实盈利一致预期已显著下移。新能源板块的历史走势多次证明:“强基本面背景下的情绪低迷阶段正是布局良机”。后续一个季度内的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Q4业绩前瞻超预期、产业链价格阶段性止跌企稳、组件排产/出口数据环比转正、Q1需求强度超预期 等。 整体投资建议:储能(阳光、宁德、南都、上能、林洋、科陆 等)、一体化组件龙头(隆基、天合、晶澳、晶科、通威、中环)、设备(奥特维、迈为、高测、金辰、捷佳 等)、电站EPC/运营商(阳光、林洋、晶科科技),高景气辅材(石英、欧晶)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TCL中环、协鑫科技 等)+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金晶科技),以及调整充分、长期价值突显的核心辅材龙头(胶膜、玻璃: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海优 等)。 风电:重申判断风电2023年装机、招标、业绩兑现有望三高,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2年12月17日中厚板、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分别为4158元/吨、3880元/吨、2890元/吨、4010元/吨,周变动幅度分别为+4.0%/+2.1%/+4.7%/+4.2%。 2022年1-11月风电新增装机22.52GW,同比下降9%。11月份新增装机1.38GW,同比下降75%、环比下降27%。1)目前大部分主机厂未下调出货指引,根据指引,金风14GW、明阳8GW、运达6.6GW、三一4.5GW,预计远景10GW,海装+电气风电等在7GW,预计2022年全年装机在50GW;2)并网与装机数据的不匹配,主要由于从装机到并网有1-3个月的时间周期。 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今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海风装机预计达4-5GW,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前三季度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海风共招标12.8GW,预计全年海风招标规模将达17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明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明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我们预计明年海风装机为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今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上半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三季度业绩环比均有较大提升。我们预计随Q4装机进一步提升、Q3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结转至Q4的成本端,高兑现度的零部件龙头企业Q4业绩环比将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投资建议:风电长周期景气明确,风电零部件龙头盈利有望随原材料跌价持续释放。我们持续推荐三条主线:1)海风相关产业链;2)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3)受益行业景气环节。 氢能与燃料电池:11月FCV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坚定看好燃料电池12月产销量,利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环节;海外绿氢市场加速,“欧洲绿氢进口消纳—中东绿氢产销—中国电解水设备出口”链条呈现,电解水设备环节率先受益。 11月FCV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坚定看好燃料电池12月产销量,利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环节。11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75.53MW,同比增长164.6%,本月装机量为2018年来最高值,其中商用车装机量为65.28MW;FCV已进入放量季,单月装车量有望超千辆,全年有望看向5千辆。11月,燃料电池系统总装机数量为733辆,同比上升175%,其中商用车648辆,乘用车85辆;河北、河南和上海城市群头部企业领头推广,重塑科技单月装机再登顶,御三家份额占比近七成。11月,重塑科技、亿华通和鸿力氢动为装机量前三;1-11月,亿华通、重塑科技和鸿力氢动累计装机量位列前三。 海外绿氢市场加速,“欧洲绿氢进口消纳—中东绿氢产销—中国电解水设备出口”链条呈现,电解水设备环节率先受益。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2023年10月起开始运行,行业范围扩大至涵盖氢,即表示欧洲氢能相关方面仅绿氢免收碳关税,在欧洲能源危机和转型的背景下,将大力推动电解水制氢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提供方,电解水市场受到国内外双需求推动。