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1212】【行业】汽车【个股】吉利汽车、东威科技、长城汽车、迎驾贡酒、亚太股份、新泉股份、至纯科技、宁德时代、万通发展

【东吴晨报1212】【行业】汽车【个股】吉利汽车、东威科技、长城汽车、迎驾贡酒、亚太股份、新泉股份、至纯科技、宁德时代、万通发展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12-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212】【行业】汽车【个股】吉利汽车、东威科技、长城汽车、迎驾贡酒、亚太股份、新泉股份、至纯科技、宁德时代、万通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1212 音频: 进度条 00:00 06:07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汽车: 11月批发环比-8% 新能源渗批发渗透率创新高 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概览:产批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11月产批零表现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11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8万辆(同比-6.7%,环比-9.0%),批发销量实现202.9万辆(同比-5.7%,环比-7.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1.0万辆(同比+63.5%,环比-1.1%),批发销量实现72.8万辆(同比+70.2%,环比+7.9%)。交强险口径(初步数据):11月行业交强险销量159.12万辆(同比-6.3%,环比-0.6%),新能源车交强险销量53.86万辆(同比+47.12%,环比+20.17%)。11月疫情影响广东、重庆、北京等地,对长安汽车、赛力斯、广汽集团等车企的生产造成一定冲击,11月行业产批同环比均出现小幅下滑。展望2022年12月:随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我们预计12月行业产量为220万辆,同环比分别-10.8%/+5.9%;批发为216万辆,同环比分别-8.7%/+6.5%;交强险约为180-190万辆;出口预计为28万辆。新能源批发预计81万辆,同环比分别+60%/+11%。 11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35.88%,环比+5.03pct。11月新能源渗透率环比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需求旺盛在手订单充足,主流新能源车企本月销量稳中有升,同时燃油车销量下滑幅度较大(环比-14%)。11月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51.9%/40.6%/5.0%,环比分别+4.2/+9.2/+0.3pct。细分来看,11月PHEV车型批发销量16.6万辆,同环比分别为+94.3%/-0.8%;BEV车型批发销量56.2万辆,同环比分别为+64.2%/+10.7%。 出口方面同比保持高增速。11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5.0万辆,同环比分别+54%/-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8.2万辆,环比-22%,环比下滑主要原因为特斯拉本月出口环比-1.7万辆。比亚迪出口持续保持环比正增长,达1.2万辆,环比+29%,出海进程顺利推进。 车企层面:新能源车企持续领先。目前已披露产销快讯的车企中,新能源车企表现显著好于传统车企,比亚迪/特斯拉中国/理想汽车/蔚来产批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理想汽车/蔚来新车进入放量期,环比实现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短期(12月):演绎板块性估值修复。自上而下配置思路即可。中期(半年-1年维度):1)子版块排序:港股汽车>A股零部件>A股整车。2)自下而上思路,做减法只配强α个股。3)港股汽车:优选【理想汽车+吉利汽车】等。4)A股零部件:首选Tier0.5【拓普集团】。优选单一赛道第一梯队:轻量化赛道【旭升集团-爱柯迪-文灿股份】,线控制动【伯特利】,大内饰赛道【岱美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等。第二梯队:域控制器/热管理/空悬等。5)A股整车:优选华为(赛力斯(关注)/江淮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个股 吉利汽车(00175.HK) 11月批发同比+6.8% 品牌高端化进程提速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吉利汽车11月批发销量145070辆,同环比分别+6.8%/-4.7%。分品牌来看,吉利几何销量13839辆,同环比分别+60.94%/+10.10%;领克品牌18160辆,同环比分别-27.37%/+10.47%;极氪品牌11011辆,环比+8.82%;睿蓝品牌7355辆,环比+26.14%。2022年1~11月累计吉利汽车实现批发销量128.70万辆,同比+10%。 11月批发环比微降,中国星等高价值产品推动高端化升级。分燃料类型来看,11月份BEV/PHEV批发销量分别为31278/3364辆,环比分别+16.79/-21.57%,新能源汽车合计34642辆,占吉利整体销量比例为23.88%,环比-3.47pct,主要系PHEV车型销量下滑所致;新能源1~11月累计销量284177辆,同比+334.9%,大幅增长。11月中国星高端系列销量25899辆,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吉利品牌内部高端化升级持续推进。行业来看,根据乘联数据,1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2.