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晨报1118 | 固收、腾讯控股、银行、环保、非银、名创优品、淳中科技

晨报1118 | 固收、腾讯控股、银行、环保、非银、名创优品、淳中科技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1118 | 固收、腾讯控股、银行、环保、非银、名创优品、淳中科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18 音频: 进度条 00:00 20:15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固收】成长的代价 目前来看,1年国股存单二级成交已经上行突破至2.65以上,理论上已经进入合理配置区间。但如果以估值够不够便宜的角度来衡量,相对1年期MLF2.75的参考,阶段性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此外,我们认为,周三晚上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明确鹰派的信号。不再提“逆周期”等字眼,并且对流动性环境的目标定位是“适宜”,对通胀措辞从“密切关注”变成“高度重视”,并补充说明“特别是需求侧变化”带来的通胀升温可能性。至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已经出现明确转向,后续降准降息的概率显著降低。 总结上述,我们认为近期债市的暴跌是由多重利空共振所导致,特别是理财集中赎回引发的抛压,属于是理财子净值化改造过程中成长的代价,或早或晚都会出现。但从另一个方面思考,对于20~30万亿体量的理财市场而言,是否有必要全部都用净值法来进行估值?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之前还在为低利率、低利差和低波动而发愁,经过本轮利率上行行情后,大幅缓解了2023年债市的配置/交易难度,也许坏事最终能变成好事。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成长的代价,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传媒】腾讯控股(00700):净利润重回增长,海外游戏发行实现突破 维持“增持”评级。业绩符合预期,维持腾讯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1314/1616/18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X/16X/14X,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2022年Q3营收为1400.93亿元,同比降低1.6%;归母净利润为399.43亿元,同比增长1.1%;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322.54亿元,同比增长1.6%。同时公司宣布以分发特别红利方式,将其所持有约9.58亿股美团股票按10:1的分派比例分发给股东。 净利润重回增长,视频号上线广告带来业绩增量。公司降本增效取得成果,Q3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71.2亿元,环比下降10%。Q3网络广告业务收入214.4亿元,环比增长15.0%,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达189亿元,环比增长17%。公司在视频号中推出信息流广告,广告主需求回暖,视频号广告带来增量的广告业务收入,微信广告收入同样实现同比增长。 海外游戏发行实现突破,《幻塔》、《胜利女神:妮姬》表现亮眼。Q3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17亿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公司海外游戏发行实现突破:《幻塔》成为当季日活跃用户排名第二的MMORPG游戏,《胜利女神:妮姬(NIKKE)》推出后在全球全品类手游排名第一。Q3本土游戏市场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7%,主要系行业过渡性挑战导致付费用户减少,《英雄联盟手游》《重返帝国》《英雄联盟电竞经理》等收入增加。11月16日,继减持京东后,公司再次以分红的方式减持约9.58亿美团股票,总市值约为1594亿港元,减持后公司持股不足1亿股,该方式既能够回馈股东,也能够减少相关投资股价波动给公司业绩带来的间接影响。 风险提示:新游、视频号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用户流失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腾讯控股(00700):净利润重回增长,海外游戏发行实现突破,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银行】“三重底”做实,银行股翻多 银行板块当前处于政策底、估值底和业绩底的“三重底”阶段,全面看多银行板块: 政策底:地产风险和疫情形势是最近两年压制板块的两座大山,但目前压制因素已出现边际缓解:①房地产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力度持续加大。近期落地了“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强调了金融系统对房地产的一揽子支持,预计房地产风险将能得到稳妥化解,从而减小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②防疫政策动态优化,近期落地了“优化防控20条”,更加强调科学精准,整治层层加码。预计能够有效减小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扰动,提振市场对银行信贷的需求; 估值底:银行板块2022年初至今跌幅达17%,当前动态估值仅0.45倍PB,创有史以来新低,银行指数则是2015年以来的低点。个股方面,以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为代表的龙头标的,当前估值均为2015年以来最低。因此,板块和个股在定价层面都已经非常充分地消化了各项或有利空,包括2023年Q1的贷款重定价; 业绩底:2022年Q3就是板块营收增速的底部,2023年Q2将重回景气度扩张区间:预计2022年Q4-2023年Q1将是营收增速的企稳阶段。Q4在高基数消退和非息收入增速回升的助推下,预计营收增速将边际回升。但由于2023年Q1存在净息差重定价压力,可能使得营收增速出现一定波动;预计2023年Q2营收增速将开启趋势性上行,主要基于基数压力消退、保持较快扩表速度和息差降幅收窄三个因素。 投资建议:看多银行板块,个股方面把握两条逻辑主线: 板块传统龙头标的: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作为板块龙头标的,这些银行的股价此前受宏观层面的压制最多,因此最受益于地产和疫情形势的边际改善。