12月13日,欧盟理事会和议会就CBAM达成协议,CBAM是针对高耗能进口商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此次谈判双方一致认同CBAM的范围将涵盖钢铁、水泥、铝、化肥和电力,并扩展到氢气、某些条件下的间接排放。关于氢的解读,由于灰氢和蓝氢的生产均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将被征收碳关税,在欧洲期望使用大规模的氢以推动能源转型叠加欧盟自身也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40GW的电解槽装机的背景下,电解水制氢迎来机遇,当前欧洲电解槽装机仅1GW左右。中国作为全球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的提供方,电解水市场将受到国内外需求的双重推动。自氢能中长期规划以来,当前国内电解水生产企业产能基本处于满载状态,在需求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率先实现电解槽下线并且扩张产能的企业将受益。 利好环节: ①上游:FCV 的放量将推动氢气需求增长,考虑当前主要氢气供给多为副产氢,FCV的放量将利好当前布局副产氢的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与相关电解制氢项目的开展下,随着电解槽技术的突破以及副产氢的区域和资源限制,电解氢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槽企业。 ②中游:在地方政策规划持续加码下,加氢站建设加速,为FCV的放量和运营做出保障,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建设和设备企业。同时叠加订单的增长,FCV将持续放量,带动核心零部件领域放量,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IPO进度。 ③下游:FCV 迎来放量,利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推荐组合: 由于平台审核原因,本平台周报不再列出推荐标的,具体推荐组合请以国金证券正式对外发布的报告口径为准。 本周主要报告: 12月12日 通威新投25GW组件产能点评; 12月15日 奥特维转债预案点评,FCV上险月报; 12月16日 中国11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数据点评,美国光伏、储能Q3装机数据点评; 12月18日 燃料电池行业深度:绿氢&电解水技术 (国金电新团队) 往期回顾: 01 ● 【国金电新】阳光电源深度:逆变器驱动短期业绩高增,平台优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2 ●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 “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 ? 点击阅读 03 ● 【国金电新_2022年光伏年度策略】看好供给瓶颈、受益放量、格局改善、技术迭代 ? 点击阅读 04 ●【国金电新_晶科能源深度】老牌组件龙头迎业绩拐点,回A上市再次腾飞 ? 点击阅读 05 ●【国金电新深度】平价时代效率为王,新技术迭代大势所趋——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一) ? 点击阅读 06 ● 【国金电新】奥特维深度报告:串焊机领域绝对龙头,多点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7 ●【国金电新】光伏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总结——行业高景气延续,各环节表现分化 ? 点击阅读 _、、 _ 08 ● 【国金电新深度】光伏盛世,剖析龙头系列报告之一:通威股份——精益管理成就硅料电池龙头,稳步扩张巩固竞争优势 ? 点击阅读 _ _ 09 ●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2022年光伏中期策略——全球光伏需求迎盛世,寻找高景气中的高景气 ? 点击阅读 10 ● 【国金电新】美畅股份深度:技术、规模领先,金刚线龙头优势渐显 ? 点击阅读 11 ● 【国金电新】昱能科技深度:MLPE龙头,昱光前行 ? 点击阅读 _ 12 ● 【国金电新】天合光能深度:渠道优势制胜,产业链横纵延伸 ? 点击阅读 _ 13 ● 【国金电新】高测股份深度:设备、耗材、工艺集大成者,多业务展宏图 ? 