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5.7%,较上月同期下降7.5%,公司销量同环比跑赢行业。 新车方面,11月25日,吉利星越L Hi·P增城电动SUV上市,该车型是首款基于“e- CMA”智能超电架构打造的“雷神增程电动车”,集成“纯电、混电、增程电”三大电动技术,标配“城市纯电、长途增程、快速充电、露营外放电”四大电动属性。11月7日,几何G6/M6上市,两款车型全系标配基于HarmonyOS开发的超电智能座舱,全系标配L2级只能辅助驾驶。11月4日,睿蓝9开启全球预售,该车型基于GBRC水晶架构打造,搭载的可充可换的胶囊电池续航里程可以覆盖300-700公里,并经过100多项性能及可靠性测试。 海外市场方面,吉利11月出口18633辆,同比+43%,前11月累计出口18万辆,同比+83%,表现靓丽。全球化战略持续深化,中东、厄瓜多尔、巴拿马、智利、蒙古等国产品陆续推进,助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及国内乘用车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因素,我们下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6/62/92亿元(原为59/85/120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0%/+10%/+48%;对应PE分别为20/18/12倍。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增速低于预期;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软件OTA升级政策加严;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东威科技(688700) 与胜利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龙头设备商优先受益于复合铜箔0-1发展 投资要点 与胜利精密达成技术&商务深度合作:(1)技术合作提升设备性能:双方对新型设备进行方案评估与开发合作,东威能够在胜利已有东威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等测试验证,该新型设备有两套夹持系统及12镀铜槽,设计生产速度20m/min,保底15m/min;公司电镀设备以6铜槽为主,此次12铜槽相当于两台6铜槽设备,生产速度得以翻倍。(2)商务合作锁定40台设备产能:胜利以2023年上半年10台、下半年30台的订单锁定东威共40台新型设备产能,东威生产的多余设备可以出售给其他下游客户;1台6铜槽设备价格约1000万元/台,12铜槽设备价格我们假设为2000万元/台,则此次协议对应金额约为8亿元。 胜利精密送样顺利,积极扩产复合铜箔:胜利复合铜箔送样进展顺利,已经送样至头部电池厂;现阶段胜利共有两条复合铜箔的生产线,一条全制程(磁控溅射+水电镀)已调试安装完成,另一条水电镀产线调试中,目前每条产线月设计产能40万平米,预计2023年中旬月设计产能可达1300-1500万平米,2023年底月产能达4500万平米,按照1GWh对应复合铜箔1200万平米,则2023年底月产能可达3.75GWh。 东威科技积极扩产,保障订单交付能力:根据公司11月投资者关系交流记录,东威在手订单已近300台,公司积极扩产以保障顺利交付,安徽广德的PCB电镀设备产能可用于生产复合铜箔电镀设备,广德基地均为轻资产模式运行、设备以组装为主,故不同设备之间的产能具备通用性。目前广德PCB电镀设备产能约300台/年,此外2022年底广德还有新5万平米厂房建成,在满足PCB电镀设备订单后可用于生产复合铜箔电镀设备,2023年复合铜箔电镀设备产能可达100-300台,保障在手订单的订单交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龙头设备商充分受益复合铜箔产业化,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9/5.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为89/55/3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复合铜箔产业化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 长城汽车(601633) 11月批发环比-13% 出口再创新高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2022年11月长城汽车实现产批量分别为87668/87560辆,同比分别为-29.59%/-28.53%,环比分别-16.29%/-12.62%。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产批量分别53618/53923辆,同比分别-24.58%/-22.04%,环比分别-18.80%/-15.43%;魏牌产批量分别2315/2110辆,同比分别-63.39%/-66.43%,环比分别-3.82%/-13.06%;皮卡产批量分别13458/13832辆,同比分别-34.66%/-33.53%,环比分别-16.24%/-11.88%;欧拉品牌产批量分别7484/6776辆,同比分别-53.85%/-58.01%,环比分别+11.10%/+21.61%;坦克品牌产批量分别为10793/10919辆,同比分别+4.92%/+8.02%,环比分别-19.97%/-14.38%。 海外市场再创佳绩!11月海外出口销量突破2万辆,占比23%,创历史新高。总量维度,2022年1~11月长城累计批发销量99.01万辆,同比-11.49%;其中11月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3辆,占比14.7%,同环比-22.67/+17.43pct;1~11月累计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12.07万辆,同比+5.22%。受疫情影响,长城汽车部分工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受到波及,导致11月产销大幅受限。根据乘联会月度市场分析,11月乘用车厂商产批量207.8/202.9万辆,同比分别为-6.7%/-5.7%,环比分别-9.0%/-7.5%,长城汽车表现弱于行业。