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策略汪毅团队 ||弓开秋月行天,箭去流行落地——房地产“第三支箭”政策点评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长城策略汪毅团队 ||弓开秋月行天,箭去流行落地——房地产“第三支箭”政策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为支持优质房企拓宽融资途径,近期证监会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放宽政策,即房地产行业融资“三支箭”组合。11月23至25日,商业银行集中予以房企授信额度,“第一支箭”开始发力,国有银行已为房企提供超1.3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射出,目前增信发债企业有6家,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将达到1080亿元。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调整优化5项措施,射出“第三支箭”。 在前期政策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信用债等融资增速持续下滑,房企面临流动性短缺及债务违约等风险。此次地产融资政策“三支箭”着力于扩宽房企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金流动压力,推进房企的融资进度和融资结构优化。 从结构上看,三项融资措施互为补充,前“两支箭”侧重于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针对资金流动紧张、面临债务违约的房企,放宽贷款抵押品种类和抵押率的限制,帮助发债补充流动性,置换其他债务。 股权融资窗口再一次被打开,给债务规模不满足条件的优质房企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融资选项,平衡企业资产负债表。此次股权融资政策允许上市房企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同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但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交楼、稳民生”,股权融资手段只能用于消化房企存量资产,保证现有项目正常交付,或者通过有余力的优质房企定增资金接收项目,对资金用途有较为严格限制,避免滥用。 供给端政策大幅改善的信号意义十分重要。房地产行业目前具有较强资源整合的趋势,优质房企在融资政策支持下,能最大化发挥竞争优势,进行资产盘活、行业并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高效整合。此外,房企流动性的顺利疏解、保交房问题解决能够重新点燃消费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逐步辐射到需求端。 市场层面,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有助于修复企业经营情况,带来估值改善。股权融资松绑有效提振了证券市场信心,地产板块行情仍在持续,市场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往后看,此前已经暴雷的房企经营负担依然不可小觑,房地产行业整体偿债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我们还需密切关注优质房企的周转改善情况。但供给端政策松绑后,我们预期未来在需求端也可能会有一轮较大政策利好释放。当前数据上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为低迷,政策力度还需要加大。但我们对后续抱有积极预期,尽管当前基本面数据尚未起色,地产托底修复的行情还将继续演绎。 投资建议: 一是建议关注房地产行业受益于融资政策的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 二是建议关注韧性、成长性较强的消费建材龙头。再融资限制放开有助于解决房企资金问题,建材企业回款情况有望改善,可以加快提升市场集中度。随着政策对存量房市场的加码,以及“保交楼”的持续推进,竣工端有望率先回暖,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涂料、五金、管材等消费建材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三是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长、资产质量较优的银行。银行板块后续有望受益于地产风险释放、信贷回暖。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银行四季度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风险提示: 地产宽松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房地产需求不及预期;房企资金及经营不及预期;行业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1.融资三箭离弦 为支持优质房企拓宽融资途径,近期证监会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放宽政策,即房地产行业融资“三支箭”组合。 11月23至25日,商业银行集中予以房企授信额度,“第一支箭”开始发力。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成本适度的信贷资金。政策发布后,国有银行已为房企提供超1.3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 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射出。为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目前已披露的增信发债企业有6家,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将达到1080亿元。 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调整优化5项措施,射出“第三支箭”。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通过重组上市支持“同行业、上下游”整合。第二,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避免公开发债认筹不足情况;并且明确募集资金用途,主要为支持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第三,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港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第四,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并且通过REITs产品创新,引导投资者关注,盘活房企不良资产。第五,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2.房企纾困加速 在前期政策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信用债等融资增速持续下滑,房企面临流动性短缺及债务违约等风险。地产行业规模巨大,下行加剧整体经济基本面的压力。为托底经济、稳定民生,供给端政策频出,对地产的扶持从金融端开始,从保项目逐渐过渡到保企业。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保交楼、稳民生;八部委联合出台两千亿专项借款,并成立纾困基金。11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 “金融 16条”,着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此次地产融资政策“三支箭”着力于扩宽房企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金流动压力,推进房企的融资进度和融资结构优化。 从结构上看,三项融资措施互为补充,前“两支箭”侧重于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针对资金流动紧张、面临债务违约的房企,放宽贷款抵押品种类和抵押率的限制,帮助发债补充流动性,置换其他债务。 “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政策超预期释放,给市场吹来暖风,房地产的重要地位再次被强调。上一轮股权融资窗口是13至14年,16年政策收紧,房企再融资资金不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股权融资窗口再一次被打开,给债务规模不满足条件的优质房企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融资选项,平衡企业资产负债表。此外,此次股权融资政策允许上市房企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同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但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交楼、稳民生”,股权融资手段只能用于消化房企存量资产,保证现有项目正常交付,或者通过有余力的优质房企定增资金接收项目,对资金用途有较为严格限制,避免滥用。 供给端政策大幅改善的信号意义十分重要。房地产行业目前具有较强资源整合的趋势,优质房企在融资政策支持下,能最大化发挥竞争优势,进行资产盘活、行业并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高效整合。此外,房企流动性的顺利疏解、保交房问题解决能够重新点燃消费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逐步辐射到需求端。 市场层面,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有助于修复企业经营情况,带来估值改善。股权融资松绑有效提振了证券市场信心,地产板块行情仍在持续,市场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往后看,此前已经暴雷的房企经营负担依然不可小觑,房地产行业整体偿债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我们还需密切关注优质房企的周转改善情况。但供给端政策松绑后,我们预期未来在需求端也可能会有一轮较大政策利好释放。今年以来需求积极政策一直在持续, 5年期LPR从年初至今累积持续下调35个基点,在1月、5月、8月分别调降三次,银行释放更多流动性投向实体经济。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房贷利率下限双重调整,从降幅来看,首套房利率今年累计下降140BP,二套房利率累计下降90BP。当前数据上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为低迷,政策力度还需要加大。但我们对后续抱有积极预期,尽管当前基本面数据尚未起色,地产托底修复的行情还将继续演绎。 3. 投资建议 一是建议关注房地产行业受益于融资政策的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 二是建议关注韧性、成长性较强的消费建材龙头。再融资限制放开有助于解决房企资金问题,建材企业回款情况有望改善,可以加快提升市场集中度。随着政策对存量房市场的加码,以及“保交楼”的持续推进,竣工端有望率先回暖,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涂料、五金、管材等消费建材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三是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长、资产质量较优的银行。银行板块后续有望受益于地产风险释放、信贷回暖。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银行四季度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4. 风险提示 1)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2)房地产需求不及预期; 3)房企资金及经营不及预期; 4)行业流动性风险; 5)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弓开秋月行天,箭去流行落地——房地产“第三支箭”政策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1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李烨,王小琳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李烨(13632849894) 王小琳(18833550053)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摘要 为支持优质房企拓宽融资途径,近期证监会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放宽政策,即房地产行业融资“三支箭”组合。11月23至25日,商业银行集中予以房企授信额度,“第一支箭”开始发力,国有银行已为房企提供超1.3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射出,目前增信发债企业有6家,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将达到1080亿元。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调整优化5项措施,射出“第三支箭”。 在前期政策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信用债等融资增速持续下滑,房企面临流动性短缺及债务违约等风险。此次地产融资政策“三支箭”着力于扩宽房企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金流动压力,推进房企的融资进度和融资结构优化。 从结构上看,三项融资措施互为补充,前“两支箭”侧重于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针对资金流动紧张、面临债务违约的房企,放宽贷款抵押品种类和抵押率的限制,帮助发债补充流动性,置换其他债务。 股权融资窗口再一次被打开,给债务规模不满足条件的优质房企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融资选项,平衡企业资产负债表。此次股权融资政策允许上市房企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同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但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交楼、稳民生”,股权融资手段只能用于消化房企存量资产,保证现有项目正常交付,或者通过有余力的优质房企定增资金接收项目,对资金用途有较为严格限制,避免滥用。 供给端政策大幅改善的信号意义十分重要。房地产行业目前具有较强资源整合的趋势,优质房企在融资政策支持下,能最大化发挥竞争优势,进行资产盘活、行业并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高效整合。此外,房企流动性的顺利疏解、保交房问题解决能够重新点燃消费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逐步辐射到需求端。 市场层面,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有助于修复企业经营情况,带来估值改善。股权融资松绑有效提振了证券市场信心,地产板块行情仍在持续,市场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往后看,此前已经暴雷的房企经营负担依然不可小觑,房地产行业整体偿债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我们还需密切关注优质房企的周转改善情况。但供给端政策松绑后,我们预期未来在需求端也可能会有一轮较大政策利好释放。当前数据上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为低迷,政策力度还需要加大。但我们对后续抱有积极预期,尽管当前基本面数据尚未起色,地产托底修复的行情还将继续演绎。 投资建议: 一是建议关注房地产行业受益于融资政策的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 二是建议关注韧性、成长性较强的消费建材龙头。再融资限制放开有助于解决房企资金问题,建材企业回款情况有望改善,可以加快提升市场集中度。