点击阅读 _ 姚 遥 yaoy@gjzq.com.cn 宇文甸 yuwendian@gjzq.com.cn 李轩宇 lixuanyu@gjzq.com.cn 张嘉文 zhangjiawen@gjzq.com.cn 胡竞楠 hujingnan@gjzq.com.cn 商鸿宇 shanghy@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行业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能源局公布11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数据;德国批准针对屋顶光伏项目的税收减免方案;美国发布Q3光伏新增装机,同比降17%;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纲要(2022-2035)》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地区风光基地、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内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配储比例不低于15%x4h;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拟推动对欧盟光伏制造业投资;通威拟在南通投建25GW组件产能,计划2023年底投产;晶澳拟投资115亿元新建一体化产能项目;隆基刷新P型和无铟HJT电池效率纪录;阳光电源签约638MWh拉美最大储能项目;协鑫光电完成5亿元B+轮融资用于完善100MW钙钛矿组件产线工艺和设备开发。 氢能与燃料电池:亿华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国石化国产化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PEM电解水商业化落地加速;中船718派瑞氢能下线2000标方电解水设备,碱式电解水设备发展进入快车道;濮阳市启动年度氢能产业补贴申报:FCV购置最高可补60%;河钢120吨氢冶金示范工厂一期开工,氢能下游消纳端进一步扩展。 核心周观点: 光伏&储能:年底产业链去库存和终端安装高峰接近尾声驱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下跌节奏符合预期,且各环节跌价节奏差异有利于电池片及一体化组件企业Q4盈利表现;组件Q1订单饱满、价格合理,产业链价格有望随企业春节前生产原料补库、以及节后开工率全面回升而企稳,组件端开工率和出口数据均有望从2月开始实现月度环比转正。继续维持“板块情绪低点逐步加大配置”的投资建议。 本周产业链价格继续下行,从单W降幅角度看,硅片>电池>硅料>组件,其中硅片价格降幅较大,但整体价格下行节奏仍在我们预期范围内。在组件企业降排产的过程中,率先降低的自然是非一体化部分产能的开工率,而硅片和电池作为典型“第三方产能”环节,自然会感受到更为剧烈的需求波动,并直接反映在价格波动表现上。 本周部分媒体报道市场出现1.7元/W左右的异常低价组件货源,我们了解,此类货源要么是库存时间较长、或非当前主流尺寸规格的低质库存,要么是质量有瑕疵的降级产品,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市场真实价格水平。年底大部分组件企业忙于交付前期订单,主流企业大尺寸(182/210)双面组件维持1.97元/W相对稳定,550W+双面TOPCon组件维持2.05元/W,仅部分二线企业由于12月接单不力,开始主动调降报价,目前二线组件企业545W+单面/双面组件报价区间1.9-1.93元/W和1.95-1.97元/W。 随元旦春节临近,产业链去库存和终端安装高峰接近尾声驱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整体下跌节奏符合预期,且整体各环节跌价节奏差异有利于电池片及一体化组件企业Q4盈利表现。展望后续,组件企业Q1在手订单饱满,且主流订单价格普遍位于1.8-1.9元的合理区间(对应硅料价格约22-26万元/吨),随年底去库存完成,产业链价格有望随企业春节前生产原料补库、以及节后产业链开工率全面回升而企稳,组件端开工率和出口数据均有望从2月开始实现月度环比转正。 能源局本周公布11月光伏新增装机数据,1-11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65.71GW,同比+89%,其中11月光伏新增装机7.47GW,同比+35%、环比+32%。11月硅料供给持续释放,下游排产高景气,国内装机环比增长超30%符合预期。回顾2020/2021年12月单月新增光伏装机量高达22.3/20GW,考虑到今年前11个月的同比高增基数,以及今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建设在稳增长背景下的重要角色地位,我们预计今年12月装机数据超过20GW仍为大概率事件,预计国内全年新增装机85~100GW。 近日美国公布光伏、储能2022Q3装机数据。根据美国太阳能协会(SEIA)统计,2022Q3美国新增光伏装机4.6GW,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2%,其中地面电站装机2.5GW,同比下滑34%。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13GW,同比下降19%,主要是受到UFLPA法案以及对东南亚光伏产能实施反规避调查导致的组件运输延迟影响,其中地面电站项目由于对成本相对敏感、受到影响更明显,预计今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20GW左右,同比下降15%。随着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进口审查标准逐渐清晰,以及后续IRA政策细则落地,我们预计美国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可乐观上看40-50GW。 根据WoodMac统计,2022Q3美国新增储能装机5.2GWh,同比增长46%,前三季度累计装机11.1GWh,同比增长88%。