海外出口销量15.29万辆,同比+20.36%,创历史新高。此外,长城汽车持续深化结构升级与智能化转型,2022年1-11月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4.88%;三大技术品牌车型销量占比70.61%,同比+4.79pct。分品牌来看,坦克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欧拉环比改善,受疫情影响,哈弗/魏牌/坦克表现略弱。哈弗H6 PHEV销量稳步上升,1-11月累计销量达268640辆;摩卡DHT-PHEV首次搭载委派线性的“重感知”城市NOH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欧拉闪电猫于11月迎来车主交付,首批交付3031辆;11月坦克品牌实现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坦克300与坦克500推出了20万辆纪念版车型,各限量发售500台。长城炮11月销售10369辆,累计28个月销量过万,蝉联皮卡销量冠军。 11月长城汽车企业库存小幅增加:2022年11月长城汽车企业库存整体增加108辆(相比10月,下同),其中,哈弗/WEY/皮卡/欧拉/坦克分别-305/+205/-374/+708/-126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短期疫情影响及明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我们下调长城汽车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2/70/135亿元(原为105/126/1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1/0.77/1.47元,对应PE估值28/41/21倍。我们维持长城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程度超出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迎驾贡酒(603198) 乘风扬帆起,洞藏恰芳华 投资要点 安徽经济发展活力释放,本土品牌受益消费升级。安徽处于长三角承东启西战略位置,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经济大盘稳定,2021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为安徽省白酒消费提档升级提供核心动力。2021年安徽省白酒市场规模超300亿元,省内白酒主流价格也逐步攀升至100-200元,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本土“徽酒四金花”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在中高端、次高端价格带优势明显。 公司概况:历史底蕴深厚,腾飞进行时:1)蛰伏蓄势(1997年以前):1955年佛子岭酒厂成立,1994年改为“迎驾”。2)破茧重生(1997-2012年):2003年推出迎驾之星系列,银星高峰时期在合肥地区销售额达6亿元。3)短暂调整(2012-2015年):行业深度调整期,公司受到一定影响。4)转折腾飞(2015年至今):2015年上市,同年推出生态洞藏系列产品,2021年公司总营收突破40亿元。 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优化,渠道利润丰厚。1)品牌端:生态典范,打造独特品牌印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态酿酒建立差异化品类优势,品牌价值持续攀升。2)产品端:洞藏系列恰逢其时,势能已成再延续。产品矩阵完善,百年迎驾系列瞄准大众市场;洞藏系列为主力放量产品,横跨两大价格带;超高端产品迎驾大师版拉升品牌高度。公司将资源重点倾斜洞藏系列,逐步上调价格稳定价盘,通过渠道铺设和品牌营销推动高速成长。经过市场培育期,洞藏系列已成为10亿元+产品,占中高档产品比重过半,2017-2021年中高档产品收入CAGR=15.87%。3)渠道端:扁平化逐步加深,增厚渠道利润。通过小商制+渠道下沉+多渠道模式,加强渠道掌控力。针对洞藏系列设立销售公司,加大市场费用投放,2022年洞6单瓶利润约10元,对比竞品仍有优势,销售推力充足。 市场布局:精耕省内市场,打开增长空间。公司精耕六安、合肥、淮南地区,省内空间广阔。六安作为大本营市场占有绝对优势,2021年公司六安销售收入约8亿元。合肥作为全省白酒销售和消费风向标,仍有较大市场空间。我们预计省内市场2022-2025年收入增长中枢在15%+,收入CAGR=23%,占比持续提升。省外主要市场苏沪区域收入较为稳定,预计保持良性,我们预计2022-2025年收入CAGR=6.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2-24年归母净利润17/22/26亿元,分别同比+26%/25%/20%,对应PE为26/21/18X。洞藏系列快速放量,势能向上,综合考虑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及公司竞争优势,我们给予23年25倍市盈率,对应股价为67.75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疲软、疫情反复风险、食品安全问题。 (分析师 汤军、王颖洁) 亚太股份(002284) 基础制动业务稳固 电子+线控制动业务腾飞 投资要点 制动行业龙头,基础制动业务起家。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制动系统产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基础制动产品(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电控产品(ABS+EPB+ESC等),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36.3亿元,其中基础制动产品营收28.8亿元,占比79%;电控产品营收4.8亿元,占比13%。