此外,原本这些银行都是机构重仓股,微观交易结构较为拥挤。在经历股价下调后,交易结构趋于健康。 优质区域小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和常熟银行。一方面,这些银行整体的景气度继续处于高位,并且在区域经济β和资本补充需要的加持下,业绩的确定性和持续性都非常强;另一方面,近期前期强势的小银行都出现了补跌,估值重新回到了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地产风险超预期暴露。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三重底”做实,银行股翻多,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环保】压缩空气储能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压缩空气储能:最具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之一。1)高比例新能源装机所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大幅提升了电网的脆弱性,快速提升储能规模,丰富储能技术路线是必然趋势。2)传统主流储能无法完全化解新能源消纳压力,需要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作为有效补充。3)新型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优势突出,规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环保清洁。2021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超长时的单机10MW级和100MW级项目已经并网,正向单机300MW规模快速前进。压缩空气储能逐步成为最具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路线。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即将进入加速产业化阶段。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又称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起源于1949年,是一种基于燃气轮机技术的储能系统。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较低,依赖化石燃料且带来温室气体排放。2)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包括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以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AA-CAES)最具发展潜力,目前已进入试验示范及商业化应用阶段。3)江苏淮安4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单位建设成本下降至约5000元/KW,已接近抽水蓄能的建设成本;2021年投运的张家口100MW示范项目系统效率已达70.4%。核心装备国产化及技术迭代推动投资成本持续下降以及系统效率不断提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持续放量,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建及规划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累计约6.9GW,产业化快速推进。 千亿市场空间加速释放,核心设备商受益。1)我们预计2022-2025年,压缩空气储能设备投资空间预计合计约198亿元,2026-2030年,压缩空气储能设备投资空间预计合计约1092亿元。2)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于上游设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内核心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储气装置也非常关键。随着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快速推进,产业链核心装备环节参与者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1)压缩空气储能是最具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之一。伴随产业快速推进和技术进一步成熟,项目单位投资有望持续下降,储能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驱动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千亿投资需求加速释放。2)核心装备环节参与者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受益标的包括:压缩机龙头陕鼓动力;换热器及膨胀机设备厂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杭氧股份、金通灵;储气库资源提供方云南能投、雪天盐业、苏盐井神等。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压缩空气储能相关政策推进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压缩空气储能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预计23年开门红超预期 差异化策略导致人身险保费表现分化,预计22年NBV承压趋势不改:1-10月上市险企寿险保费累计增速表现分化,分别为:太保寿险(+5.7%) >人保寿险(+2.6%) >太平寿险(+1.6%) >新华保险(+1.1%) >中国人寿(-0.1%) >平安寿险(-2.6%)。10月单月寿险保费增速分别为:太保寿险(+29.4%) >太平寿险(+10.8%) >新华保险(+3.5%) >平安寿险(-3.7%) >中国人寿(-4.7%) >人保寿险(-39.5%),其中太保寿险和太平寿险预计对全年收官要求较高,大力冲刺全年业绩推动单月保费较快增长,尤其太保寿险推出爱享金生(两全险+附加医疗险),成为有力获客产品,带动其他主力产品销售。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10月业务重心逐步转向23年开门红,导致单月保费承压。人保寿险单月保费大幅负增长,预计主要为前期业务质量欠佳导致续保业务承压,10月续保期缴同比-6.4%;公司业务结构有所优化,10月单月新单期缴同比+111.5%,而趸交同比-83.1%。我们预计,年末业绩冲刺对各家公司NBV贡献有限,预计全年上市险企NBV仍然承压。 