虽然受到地面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的影响,但由于存量光伏增配储能及独立储能装机的贡献,美国表前储能市场仍实现高速增长,预计今年美国新增储能装机18GWh左右,同比增长70%左右。整体来看,Q3表前储能增速放缓在预期内(同比+49%),主要是受到地面光伏装机下滑影响,从2023年储备项目来看,明年有望实现同比翻倍以上增长至40GWh+。 近期市场对新能源板块可谓“既有远虑又有近忧”,我们认为当前板块预期已经将短中长期的各种“不确定性”以普遍偏悲观的假设price in到股价中,板块估值和真实盈利一致预期已显著下移。新能源板块的历史走势多次证明:“强基本面背景下的情绪低迷阶段正是布局良机”。后续一个季度内的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Q4业绩前瞻超预期、产业链价格阶段性止跌企稳、组件排产/出口数据环比转正、Q1需求强度超预期 等。 整体投资建议:储能(阳光、宁德、南都、上能、林洋、科陆 等)、一体化组件龙头(隆基、天合、晶澳、晶科、通威、中环)、设备(奥特维、迈为、高测、金辰、捷佳 等)、电站EPC/运营商(阳光、林洋、晶科科技),高景气辅材(石英、欧晶)等方向,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建产业链主线:设备+自动化/能耗优势制造商(TCL中环、协鑫科技 等)+北美本土龙头供应链(金晶科技),以及调整充分、长期价值突显的核心辅材龙头(胶膜、玻璃: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海优 等)。 风电:重申判断风电2023年装机、招标、业绩兑现有望三高,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2年12月17日中厚板、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分别为4158元/吨、3880元/吨、2890元/吨、4010元/吨,周变动幅度分别为+4.0%/+2.1%/+4.7%/+4.2%。 2022年1-11月风电新增装机22.52GW,同比下降9%。11月份新增装机1.38GW,同比下降75%、环比下降27%。1)目前大部分主机厂未下调出货指引,根据指引,金风14GW、明阳8GW、运达6.6GW、三一4.5GW,预计远景10GW,海装+电气风电等在7GW,预计2022年全年装机在50GW;2)并网与装机数据的不匹配,主要由于从装机到并网有1-3个月的时间周期。 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今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海风装机预计达4-5GW,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前三季度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海风共招标12.8GW,预计全年海风招标规模将达17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明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明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我们预计明年海风装机为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今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上半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三季度业绩环比均有较大提升。我们预计随Q4装机进一步提升、Q3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结转至Q4的成本端,高兑现度的零部件龙头企业Q4业绩环比将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投资建议:风电长周期景气明确,风电零部件龙头盈利有望随原材料跌价持续释放。我们持续推荐三条主线:1)海风相关产业链;2)全球供应以及国产化替代的高成长零部件;3)受益行业景气环节。 氢能与燃料电池:11月FCV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坚定看好燃料电池12月产销量,利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环节;海外绿氢市场加速,“欧洲绿氢进口消纳—中东绿氢产销—中国电解水设备出口”链条呈现,电解水设备环节率先受益。 11月FCV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坚定看好燃料电池12月产销量,利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环节。11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75.53MW,同比增长164.6%,本月装机量为2018年来最高值,其中商用车装机量为65.28MW;FCV已进入放量季,单月装车量有望超千辆,全年有望看向5千辆。11月,燃料电池系统总装机数量为733辆,同比上升175%,其中商用车648辆,乘用车85辆;河北、河南和上海城市群头部企业领头推广,重塑科技单月装机再登顶,御三家份额占比近七成。11月,重塑科技、亿华通和鸿力氢动为装机量前三;1-11月,亿华通、重塑科技和鸿力氢动累计装机量位列前三。 