公司基盘业务基础制动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客户覆盖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等合资客户,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及通用、PSA等全球客户。通过IPO和发行可转债两次募资,公司补足铸件产能12万吨和基础制动器产能近800万套,有望推动公司基础制动器理论产值达到50亿元。 紧抓行业机遇,电控产品有望实现“从1到N”。公司2000年成功研发出ABS产品,跟随ABS行业渗透率提升实现电控产品快速放量,2021年公司电控产品产销量近100万套。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电控产品,多款电控产品EPB、ESC、IBS、eb-Booster、IEHB相继量产或待量产。2014和2017年公司分别募资投入EPB、ESC等电控产品扩产项目,预计达产后可贡献营业收入17亿元。2019年以来公司ESC产品获得奇瑞、长安、北汽、长城等客户定点,EPB产品获得一汽、东风、长城、零跑等客户定点。行业“缺芯”叠加自主主机厂市占率提升有望推动电控制动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成为公司成长第二曲线。 着眼智能驾驶行业趋势,线控/智能驾驶产品有望成为成长第三极。智能驾驶领域,公司通过硬件基础及软件突破成为国内首家拥有ADAS自主技术的企业,具备自动驾驶“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的全套解决方案,并在2020年配套奇瑞S61车型。汽车行业智能化和电气化推动制动系统升级迭代,线控制动使用电信号取代液压传导,符合集成化、电子化的趋势,成为完全自动驾驶时代的必然选择。公司在多年制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开发了线控制动产品并实现量产配套,Two Box方案2020年配套于奇瑞车型,2021年推出第二代One Box产品IEHB,集成度更高的方案更符合市场需求,公司预计非解耦式电子助力制动系统和IEHB在2022年不少于6个车型匹配。公司全方位切入线控制动和智能驾驶蓝海赛道,有望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9.5/50.5/61.0亿元,同比+9%/+28%/+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1.55/2.63亿元,同比+70%/+107%/+70%,EPS分别为0.10/0.21/0.36元,市盈率分别为75.12/36.22/21.3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新泉股份(603179) 自主内饰龙头,业绩高速成长 投资要点 深耕主业的汽车内饰件龙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产品为仪表板总成,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客户的积累,公司不断丰富汽车内饰件产品系列,相继推出门内护板、立柱护板及保险杠总成产品,具备了提供内、外饰件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同时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其中乘用车客户主要包括吉利、奇瑞、比亚迪、理想以及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业等;商用车客户主要包括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公司持续推进全国战略布局,陆续在长三角、京津、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设立生产制造基地,且积极探索出海,在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投资设立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推动业务向全球辐射。 汽车内饰件行业空间广阔格局分散,长期看市场份额将向优质头部自主企业集中。汽车内饰件产品是车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丰富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工程属性。硬质内饰件的主要产品品类包含仪表板、副仪表板、门内护板、立柱护板和座椅背板等,其均以注塑为核心工艺,辅以发泡、搪塑、包覆、包边和装配等工艺环节。硬质内饰件一般单车价值量在5000元左右,国内市场空间高达千亿,且后续随着汽车消费升级其市场空间仍将持续增长。格局方面,由于内饰件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和服务响应等方面),且细分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类型繁多,导致行业参与者众多,因此当前全球的内饰件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长期看好以新泉为代表的自主内饰件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公司在技术实力、成本管理、客户覆盖和产能布局四个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上,公司具备同步开发能力、模具自制能力、强大的检测测试能力、领先的生产工艺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成本上,公司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并且强化工艺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销量,降低产品成本;将成本控制指标分解至各部门各工段,有效降成本控费用。客户上,公司深度配套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国际知名品牌电动车企业等优质车企,享受客户发展红利。