疫情反复影响车险单月保费增长,非车险是财险保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1-10月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12.1%) >平安财险(+11.3%) >人保财险(+10.0%) >太平财险(+3.0%),其中10月单月分别为:平安财险(+11.1%) >人保财险(+7.8%) >太保财险(+7.4%) >太平财险(-6.6%)。10月车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人保财险10月车险保费同比+4.1%(环比9月-2.5pt),预计主要为散发疫情影响制约新车销售以及交付导致承保车辆增速有所下滑,10月新车销量同比+7.5%,环比9月-13.5pt。非车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人保财险10月单月非车险业务同比+19.7%,其中意健险是主要驱动因素,单月同比+48.7%,预计主要为政策类业务贡献。 竞品理财产品不确定性加大叠加险企高收益确定性产品供给推动开门红超预期:从需求看,权益市场波动、利率下行以及银行理财破净等影响下,居民对保险理财的需求明显提升;从供给看,近两年重疾销售不景气影响下保险公司通过供给财富管理、长期储蓄等产品维持新单增长,比如23年开门红友邦保险首推3P8年金产品充裕人生,预计供需匹配带来开门红新单及NBV超预期。 投资建议:寿险客户对保险理财的需求明显抬升,预计带来开门红储蓄类产品的销售超预期;财险保费延续景气,疫情下预计承保盈利超预期,维持行业增持。建议增持率先启动23年开门红抢占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客户需求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波动;地产违约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3年开门红超预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零售】名创优品(09896):利润率提升超预期,海外直营扭亏为盈 业绩超预期,“增持”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63/144.93/167.4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10.68/14.00/17.61亿元。考虑到公司海外业务快速回暖修复,处于快速拓店期,国内品牌升级战略有望驱动毛利率持续优化,给予2023 财年23xPE,目标价21.55港元,“增持”评级。 业绩简述:FY2023Q1营收27.72亿/yoy+4.5%,其中海外收入9.20亿元/yoy+47.6%,国内收入18.52亿元/yoy-8.8%;经调整净利润4.17亿/yoy+126.6%,毛利率35.7%/+8.3pct,经营利润率14.58%。 利润表现超预期,毛利率持续改善优化。①FY2023Q1营收符合预期,利润表现超预期,FY2023Q1经调整净利润4.17亿/yoy+126.6%,利润率15.1%/+8.2pct,创近10个季度新高,且呈现稳步提升优化趋势;②毛利率持续显著改善,从FY2022Q1的33.3%持续提升至FY2023Q1的35.7%,主要由于:海外高毛利业务持续恢复驱动毛利率结构性提升,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由FY2022Q1的23.5%显著恢复至33.2%;国内Miniso门店实施品牌升级战略,推出较高毛利率的新品贡献拉动;产品降本控费措施驱动。 品牌升级提振毛利率,海外拓店有望提速。①公司围绕产品、渠道和传播三维发力,通过品牌升级战略持续提升毛利率,FY2023Q1商品毛利率同比提升4pct至56%,预计随着30%的SKU以新产品形式推出,定价将高于此前的50%利润率加价区间,商品毛利率有望于FY2023末提升至60%,推升利润端持续释放;②海外持续拓店,国内疫情扰动阶段性放缓,FY2023Q1单季Miniso门店国内净增43家,海外净增54家,TOPTOY净增12家;截至FY2023Q1合计门店5405家,其中Miniso国内3269家,海外2027家,TOPTOY109家。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子品牌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名创优品(09896):利润率提升超预期,海外直营扭亏为盈,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计算机】淳中科技(603516):显控龙头,反转在即 首次覆盖,评级“增持”,目标价25.52元。公司军工行业订单爆发在即,叠加自研芯片流片毛利率回升。预计公司2022-2024 EPS分别为0.15、0.87、1.38元。综合考虑PE、PS估值法,给予目标价25.52元,对应2023年29.4倍PE,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显控龙头开启新征程。公司是业内领先的专业音视频控制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采用硬件架构,具备稳定性高和安全可靠的优势,因此客户类型主要是以国防政府为代表的关键行业客户。近年来因重要客户所在行业十四五规划落地不及预期导致业绩承压。 “十四五”规划明确军队信息化目标,公司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反转。“十四五”期间军队信息化目标打开市场空间,但此前由于疫情等事件的影响,军工行业订单出现短期波动。我们认为,公司军工业务订单的压制因素已经解除,“十四五”规划的军工订单即将在2023年大范围落地,公司业务有望跟随军队订单迎来反转。 显控信创芯片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提升公司市占率和毛利率。我们预计,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的自研显控芯片将于2023年流片,自研芯片的流片解决了供应链卡脖子问题,有望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另外,若流片成功,公司将成为国内竞争对手唯一突破海外芯片卡脖子的公司。在军队信创的大背景下,订单资源预计将大幅向公司倾斜,未来市占率有望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军工行业订单落地受阻、芯片流片失利、地缘政治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淳中科技(603516):显控龙头,反转在即,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本期封面: 拍摄于山东临沂·银杏庄园 作者:段青 国泰君安山东分公司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 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