海外绿氢市场加速,“欧洲绿氢进口消纳—中东绿氢产销—中国电解水设备出口”链条呈现,电解水设备环节率先受益。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2023年10月起开始运行,行业范围扩大至涵盖氢,即表示欧洲氢能相关方面仅绿氢免收碳关税,在欧洲能源危机和转型的背景下,将大力推动电解水制氢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提供方,电解水市场受到国内外双需求推动。12月13日,欧盟理事会和议会就CBAM达成协议,CBAM是针对高耗能进口商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此次谈判双方一致认同CBAM的范围将涵盖钢铁、水泥、铝、化肥和电力,并扩展到氢气、某些条件下的间接排放。关于氢的解读,由于灰氢和蓝氢的生产均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将被征收碳关税,在欧洲期望使用大规模的氢以推动能源转型叠加欧盟自身也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40GW的电解槽装机的背景下,电解水制氢迎来机遇,当前欧洲电解槽装机仅1GW左右。中国作为全球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的提供方,电解水市场将受到国内外需求的双重推动。自氢能中长期规划以来,当前国内电解水生产企业产能基本处于满载状态,在需求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率先实现电解槽下线并且扩张产能的企业将受益。 利好环节: ①上游:FCV 的放量将推动氢气需求增长,考虑当前主要氢气供给多为副产氢,FCV的放量将利好当前布局副产氢的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与相关电解制氢项目的开展下,随着电解槽技术的突破以及副产氢的区域和资源限制,电解氢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槽企业。 ②中游:在地方政策规划持续加码下,加氢站建设加速,为FCV的放量和运营做出保障,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建设和设备企业。同时叠加订单的增长,FCV将持续放量,带动核心零部件领域放量,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将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化进程,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头部企业IPO进度。 ③下游:FCV 迎来放量,利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推荐组合: 由于平台审核原因,本平台周报不再列出推荐标的,具体推荐组合请以国金证券正式对外发布的报告口径为准。 本周主要报告: 12月12日 通威新投25GW组件产能点评; 12月15日 奥特维转债预案点评,FCV上险月报; 12月16日 中国11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数据点评,美国光伏、储能Q3装机数据点评; 12月18日 燃料电池行业深度:绿氢&电解水技术 (国金电新团队) 往期回顾: 01 ● 【国金电新】阳光电源深度:逆变器驱动短期业绩高增,平台优势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2 ● 探寻光伏行业“确定性”系列之三: “拥硅为王”再现,平价时代硅料逻辑重塑 ? 点击阅读 03 ● 【国金电新_2022年光伏年度策略】看好供给瓶颈、受益放量、格局改善、技术迭代 ? 点击阅读 04 ●【国金电新_晶科能源深度】老牌组件龙头迎业绩拐点,回A上市再次腾飞 ? 点击阅读 05 ●【国金电新深度】平价时代效率为王,新技术迭代大势所趋——高效太阳能电池系列深度(一) ? 点击阅读 06 ● 【国金电新】奥特维深度报告:串焊机领域绝对龙头,多点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 点击阅读 07 ●【国金电新】光伏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总结——行业高景气延续,各环节表现分化 ? 点击阅读 _、、 _ 08 ● 【国金电新深度】光伏盛世,剖析龙头系列报告之一:通威股份——精益管理成就硅料电池龙头,稳步扩张巩固竞争优势 ? 点击阅读 _ _ 09 ● 【国金电新 重磅深度】2022年光伏中期策略——全球光伏需求迎盛世,寻找高景气中的高景气 ? 点击阅读 10 ● 【国金电新】美畅股份深度:技术、规模领先,金刚线龙头优势渐显 ? 点击阅读 11 ● 【国金电新】昱能科技深度:MLPE龙头,昱光前行 ? 点击阅读 _ 12 ● 【国金电新】天合光能深度:渠道优势制胜,产业链横纵延伸 ? 点击阅读 _ 13 ● 【国金电新】高测股份深度:设备、耗材、工艺集大成者,多业务展宏图 ? 点击阅读 _ 姚 遥 yaoy@gjzq.com.cn 宇文甸 yuwendian@gjzq.com.cn 李轩宇 lixuanyu@gjzq.com.cn 张嘉文 zhangjiawen@gjzq.com.cn 胡竞楠 hujingnan@gjzq.com.cn 商鸿宇 shanghy@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