产能上,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完善的产能布局,并大力推进海外布局。公司作为自主内饰件龙头,业绩后续将迎来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亿、8.02亿、11.22亿,EPS分别为0.97元、1.65元、2.30元,市盈率分别为40.43倍、23.74倍、16.98倍。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客户放量确定性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至纯科技(603690) 拟非公开募集不超过18亿元 布局炉管、涂胶显影设备等打开成长空间 事件:12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调整融资方式,终止发行2021年A股可转债募投项目,并公开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大幅上调融资金额,重点新增启东半导体设备产业化二期项目 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公司计划调整融资方式,终止公开发行A股可转债募投项目,同时将融资方式调整为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调整后,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含)18亿元,大幅超过此前可转债项目(不超过(含)11亿元),实施项目具体包括:1)单片湿法工艺模块、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7.2亿元。2)至纯北方半导体研发生产中心项目:总投资3.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4.8亿元。3)启东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8.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7.0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并量产炉管与涂胶显影等集成电路设备、光伏制绒清洗设备等泛半导体工艺设备等,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2.1亿元。4)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拟使用募集资金5.4亿元。相比此前可转债项目,除了部分项目投资金额有所提升外,启东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是新增募投项目,也是投资最大的项目。 横向:助力炉管、涂胶显影设备产业化,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在稳固清洗设备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横向拓展炉管、涂胶显影设备等,有望进一步完善半导体设备产品线。1)炉管设备:2021年炉管设备全球市场规模约28亿美元,基本被TEL、Kokusai和ASM等海外龙头垄断,国产化率极低。2)涂胶显影设备:2020年全球前道涂胶显影设备销售额约19亿美元,2022年有望超过25亿美元。在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领域,全球范围内日本TEL一家独大,市场份额接近 87%,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公司将形成年产炉管、涂胶显影等集成电路设备50套的生产能力,实现半导体设备平台化扩张。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布局光伏、面板等泛半导体行业,将新增光伏工艺设备120套,面板制程设备10套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纵向:重点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受益于国产半导体设备快速放量,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需求快速提升,我们预估2021年市场规模约117亿美元,叠加国产替代驱动逻辑,我们判断2023年本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需求有望大幅提升。此外,横向对比AMAT和LAM,2021财年后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2%和33%,足以可见零部件业务对于半导体设备企业的战略重要性。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公司旨在研发先进制程工艺的高阶半导体湿法工艺模块、单片式腔体、高纯度阀等,适用于14nm及以下的逻辑芯片及高密度存储芯片的制造工艺及产业化,能够大力推动单片式腔体的国产化进程。项目达成后,公司将形成高阶制程单片湿法模块年产100套,各类零部件年产近2,000套的生产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81、5.57和7.4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36、25和19倍,成长性较为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订单客户突破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宁德时代(300750) 与本田签订123GWh长单 全球龙头地位稳固 投资要点 事件:12月8日,宁德时代宣布本田在中国将于2024年-2030年从宁德时代预计采购123GWh纯电动车动力电池,众锐公司将从宁德时代采购锂离子电池模组,并将采购的产品分别销售给本田中国关联公司。 