随着政策对存量房市场的加码,以及“保交楼”的持续推进,竣工端有望率先回暖,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涂料、五金、管材等消费建材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三是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长、资产质量较优的银行。银行板块后续有望受益于地产风险释放、信贷回暖。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银行四季度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风险提示: 地产宽松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房地产需求不及预期;房企资金及经营不及预期;行业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1.融资三箭离弦 为支持优质房企拓宽融资途径,近期证监会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放宽政策,即房地产行业融资“三支箭”组合。 11月23至25日,商业银行集中予以房企授信额度,“第一支箭”开始发力。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成本适度的信贷资金。政策发布后,国有银行已为房企提供超1.3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 11月8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射出。为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目前已披露的增信发债企业有6家,储架式注册发行总金额将达到1080亿元。 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调整优化5项措施,射出“第三支箭”。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通过重组上市支持“同行业、上下游”整合。第二,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避免公开发债认筹不足情况;并且明确募集资金用途,主要为支持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第三,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港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第四,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并且通过REITs产品创新,引导投资者关注,盘活房企不良资产。第五,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2.房企纾困加速 在前期政策调控下,房地产行业银行贷款、信用债等融资增速持续下滑,房企面临流动性短缺及债务违约等风险。地产行业规模巨大,下行加剧整体经济基本面的压力。为托底经济、稳定民生,供给端政策频出,对地产的扶持从金融端开始,从保项目逐渐过渡到保企业。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保交楼、稳民生;八部委联合出台两千亿专项借款,并成立纾困基金。11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 “金融 16条”,着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此次地产融资政策“三支箭”着力于扩宽房企融资渠道,改善企业资金流动压力,推进房企的融资进度和融资结构优化。 从结构上看,三项融资措施互为补充,前“两支箭”侧重于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针对资金流动紧张、面临债务违约的房企,放宽贷款抵押品种类和抵押率的限制,帮助发债补充流动性,置换其他债务。 “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政策超预期释放,给市场吹来暖风,房地产的重要地位再次被强调。上一轮股权融资窗口是13至14年,16年政策收紧,房企再融资资金不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股权融资窗口再一次被打开,给债务规模不满足条件的优质房企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融资选项,平衡企业资产负债表。此外,此次股权融资政策允许上市房企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同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但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交楼、稳民生”,股权融资手段只能用于消化房企存量资产,保证现有项目正常交付,或者通过有余力的优质房企定增资金接收项目,对资金用途有较为严格限制,避免滥用。 供给端政策大幅改善的信号意义十分重要。房地产行业目前具有较强资源整合的趋势,优质房企在融资政策支持下,能最大化发挥竞争优势,进行资产盘活、行业并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高效整合。此外,房企流动性的顺利疏解、保交房问题解决能够重新点燃消费者对于房地产的信心,逐步辐射到需求端。 市场层面,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有助于修复企业经营情况,带来估值改善。股权融资松绑有效提振了证券市场信心,地产板块行情仍在持续,市场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往后看,此前已经暴雷的房企经营负担依然不可小觑,房地产行业整体偿债压力还将持续存在,我们还需密切关注优质房企的周转改善情况。但供给端政策松绑后,我们预期未来在需求端也可能会有一轮较大政策利好释放。今年以来需求积极政策一直在持续, 5年期LPR从年初至今累积持续下调35个基点,在1月、5月、8月分别调降三次,银行释放更多流动性投向实体经济。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房贷利率下限双重调整,从降幅来看,首套房利率今年累计下降140BP,二套房利率累计下降90BP。当前数据上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为低迷,政策力度还需要加大。但我们对后续抱有积极预期,尽管当前基本面数据尚未起色,地产托底修复的行情还将继续演绎。 3. 投资建议 一是建议关注房地产行业受益于融资政策的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 二是建议关注韧性、成长性较强的消费建材龙头。再融资限制放开有助于解决房企资金问题,建材企业回款情况有望改善,可以加快提升市场集中度。随着政策对存量房市场的加码,以及“保交楼”的持续推进,竣工端有望率先回暖,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涂料、五金、管材等消费建材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三是建议关注业绩高增长、资产质量较优的银行。银行板块后续有望受益于地产风险释放、信贷回暖。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看好银行四季度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4. 风险提示 1)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2)房地产需求不及预期; 3)房企资金及经营不及预期; 4)行业流动性风险; 5)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弓开秋月行天,箭去流行落地——房地产“第三支箭”政策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1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李烨,王小琳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李烨(13632849894) 王小琳(18833550053)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