锁定本田2024-2030年订单,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本田预计到2030年将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到2027年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车,2030年后在中国新推出车型将100%电动化。2020年本田就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协议,本次宁德时代123GWh定点进一步锁定本田24-30年需求,对应约200万辆车,平均每年出货预计18GWh。22-24年为电池厂获得25-30年定点的窗口期,宁德时代技术+成本优势领先,此前已公告福特、特斯拉、宝马等战略合作,本田为海外客户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未来公司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突破38%、海外市占率快速提升。宁德时代2022年全球市占率35%+,其中10月全球市占率达38%,海外市占率突破30%,占比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宁德全球龙头地位稳固,其中欧洲市场方面,德国、匈牙利积极建厂,我们预计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美国市场预计通过合资建厂等方式仍有所突破;日韩等其他市场目前虽小但公司均为主供。我们认为,长期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有望实现近40%的份额。 2023年出货预计50%增长、盈利向上趋势不变。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出货300GWh,实现翻倍增长,2023年出货有望进一步扩张至450GWh,同增50%。盈利方面,公司金属价格联动已经全面执行,成功传动成本压力。叠加中游材料的降价,23年公司单位盈利预计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公司在资源端锂和钴的布局,尤其锂产能明年的有效释放,我们预计公司盈利水平将进一步修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旺盛需求及公司全球龙头地位稳固,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2/483/655亿,同增90%/60%/36%。截至2022年12月8日收盘,公司对应2022-2024年PE 34x/21x/16x。考虑到公司海外市占率快速提升,明年储能高速增长,我们给于2023年36x PE,目标价7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万通发展(600246) 签署《频率项目业务合作协议》 助力公司通信与数字科技战略转型 投资要点 事件:12月8日,万通发展发布公告,应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太极通工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单位签署《频率项目业务合作协议》要求,拟投资5亿元人民币成立通信业务全资子公司,以专项保障频率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子公司签署频率项目业务合作协议,进一步助力战略转型:万通发展子公司与某单位签署《频率项目业务合作协议》,有望进一步拓展5G应用场景;在2022年6月9日,万通盛安成为数研院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将依托北京万通技术研究院与数研院共同投入科研资源在包括但不限于5G专网场景及应用、低空经济产业、卫星及地空互联网等三个前沿数字经济课题开展专项研究,这也将助力万通发展在新应用方面的加快拓展;近日,工信部表示,已向中国商飞公司发放首个企业5G专网频率许可,是5925-6125MHz和24.750-25.15GHz的工业无线专用频段,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等技术优势,频率许可的发布,也将推动商飞在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认为,本次频率项目业务合作协议的签署,也代表万通发展持续推进通信与数字科技的战略转型,也有望在5G应用领域加快拓展。 两个战略技术支点,助力5G与地轨卫星通信业务布局:万通盛安与知融科技是公司通信与数字科技战略转型的重要战略技术支点。万通盛安致力于5G基站西部相控阵天线和低轨卫星基站稀布相控阵天线,目前公司的“Ka波段超稀疏非谐波相控阵天线”项目成果获得信通院《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及相关证书,并且给予在业内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评价;知融科技致力于为新一代平板阵列天线系统、毫米波通信系统提供高性能的芯片级解决方案,团队专供民用卫星互联网、5G毫米波级国产化替代芯片的研制。我们认为,万通盛安的稀布相控阵技术方案与知融科技在地轨卫星终端相控阵芯片和5G毫米波相控阵芯片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万通发展在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当前公司仍处在战略转型稳步推进过程中,基于最新产业需求及公司经营情况,我们将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从2.11亿元、2.43亿元以及2.85亿元分别下调至0.18亿元、1.45 亿元以及2.15亿元,对应的 PE 估值分别为 1204X/149X/101X,我们看好万通发展战略转型,卫星互联网等新业务有望带动公司稳步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转型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姚久花) 最新金股组合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